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景氣學著適應

不景氣學著適應

2008/5/12(2022/3/15 19:48更新)

國人出現身心症狀的患者已有越來越多的趨勢,據估計,至少百分之廿的人有身心或心理症狀。引起身心症狀的原因包括先天體質問題,成長過程及教育、環境因素的影響等;其中,環境因素的影響,佔了很重要的地位。

環境帶給人的壓力很大時,有些是可以自己放掉的。例如工作壓力大,可以設法減少一些工作、不把自己逼得太緊張,減少壓力的存在;但景氣、政治等環境因素,卻不是自己可以去除、控制的,在壓力無法去除的情況下,身心症狀便越來越嚴重了。

不過在經濟不景氣及社會不安定的情況下,仍有人可以適應的很好,面對各種亂象仍吃飽睡好;因為環境因素所引起的壓力,通常不是短期內可以消除的,學會如何適應,便是身為現代人都應該要具備的。除了在上位著要努力思考這些「害人」的問題、尋求改善之外,面對時局的紛擾,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醫師 張典齊建議,不妨採取下列的方式來因應。

1.) 媒體上的報導如果令人感受到壓力而不適,那麼不妨少看或選擇性的觀看,只要適度的了解即可,以免反而不安、情緒不穩、吃不下飯等;尤其是call in的節目,會激發情緒的反應(這也正是節目收視的來源),如果已有情緒上的困擾,就不要看(看了也無法改變局勢)。

2.) 必須有現實感。景氣不是每天憂鬱就可以變好的,政治也不是每天焦慮就可以改善的,選舉時好好掌握自己的一票,每天對自己說「煩惱無法改變大局」,接受現有的局勢。

3.) 不要讓景氣不好、局勢不安等念頭佔據自己整天的思想,與親友在一起時,也不要老是討論這種話題,以免讓自己整天的情緒都陷在其中。

4.) 如果覺得已經造成一些不適的症狀,例如胃口受到影響、失眠、身體不適、脾氣變壞等時,不妨先考慮情緒是否已經受到社會環境過大的影響,在醫師或專業人士的協助下,去面對、適應它。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