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

坐起來就想吐 小心低壓致頭痛

坐起來就想吐 小心低壓致頭痛#低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很多人以為頭痛的原因是源自腦壓太高,事實上,低腦壓也可能引發劇烈頭痛,造成生活品質下降。一名年約40歲的林姓女子,過完年後突然出現頭痛、噁心、想吐症狀,只要一坐起來便想吐,頭痛到無法坐正也難以進食,一個月就瘦了6公斤。後來至神經內科檢查後,確診為自發性低腦壓頭痛合併硬腦膜下出血。硬腦膜出現裂隙 使得腦脊髓液滲漏神經內科主任張嘉為指出,罕見的低腦壓頭痛又稱自發性顱內低壓頭痛。一般民眾知道腦壓過高會引發頭痛,但其實腦壓太低的病患也會引發頭痛,人類的腦平時浮在腦脊髓液裡,而顱內腔的容量是固定的,而這名病患的硬腦膜出現裂隙,使得腦脊髓液滲漏、減少,腦便出現往下拉扯的現象,導致腦出血發生,並且引發頭痛。姿勢性頭痛 還會有頸部僵硬、耳鳴症狀低腦壓頭痛的常見表現為姿勢性頭痛,當病患坐起來或者站立時,便會感到劇烈的頭痛,起身越久越趨嚴重,但在躺下之後,症狀便會明顯的改善。除了頭痛以外病患還會出現頸部僵硬疼痛、耳鳴、聽力障礙、畏光及噁心等症狀。保守治療無法改善 會安排硬腦膜血液貼片張嘉為主任表示,病患可先接受保守治療,臥床休息、進行輸液補充來增加腦脊髓液,若保守治療無法改善症狀時,將會安排病患接受硬腦膜血液貼片,以促進漏洞之癒合。林姓病患在住院治療後,頭痛已有明顯改善。偏頭痛常發生在壓力大的民眾身上,因此一般民眾多低估頭痛的嚴重性,經常自行服用止痛藥,然而頭痛的型態多樣,院方提醒民眾別輕忽,如果頭痛型態改變,或者出現新的頭痛,應立即就醫。 

天冷長輩防跌倒 這2件事要注意!

天冷長輩防跌倒 這2件事要注意!#低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藝人施易男的母親「小明明」近日因不慎跌倒致死,事實上,跌倒是台灣老人致死率的第2名,因為天氣突然轉變造成低血壓,根據國民健康屬資料顯示,每年約有1/6長者自述曾發生跌倒情形,若跌倒時周邊無人可協助,恐會導致更嚴重的結果,因此降低傷害程度是預防老人跌倒的主要方向。65歲以上老人曾跌倒比率為16.5%因長輩週邊血液循環及神經肌肉系統反應較緩,較易因姿勢改變容易重心不穩或低血壓,增加跌倒的風險,根據健康署102年調查,65歲以上老人自述過去一年曾發生跌倒比率為16.5%。防跌倒 2件事要注意長者最近一次發生跌倒地點,有56.3%發生在住處內。在住處內最常發生跌倒的前二個地點,第1位為在家具旁佔23.7%,第2位為浴室、淋浴間或廁所等佔12.3%,因此長輩居家預防跌倒要注意下列事項:1) 動作放慢 /先在床邊稍坐片刻,以防發生姿態性低血壓而跌倒。提醒服用多種藥物者,若出現頭暈、肌力減弱、步履不穩等狀況,需要與醫師討論以降低跌倒風險。2) 居家照明 /長輩平常行徑路線清除障礙物,地面要維持乾燥,浴廁要能防滑有扶手。樓梯要裝欄杆及防滑扶手,樓梯坡度要適中,階梯面要寬闊,高度不能太高,階緣設置止滑條,且階梯面與階高面的顏色應呈對比。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