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

力行5個防癌好習慣 遠離罹癌風險!

力行5個防癌好習慣 遠離罹癌風險!#風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年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呼籲每個人都應採取各種行動來減少癌症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影響,共同以積極和鼓舞人心的方式提高癌症防治措施。台灣癌症基金會身為國際抗癌聯盟的成員,多年來倡導「全民練5功」癌症預防宣導計畫,賴基銘教授也呼籲:癌症是可以預防的,生活習慣的改變包括飲食、運動、肥胖、菸害等皆有密切關聯,希望國人確實做到「全民練5功」,一起守護你我健康。全民練5功:實踐這5招健康生活型態,可以降低60~70%的罹癌風險,遠離癌症的威脅。防癌好習慣一:蔬果彩虹579台灣癌症基金會許嘉芸營養師強調,蔬果中的防癌抗癌物質-植化素,存在於五顏六色蔬果中,應遵守「蔬果彩虹579」的飲食原則,多色且足量的攝取蔬果,足量即是每日男性9份、女性7份、兒童5份。防癌好習慣二:規律運動每周150分鐘以上,減肥者300分鐘以上。賴基銘教授說,根據國衛院的研究發現,每天運動15分鐘,可延長3年壽命,還可降低癌症死亡風險10%。透過規律運動不但可以控制體重,也是維持健康體態的關鍵。每天至少30分鐘、每周從事150分鐘以上的運動,有助於預防包括大腸癌、乳癌、子宮內膜癌、胰臟癌、腎臟癌的發生。防癌好習慣三:體重控制賴教授強調,肥胖是癌症的警訊,研究顯示,體重若超過個人理想體重的40%,男性罹癌風險將增加33%,女性則增加55%。維持體重必須控制身體質量指數(BMI)18.5~24間,或是男性腰圍不超過90公分、女性不超過80公分為基準。防癌好習慣四:遠離菸檳,電子菸更要注意!賴教授,嚼檳榔除了會造成牙齒本身和牙周組織嚴重的破壞外,更可能引發口腔、咽、喉與食道的癌症,所以千萬別為了小小口慾,埋下致癌的因子。根據研究發現,癌症的死亡約有30%和抽菸有關,而且不只是吸菸者本身有風險,二手菸對於健康的危害絕不亞於當事者。雖說近年來,我國抽菸率下降到13%4,創歷史新低,然而,電子菸成分中的甲醛,已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為一級致癌物質,恐有致癌風險;即使是選擇不含尼古丁成分的菸油,仍會影響肺部的健康,而且有心理成癮的風險。防癌好習慣五:定期篩檢,對自己的身體進行健康盤點面對癌症罹患人數持續上升,醫療支出持續增加的現況,定期篩檢是早期發現癌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工具。目前政府提供國內常見四大癌症(大腸癌、口腔癌、乳癌、子宮頸癌)的免費篩檢,鼓勵符合篩檢條件之民眾,可以就近至健康中心、衛生所、診所、醫院進行檢查。之外,因應癌症年輕化的趨勢,除了平常定期追蹤自己健康狀況之外,在乳癌方面,高風險族群更應該早期開始定期追蹤,肺癌高風險族群也應該要自主「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檢。而子宮頸癌方面,自2007年起,UICC開始推廣「疫苗+篩檢」 的觀念,鼓勵大家除了30歲後的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之外,現政府也開始推廣國中生HPV疫苗施打,更進一步進行健康預防。

