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成癮

藥癮治療新選擇 丁基原啡含錠納補助

藥癮治療新選擇 丁基原啡含錠納補助#藥物成癮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醫師指出,「替代療法」是目前證實對鴉片類藥癮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除了大家熟知的藥物「美沙冬」外,「丁基原啡因舌下含錠」也是海洛因替代療法的另一種新選擇。且臺北市衛生局自今年7月1日起,依病患接受治療的長度,提供漸進式藥費補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醫師邱少華表示,自民國94年起,疾病管制局為因應藥癮愛滋疫情開始推行對鴉片類藥物(如海洛因)成癮的患者的替代療法,維持穩定治療不僅可明顯減少毒品復用的機會,同時也降低血液傳染性疾病的風險。醫師指出,目前國內作為替代療法的藥物為美沙冬及丁基原啡因舌下含錠兩種,一般認為兩者治療效果相當,但仍各有其優缺點。邱少華醫師解釋,美沙冬的費用目前由政府補助,對於患者經濟負擔較輕,但基於用藥的安全性考量,需每天至固定給藥點服藥,比較不方便。此外,在非醫師評估下,若同時並用其他鎮靜類藥物時,可能有中毒及呼吸抑制的危險。相對來說,丁基原啡因舌下含錠的缺點則是藥價較高,對於病患經濟上造成較大負擔,且因其本身具有鴉片劑拮抗作用,若未經醫師指示服用,可能引發嚴重的鴉片戒斷症狀。但因舌下錠藥性較為溫和、安全性較高,在醫師指示下若情況許可,可開立由病患帶回服用,具較為明顯的便利性。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自民國96年開始持續執行替代療法業務,於98年底開始提供自費丁基原啡因舌下含錠替代療法,個案每月需自付藥費近五千元。自今年7月1日起,臺北市衛生局的替代治療計畫,提供舌下含錠的漸進式費用部分補助,依個案規則留置治療計畫時間長短區分,予以補助金額的調整。邱少華醫師表示,持續留置治療計畫未滿三個月者,每日舌下錠費用補助24元,持續三個月未滿六個月者每日補助50元,持續六個月未滿一年者80元,持續一年以上者100元。此補助用意在於減少成癮病患經濟上的負擔,鼓勵病患持續接受並留置戒癮治療計畫,因此若有兩週未依約接受替代治療,補助費用留置情形將重新計算。且此經費補助金額仍有上限,能否予以補助仍需視實際餘額而定。圖:海洛因成癮替代療法藥物「丁基原啡因舌下含錠」。(照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藥物成癮替代療法

藥物成癮替代療法#藥物成癮

藥癮已經變成21世紀最嚴重的身心障礙與社會問題。衛生署與法務部依序於民國87年公布「毒品危害防治條例」、88年「管制藥品管理條例」、制訂執行了各項相關法令,明訂非法使用第一二級毒品為犯罪行為,經尿液檢驗確定後最高可以處五年和三年的有期徒刑。但也明訂「於犯罪未發覺前,自動請求治療者,醫療機構免將其送法院或檢查機關,而且治療中經查獲一次者,應不起訴處分或為不負審理裁定 』。這樣等於宣告了政府網開一面,鼓勵海洛因成癮者正面尋求治療,重新尋求健康人生的機會,而非只是消極的由檢調單位依法防堵制裁而已。為恭紀念醫院精神科醫師 楊延壽指出,藥物成癮其實有其複雜的生理與心理因素,想要靠一己之力來戒毒幾乎很難成功,它也是一種病,需要醫療專業的協助。吸毒者在採取戒毒行動前應該尋求正確的管道求知,千萬不要道聽途說而延誤了戒治的好時機。最好能將吸毒原因、吸毒情形、身體狀況及遭遇哪些困難等坦白的告訴父母、師長或專業人士。只有親情的溫暖、師長的關心、專業人士的協助治療,加上彼此的坦承溝通,勇於面對,才有可能戒毒成功。政府於去年起通過引進美沙酮替代療法,大大的提高了戒毒成功的機會。美沙酮的藥理機轉主要是作用在中樞神經系統的鴉片類接受器,它可以產生腦啡呔來活化腦部接受器,具有止痛和鎮咳的作用;加上性質為高脂溶性,因此可以停留在人體內長達25小時:它的戒斷症狀與嗎啡相似,但是發生比較慢也比較緩和。美沙酮替代療法已經在世界各國長期研究及實施多年,證實只要切實遵守醫囑服用,其實是安全性相當高的藥物。患者於接受維持性治療下,不但可以照常工作,維持穩定的生活作息,而且醫療費用低;相較於沈溺於昂貴毒品的巨大花費與面臨家庭崩解的巨大壓力,美沙酮替代療法不啻是成癮者重生的新希望。

