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酸背痛

6招趕走痠痛 簡單找回完美體態

6招趕走痠痛 簡單找回完美體態#腰酸背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辦公室坐久了,身體會不自覺向前傾,加上每樣工作都有時效性,等到發現的時候,通常會伴隨肩頸痠痛、疲勞感加劇等症狀。正確坐姿除了應該符合頭頸自然挺直、背部垂直服貼椅背、頭頸不歪斜外,坐位也不應過深才能維持理想肌肉放鬆姿態。6項簡易伸展操 每樣動作維持10秒 臺中慈濟醫院復健科復健治療師陳昱廷指出,建議久坐辦公室者1小時做1次自我放鬆伸展操,理想頻率是坐1小時伸展10分鐘,可以參考以下6動作的簡易伸展運動,每種動作重覆2到3次,口訣是:「一縮、二挺、三後伸,四臀、五腿、六弓箭。」伸展動作如下:1) 縮下巴/雙手手掌扶在後腦,下巴後縮維持10秒再放鬆。縮下巴是為矯正頸椎姿勢,不讓頸椎負擔太大,動作時感到一點點緊緊的才有效果。2) 挺腰/站姿雙手握拳在腰部,身體後仰。挺腰伸展,避免久坐造成椎間盤突出的問題,挺腰縮脖縮放來回10到15下。3) 胸部伸展/雙手後伸互握往下壓,挺胸,眼睛直視上方,維持10秒後放鬆。長期使用電腦者,可利用手由前往後伸、往前往上看,放鬆胸大肌。4) 臀大肌伸展/坐下來翹腿,右腳跨在左邊膝蓋,右手固定好膝蓋,腰桿打直往前傾,感覺臀大肌緊緊的維持10秒。腿長期久坐屁股緊繃,伸展臀大肌才能不讓肌肉緊繃形成腰椎問題。5) 大腿後方肌群伸展/右腳放前面,腳尖翹高面向自已,用右手碰自己的腳趾頭,儘量挺直腰桿。坐姿膝蓋彎90度,後面肌肉群緊繃,伸展可以讓肌肉舒服一點,腿部下壓的動作維持10秒。6) 髖關節伸展/手扶穩固桌椅牆壁,前弓後箭,右腳在後方拉的是右側髖關節,挺胸維持10秒,眼睛直視前方。長期坐姿髋關節90度,可藉此紓緩髋關節前緊繃的肌肉群。

爸爸老是腰背酸痛 勤練5招助改善

爸爸老是腰背酸痛 勤練5招助改善#腰酸背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不少男性族群從事粗重型工作,因搬重物受力不當,容易腰部背部扭傷或拉傷,長期下來造成椎間盤突出,一旦壓迫到神經會出現麻痛無力現象。37歲的楊爸爸常常腰痠背痛,甚至一度痛到無法行走,就醫後被診斷出是輕度椎間盤突出,接受物理治療搭配物理治療師的衛教及肌力訓練教學,更在家中適時地進行肌力訓練,2個月後痠麻症狀改善很多。長時間抱小孩、手部施力不當恐成爸爸手烏日林新醫院復健科醫師林怡君表示,台灣約有40%的男性族群被腰痛、腰痠問題纏身,長久姿勢不正確是腰痛的兇手,如果站姿和坐姿不正確,就算沒有運動傷害,也會容易腰痠背痛。曾在診間遇過爸爸因為長時間抱小孩,加上手部施力不當而罹患「爸爸手」,如果肌肉不斷收縮、沒有適當放鬆,導致局部組織血液循環變差,也有可能會罹患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避免痠痛 站姿坐姿都有學問林怡君醫師提醒,坐的時候屁股盡量向後靠,不讓腰椎懸空,可在辦公椅加上靠墊,讓腰椎放鬆,正確坐姿身體和屁股與大腿呈90度,大腿和與小腿呈90度,膝關節不能內彎。坐沙發時也要注意屁股要坐在最裡面,沙發不能選太軟。站的時候也要注意,要抬頭挺胸、收下巴、縮小腹,才不會造成腰椎壓力,維持正確的站姿與坐姿相當重要,另外也建議久坐族群,每30分鐘就要起身活動、舒展筋骨。每天只要6分鐘 就能預防下次拉傷烏日林新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李宥儒表示,「訓練核心就是最好的護腰方式!」針對腰部或膝關節進行核心肌群、大腿肌力的訓練,尤其腰部核心肌群的訓練及周邊軟組織的伸展,能增加腰部穩定度及活動度。通常持續進行肌力訓練,6個禮拜就會出現成效,建議在家可進行5招超級肌力訓練進行緩解,如靠牆身深蹲、抬腿捲腹、橋式、髂脛束伸展、超人式這5項,天天練肌力,每天只需花6分鐘,就能預防下一次的拉傷。隨著父親節到來,提醒爸爸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正確的姿勢與肌力訓練。如果長期肩頸、腰部痠痛,建議到復健科或骨科就診,經過X光檢查以及專業的評估,了解是否有無需要藥物或復健治療、運動治療,提早就醫可避免延誤黃金就醫時間。 

