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

抱怨配偶 傷的其實是小孩的自尊

抱怨配偶 傷的其實是小孩的自尊#小孩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雙親離異,對孩子們來說總是影響甚鉅。但在這個「每三對夫妻就有一對離婚」的時代,「為了小孩不離婚」對孩子來說也不見得是最好的決定。重要的其實是——即使離婚,父母仍能負起孩子安全堡壘的角色。實際上,就有些夫妻即使沒有生活在一起,還是能提供孩子一個安穩的避風港。不可否認的是,青春期的孩子對於選擇離婚的父母多半都還是抱持「難以諒解」的態度,而父母這一方也會因為不敢面對孩子,與孩子之間形成一道看不見的鴻溝。於是久而久之,孩子主動打電話回家的次數減少了、回信或回訊息的頻率也變得愈來愈低。我認為,即使孩子態度消極,身為父母的我們,還是必須持續主動地關心孩子,例如詢問:「最近在學校還好嗎?」並讓他們知道:「有什麼事隨時都可以放心找我們討論。」即便孩子嫌自己囉哩八唆、噁心巴拉,但能知道父母願意關心自己,多半還是會讓他們感到安心的。親職可說是一輩子的事業。一旦你為人父母,一世都將身為父母。即使孩子已經長大成人、獨立自主,父母的一言一行仍會永遠映在他們眼底。正是因此,身為父母的我們更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漂亮地活到最後一刻,不是嗎?即使孩子長大後父母不再無時無刻伴隨在側,父母安全堡壘的機能還是可以在孩子的潛意識中穩定發揮——就算父母已經不在人世也一樣。只要孩子們心底有著來自雙親的愛與關懷,這座安全堡壘就會一直存在他的心中,並化為往後跨越各種人生關卡的一大助力。成為孩子的安全保壘,永遠不嫌晚。但有一點絕對要注意,那就是「不能在孩子面前單方面批評另一半的不是」。因為對孩子們來說,父母和自己身上流著的是同樣的血、是世上唯一的存在。如果讓孩子知道父母其中一方打從心底看不起另一方,或對彼此懷恨在心,將會連帶使孩子自尊受挫、認為自己的存在可有可無,甚至懷疑被感情不睦之雙親生下來的自己,也許打從一開始就不該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常聽到當事人離婚後表示不解,為何當初自己會那麼蠢,選擇跟那種人結婚;或是抱怨「其實根本沒那麼愛對方,卻仍踏入婚姻」等等。這些話聽在孩子耳中其實非常傷人,因為那等於是在告訴孩子:「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場錯誤。」有些人還會故作感性地跟孩子說:「你爸/媽雖然不是什麼好東西,但因為有了你,我並不後悔跟他結婚。」但他們沒想到,其實要過怎樣的人生大可自己去選擇,這種心態只不過是把選擇的責任全往孩子身上推罷了。身為父母,應該要讓孩子知道:「很抱歉,爸媽最後雖然還是選擇分開,但我們當時確實是出於真心相愛,才會結婚的。」這樣的態度至少可以讓孩子吞下一顆定心丸、重拾自我認同,使他們放心相信眼前的父母永遠是值得自己依靠的後盾。(本文摘自/人際挫折與孤獨都來自「童年傷痕」/方言文化)

別讓你的小孩 總在創作罐頭作品!