常運動的人不會憂鬱

常運動的人不會憂鬱#藥物成癮

青少年是國家中最活潑的一族群,這一群外表是那麼有活力,處處傳遞出生命力,但其內心在想什麼,他們又自覺沒人了解,這就造成了青少年藥物成癮的問題,而其他同僚間的影響是相當大的一個原因,在此建議休閒活動的內涵中,須考量這個因素,在此提出「身心運動」的概念,這不僅只有運動的原素,更有人際互動等青少年必須要了解的事情。高雄立市凱旋醫院 簡政軒醫師提供以下幾項身心運動,多多鼓勵青少年的參與:1.) 攀岩活動─ 攀越巔峰,學習體驗:「攀岩」是一項自我挑戰的運動,順著攀岩的繩索,強調動作的精準、平衡及動作協調能力,而且動作模式是多樣化的。在心理層面更要懷抱著懼怕感的精神,挑戰自己、戰勝自己。另一方面「攀岩」強調的是自我的探索、互動和動作協調的功能,從學習及教育的角度看來,攀岩其實是相當適合一般人體驗人生、嘗試冒險的運動,對於青少年,更是提供體力及正向思考的運動。 2.) 馬術活動─ 馬背上的心靈熱身操:馬匹的背部運動像搖籃一樣舒服,這種感受可以幫助騎乘者找到心理上的平衡。馬匹的大小以及牠碩大的身軀,也會讓人有敬畏的感覺,能夠克服自己的恐懼感而學會控制那麼大的動物,甚至於與牠合作無間的經驗,都能帶給人莫大的自信心及成就感。 3.) 游泳活動─ 水中的運動治療:青少年有無比的體力,而游泳活動是相當不錯的選擇,因為在水中可以讓身體無限地舒坦、不用擔心運動傷害等問題,在水中肢體的伸展會令人肌肉放鬆、思考放空,不論你的游泳技巧如何,只要在水中活動一下,就是泡水或在水中玩耍,我們均有一股「放鬆後的舒服感」,對很多人來說,游泳活動其實是平價、方便又安全的身心運動。 4.) 戶外冒險挑戰活動─ 冒險是一種生活態度:「戶外冒險」對一般人而言是一種生長經驗,因為時代改變已經減少了現代青少年很多的童年幻想,而戶外冒險挑戰活動就具備了這些需求,更可以掠奪青少年的心,同時,其中更蘊釀著一股神奇的治癒力。常見活動後,參與者激動地流下眼淚,內心極其興奮、喜悅,在大自然中,充斥著挑戰自我的極限,從挑戰自我中發掘到自己個性上的軟弱、害怕,而面對各式各樣的挑戰,「跨出第一步」是身心運動的精神,這些會讓人聯想起過去許多的生命經歷以及慣有的逃避態度,每次的挑戰對認識自我的確有很大的助益。青少年成長是需要陪伴的,而陪伴是鼓勵與獎勵,不是誘惑及成癮,身心運動帶來的自我肯定,是成長動力的來源,是遠離各項誘惑、成癮的生命處方。大部分的人經由運動發現自己體力變好了,而且也較能適應不同的人際社交環境。透過運動和參與的過程,讓人情緒安穩,思路清晰,這對社會或個人本身,都是非常有意義價值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