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生氣的人經常顯得幼稚!腦科學家揭「1關鍵」生氣阻礙腦部發展

愛生氣的人經常顯得幼稚!腦科學家揭「1關鍵」生氣阻礙腦部發展

2025/4/10
生氣對身體健康是有害的!生氣時大量的血液會湧向大腦,不但會破壞大腦的正常運作,還會讓思維混亂。腦科學家加藤俊德於《大腦不生氣》一書中,說明憤怒的腦科學,並分享憤怒控制的方法,包括不爆怒的秘訣、不被他人感染情緒的秘訣,帶領讀者透過腦科學進行情緒管理,使事情能更順利進行。以下為原書摘文:

盛怒的大腦會犯錯

各位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在盛怒下依然執行原定計畫,最後飽嚐失敗的苦果。

舉例而言,在心情焦躁不安時完成的報告,一定是錯誤百出;看到同事傳來出言不遜且措辭犀利的訊息,自己不禁也跟著「加倍奉還」。或者是在氣頭上宣布與對方絕交,還有在心情焦慮時,一時衝動買下不必要的東西等。

這些失誤的產生源自於憤怒造成腦壓上升,導致大腦的工作效率變差。接下來我要談的可能稍微離題,不過想請教各位,是否曾經有過類似「大考或成果發表會結束後,腦中變得一片空白」的經驗呢。

當我們遇到「(說不定)辦不到」的情況而陷入不安時,大腦為了尋求解決方法,會突然進入火力全開的工作模式。因為如果放任不安的情緒繼續滋長,有時連維持生命恐怕都變得有困難。這點是人類的本能,屬於非常自然的反應。

腦為了尋求解決方法,會消耗大量氧氣作為能量來源。所以含氧血液會一下子聚集在頭部。這就是俗稱的「氣血往頭上衝」。如同字面上的意思,指的是血液上升到頭部的狀態。不過,要立刻解決問題,並不是只要血液上升到頭部,讓足夠的氧氣供給腦部就可以了。

血液量增加會造成能量的無謂消耗,所以在大腦消耗能量以進行思考之前,大腦的工作表現已經下滑。這時,為了保護即將過熱的大腦,頭皮的血流量也會增加,但這也會導致能量的無謂消耗。簡單來說,只要「氣血往頭上衝」,就無法有效率的活化腦部的神經細胞,而且可用的能量也會減少,使腦部無法進行正常的判斷。

延伸閱讀:
戀愛時大腦會產生什麼變化?醫揭「4激素」狂分泌:真愛出現在熱戀後

我想各位只要回顧自身以往的經驗就不難了解,當氣血往頭上衝時,自己連平常一下子就能想到的解決方法都想不出來,而且好像被人點穴一樣,身體也動彈不得。這都是血液過度集中於腦部,導致大腦的工作效率降低所致。

其實,當我們發怒時也會發生同樣的現象。如同前述,所謂的憤怒,就是當各個腦區感覺到「我無法處理!」時發出的壓力訊號。當自己無法回應別人的期待,或是不了解對方在說什麼的時候,感覺到「我無法處理」這個問題的大腦,為了找出解決之道,便會促使血液上升到頭部,以增加氧氣的供應量。

日文把生氣的狀態稱為「來到頭部」(頭に来た),其實當我們發怒時,血液確實是「來到頭部」。如此一來,和氣血往頭上衝的時候一樣,大腦的工作表現也會下滑。結果同樣造成連平常一下子就能做好的事都做不到,也錯過了若是冷靜時一定馬上就能發現的事。

當我們怒火中燒,導致血液一下子往腦部衝之後,至少要要30分鐘~1小時才能恢復平常的狀態。不知道這件事的人出乎意料地多,正因為對此一無所知,才會有那麼多人倉促下決定,或是一時口不擇言,使事情變得雪上加霜。