別讓你的小孩 總在創作罐頭作品!#小孩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在很多觀光工廠的DIY活動中,也常看到類似的模式。廠商把「作品」完成了八%以上,留下最後的一點外皮或表面,讓孩子上色;這樣的成品,美其名是孩子的DIY,實際上留給孩子的表現空間極小。但明明每個孩子的小腦袋瓜裡,裝的創意和趣味五花八門,只是在這樣的繪畫課裡,卻把孩子們變成像代工廠裡,依樣畫葫蘆的工人一般,做出幾乎一模一樣,罐頭般的成品,這讓身為家長的我,非常無法接受。我知道,這不是安安需要的課程。換言之,如果讓安安繼續參加這樣的課程,不是在幫他,反而可能是害了他。因此,我立刻結束課程,並且開始打聽,哪裡有願意給孩子空間,鼓勵孩子任意揮灑的繪畫班。很幸運的,在朋友介紹下,找到了一個美術班。這個美術班很有趣,第一次試上的時候,不只孩子要畫畫,大人也要畫。果然,現場每個家長畫出來的山、水、綠樹和白雲,幾乎長得一模一樣,顏色、線條如出一轍。原來我們早就被制約,被「罐頭化」了。在孩子正式上課之後,第一期八堂課程,美術班也邀請家長共同參與;也就是,孩子在畫室裡頭上課,家長也得在外頭等候區「上課」。你一定好奇,家長的課程內容是什麼?除了基本的中、外美術史之外,這幾堂「家長課」,一而再、再而三強調的重點是:「千萬不要用大人制式的眼光,評價孩子天馬行空的畫作」。誰說天空一定要是藍色?誰說太陽一樣要是紅色?很多幼兒把天空或大海畫成紅色、紫色、黃色、黑色、綠色等,家長可能會喝斥「你亂畫」、「你畫錯了」;可是在真實世界裡,難道你沒在夕陽餘輝中,仰望赭紅燦爛的天空,或遠眺晚霞倒映、波光粼粼的大海嗎?在這個幼兒繪畫班,大哥哥、大姊姊老師,會帶著孩子做水彩畫、半立體、全立體的作品,甚至還有我一輩子都沒玩過的水墨畫。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這好像是大師級才能碰的繪畫方式;但誰說,不能讓孩子們邊玩邊挑戰?幼童的塗鴉,可以從遊戲開始,多一點想像,不用細究寫實,不用重視畫得像不像,也不必關心畫得好不好,只要家長輕鬆看待,多給孩子一些創作空間。曾經有幼兒美術專家說,幼童的畫是「表意」的。例如畫一個大的人形符號,可能就代表了媽媽,再畫一個小的人形符號,來代表自己,接著再畫幾顆樹或幾朵花的符號,代表公園。意思是:媽媽帶我去公園。因此,不管孩子畫什麼,會不會畫,畫得像不像都沒關係,塗鴉是孩子的本能。每個人都從手還無法抓穩筆,就開始畫了,欣賞他、鼓勵他,父母甚至可以跟著孩子一起想像,一起編故事。這種親職教育,除了陪伴和了解,或許還可以在過程中,給孩子更多的腦力開發和刺激。在美術班的教室裡,我不再只看到一幅幅宛如複製梵谷的「向日葵」;環顧大桌子旁的每一位孩子,我看到在同一個主題下,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詮釋與呈現。美學是一種觀念,美感是一種天賦,面對孩子無限的大腦想像空間,我們千萬不要用自己的框架,去限制住他們;想想看,如果因為我們的不了解,而硬是把未來的畫家,調教成工整的畫匠,讓孩子失去天賦的創意與能力,那會是件多麼可惜的事!(本文摘自/凱云主播的減法教養:輕鬆爸媽這樣教!減吼叫、減才藝、減壓力,孩子貼心又獨立/大是文化)

勿忘小孩於車內 保命3招防熱傷害

勿忘小孩於車內 保命3招防熱傷害#小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炎熱夏季,中央氣象局常發布36度以上的高溫資訊,甚至溫度還有可能持續上升,因此發生熱傷害的機會將大幅增加。為避免中暑,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預防熱傷害的3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且切勿獨留孩童於車內,下車前務必確實確認沒有將幼童遺忘於車內。高溫警戒 小心熱傷害與中暑夏天當熱浪來襲時,不只是軍方,民間之戶外工作者如工地勞工、快遞、路邊收費員、機車騎士、運動員......及中暑的高危險群,也有因中暑不幸死亡的案例。由於夏日悶熱的天氣常使汽車車廂溫度快速攀升,且幼童體溫調節能力較差,國民健康署提醒有幼童的家長提高警覺,即使開車臨停片刻,也不要獨留幼童於後座,因為高溫密閉的空間,可能造成幼童熱傷害(如脫水、暈厥、中暑等)。中暑所產生的各種併發症,多半都是熱對細胞及器官的傷害所造成的,中暑的病人若未在3個小時內將核心體溫降至38.5℃以下,死亡率極高。預防幼童乘車熱傷害:保幼3招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家長臨停或停車時,保幼3招避免幼童熱傷害:「下車看後座、鑰匙保管好、未到要聯繫」。1)下車看後座:養成每次下車後開啟後車門,再次檢視後座確認未將幼童遺忘於車內。2)鑰匙保管好:當車子停妥後,養成隨時上鎖的習慣,將鑰匙放至幼童無法取得之處,並教育幼童不可在車內玩耍、躲貓貓。3)未到要聯繫:若您的小孩乘娃娃車未按時間到達幼兒園,請教師電話通知您,或放學後未按時到家(或保姆家)時,需立即聯繫幼兒園教師。國民健康署提醒當發現自己或家人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孩子出現懼學症?找出恐懼之因

