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安全風險多 學齡前學會自我保護

兒少安全風險多 學齡前學會自我保護

2019/7/11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前陣子台中一所私立幼兒園驚傳5歲男童觸摸6歲女童下體事件;然而此非單一案例,去年某私立幼兒園也曾6歲男童摸同齡女童私處的案件,純真的孩童卻出現疑似性騷擾或猥褻事件,幼齡化的現象令人驚訝、更讓家長擔憂!因此家長應教育學齡前孩子保護自己的正確觀念、合宜的人際互動,以及發生當下如何求助。

兒少性侵猥褻案例多 學齡前也不能鬆懈
學齡前孩子容易因為好奇或不懂身體界線,而做出觸碰他人身體甚至私密處等不當舉動。父母在驚訝之餘,更應該從學齡階段就開始教導孩子擁有自我保護觀念、合宜人際互動與、發生當下如何求助及身體界線等教育規劃,以降低危險與繼續傷害的發生。

身體的哪些部位是比較親密的人(例如爸媽、阿公阿嬤)才可以碰觸的地方(例如:嘴唇、臉頰),還有哪些地方是除了洗澡以外,大家都不能接觸的禁制區(例如:下體、胸部、大腿內側等)。有時候孩子因為對身體界線不是那麼清楚,加上爸媽又是親密的人,無法分辨哪裡可以摸哪裡不行,所以親子必須加以演練,加深孩子的印象。

逾三成孩童 曾在校遭遇不適事件
幼兒園是孩童皆受正規教育的場所,在校可能遭遇的風險遠比大人想像的多且複雜,例如同儕霸凌、校園性騷擾、老師權勢霸凌甚至性侵害等問題。家扶基金會今年4月針對全台國小至高中職學生所進行的「兒少自我保護的態度與行動(兒少版)」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高達34%的兒少「曾在校遇到不好事情不想上學」,另高達16%表示「曾有人未經我同意碰觸我身體而感到不適」。因此,性侵或性騷擾事件比起外顯的身體傷害等虐待,更需要師長多一份警覺和留意。

教導孩童提升自我保護能力
大人無法隨時隨地陪伴孩子提供全方位的保護,因此我們除了努力建立友善且安全的環境,更需要依適齡培養孩子自我保護的能力,以下原則提供給家長:
1)建立「身體界線」的觀念:學齡前及國小低年級的孩子,需優先幫助他們知道不應該讓任何人隨便碰觸自己的身體,而自己也不隨意碰觸他人,侵害身體自主權。
可透過繪本、影音等多元教育媒材管道,輔助孩童學習。
2)養成「行蹤報備」的好習慣︰外出時不要跑遠或到危險的地方去玩;不要隨便接受陌生人的東西,並且注意不讓孩子落單 。 
3)培養「大聲求救」的勇氣:要讓孩子面對自己的感受做因應,學習勇敢拒絕的方法,在兒少生活圈可及的場所,都需演練教導如何向大人求助。

兒少保護的積極預防策略,就是讓他們能在第一時間保護自己,防止可能的傷害、更杜絕事件繼續發生。孩子不應只是事後等著大人幫忙的「受助者」,要能成為可以真正保護自己的「英雄」!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