延伸閱讀:
生氣時「想像電梯慢慢往下」!日本讀心師教「電梯深化法」6秒消氣

生氣的人會「拒絕」別人

發脾氣還會造成另一項困擾。為了保護無能為力的自己,人會拒絕一切會刺激自己的人事物。當你收到無理的要求,或是聽到不知所云的話,讓你產生「我無法處理」的感覺時,基本上原因都來自別人。所以,當我們無法壓抑自己的怒火時,很多人都會表現出拒絕別人的行為。

最典型的表現包括在對方面前默不作聲、無視對方的存在、破口大罵、說話帶有攻擊性、亂丟東西等。即使連平常自己很看重的對象也無法倖免,一樣會被自己視若無睹、成為自己攻擊的對象,甚至連去之而後快的念頭都跑出來了。

我自己生氣時,也曾經動念:「乾脆和這個人絕交好了。只要可以結束現在這個場面就好。」而且在一時衝動下,我說話的口氣也變得很差,顯得很不耐煩。對於被別人發洩情緒的一方而言,這是極不受到尊重的行為。

一再被你無禮對待的人,遲早會把你列為拒絕往來戶。因為對你避之唯恐不及,等到有問題發生時,自然也不會想通知你。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職場,就可能因溝通不良導致更嚴重的問題發生;如果在家庭,你很可能成為凡事都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人」。

你在社會上的人際關係已經崩壞,連在家裡也覺得無法安身了。這應該可算是憤怒造成的最嚴重負面效應。另外一種情況是對自己期待過高,結果這份期待有時反倒成為刺激。遇到這種情況時,自己有時候會拒絕接受那個無法回應期待的自己,陷入了自我厭惡。世界上應該找不到比「抱著自我厭惡的心情活下去」更糟糕的情緒了。

經常生氣的人,腦部不會成長

說到為何不能發脾氣,其實還有其他理由。其中包括:經常生氣的人,腦部不會成長。

腦科學以「開枝散葉」來形容腦部成長時的狀態。所謂的枝,指的是由各個腦神經細胞串聯而成的網絡。當我們產生「我懂了!」「完成了!」的感覺時,這也就是枝椏伸展,與各擁有不同記憶的神經細胞相連的瞬間。簡單來說,擁有各自記憶的神經細胞相連時,會產生「我懂了!」「完成了!」的感覺,而瞬間所增加的「枝椏」,對腦而言就是成長。

枝椏伸展時,也就是「我懂了!」「完成了!」的時候,腦部基本上是處於沒有承受額外壓力的狀態。所以腦部可以更加有效率地消耗氧氣。當腦內的耗氧效率提升,腦神經細胞之間的枝椏就更容易伸展,這也意味著細胞各自擁有的記憶變得更容易結合。

但是,容易生氣的人,腦內卻產生與上述情形相反的現象。如同前述,當我們承受因「我無法處理!」的壓力,會造成腦壓升高。如此一來,腦神經細胞之間的枝椏就不會伸展,難以達到「我懂了!」「完成了!」的狀態。最後的結果就是腦部不容易成長。

目前已經證實,只要經過鍛鍊,腦部終其一生都會持續成長。由這點看來,容易生氣的人經常顯得幼稚,或許是怒氣害他們的腦部發育受到阻礙吧。這裡所謂的腦部發育受阻,也意味著容易生氣的人,其腦部中與發想、提案有關的創造力無法被培養起來。突發奇想,或是在尋找某件事物的過程中,偶然發現具備不同價值之物的情形,稱為「機緣巧合」。

我在腦科學的領域至今已經有了幾項世界級的重大發現。我還記得當我進行研究時,宛如在命運的引導下獲得了劃時代的發現時,我依然保持心如止水,平靜無波的心情。

讓自己的心情不因憤怒和些微的焦慮不安所動搖,就能讓腦神經細胞開枝散葉。這樣不但有助於我們學習,也更容易讓我們找到新發現。我也確實從我個人的經驗體會到這一點。不論是為了工作的發展,還是性靈方面的成長,能否做到不生氣都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本文摘自/大腦不生氣:腦科學家帶你瞭解生氣的腦科學基礎,以及控制憤怒的秘訣/晨星出版)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