早篩揪子癲前症高風險族 保命避風險

早篩揪子癲前症高風險族 保命避風險#風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生孩子再辛苦都值得,因為命孕相依!」孕媽咪在懷孕的日子裡,會隨著月份愈來愈大引起背痛、頻尿、便秘、水腫等不適,總讓孕媽咪吃盡苦頭!這些辛苦媽咪都能忍,但萬一懷孕過程面臨了嚴重的併發症時,難道媽媽與寶寶只能任由命「孕」擺佈嗎?子癲前症影響媽媽和胎兒 及早篩檢避風險禾馨醫療營運長暨禾馨婦產科院長林思宏醫師表示,在眾多婦產科併發症中,子癲前症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最大!子癲前症初期幾乎沒有病癥,可一旦併發將導致胎兒生長遲滯、胎盤剝離或早產;孕婦則可能出現高血壓、癲癇、中風、腦水腫或是出血休克等症狀;此外,又當併發時孕期小於34週,則屬於早發型子癲前症,將會有胎死腹中的風險。面對子癲前症媽媽和寶寶並非都束手無策,只要每一位孕媽咪能及早篩檢就能把握治療良機,脫離險境。子癲前症血壓飆200 胎兒恐併發症林思宏醫師說明,導致子癲前症併發的根本原因是胎盤功能的不良,雖然剛開始寶寶仍然可以按照正常的生長速度成長,但若懷孕後期高阻抗的血管已不足以應付胎兒成長過程所需的大量血液時,母體就會以升高血壓的方式來增加血液供輸給胎兒。通常當血壓超過140mmHg已可確診罹患子癲前症,若血壓飆升超過200mmHg的孕婦,不僅大幅增加生產困難度、在懷孕過程中併發癲癇症狀,更會因此連帶胎兒也身陷併發症風險。早篩揪高風險族群 20週再評估保命「孕」因此,林思宏醫師提醒,若由早期篩檢評估為高風險併發族群後,除了透過懷孕週期的治療盡量延遲早產發生的時間,更應切記在懷孕20週之後必須再次接受「中晚期子癲前症」的篩檢,以評估未來一個月內併發症的發生機率,當篩檢結果顯示可溶性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sFLT-1) /胎盤生長因子(PIGF))的比值超過38,即說明了胎盤功能的不良已大幅提升了子癲前症的併發機會將高達八至九成;此時,醫師會依據臨床症狀為孕媽咪選擇適當的時機生產,藉此減少甚至完全排除80 - 85%的早發型、嚴重型子癲前症發生的機會。林思宏醫師根據臨床經驗呼籲孕媽咪,最佳的子癲前症篩檢時機是第一孕期,可透過抽血檢查孕婦胎盤生長因子(PLGF),以及懷孕相關蛋白質生化值(PAPP-A),並配合病史了解、血壓測量以及超音波子宮動脈血流檢查,讓篩檢率可高達95%以上,及早篩檢及早治療,才不會讓疾病發生時必須在媽媽和寶寶的命「孕」中做出痛心的割捨!(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麻醉風險知多少?4大重點要知道!