爸爸老是腰酸背痛 勤練5招助改善

爸爸老是腰酸背痛 勤練5招助改善#腰酸背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不少男性族群從事粗重型工作,因搬重物受力不當,容易腰部背部扭傷或拉傷,長期下來造成椎間盤突出,一旦壓迫到神經會出現麻痛無力現象。37歲的楊爸爸常常腰痠背痛,甚至一度痛到無法行走,就醫後被診斷出是輕度椎間盤突出,接受物理治療搭配物理治療師的衛教及肌力訓練教學,更在家中適時地進行肌力訓練,2個月後痠麻症狀改善很多。 長時間抱小孩、手部施力不當恐成爸爸手 烏日林新醫院復健科醫師林怡君表示,台灣約有40%的男性族群被腰痛、腰痠問題纏身,長久姿勢不正確是腰痛的兇手,如果站姿和坐姿不正確,就算沒有運動傷害,也會容易腰痠背痛。曾在診間遇過爸爸因為長時間抱小孩,加上手部施力不當而罹患「爸爸手」,如果肌肉不斷收縮、沒有適當放鬆,導致局部組織血液循環變差,也有可能會罹患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避免痠痛 站姿坐姿都有學問 林怡君醫師提醒,坐的時候屁股盡量向後靠,不讓腰椎懸空,可在辦公椅加上靠墊,讓腰椎放鬆,正確坐姿身體和屁股與大腿呈90度,大腿和與小腿呈90度,膝關節不能內彎。坐沙發時也要注意屁股要坐在最裡面,沙發不能選太軟。站的時候也要注意,要抬頭挺胸、收下巴、縮小腹,才不會造成腰椎壓力,維持正確的站姿與坐姿相當重要,另外也建議久坐族群,每30分鐘就要起身活動、舒展筋骨。 每天只要6分鐘 就能預防下次拉傷 烏日林新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李宥儒表示,「訓練核心就是最好的護腰方式!」針對腰部或膝關節進行核心肌群、大腿肌力的訓練,尤其腰部核心肌群的訓練及周邊軟組織的伸展,能增加腰部穩定度及活動度。 通常持續進行肌力訓練,6個禮拜就會出現成效,建議在家可進行5招超級肌力訓練進行緩解,如靠牆身深蹲、抬腿捲腹、橋式、髂脛束伸展、超人式這5項,天天練肌力,每天只需花6分鐘,就能預防下一次的拉傷。 長期肩頸、腰痠 盡快到骨科或復健科就診 隨著父親節到來,提醒爸爸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正確的姿勢與肌力訓練。如果長期肩頸、腰部痠痛,建議到復健科或骨科就診,經過X光檢查以及專業的評估,了解是否有無需要藥物或復健治療、運動治療,提早就醫可避免延誤黃金就醫時間。 第一招【靠牆深蹲】鍛煉大腿股四頭肌、大腿後肌、臀部肌肉,相較於一般深蹲,可減輕膝蓋壓力。每次維持10秒,一天做5回,可達同樣效果。 1) 背部靠牆,腰部要緊貼牆,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膝蓋不要超過腳尖。 2) 往下蹲30度左右,支撐五秒,感覺到大腿微酸,慢慢恢復原姿勢。 第二招【抬腿捲腹】鍛煉下腹部,每次維持30秒,一天做2回。 1) 坐於椅子前緣,雙手往前伸直抓著椅緣。 2) 雙腳依能力範圍慢慢抬高,用肚子的力氣,保持腹肌收緊,不能拱背。 第三招【橋式】鍛鍊臀部肌群,延伸脊椎跟增加穩定度,緊實大腿肌肉,每次維持30秒,一天做5回。 1) 膝蓋、腳掌與屁股同寬,雙手手心放於屁股兩側。  2) 屁股夾緊,感受脊椎一節一節往上,不能猛烈抬高,讓肩膀、屁股與膝蓋形成一直線。 第四招【髂脛束伸展】鍛鍊大腿外側的髂脛束,每次維持5秒,一天做10回。 1) 手平舉扶牆,雙腳交叉站立,重心放在後腳上。  2) 身體慢慢側彎至對側,感到大腿外側出現緊繃感,不要求快以免造成拉傷。 第五招【超人功】鍛鍊臀部、下背部肌群及肩膀。每次維持15秒,一天做5回。 1) 雙手伸直撐地,雙膝跪地呈「ㄇ」字型,收小腹,頭部要沿著脊椎平行延伸,不能太高或太低,腰部不能拱背或下凹。  2) 左手右腳同時平行伸直,維持15秒後再換右手左腳,身體不可左右晃動。  

