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減肥,小心!強迫症候群

不停減肥,小心!強迫症候群

2008/1/24(2022/3/15 19:45更新)

許多人認為強迫症是一種少見的疾病,但因為病人會隱瞞病情不承認是病而不尋求治療所以被低估了,事實上,在所有人口中一罹患強迫症的機率是100人中有2-3位,推論全台灣大約40有萬~60萬左右的病人,不但高於精神疾病中的精神分裂症,躁鬱症或恐慌症,也比氣喘糖尿病還平常。但更廣大的一群和強迫症有共同主題或核心的臨床症狀被稱之為強迫症候群,保守估計約有100萬~150萬的人受苦於除典型強迫症外的其他三大類疾病。

《以身體外觀或感受偏見為主的疾病典型》這群主要特徵是重覆且固執於外貌及體型,甚至有人是認為自我感消失,因而反覆作整型手術,不停減肥或一再身體檢查。

《衝動控制疾病》這類患者症狀是在沒有合理的動機下會重覆出現自己不能控制而傷害他人或自己利益的行為。

《神經性疾病》主要常見於孩童,如自閉症的侷限,重覆而一成不變的興趣或活動,有些是妥瑞氏症集中於抽搐或舞蹈動作的運動性強迫行為。

臺安醫院 許正典醫師指出,強迫症候群的核心症狀就是強迫性思考或強迫性行為,是一個在生理上及行為上與上癮有關連的綜合精神神經疾病,最新研究顯示和大腦前額葉一尾狀核活動異常及血清強力素的分泌不平衡影響最大,由腦掃描圖片可看出治療前後腦結構活動變化愈大的,臨床的治療反應也愈明顯。也證明以思想和行為可以改變基本的腦功能運作,在UCLA的史華滋(Jeffrey M.Schwartz)醫師將傳統的行為治療修正,結合暴露與不反應法,在不用藥物的情況下使參與治療的十八位強迫症病患,有十二位有明顯的改善,這就是在專業醫師指導下的「四步驟認知行為自我治療法」(4Rs-CBT),而四步驟治療法的4R四步驟是指再確認(Relabel);再歸因(Reattribute);再轉移(Refocus);再評價(Revalue)。運用四步驟自我治療可協助病患瞭解強迫性想法和行為的由來,學習如何處理症狀所導致的焦慮和害怕,可避免習慣性強迫性行為,進一步以新而健康的行為取代。

另外,在藥物治療上,由於新一代選擇性血清強力素回收抑制劑的開發,臨床應用上可有效改善血清張力素的不平衡分泌,治療效果和四步驟治療不相上下,(約50%~60%),最近研究顯示Luvox可有效改善半數的成人型自閉症,超過5成的身體外形不良症,及高達7成的病性賭博。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