麻醉風險知多少?4大重點要知道!#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關於麻醉經驗,大到手術開刀,小到拔牙,應該多少體驗過。然而麻醉絕對不只是讓病人「不痛」或是睡著而已,麻醉過程中其實存在許多致命風險;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訪談高雄長庚醫院麻醉科張國安醫師,整理出降低麻醉風險四項重點,呼籲民眾多多認識麻醉風險,和麻醉醫師詳細溝通,共同守護手術中的麻醉安全。一、瞭解麻醉皆有風險什麼是麻醉?張國安醫師說明,「麻」就是「不痛」,「醉」就是「不知」,再加上「不動」,麻醉可以讓手術順利進行,並減輕病人的不適和恐懼。麻醉方式有許多種,醫師會依手術方式、手術時間長短和患者身體狀況來評估選擇。較大型的手術,通常使用全身麻醉,用藥物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反應和肌肉反射,讓病人不痛、不知、不動;有些時間短、範圍小的手術,可採用「舒眠麻醉」,利用少量靜脈注射如Propofol讓患者睡著,再視需要於手術部位施以局部麻醉;此外,也有讓病人仍保持清醒的麻醉,利用區域性神經阻斷,達到局部麻醉止痛效果,例如無痛分娩等。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手術大小,麻醉都有一定的風險,因為麻醉不只是讓病人睡著,也會影響呼吸、心跳、血壓、肌肉反應,加上每個人對麻醉藥物的反應可能不同,少數體質較特殊的人,還可能出現藥物過敏、惡性高熱等難以預期的嚴重併發症,甚至可能有致命風險。因此除了必須有麻醉醫師在術前、術中、術後把關外,病人自己也需要瞭解相關風險,配合術前評估,和醫師討論適合的麻醉方式。二、認識你的麻醉醫師手術台上,病患沉睡、外科醫師埋頭拚搏時,還有一位醫師守護著病人的呼吸、心跳等生命指數,這就是麻醉醫師,也是確保病人能在術後舒服醒來的最關鍵角色。張國安醫師指出,一般來說,病人會在幾個時機遇到麻醉醫師:例如手術前,麻醉醫師會評估風險、選擇麻醉方式;手術當天,麻醉醫師會確認病人的身體狀況並執行麻醉;手術時,麻醉醫師會在術中監看病人的生命徵象、控制麻醉深度,隨時因應身體變化來給予藥物、輸液等處置,以確保呼吸暢通、維持血壓平穩等,有時為了手術環境需要,麻醉醫師也會做一些特殊處置,例如肌肉鬆弛、降低體溫或血壓等。手術結束後,恢復室的麻醉醫師會照顧病人直到清醒。因此,病人要選擇醫療機構或決定是否手術前,也需要瞭解手術過程中是否有麻醉醫師的參與,有了麻醉醫師的守護,能讓麻醉本身的風險降到最低,讓手術醫師和病人都更安心。三、麻醉前說清楚病史、飲食、生活習慣張國安醫師說明,麻醉風險會受到個人體質、疾病、生活方式的影響,因此術前的麻醉評估很重要。病人應要說清楚是否有心血管疾病、貧血、懷孕、感冒、氣喘、正在服用的藥物,以及家族是否有手術麻醉過敏史等,生活飲食方面也要告知是否有喝酒或抽菸等習慣、有無經常食用納豆、魚油等保健食品;若有不願輸血的情形,例如耶和華見證者,也應事先讓醫師知情,醫師才能評估適合的麻醉處置。以麻醉的嚴重不良反應「惡性高熱」為例,病人體溫會在麻醉中急速飆高,引起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等,甚至可能致命,但只要能在第一時間注射解藥dantrolene,死亡率可大幅降低;這種疾病雖難以事先預期,但已知可能與遺傳和藥物有關,所以病人家族中若曾出現「惡性高熱」病史,一定要提前告知,讓麻醉醫師可以調整藥物並且做好準備。四、八大醫美手術 要有專門麻醉醫師近幾年醫美整型手術發生麻醉事故糾紛時有所聞,張國安醫師提醒民眾,愛美固然重要,但生命安全更重要,就算是局部麻醉藥,過量也可能導致呼吸停止,因此絕不能輕忽醫美手術的麻醉風險,建議民眾應該要尋求合格的醫療院所進行,並在術前充分溝通,問明麻醉方式、風險、是否由合格醫師執行麻醉,院所是否備有急救設備或藥物等。此外,衛生福利部也規定8種較大的整型手術,包括削骨、中臉部或臉頸部拉皮、鼻整形、單次抽脂量達1500毫升或總抽吸量達5000毫升、腹部整形、全身拉皮、義乳植入之乳房整形等手術,必須要由麻醉專科醫師來執行麻醉,以確保麻醉安全。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手術麻醉皆有風險,民眾應配合麻醉評估說清楚身體狀況,問清楚麻醉方式和可能風險,和麻醉醫師充分合作、妥善溝通,才是降低麻醉風險的重要關鍵。

