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長者雖失認知功能 對社區仍有貢獻

失智長者雖失認知功能 對社區仍有貢獻

2011/8/30(2022/3/15 18:57更新)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將於9月17日下午1時30分至5時假國父紀念館西側廣場舉辦國際失智症月活動,今年活動主題為「打造失智友善社區GoGo憶起來」,期望社會大眾能對失智症有正確的認識,失智長者雖部份腦功能受損,但仍有許多完好的功能,若能肯定他們並適當的引導,失智長者也可對社會很有貢獻。

86歲的唐伯伯是一位輕度失智的長者,大多時間都在家睡覺,家屬叫他起床時會發脾氣,家屬必須很費心力才能引導他下床;唐伯伯常忘記說過的話以及做過的事,所以每次安排好的事,時間到了卻否認並拒絕出門,令家屬十分困擾。但唐伯伯書法寫得很漂亮,還可畫出姿態動人的蘭花,更了不起的是,他是圍棋高手。

唐伯伯於今年參加了台灣失智症協會創辦的瑞智互助家庭,在學堂有一位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常陪唐伯伯下圍棋,小朋友已學圍棋兩年,經過與唐伯伯下棋幾次後,小朋友的級數竟然晉級了!此案例顯示失智長者雖失去部份認知功能,但走入社區中,他仍可對社會有所貢獻,該協會湯麗玉秘書長表示為肯定唐伯伯的貢獻,協會將頒發「瑞智圍棋指導老師」證書給唐伯伯,也歡迎熱愛圍棋的小朋友可與協會聯繫向唐伯伯學習棋藝。

延伸閱讀「失智友善社區」:http://www.uho.com.tw/sex.asp?aid=12012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