改善腰酸背痛 一根吸管就能做到!

改善腰酸背痛 一根吸管就能做到!#腰酸背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上梁不正」是「下梁歪」的關鍵,所以改變身體的體態要從頭開始,也就是從牙齒咬合做起。我們用一根吸管來看看牙齒咬合如何影響人的體態結構。先準備一根3~5公分的小吸管,用牙齒輕輕咬著,嘴巴放輕鬆,身體也放輕鬆,眼睛很自然地平視前方,兩手自然擺動,慢慢走30~50步,感受一下肩膀是不是鬆了,背痛、腰痛是不是減輕了。一根吸管幫助背部、腰部肌肉張力減輕透過一根吸管,恢復頭部重心,身體不再彎腰駝背,背部與腰部的肌肉張力減輕,一定能舒緩疼痛。牙齒咬合、顳顎關節與頭部後方的第一頸椎,加上頭頸部的肌肉,是一組巨大的關節組合,有了任何改變,其他部分都會巧妙移動。以到牙科補牙為例,一般補完牙,牙醫師會用咬合紙確定高度是否適當,往往在診療椅上確定沒問題,回到家裡吃飯時卻覺得不適。因為躺在診療椅上,人的頭部會不自覺地上仰,方便牙醫師檢查,可是正常吃飯時卻不會仰著頭,頭部回到正常位置,咬合位置與仰著頭的時候就不一樣。反過來說,如果牙齒咬合出現問題,耳朵前方的顳顎關節與頸椎,很容易會出現各種不適的症狀。輕輕咬著吸管 能讓頭部回到理想位置我們再來做個實驗,先坐好,左右慢慢擺動頭部,記住自己左右擺動時,頭部最大的擺動位置,不要太用力,就只是瞭解到頭部可以運動的範圍,確定頭部左右最大的擺動位置後,請再把吸管輕輕咬起來,沒有錯,就只是輕輕咬著吸管,讓上下排牙齒分開大約2~3毫米,然後再將頭部左右慢慢擺動,觀察您的頭部最大擺動範圍,是不是發現可以擺動的範圍變大、頸部肩膀放鬆了?簡單將咬合墊高,頸椎就自由了。咬合墊高,占頭顱骨1/3重的下顎骨微量下移,讓頭部回到理想位置,肩頸肌肉不需過度用力拉住前傾的頭,所以肩頸肌肉放鬆,腰背肌肉也自然放鬆,即能改善上述部位的疼痛狀況。同時,當頸椎壓迫減少,自律神經也跟著活化。(本文摘自/一根吸管有氧治百病/時報出版) 

腰酸背痛不是病?顧骨本防骨鬆!

