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媽會遇到的「3困境」!過來人教你「這樣做」成為愛自己的媽媽

當媽媽會遇到的「3困境」!過來人教你「這樣做」成為愛自己的媽媽

2025/5/10
當母親是一個漫長的摸索過程,雖然人天生具有某些母愛,卻不是天生就知道如何做母親。創業20年、移居歐洲10年,數位游牧工作者凱若(Carol Chen)於《只工作不上班的媽媽,都這樣賺錢》一書中,分享25個真實案例,讓每位媽媽都能從中獲得職場和人生中的經驗和智慧。以下為原書摘文:

以孩子的年歲來說,最需要父母大量時間的,大概就是前面的10年,特別是前3年。的確育兒很辛苦,屬於勞力密集、時間密集的職業別,不過很殘酷的現實就是,這份「工作」並不會永遠這麼需要你。當我們忘了這樣提醒自己,會有幾個可能的狀況出現:

延伸閱讀:
職業婦女沒時間管小孩?哈佛研究揭真相:女兒更成功,兒子更顧家

狀況1:覺得「人生永遠就這樣完蛋了」

我說得太驚悚了嗎?其實許多爸媽心裡多少都有這種時刻:「這種日子要過多久?我的人生就葬送在育兒了嗎?」當持續沒睡飽,或者被孩子某個問題弄得很頭痛的時候,真的難免會在內心呼天搶地一番。我也是。

然而好消息是:不會的,大多數的狀況題都會漸漸解除。當然也有一些事的確難解,也的確要用一輩子來面對,但我們終究可以找出對應之道。如果卡在這樣的感受裡,的確會感覺度日如年,那也浪費了我們與孩子共度的時光,不是嗎?

延伸閱讀:
如何一邊當媽媽,一邊做自己?過來人教你「2練習」找出superpower

狀況2:忘了同時規劃更遠的未來

許多父母因為太忙於眼前的責任,而忘了其實再過幾年孩子可能就會離家。如果說孩子在自己身邊的日子是20年左右,以現代人大約30歲生子,活到80歲來說,其實沒有孩子一直在身邊的日子還更長呢!

現在你可能感覺家裡被孩子霸佔,但很快地,只會剩下你與另一半大眼瞪小眼。如果兩人的關係並不好,或自己的狀態不佳,甚至沒有朋友也沒有目標,很容易在孩子獨立之後感覺世界崩毀。

我目前要奔5了,身邊有些朋友就已經開始面對這樣的狀態,當忙於家庭時,很容易以為「如果我不需要照顧孩子,生活就可以這樣那樣精彩」,但事實並不是如此。如果經過幾年,已經喪失將自己生活安排好的能力,失去了對生活的好奇與熱情,那麼沒有孩子可忙的日子可不是那麼有趣呢!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那關鍵幾年,有可能會因此而必須放慢自己的腳步,但絕對不能讓自己就此腦袋放空甚至放棄。把這段時間當作為自己充電的時刻,閱讀、發掘興趣、學習,等到可加速的下一個階段來臨,就可以延續發展了。

為未來打算講的不只是「工作事業」,還包括個人的生活、關係、目標。千萬不要因為身為父母就放棄這些,可以調整比例但不能刪除,擁有生活重心的父母親也會讓孩子們更安心去走自己的路。

狀況3:過度放大眼前的困境

帶孩子的日子絕對不輕鬆!我經歷過2次,非常有感。第1次我窮得要命,還同時創業,當然是火裡來水裡去;另一次則是將近40歲的年紀在異鄉懷孕生子。從一懷孕,我的身體就非常不舒服,最後一個月還每天都要自己去婦產科診所打鐵劑。更不用說那些嚴重睡眠剝奪的日子,親餵母奶的經歷,育兒的糾結與矛盾,婚姻關係與財務上的多重挑戰,都不是容易的事。

我接過很多次新手媽媽姐妹的電話,回過很多次他們的求救訊息。我都跟她們說一樣的話:先好好照顧自己,能多休息就多休息。缺乏睡眠真的很容易讓人抓狂,也特別覺得一切都難以忍受,再加上現在許多家庭裡都只有幾個孩子,每個人都是新手,更是覺得當爸媽好像比攀爬世界第一高峰還要困難。而這些也都是正常的。

在許多次快撐不下去的時刻,我問自己:「為什麼我的奶奶、外婆可以生養6個、8個,看起來這麼容易?而我卻好像快往生了一樣?」養育子女應該是人類最正常不過的經歷,但從孩子的睡眠、飲食、情緒、哭聲、健康⋯⋯每件事都好像世紀難題。

當我走過之後,我也發現自己當時真的是過度放大了這些負面的狀態:孩子生個病就好像我很不會照顧小孩,還不能睡過夜、不喝母奶,這也肯定是我哪裡做錯了。但其實,許多挑戰就是一個過程,走過了就過關了。如果當時身邊的人不是給一堆意見,而是對我說:「其實以前我也是這樣,一切都會很好的,你先去好好睡個午覺。」我可能不會覺得自己好像快被爸媽學院二一踢出場,也比較會用平常心去看待這個新生物到地球的起初幾年。

每個階段都會讓你更堅強

「只是一個階段」這個觀念,也不只是在孩子身上適用,在我們自己身上也是。我們的人生也同樣在走過「新手父母」的階段,也會面對中年危機,或者更年期,甚至職涯、創業、婚姻,肯定都有不同的階段和狀態。有時候我們可以順利過關,有時候感覺有點挑戰但還是會找出方法,有時候則是會需要承認「我實在做不到」。

把一切拉長遠來看,當遇到辛苦點的時候問問自己:「10年後我還會有相同的狀態和感受嗎?我還會介意這件事嗎?」這個思維模式幫助我走過很多挑戰之路。你也會發現,走過這些路之後我們都變得更強大,許多當時困擾我們的事,有時反而成為滋養我們、堅強我們的養分。

既然孩子密切需要我們的時間只有那些年,我們也該為自己的未來、自己的人生做安排。我們能夠給予孩子的除了一個安穩幸福的家庭外,在他們成年之後,如果可以不需要擔心我們的健康、生計與人生目標,他們就可以放心去飛,安心去追夢,這也是我們送給孩子們最好的成年禮之一。

(本文摘自/只工作不上班的媽媽,都這樣賺錢:教你如何把熱愛變事業,一邊做媽媽,一邊做自己/時報出版)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