「心」噪音 小心先天性心臟病

「心」噪音 小心先天性心臟病

2011/1/11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小兒科傅俊閔醫師表示,日前一位三歲小朋友到門診求診,主訴小時候因為心雜音看過多次醫師,當時醫師有建議要處理,但家屬未放在心上,最近想到才又帶來醫院檢查。身體檢查後發現有明顯心雜音,且血氧濃度偏低,經心臟超音波檢查確認是法洛氏四重症,和家屬討論過後,再次建議要開刀矯正

傅俊閔醫師表示,小朋友在做身體檢查時偶爾會發現有心雜音,這是血流通過心臟構造振動而產生的聲音,並不全然是異常,有時候心臟構造正常的小朋友在生病發燒或激烈運動後,也可能產生功能性心雜音,這就屬於良性。但心雜音中不乏有些情況是導因於心臟構造異常,像這位小朋友的法洛氏四重症即為一例。

傅俊閔醫師指出,法洛氏四重症是最常見的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包含四種心臟構造異常:心室中隔缺損、主動脈跨行、右心室出口狹窄、右心室肥大。臨床上可能表現不同程度的發紺和心雜音,大多數小朋友在出生後就會因為發紺或是心雜音而被診斷,但亦有小朋友沒有明顯發紺,隨著小朋友長大,有些小朋友可能會有所謂缺氧性發作,亦即在哭鬧躁動時因為右心室出口狹窄導致發紺變嚴重,甚至危及生命;即使沒有缺氧性發作,長時間發紺亦會對小朋友有不良影響,故確定診斷並做適當追蹤治療有其必要性。

傅俊閔醫師表示,此疾病是需要外科手術的疾病,目前一般作法是在確診後先行追蹤,若血氧濃度穩定,可到一歲左右再進行完全矯正手術,若血氧濃度不穩則要考慮藥物治療或先進行分流手術,到一歲後再進行完全矯正,完全矯正後血氧濃度即可恢復正常,但仍應該持續追蹤。

傅俊閔醫師表示,許多先天性心臟病會表現有心雜音,亦可能合併一些臨床表徵,有些須要儘早手術治療,或是心導管治療,有些則先密切追蹤評估即可,這需要確定診斷後才能擬定治療方針,故家長若在門診或健康檢查時被告知有心雜音,應轉到小兒心臟科醫師門診確診以做適當處理及治療。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