腰酸背痛不是病?顧骨本防骨鬆!#腰酸背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腰酸背痛不是病?小心骨鬆在作祟!45歲的梁小姐停經逾10年,去年滑倒後背部劇痛到幾乎無法行走,經檢查發現,梁小姐摔倒後造成第二腰椎的脊椎壓迫性骨折,原來是骨質疏鬆惹的禍。脊椎受到低能量的擠壓導致瞬間被壓垮花蓮慈濟醫院骨科醫師彭成桓表示,骨質疏鬆症除了好發70歲以上長者外,停經後的婦女也是質疏鬆症的大宗。停經的婦女容易罹骨鬆,主要是因為缺乏女性荷爾蒙的支撐,導致骨質含量會快速減少,一旦脊椎受到低能量的擠壓(自站立或坐著的高度跌落地板的能量),導致椎體瞬間被壓垮,患者通常會承受劇烈疼痛,活動受限,甚至駝背變形。骨質自出生後會隨著年紀而增加,35歲前達到最高峰,之後即逐漸減少,女性在停經後,骨質原本緻密的骨頭變成中空疏鬆。彭成桓醫師表示,骨質疏鬆無明顯症狀,容易被輕忽,有些婦女平時狀況穩定,一不小心跌到造成髖關節骨折、彎腰抱小孩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打個噴嚏造成脊椎骨折等,才知道自己骨質疏鬆。每天曬太陽10分鐘增加腸道對鈣的吸收常見骨折好發部位為脊椎、髖部、遠端橈骨以及近端肱骨,又以脊椎和髖部骨折傷害最大,以髖部骨折為例,一年之間女性死亡率高達15%,相當於晚期乳癌死亡率。彭成桓醫師建議,若確診為骨質密度T值介於-1至-2.5之前的患者,應與醫師討論是否需接受治療並持續追蹤。預防骨質疏鬆,飲食習慣採取高鈣對骨骼的健康尤其重要。除了要少抽菸、喝酒外,還可以補充含有鈣、鎂、維他命D的鈣片來維持,也要多補充含鈣食物,例如:豆類、深綠色蔬、海帶等,並每天至少曬太陽10分鐘來增加維生素D合成,以增加腸道對鈣的吸收,達到骨骼保健的效果。

腰酸背痛 恐不是3C搞的鬼!

腰酸背痛 恐不是3C搞的鬼!#腰酸背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平常上班就是連續使用電腦8小時,只有中午吃飯時間才會休息,長久下來開始出現下背痛的情形,剛開始還以為是姿勢不良,所導致的腰酸背痛,不料,下背痛的狀況是越來越嚴重。長期使用3C產品的人,多半會有肩頸酸痛的問題,使得很多患者將下背痛誤認為是3C使用過頭,但下背痛若越趨嚴重,且長達3個月以上,就要警覺是否為僵直性脊椎炎,並盡快至免疫風濕科做檢查。下背痛、脊椎僵硬及運動範圍受限典型的僵直性脊椎炎症狀為慢性下背痛、晨間脊椎僵硬及運動範圍受限,背痛通常以兩側薦腸關節處為最,嚴重時於胸骨與肋骨交接處亦有壓痛,部份病人同時有週邊關節炎,將近四分之一的僵直性關節炎病人侵犯髖關節,其次為膝及肩關節,僵直性脊椎炎末期,脊椎黏合,形成竹竿狀,因此造成畸型、駝背,脊椎黏合之後,柔軟度喪失較易骨折,神經壓迫,胸部受壓迫,心肺功能受影響,嚴重時,甚至可導致死亡。長期發炎 恐導致骨骼關節病變 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免疫風濕科醫師林泓科說明,目前僵直性脊椎炎雖無根治之道,但可透過物理治療、手術、藥物等控制,協助患者控制良好、延緩疾病的病程,僵直性脊椎炎的第一線治療,會以非類固醇抗炎類藥物(NSAIDs)為主,若是併發週邊關節炎病人,除了非類固醇抗炎類藥物以外,通常還需要免疫調節劑(DMARD)治療,或是採局部性的類固醇注射。僵直性脊椎炎應該追求及早正確治療,還有及早控制疾病,病人應該相信醫師的處方,治療持續不中斷,既可及時控制疾病,又可避免自行用藥帶來的健康風險,若有長時間的晨僵背痛、眼睛紅腫發炎或腳跟痛等症狀,應該趕快到免疫風濕科就診,以免耽誤病情造成疾病惡化。

