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別在孩子面前哭窮!專家揭金錢教育「3大盲點」讓孩子越養越窮
避開這些錯誤的金錢教育
作為父母對於孩子的期望,也就是希望他健健康康、衣食無憂。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財商,讓孩子學會賺錢、管錢、生錢,很大程度上他這輩子就不會過得太差。畢竟錢不能解決所有的煩惱,但能解決90%的煩惱,剩下的10%也可以因為錢變得沒那麼煩。
我曾經也和很多家長一樣,覺得財商教育沒必要,談錢會變得市儈,不希望孩子過早被社會所污染。但後來隨著年紀增長,我覺得並不是那麼一回事,金錢之於孩子,就像淤泥之於蓮花,蓮花能出淤泥而不染,並不是因為它逃避淤泥,而是因為它的根在泥中紮得結實。同樣,孩子對金錢瞭解得越透徹,反而越不容易受它影響。
在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時,切記避免這幾條常見卻錯誤的金錢教育方法:
延伸閱讀:
從犯錯的反應,看出孩子的性格!專家揭「1表情」恐有反社會人格
1. 不要在孩子面前哭窮
很多家長總認為哭窮會讓孩子更懂金錢來之不易,變得更加節儉,但其實這是我們成年人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在孩子面前哭窮,能不能讓他節儉效果未知,但更有可能讓他養成自卑的心理,在買東西或者考慮事情時,變得畏首畏尾。
我本人就是這種教育的受害者,我的父母非常喜歡在我面前哭窮,這導致我現在思考任何事情前,第一條永遠是我有沒有錢、我能不能去做,這或許很務實,但也很大程度限制了我的想法。如果你常讀成功人士的傳記,你應該知道所有成功者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夠大膽,先敢想再敢做。如果你的孩子連想都不敢想,未來又何談做呢?
更何況,哭窮教育還有一個負面影響,就是會產生反作用,讓孩子對金錢更加渴望。這種渴望一旦在小時候養成,長大就很難改變,甚至會染上消費癮。
延伸閱讀:
孩子吵著要買東西怎麼辦?高財商父母必學「1招」建立孩子金錢觀
2. 不要過度滿足孩子的需求
這條與上條哭窮相反,有的家長可能是自己小時候窮慣了,對自己的孩子則採取寬容溺愛的方式。不管自己的能力如何,只要孩子喜歡的、想要的,就要千方百計滿足他們的需求。
凡事要講究適度,這種過度滿足孩子的訴求,反而會讓孩子養成自大、傲慢、熱衷揮霍的性格。在他們看來,凡是這個世界上存在的好東西,都應該屬於他們。如果不屬於他們,那便是父母無能,或者是這個世界出了問題,很容易產生報復社會等負面的心理影響。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因為愛而過度寵溺孩子,切記,凡事要講究度的平衡。
3. 透過勞動交換零用錢時,要正確引導
現在在很多家長的財富教育中,透過做家務、洗碗、洗衣服等勞動來換取零用錢的方式越來越流行。我一開始也覺得這樣的想法很好,但直到我去年去了一個朋友的家裡。
他們家小孩平常就透過打掃清潔來賺錢的,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他們家小孩會故意把地上弄髒,然後再去打掃以獲取金錢。我那天在他們家只待了2、3個小時,他們家地上灑了2杯果汁、倒了一壺茶水,每次孩子都特別積極地打掃,他媽媽還非常高興,不停跟我誇讚。但我其實看見了,都是孩子自己搞的⋯⋯
或許這種小心思在當下都是小事,但難免長大後不會有負面影響。這種過度強調透過勞動來換取金錢的手段,或許也會讓孩子變得很功利,讓自己和父母的關係變成一種利益交換的方式,就好像媽媽給他零花錢不是因為愛他,而是因為他的勞動,這是理所應當的一種方式。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個小小的觀察,藉以提醒家長。
其實,財富的傳承,不僅是把金錢傳承下來,更重要的是培養守護財富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需要父母們對孩子從小進行培養的。不要逃避自己的責任,也不要過於擔心孩子的接受能力,坦誠地和他們進行交流,我想他們一定能像蓮花一樣,從淤泥中開出清香的花。
(本文摘自/財富的底層邏輯:六條經典法則,挖掘致富本質/高寶書版)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