孩子出現懼學症?找出恐懼之因#小孩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懼學症的形成有很多不同的因素。有些與孩子的分離焦慮有關,例如無法與主要照顧者分開而害怕上學,這部分可以參考前面章節的敘述,另外則是孩子對於特定的情境,比如學校,產生過度的害怕、恐懼。只要預期或觸及到這些情境,像是學校,很容易喚起當事人身心的過度反應,如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過度換氣、盜冷汗等,同時,明顯感受到害怕、恐懼與焦慮,而想要迴避類似情境,導致無法順利上學。 情緒行為障礙的輔導與教養祕訣釐清孩子恐懼上學的壓力來源首先,進一步確認孩子是害怕進入「學校」,還是害怕進入「教室」。有些孩子願意進入學校,待在輔導室或資源班,但就是不願意進入原班教室。這時,我們必須要釐清,對孩子來說,原班教室是否為主要的壓力來源。而這當中,是否存在老師在教學上的不當管教,或是同學之間的霸凌,或者來自於孩子在課業上落後,或是在教室裡的人際衝突。當然,也有孩子對於學校情境產生莫名的恐懼。試著讓孩子具體說明讓他害怕、恐懼的原因。與焦慮相較,害怕與恐懼的感覺一般應該是很明確的,照理,孩子應該說得出來是什麼令他害怕、恐懼。 找出轉折點試著回想,從孩子原本願意去學校到不願意上學,這當中的轉折點。是否曾經發生什麼事件,造成孩子拒絕或懼怕到學校。有些孩子是漸進式地不上學,有些孩子則是突然拒絕到學校。尤其是後者,找出特定的事件會是很重要的關鍵。當學校存在這些恐懼的來源,如果沒有獲得進一步地釐清或解決,我們卻一味地要求孩子到學校上課,很容易讓孩子恐懼的情緒升到最高點。 試探願意上學的誘因可以和孩子討論:在什麼情況下,他願意上學?這並非在談條件,而是過程中,試著找出可能存在的誘因是什麼。有些孩子會主動提及想轉學,這時可以陪伴他進一步釐清:原來的學校與下一所學校之間,到底有什麼差異。 留意「雙重獲得」,而更強化拒學避免孩子因為懼學在家而有「雙重獲得」:一是解除了上學的壓力源;二是留在家裡,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樣的雙重獲得,很容易讓孩子日後更不想到學校。 是否需要完成家庭作業?當孩子沒有到學校,學校的課業是否需要繼續完成?這是值得探討的部分。有些孩子雖然沒到學校,但是依然會在家裡準備功課,完成作業,或到補習班去補習。這時,可以先排除懼學是由於課業壓力。但是孩子如果未上學,留在家裡,卻不願意做學校的功課,就需要進一步釐清:當中的理由會是什麼?恐懼上學和完成課業之間,究竟是怎樣的關係? 了解激烈行為背後的訊息我們必須思考要求孩子上學,他卻出現激烈的反應,這時他想要傳達的訊息到底是什麼。是情緒勒索?或是校園裡,實際存在著讓他害怕、恐懼的事情?例如有些孩子的壓力源,來自於他無法改變的事物,像是老師不合理的要求,考試答錯的部分得訂正到全對,否則不准下課,這使得孩子得一直面臨時間被剝奪,無法下課的現實狀況。 漸進式地入班當孩子明顯害怕上學,但我們尚未找出問題的癥結,這時,先不急著馬上要求孩子得回到教室上課。但是,請試著和孩子討論採「漸進式入班」的方式,例如到學校後,先待在輔導室或資源班,或有些課程上課,有些課程暫時先不上。過程中,慢慢了解孩子真正恐懼的到底是哪些事情。(本文摘自/陪伴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寶瓶文化) 