銀髮族麻醉風險高 術前評估很重要

銀髮族麻醉風險高 術前評估很重要#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年過半百後,身體要進廠保養的機率越來越高。根據內政部106年公布的資料,國人平均年齡持續延長達80.4歲!而65歲以上者占人口比例將近16%,目前還在逐年增加,邁向「超高齡社會」,隨著人口逐漸老化的問題,醫療單位勢必更加頻繁面臨老人手術麻醉的危險與問題,老人麻醉相形之下越顯重要。老年人麻醉所造成的風險麻醉方法有局部麻醉、全身麻醉、半身麻醉或神經阻斷術等。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構造的退化,老年人接受手術與麻醉的風險也會高於年輕的患者,就生理上變化而言,可能造成以下的問題:1.心血管系統:血管的彈性減低且會變硬,造成血壓升高、心臟對交感神經的刺激反應變差、周邊血管的阻力上升,容易有姿勢性低血壓、冠狀動脈狹窄導致心肌缺血、心肌梗塞、腦部缺血。2.呼吸系統:吐氣能力、肺活量、咳嗽力量、喉頭反射皆下降,吸入性肺炎、肺部感染發生率上升,若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容易術後肺塌陷。3.神經系統:腦細胞減少萎縮、大腦功能退化,常有記憶、情緒、認知功能不良,熟睡與REM睡眠比率減少造成失眠,神經傳導變慢、感覺遲鈍、麻醉恢復時間變長、認知障礙發生譫妄。4.腎臟:腎臟功能下降、術後易發生呼吸無力、嗜睡、電解質不平衡。5.體溫調節:身體對體溫降低時的反應較差,產生發抖、低體溫。6.消化道:常有牙齒缺損牙周病,易造成插管困難、胃腸蠕動較差,較易發生嘔吐,造成吸入性肺炎,肝臟機能也較退化,麻醉藥量也須減低。7.骨骼:老年人多少有一些骨鬆或脊椎疾病,常有痠痛問題,有可能造成半身麻醉困難。術前評估要詳細詢問身體狀況與用藥習慣第一:對於其身體狀況要詳細的詢問檢查,像平常生活照護、自主能力、溝通能力,是否有經常保持運動、是否有吸菸、喝酒習慣、睡眠習慣品質等。第二:了解病患是否有相關疾病存在,如慢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中風病史、腎臟衰竭(洗腎)、狹心症或心肌梗塞病史(是否有使用心臟支架)、帕金森症、癌症等,麻醉有時會加重疾病的嚴重度。第三:病患使用藥物狀況,是否會與麻醉藥物起交互作用,是否會增加手術麻醉的風險,是否需持續使用,常見有降血糖藥、抗凝血劑。第四:手術麻醉前一般的血液檢查,肝腎功能抽血檢查、尿液檢查、心電圖、胸部X光,必要時進階檢查心臟超音波、肺功能及血氧濃度。全麻還是半麻 要聽專業醫師建議郭綜合醫院麻醉疼痛科曾嘉榮主任表示,麻醉專科醫師依照手術術式,老年人身體評估狀況及檢查結果,提出適當的麻醉方式,並非像以往民眾錯誤的概念,認為半身麻醉就一定比全身麻醉安全!半身麻醉在實施過程中,因老年人脊椎退化及骨刺等問題,困難度增加,在手術過程中,病患因清醒而常常緊張程度遽增,造成血壓上升、心跳加快等不利因素,最好經過麻醉醫師適當評估,才能對老人麻醉提供最安全的條件。總體來說,老年人身體衰弱,常有許多系統性疾病,常使用多種藥物,需要針對各別情形制定麻醉計劃,術前與麻醉醫師、手術醫師、病患及家屬充分溝通風險,防範措施,選擇最好的方式,為手術麻醉安全踏出最成功的第一步。

