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

警訊!無痛性血尿 輕忽不得

警訊!無痛性血尿 輕忽不得#尿液

尿液不但排泄了身體的廢物,也反映出泌尿系統及身體的病情,所以說「尿液會說話」。尿液的顏色外觀上應該是淡黃色。如果水分攝取量很多,尿色會更淡甚至無色;如果水分喝得少或者汗流失量很多,尿液會變濃,尿色也會跟著變成深黃色。上廁所時若發現尿中帶血,那就是值得注意的警訊了。來自台大醫學中心的台東基督教醫院泌尿科醫師賴明志認為:「血尿本身不是病,它只是個『警訊』,告訴我們泌尿系統可能出了些毛病。尤其是無痛性血尿,千萬不要以為不痛就無關緊要。一定要找泌尿專科醫師做必要的檢查,找出病因,加以治療。」  一位六十歲男性,斷斷續續的無痛性血尿已有半年時間,一直服用成藥和中藥治療。直到半年的時間過去,血尿併發排尿困難才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檢查結果,因為病人延誤就醫,致使腫瘤侵犯到膀胱肌肉層,必須切除膀胱,以及小腸造瘻(在腹部做一個人工瘻口,把尿液引流出來,隨時要帶著尿袋收集尿液)賴明志醫師指出,像上述案例中因為輕忽導致延誤就醫的情形屢見不爽,不僅造成腫瘤的生長及惡化,也影響到治療的結果。 血尿一般可分為兩種,一是肉眼觀察就可發現尿裡頭有血色(通常是病人自己發現),稱為「巨視性血尿」;二是肉眼看不出來必須在尿液檢查顯微鏡觀察下,才能發現尿中有紅血球存在(通常是健康檢查時發現),稱為「顯微鏡下血尿」。若依疼痛與否,血尿又可分為兩種,一是「有症狀血尿」,患者通常有腰痛、腰酸、下腹痛、排尿困難及灼熱感。二是「無症狀血尿」,患者偶爾出現血尿,並沒有其他不適症狀。賴明志醫師提醒,通常「顯微鏡下血尿」及「無症狀血尿」因為沒有明顯的不舒服症狀,較容易被忽略。因而延誤就醫,不但減低疾病早期發現率,影響疾病治癒率,所以一定要特別注意。 「有血尿並不一定就是有癌。所以發現自己有血尿時,先不需驚嚇過度,而是應找泌尿專科醫師做必要的檢查。」賴明志醫師說明檢查的過程,醫師會先詳細的問診,做個基本的理學檢查,先排除外傷或會陰部尿道口周圍的出血。接下來做尿液檢驗及X光檢查,往「感染發炎」、「尿路結石」的方向做鑑別診斷。通常膀胱炎、腎盂炎或前列腺炎都有可能伴發血尿,有必要時醫師會做進一步尿液培養,以確定感染的菌種,並選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難以痊癒的血尿併濃尿,需做尿液的結核菌培養,以瞭解是否有泌尿系統的結核菌感染。X光檢查,可排除是否有尿路結石。若仍有不確定者,可輔以超音波或靜脈腎盂攝影檢查。 賴明志醫師表示,有的人還可能發生「運動型血尿」,也就是一陣劇烈運動後,即發生尿中帶血的情形。其實「血尿」並不須驚慌,但是,一定要就醫檢查、追根究底、找出病因。如果初步的檢查並沒有發現大的問題,不必太過憂心,兩、三個月後再複診檢查即可!

旅遊急救包!學會感冒自療法

旅遊急救包!學會感冒自療法#尿液

端午連假將至,許多民眾已做好短程旅遊的計劃,但在這段期間如果不幸遇上感冒,還真是掃興。北醫附醫家醫科醫師們表示,假期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病毒可以經由眼睛、鼻子或嘴進入孩子的身體。用有病毒的雙手去摸臉是孩子得到感冒的主要途徑。大人都認為自己不會用手去摸臉,但事實上這也是大人的感染途徑。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一項感冒病毒傳染途徑實驗中,研究者觀察在同一屋子內的一群人,暴露在感冒病毒存在的環境下,發現這些人平均在一個小時內不自覺的觸摸自己臉部至少十五次以上,而且大部分的人因感染而致病;而在另一個類似的實驗中也顯示,如果有任何衣物或手套可以減少手直接觸摸的機會,則得到感冒的機會就少得多。出外旅遊,孩童被他人碰觸的機會難免較多,但最好還是減少次數,避免感染。 旅遊中,若小孩突然感冒,北醫附醫家醫科建議可做以下處理,以減輕不舒適感:◎ 保持溫暖: 保持溫暖可以幫助將身體的能量直接用在免疫系統迎擊病原體的戰鬥中,而不是僅用在禦寒方面。◎ 休息: 在免疫系統與病原體戰鬥的最初幾天,是很耗體力的,因此,應讓孩子多休息,使身體有足夠的能量,以幫助免疫系統能正常的運作。 ◎ 漱口藥: 試試漱口藥,將頭向後仰,讓漱口藥深入到喉嚨後面使藥水濕潤不舒服的喉嚨,使喉嚨得到短暫的紓解。或者將一茶匙的鹽巴溶於溫水 中,每天漱口四次。或者含有單寧酸的茶,可以使黏膜較緊貼,減少喉嚨癢的感覺。◎ 多喝開水: 發燒將使身體產生脫水,並且失去鹽分,因而更需要補充足夠的水分。一般人每天至少要喝下八大杯(每杯二百五十CC))水,但在感冒時,量還要更多。如果你的尿液呈現黃色,就表示你還沒喝夠水分,須多喝直到尿液看起來清澈。用溫度適中的溫水幫孩子擦洗身體,還可以給予皮膚適當的水分。