5旬婦腰酸背痛 竟是骨髓癌找上門

5旬婦腰酸背痛 竟是骨髓癌找上門#腰酸背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 一名59歲住新竹的周姓女患者,長期以來都感到骨頭痠痛,到當地醫院看診,醫師都告知患者是因為骨質疏鬆導致,7個多前因為牙齒治療到該醫院看診,沒想到在等候時因倚靠的屏風倒下而跌倒,覺得左腿疼痛不堪,根本無法站起來,送急診檢查發現左腿嚴重骨折,需要手術住院。化學治療與骨髓移植 恢復造血功能醫師評估患者病情與年紀後,認為依患者年紀不應該骨質疏鬆這麼嚴重,安排相關精密檢查,確診患者罹患了骨髓癌,經由診視病情後,發現患者病情嚴重,已為骨髓癌第三期,立即安排進行化學治療與自體骨髓移植來恢復病患造血功能,先行儲存自體骨髓,等整個化療結束再進行骨髓移植,患者移植過程順利且恢復良好,目前已返家休養並定期回診。長期骨頭酸痛、貧血 可能是骨隨癌許多骨髓癌患者都以為骨頭痠痛是骨質疏鬆造成,導致沒有再做進一步的檢查,血液腫瘤科沈俊佑醫師指出,骨髓癌是骨髓中變異的血漿細胞的惡性疾病,導致正常骨髓功能遭到破壞,最後侵襲破壞鄰近的造血結構,進行自體骨髓移植,是為了因應病患在使用高劑量的化學治療後,會損害正常的骨髓細胞。所以在化學治療結束後,再將正常骨髓移植回體內,使骨髓功能恢復正常,沈俊佑醫師呼籲,骨髓癌的典型症狀是出現骨頭酸痛、易疲累、貧血等症狀,如果長時間痠痛都沒有辦法獲得改善,就應該到醫院就醫找出真正病因,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長期腰酸背痛走不動 竟是椎間盤突出所害

長期腰酸背痛走不動 竟是椎間盤突出所害#腰酸背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37歲的楊先生從事養蚵及農作多年,因長期需彎腰搬動重達數十公斤的重物,以及背農藥施肥,近幾年出現腰酸背痛的症狀,平常靠吃藥、打針緩解,甚至嘗試復健及推拿,直到兩個多月前腰痛加劇,連走路都有問題,才終於就醫。經檢查,發現是腰椎第四五節椎間盤突出所致。逾8成下背痛 姿勢不良造成收治個案的佳里奇美醫院神經外科林思維醫師表示,絕大部分人一生中都有下背痛的經驗,在門診偶爾會遇到一些病人背部疼痛幾天就到門診求診,誤認是坐骨神經痛。然而,超過8成的下背疼痛是因姿勢不良、過度使用、施力不當等,引起肌肉或韌帶的急、慢性發炎,一般在影像學檢查上不太會有顯著的異常,大部分經過生活、工作習慣的調整加上休息,甚至短時間的藥物使用,即可改善。林思維醫師解釋,坐骨神經是源自於腰薦椎的神經根,往往因壓迫或發炎,引起坐骨神經痛。異於下背痛,坐骨神經痛會有自背部、臀部,放射狀的延伸至腿部或腳底。50歲以上發生的坐骨神經疼痛,很多都是因為長期退化、骨頭增生等造成神經壓迫。而年輕人的坐骨神經痛,很多是突然的外力因素,使得椎體間的軟骨(椎間盤)彭出,甚至破裂至神經管內,造成急性神經壓迫及狹窄症。輕微的壓迫,經過藥物及復健有機會改善。如果神經壓迫太嚴重沒接受治療,可能導致肌肉萎縮、無力,甚至大小便異常等。微創手術風險低、復原快此外,許多病人及家屬都害怕手術是否會導致下肢癱瘓或半身不遂,需要坐輪椅。事實上,目前的醫療已將手術風險降到最低,不太會有嚴重的併發症。林思維醫師表示,現今的微創技術成熟,除了可以達到神經減壓緩解症狀,更可以顯著減少術中出血量及手術後傷口疼痛,讓病人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復原,提早回到工作崗位。林思維醫師建議坐骨神經痛患者,如果經保守治療沒效,應儘早尋求神經脊椎外科醫師的專業評估、檢查,需要手術時也不需害怕,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造成不可逆的神經傷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