兒少安全風險多 學齡前學會自我保護

兒少安全風險多 學齡前學會自我保護#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前陣子台中一所私立幼兒園驚傳5歲男童觸摸6歲女童下體事件;然而此非單一案例,去年某私立幼兒園也曾6歲男童摸同齡女童私處的案件,純真的孩童卻出現疑似性騷擾或猥褻事件,幼齡化的現象令人驚訝、更讓家長擔憂!因此家長應教育學齡前孩子保護自己的正確觀念、合宜的人際互動,以及發生當下如何求助。兒少性侵猥褻案例多 學齡前也不能鬆懈學齡前孩子容易因為好奇或不懂身體界線,而做出觸碰他人身體甚至私密處等不當舉動。父母在驚訝之餘,更應該從學齡階段就開始教導孩子擁有自我保護觀念、合宜人際互動與、發生當下如何求助及身體界線等教育規劃,以降低危險與繼續傷害的發生。身體的哪些部位是比較親密的人(例如爸媽、阿公阿嬤)才可以碰觸的地方(例如:嘴唇、臉頰),還有哪些地方是除了洗澡以外,大家都不能接觸的禁制區(例如:下體、胸部、大腿內側等)。有時候孩子因為對身體界線不是那麼清楚,加上爸媽又是親密的人,無法分辨哪裡可以摸哪裡不行,所以親子必須加以演練,加深孩子的印象。逾三成孩童 曾在校遭遇不適事件幼兒園是孩童皆受正規教育的場所,在校可能遭遇的風險遠比大人想像的多且複雜,例如同儕霸凌、校園性騷擾、老師權勢霸凌甚至性侵害等問題。家扶基金會今年4月針對全台國小至高中職學生所進行的「兒少自我保護的態度與行動(兒少版)」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高達34%的兒少「曾在校遇到不好事情不想上學」,另高達16%表示「曾有人未經我同意碰觸我身體而感到不適」。因此,性侵或性騷擾事件比起外顯的身體傷害等虐待,更需要師長多一份警覺和留意。教導孩童提升自我保護能力大人無法隨時隨地陪伴孩子提供全方位的保護,因此我們除了努力建立友善且安全的環境,更需要依適齡培養孩子自我保護的能力,以下原則提供給家長:1)建立「身體界線」的觀念:學齡前及國小低年級的孩子,需優先幫助他們知道不應該讓任何人隨便碰觸自己的身體,而自己也不隨意碰觸他人,侵害身體自主權。可透過繪本、影音等多元教育媒材管道,輔助孩童學習。2)養成「行蹤報備」的好習慣︰外出時不要跑遠或到危險的地方去玩;不要隨便接受陌生人的東西,並且注意不讓孩子落單 。 3)培養「大聲求救」的勇氣:要讓孩子面對自己的感受做因應,學習勇敢拒絕的方法,在兒少生活圈可及的場所,都需演練教導如何向大人求助。兒少保護的積極預防策略,就是讓他們能在第一時間保護自己,防止可能的傷害、更杜絕事件繼續發生。孩子不應只是事後等著大人幫忙的「受助者」,要能成為可以真正保護自己的「英雄」!

久坐傷害同吸菸 降風險活動力很關鍵

久坐傷害同吸菸 降風險活動力很關鍵#風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成人每日可能需要久坐長達9-10小時,不僅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還會增加死亡風險。而最近一份研究指出,欲降低健康風險,重點不是注意一天坐多久,而是其間有無頻繁地起身活動。總靜態時間最短的人死亡率最低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團隊分析7985名45歲以上的人坐息和健康的風險。這些人在臀部裝上活動監測器以記錄他們在清醒時坐著的時間,紀錄時間為7天。平均而言,坐著的時間占了清醒時間的77%,相當於每天12小時。大約在4年後有350人去世。研究發現,每日靜態時間超過13小時的人及經常連續維持靜態長達1到2小時的人,他們的死亡率顯著較高。反之,總靜態時間最短及每次靜態時間最短的人死亡率最低。久坐傷害相當於吸菸的傷害每次坐著時間少於半小時的人較健康且降低了他們死亡率。因此研究建議需要長時間久坐的人每半小時起身活動身體。這樣的小改變可能可以降低死亡風險,但是目前尚不清楚究竟多少活動量的效果最佳。不過,這份研究已是目前探討靜態時間與死亡之間的關係最大型的研究。研究共同作者Monika Safford博士表示,這份研究再一次證明久坐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應了解久坐的傷害相當於吸菸對健康帶來的影響。我們需要用創意的方式儘可能地降低坐著的時間及增加每次坐下之間的活動頻率。(文章授權提供/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2017.09.12)、Daily Mail(2017.09.12)/台灣女人健康網)