《呷健康》金針產品烹調前 最好浸泡30 分鐘以上

《呷健康》金針產品烹調前 最好浸泡30 分鐘以上#尿液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長期攝食過量食品添加物,人體因不易排出,容易導致肝腎傷害,防腐劑苯甲酸俗稱安息香酸,容易與水蒸氣一起蒸發難溶於水,苯甲酸進入人體後,在 9~15 小時內可從尿中排出,過量食入苯甲酸會對肝腎產生影響。己二烯酸可抑制黴菌、酵母菌及好氧性細菌且具廣效性,為一般食品常用的防腐劑,食入後會代謝成二氧化碳及水,雖屬於毒性較低的防腐劑,但亦不可隨意添加於食物中或過量使用。去水醋酸在人體由肝臟、腎臟代謝,為防腐劑中毒性較強的一種,大量食入時會有腎功能損傷、噁心、嘔吐、抽搐等症狀。二氧化硫遇水後會轉變為亞硫酸鹽,一般人食入亞硫酸鹽後,在體內可轉變為硫酸鹽而隨尿液排出體外,但對氣喘患者則可能誘發氣喘等不適的症狀,因此不宜接觸。人工調味劑 「糖精」 食用過量,常引起口乾、腸胃道不舒服,甚至會產生噁心嘔吐情況,而環己基 (代) 磺醯銨酸鹽長期食用可能導致膀胱癌,故不宜過量食用。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於選購金針產品時,應避免選擇顏色太鮮豔。此外,金針經浸泡處理後可去除大部份之二氧化硫殘留量,建議消費者在金針產品烹調前,最好先以清水或溫水浸泡 30 分鐘以上 (如 45℃ 溫水中至少 20 分鐘,或在 25℃ 冷水中至少 60 分鐘),取出沖洗後再下鍋,可溶出七、八成的二氧化硫,若烹調時,加入金針開蓋煮沸約 3 分鐘,使二氧化硫揮發,即可去除 90% 以上二氧化硫殘留量。於選購年節產品時,除了到信譽良好的商店購買外,不要以外觀漂亮為判定標準,儘量選擇接近食物原色及包裝之產品,購買新鮮食材,避免過多加工食品,並注意包裝食品是否完整標示 (品名、內容物名稱、食品添加物名稱、製造廠商名稱、地址及電話、有效日期等)。此外,並應注意販售場所環境是否清潔、衛生,產品販售時有無依標示適當冷凍或冷藏等。並善用眼、耳、鼻、口檢查,如注意顏色是否過於鮮豔、注意食品是否濕黏、注意是否有刺鼻味或霉味、注意脆度,是否已濕軟等。民眾如有相關問題可撥打市民熱線 1999 (1999熱線以撥打市話費率計費,外縣市民眾請撥 02-27208889) 轉 7077 將有專人為您服務、民眾亦可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查詢相關訊息 http://www.health.gov.tw/。

新生兒黃疸 當心合併泌尿道感染

新生兒黃疸 當心合併泌尿道感染#尿液

新生兒黃疸是常見現象,當血中膽紅素濃度大於3毫克/毫升以上,家長就可以感受到有嬰兒黃疸情況。除了一些常見生理性黃疸外,還有一些是會影響膽紅素正常值,如:母親有糖尿病、生產過程中使用催產素、鎮靜劑或生產時使用硬膜外麻醉、出生時斷臍時間較晚、真空分娩造成頭血腫、臀位產、熱量攝取不足、出生後體重減輕太多及餵食母乳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新生兒科主任吳求森說,臨床上也可見到有些是因為泌尿道感染引起,最近該院新生兒科就有三位接受照光治療新生兒,經過檢查發現是泌尿道感染,安排腎臟超音波檢查並無輸尿管擴大或是水腎情形發生,尿液培養出大腸桿菌,給予抗生素治療後,泌尿道感染情況及黃疸情形都已改善,目前已痊癒出院。吳求森提醒家長,發生新生兒黃疸時,除了要排除生理性黃疸以外,不要忽略了泌尿道感染可能性。