不再滿地打滾鬧脾氣 智慧孩子滿足法

不再滿地打滾鬧脾氣 智慧孩子滿足法#小孩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採訪報導)有些孩子一開始鬧脾氣就停不下來,甚至出現在地打滾如「戰鬥陀螺」的行為,讓家長很頭疼,出外也遭側目。其實家長們在為了孩子鬧脾氣而暴躁時,不妨沉住氣想想孩子的先天氣質,這不就是耍賴大絕招嗎?或許爸爸、媽媽會互看,到底是誰的基因組成的呢?不要被孩子的情緒綁架 把練習控制情緒的選擇權交給孩子育兒專家林芝鈴說明,小小孩雖然還不會說話,但對於外界氛圍的觀察非常細膩。一般父母雙方會自然分別分飾黑臉與白臉,小孩會先在哭鬧中測試父母的底線。建議父母對於孩子哭鬧時的對應要有共識。孩子常用「哭」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未被滿足。排除生理性的需求後,或許只是傳遞想要的訊息,這時可以思考一下你想怎麼處理解決呢?如果家長用生氣的語氣責罵,容易讓雙方陷入僵局,無法解決問題。有時孩子只是想要擁抱,可用平和的語氣安撫孩子的情緒,「你不哭過來抱抱」,把練習控制情緒的選擇權給孩子。先觀察孩子情緒 讓孩子學習等待及放鬆林芝鈴專家建議,當孩子出現鬧脾氣的情況時,爸媽先放慢節奏傾聽孩子的說法,不要互相影響。大一點的孩子,甚至能讓他自主判別解決的方法。首先觀察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學習等待與放鬆。直到孩子願意停下來聽時,家長再與孩子溝通。孩子鬧脾氣時,調配溝通時間點、提醒方式與節奏很重要。很多難以控制的壞脾氣孩子,是不良溝通的經驗累積造成的。只要用對方式,就能將孩子的脾氣控制自如。林芝鈴專家提醒,與孩子的溝通中,最重要的是了解孩子的需求,並非一味全部寵溺給予,而是有智慧的滿足。當孩子哭鬧聲小時再安撫,不要遷就孩子情緒,先約法三章溝通,有助日後的情緒控制。

開學孩童過敏高峰!快準備「抗敏包」

開學孩童過敏高峰!快準備「抗敏包」#小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換季、溫差大才是過敏好發時機點?根據調查,9成過敏兒家長發現孩子曾於開學期間出現敏感症狀。小兒科醫師表示,依據過往經驗,收假後1至2周,為孩童過敏高峰期,就診人數上升3至5成。主要原因包括暑假熬夜、睡不夠體質失調;開學壓力大,增加過敏反應;開學流感潮,感冒過敏齊發更不適;暑假學校累積灰塵、黴菌過敏原,開學掃除大爆發;開學通勤汽機車排放廢氣提高,加強鼻黏膜刺激。暑假作息不正常、開學壓力引發過敏小兒科醫師陳映庄說明,每到9月中,求診原因分成「反覆感冒」和「感冒讓過敏惡化」2大類。開學過敏與暑假生活作息不正常造成體質失調相關。根據調查,近5成5學童暑假經常晚睡或熬夜;超過半數愛吃零食、炸物,且多待在室內,沒有固定運動習慣。生活作息不正常、睡眠不足造成的體質問題並不會立即顯現,而是重回校園有壓力,才會反應在身體徵兆上,大幅增加過敏反應強度與不適。除內在體質失調外,開學後環境問題亦是過敏爆發的原因。許多過敏兒的家長都非常重視家中清潔和空氣品質,但學期開始後,不論孩童上下學經過交通要道,吸入過多廢氣,或是開始掃除暑假累積的灰塵和黴菌,都會增加鼻黏膜的刺激,誘發過敏發作。除配戴口罩、勤洗手,避免黏膜接觸到過敏原外等外在防護行為,還是需要調整好體質,降低敏感發作的頻率。集結防護用品成「抗敏包」  降低過敏源接觸儘管過敏危機不斷,但家長開學抗敏觀念卻相對薄弱,遠低於對孩童生活作息、感冒和課業的關注!陳映庄醫師解釋,要緩解過敏發生,除注意孩童平時生活作息,更應該透過外在防護、內在飲食調整雙管齊下,才能降低環境造成影響和調整過敏體質。一定要有充足睡眠、定期的運動習慣,平時可攝取優酪乳或益生菌,平衡免疫細胞活性,降低過敏對身體產生的影響。開學容易群聚感染,而冒又會讓過敏症狀更不舒服,建議可將口罩、衛生紙、抗菌濕紙巾、乾洗手,集結成一個抗敏包,搭配正確的衛生習慣,降低過敏原的接觸和發作的機率。