BMI高過30 滑鼠手風險高1倍

BMI高過30 滑鼠手風險高1倍#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你是否偶爾會出現手指麻、抓握沒有力量的狀況呢?可能「滑鼠手」已經悄悄找上門!根據研究顯示,BMI指數大於30的人,發生腕隧道症候群的比例為身體質量指數小於30的1.89倍,因此醫師呼籲,肥胖者除了要當新三高問題之外,對於關節保養也要更加小心。BMI大於30更容易發生腕隧道症候群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任朱柏青醫師表示,依據發表於2013年的醫學文獻顯示,身體質量指數(計算公式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大於30的人更容易發生腕隧道症候群。發生腕隧道症候群的其他危險因子包含女性、懷孕、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關節炎及家人曾發生腕隧道症候群者。另外,若工作內容需要從事手腕部出力、重複性動作、姿勢不良及局部震動等工作,也會增加罹患腕隧道症候群的風險。手指會變得乾燥或有腫脹感朱柏青主任指出,腕隧道症候群常見的症狀有拇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感覺到針刺感、疼痛或麻木,受影響手指的皮膚更可能變的較乾燥或有腫脹感。如果沒有就醫接受治療,手的抓握力下降、拇指的肌肉也會萎縮。一般而言,可能從一隻手開始或同時雙手都有症狀。晚上症狀可能會更明顯,甚至會痛到醒來而影響睡眠。朱柏青主任說明,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式是依據疾病嚴重度,包含有減少手腕部活動、穿戴護腕、暫時性服用止痛藥、局部注射藥物、手術治療等。朱柏青主任呼籲民眾,對於有肥胖及上述危險因子的民眾,若工作性質需要頻繁使用手腕部的更要注意,唯有早期發現才能早期治療。

腹膜外生產一定好?恐藏3大風險

腹膜外生產一定好?恐藏3大風險#風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不少準媽咪擔心傳統剖腹產引發沾黏,使得近幾年來標榜「痛痛走開」當天能下床、可避免後術沾黏問題的腹膜外生產,又大為風行,以致不少準媽媽們趨之若鶩;不過,國內資深婦產科醫師提醒,腹膜外生產技術特別考驗醫師經驗和純熟度,若下刀些微偏差,仍有產婦腹膜破裂、大出血以及膀胱損傷等三大潛在風險,不得不慎。為降低傳統剖腹產感染問題而出現腹膜外生產是三、四十年前的技術,已漸漸少運用於臨床生產;然而,最近又捲土重來,大為風行。開業醫聯合診所院長鄭忠政表示,在那個受限抗生素不發達、縫線材質不夠好的年代,為了降低傳統剖腹產可能的感染問題,才發展出腹膜外生產方式;然而,現今無菌操作技術發達、抗生素進步,已無須擔心感染問題。恐導致腹膜破裂、大出血及膀胱損傷鄭忠政院長指出,腹膜外生產是把膀胱推到一側,僅利用腹膜與膀胱間的微小空間下刀,把寶寶抓出來。腹膜外生產開刀雖可避過腹膜,但手術困難度相對較高,仍有打破腹膜風險。尤其,腹膜外生產開刀部位附近的血管叢多,若手術中稍有不慎,還容易造成產婦大量出血的危機;甚至也可能在推挪過程中,導致膀胱的損傷或沾黏,對產婦傷害不可逆。常見孕婦第二胎出現嚴重沾黏只要有傷口就有沾黏的機會發生,鄭忠政說,若無症狀一般並不需要特別處理,但如果已出現腸阻塞、脹氣或下腹疼痛等症狀,則需要二次開刀處置,除了術後發炎、止血未做好等惹禍之外,因為子宮內膜異位或個人體質導致沾黏的個案也不少,臨床常見孕婦至第二胎時發現嚴重沾黏,臟器緊黏到連子宮都進不去的棘手情形,增加手術複雜度。腹膜外生產也應防沾黏因此,即使產婦選擇腹膜外生產技術,仍須注意沾黏發生,產婦可選擇專業的醫師取得相關諮詢,且仍須注意沾黏發生機率。而在預防沾黏方面,鄭忠政表示,事實上只要使用美國FDA合格核准的防沾黏產品,台灣、美國、日本口碑皆不錯,用量約需一片就夠,即使是腹膜外生產方式,仍可使用防沾黏貼片於膀胱與肌肉層交接處,進一步降低沾黏機率。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503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