免費腎結石篩檢 20%受檢者尿液檢查異常

免費腎結石篩檢 20%受檢者尿液檢查異常#尿液

毒奶風暴襲捲全台,造成全台人心徨徨,深恐吃了毒奶而不自知,而造成對身體的危害。羅東博愛醫院為解除民眾對自身健康的疑慮,全面為宜蘭縣縣民進行腎結石篩檢。篩檢內容分為尿液、腎臟超音波與理學檢查,共有近2,000名的民眾參與此次的篩檢活動,其中兒童的部分佔了約總篩檢量的一半。在尿液檢查方面,在近2,000名的受檢者中,約有20%受檢者出現尿液檢查異常的問題;也有10%的受檢者出現腎臟超音波檢查異常的情況。在本次腎結石免費篩檢活動中,遇一名女童,當時由祖母帶到博愛醫院來接受免費腎結石檢查,尿液與腎臟超音波檢查都無異狀,但小兒科醫師林榆森發現女童臉色蒼白,皮膚有多處瘀青,且看起來不像是自發性出血,因此為女童安排抽血檢查。隔天抽血檢驗報告出爐,證實女童罹患血癌,因為立即安排接受化療。此外,一名長期在運動後就出現血尿的患者,趁著此次免費篩檢的機會,至羅東博愛醫院進行檢查。經泌尿科主任張世琦醫師檢查後發現,該病患膀胱內有一個約2公分的腫瘤,所幸及早發現,經膀胱鏡手術刮除腫瘤後,證實為第一期(早期)膀胱癌。目前患者已恢復健康,並接受定期追蹤治療。針對此次篩檢異常的結果中,約有20%(近400人)尿液檢查出現異常的情況,其中最常見的是泌尿道感染;其次為尿潛血與尿蛋白;另外也有10%(近200人)的受檢者出現腎臟超音波檢查異常,最常見的是腎臟囊腫、腎結石與腎水腫的問題。張世琦醫師特別叮嚀尿液檢查出現潛血反應的病患,無論是肉眼可見的血尿,或是經儀器檢驗後發現的潛血反應,千萬別以為多喝點水,問題就可以得到疏解。尿液潛血有可能是癌症腫瘤早期的警訊,面對這樣的問題,一定要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張世琦醫師同時也提醒民眾,無論那一項檢查出現異常,都應該回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以免小病不醫成大病,造成腎臟、膀胱等泌尿系統功能受影響;更甚者,可能會造成洗腎或危害性命等不可挽回的遺憾。因此,面對此次篩檢異常的檢驗報告,民眾千萬不能等閒視之。

預防攝護腺肥大 多吃含茄紅素蔬果

預防攝護腺肥大 多吃含茄紅素蔬果#尿液

許多上了年紀的男性常見攝護腺肥大的問題,容易因此解尿不順,想尿卻尿不出來,或是滴滴答答、老是解不乾淨,成為難以啟齒的困擾。攝護腺又名前列腺,屬於男性生殖系統的一部分,位於膀胱正下方,圍繞著尿道,在性興奮時會伴隨射精分泌攝護腺液,約佔精液的三、四成,一旦攝護腺出現病變,可能引發排尿異常。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泌尿科-楊登凱醫師表示,受到男性賀爾蒙影響,攝護腺會隨年紀慢慢發育,在四、五十歲以後,有些人的攝護腺開始肥大、壓迫尿道,引起頻尿、夜尿、解尿困難等障礙,即良性攝護腺肥大,但每個人症狀不同,且不一定與肥大程度有關,也有人完全沒有症狀。造成良性攝護腺肥大的原因很多,據調查,可能與人種、飲食、年齡、喝酒等有關。楊醫師建議,預防方法應從飲食及運動著手,例如,多吃富含茄紅素的蔬菜水果及含豐富鋅的南瓜子,避免咖啡和濃茶等刺激性飲料,多運動、少菸酒等。診斷攝護腺肥大,可利用尿液、血液檢查、肛門指診、經直腸超音波、以及尿流速檢查等,評估其肥大程度,並及早篩檢有無癌症的傾向。良性攝護腺肥大可採取藥物治療,包括α1交感神經阻斷劑、抗男性賀爾蒙藥物等;手術治療則有傳統開腹式攝謢腺切除術,以及經尿道內視鏡攝謢腺刮除術,手術原理是將壓迫尿道的攝護腺組織切除,解除膀胱出口的阻塞,使症狀緩解、尿流速增加。隨著科技進步,各種新式手術設備陸續問世,像是近年來當紅的綠光雷射及銩雷射治療,相較於傳統手術,具有低風險、低出血、低住院天數、及恢復時間快等優勢,雖然花費較昂貴,但病患普遍相當滿意,應是未來治療的趨勢。良性攝護腺肥大並不可怕,病人不應諱疾忌醫,楊醫師提醒只要儘早就醫,醫病相互信任與充分合作,多半能進行適當處置,解決這男人專屬的煩惱。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