孩子「分離焦慮」 家庭包容很重要

孩子「分離焦慮」 家庭包容很重要#小孩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所有的小孩都會週期性地浮現這類的焦慮。長遠來看,這也許能為將來去因應更明顯的物理性分離(像是去托兒所或是托嬰中心)打下基礎。當一個小孩在與父母親分離而表現出強烈的焦慮時,臨床工作者可能就會很想下一個結論,並且將這樣的行為歸類為病態的。分離焦慮正常且普遍 有時是溝通工具然而,表達出一些分離焦慮,其實是既正常且普遍的。所以它充滿了意義,非常值得用來思考情境因素之間的脈絡關係。更重要的是,兒童在不可避免的等待與挫折的週期裡,仍然有能力期望著自己的需要會被滿足。這樣的期望一部分是倚靠父母親感情上可靠的供給,而不是仰賴不間斷且完美的存在。在一個家庭之中,分離焦慮被當作是溝通的工具,孩子以此試圖讓父母知道其生活暫時遇到了困難。在另一個家庭中,孩子分離的痛苦呈現了更多嚴重的發展困難。這類分離的痛苦不再是用來處理兒童期常見議題的暫時方法,反而逐漸成為不健康系統的一部分,並使這系統更加不健康。兒童克服分離焦慮時 家庭要能充份包容我認為五歲以下兒童的分離焦慮,應該要將「家庭脈絡」與「持有希望的程度」一同納入評估,因為這是兒童成長的要素。在理想的狀態下,兒童需要感覺到當他在掙扎著克服分離焦慮時,他的家庭能充分地涵容他。當涉及雙親家庭,兒童的希望會仰賴雙親,父母親是否能為其情感生活提供一個支持性的架構。很明顯地,這種無意識的期待也是伊底帕斯衝突的一部分,這也挑戰著父母親作為配偶的強度。兒童期的症狀也暗示著父母親的結構正處於壓力下,讓兒童擔心他的基本安全會受到威脅。(本文摘自/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心靈工坊)

父母有高血壓 小孩罹患風險50%

父母有高血壓 小孩罹患風險50%#小孩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高血壓不是一個機會均等的疾病,絕對有偏好目標。一些風險因素,可能出自身體的部分組成無法改變,但是絕大多數的因素都可以改善,而且改善後,可以大幅增進健康。無法改變的風險因素年齡-罹患高血壓的風險,隨著年齡增長而升高。事實上,50%六十歲以上的成人,和80%七十歲以上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壓(尤其是收縮壓)。很可能是由於隨年齡而發展出動脈粥狀硬化,但也可能是因為肥胖、缺少運動、飲食營養習慣不良,或腎功能的普遍低落。遺傳-如果父母任一方有高血壓,自己大概有25%機會;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高血壓,風險則會上升到50%。五十歲以前罹患高血壓,和遺傳有高度相關,具有家族病史的機率是三點八倍。種族-非裔美國人是高血壓最喜歡的目標:1/3的非裔美國人有高血壓,只有1/4的白種人有高血壓。高血壓也往往發生在年輕的非裔美國人身上,而且比其他種族有較高的罹病率和死亡率。1999年,每十萬名非裔男性中,高血壓的死亡率是46.8%,非裔女性為40.3%,而白種男性12.8%,白種女性也是12.8%。性別-不到六十歲的婦女,罹患高血壓的機率比男性低,但是六十歲以後女性會比男性高,尤其是收縮壓。然而從長期來看,女性似乎比男性較少受心血管疾病之苦。可以改變的風險因素酗酒-過量飲酒,會逐步增加收縮壓和舒張壓,對某些人可能就是高血壓的起因。如果有高血壓,最好完全戒酒,但有些人可以容許少量酒精,而無健康疑慮。如果要喝的話,每天啤酒不可超過720cc,或葡萄酒300 cc、烈酒60 cc。(請注意,我說的是「或」而不是「和」)。吸毒-某些處方藥、成藥,和提神藥品,都會使血壓升高。問問你的醫生,正在服用任何處方藥或成藥,是否可能升高血壓。至於提神藥品,能避免就完全避免吧!(本文摘自/關於高血壓 醫生可能不會說的事/博思智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