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

紅熱情?藍理性?從領帶顏色看出對方性格

紅熱情?藍理性?從領帶顏色看出對方性格#心理學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領帶充分顯示一個人的性格。領帶的花色或領結的樣式會看出一個人的個性,不過顏色則更能夠強烈反應出一個人的性格。熱情的人會繫紅色領帶個性樸實的人不太會繫明亮顏色的領帶。相反地,開朗性格的人也很少選擇暗色系的領帶。具體來說,紅色代表熱情,藍色代表沉著冷靜,粉紅色代表友善,黃色表示想引人注目。就像這樣,領帶的顏色與人的性格大致上是相關連的。另外,公司想呈現的形象也會反映在領帶顏色上。例如計程車公司規定的領帶多半是深藍色,這是為了宣揚公司的司機都能夠穩重開車的形象吧。只是,領帶也會隨著日子的不同而改變。其實這才是重點。這個人在這一天的心情或動力,會反映在當天他所繫的領帶顏色上。如果運用以上的資訊就可以反過來操作。透過領帶顏色的選擇,能夠有效地塑造自己當天的心情。舉例來說,若想讓今天見面的人認為「自己很有活力、熱情」,就要選擇紅色領帶,想讓對方內心覺得「今天必須理性地傳達資訊給對方」時,就要繫上藍色領帶。執事的領帶多半是黑色的執事的工作是支援主人,也就是所謂的幕後工作人員。身為幕後人員的我們不能太搶眼,所以粉紅色或黃色等亮麗顏色的領帶,當然就不適合我們繫帶。考慮到主人若有朋友突然發生不幸而必須陪同前往上香的情況,執事大概都要繫黑色領帶,或是準備一條黑色領帶備用。順帶一提,不少人認為執事會繫蝴蝶領結。若是歐美的執事,確實經常會繫蝴蝶領結。不過日本的執事通常不會選擇蝴蝶領結。雖然沒有這樣的規矩或約束,不過我想可能是因為蝴蝶領結畢竟不適用於婚喪喜慶的所有場合吧。名人大多會自己決定領帶的顏色另一方面,名人所繫的領帶當然是各有所好,這是不用多說。他們不會選擇太具有個性的領帶,通常都是一般的顏色、花色。不過許多人其實早就決定了固定的顏色。其中也有人是無意識地決定顏色的。我有位客戶是具有強大業務能力的知名公司社長,他不僅熱情投入在工作上,也一直繫著紅色領帶。觀察力鍛鍊方式 實踐的重點同時記住領帶顏色與態度/經常有意識地觀察對方的領帶顏色,這是培養觀察力的基本功。除此之外,如果與同一個人見面好幾次的話,要同時記住對方每次不同的領帶顏色與態度。在連結對方的領帶顏色與態度,或是日後分析對方的行為模式時,這是必要的資訊。如果因為工作的關係可能較少有機會直接與人接觸的話,可以透過電視的新聞節目觀察。例如,新聞報導某公司高層因為發生醜聞而舉辦道歉記者會,觀察公司高層所繫的領帶顏色,或是觀察公司老闆參加新產品發表會時所繫的領帶顏色。以大部分的情況來說,道歉時為了讓人看起來沉著冷靜,所以會選擇藍色系領帶,新產品發表會則會選擇紅色系領帶以呈現熱情與活力。分析力鍛鍊方式 實踐的重點合併記住顏色與態度之後,歸納為固定模式/在前面訓練觀察力的單元中提過,如果合併記住對方的領帶顏色與態度,並將其模式化,將有助於分析力的訓練。例如,「繫紅色領帶時,表示對方會積極購買我們公司的商品」、「提出嚴厲質問時,對方正繫著藍色領帶」、「繫黃色領帶時,表示對方想製造引人注目的機會」、「對方繫粉紅色領帶,可能打算採取親密的態度」等等。看電視播放的新聞節目也是一樣。出席道歉記者會時繫藍色系領帶,在新產品發表會等熱鬧的舞台上多半會繫紅色系領帶等等,請試著有意識地把這些資訊化為固定模式吧。把以上資訊歸納為固定模式之後,接下來與對方見面時就可以加以運用了。例如,「啊,今天對方繫紅色領帶,所以有機會推銷我們的產品。」、「噢,對方繫藍色領帶,所以我必須理性地回答問題。」(本文摘自/日本頂尖執事教你察言觀色的28堂課/商周出版)

樂閱讀/凝視他2分鐘 增進45%親密度

樂閱讀/凝視他2分鐘 增進45%親密度#心理學

關於愛情,女人永遠有煩惱不完的問題:單身時擔心找不到好男人、有穩定交往對象時又得想盡辦法經營戀愛。姊妹淘一定會教妳許多增進生活情趣的方式,免得妳跟男人太快成為老夫老妻,完全失去戀愛的感覺。不過,也許妳不知道,其實只需要花兩分鐘,就可以讓妳的愛情愈來愈幸福。美國一位心理學博士羅伯特(Robert Epstein)在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開了一門「兩性關係科學」的課程,並且找學生做了一個實驗,此實驗稱之為「靈魂凝視(Soul Gazing)」。在實驗中,博士找了八名互不認識的學生,並且給予隨機配對,再請他們對自己的夥伴針對「喜歡」、「愛」、「親密」的程度,給予一到十的分數;接著,要求他們彼此凝視對方的眼睛兩分鐘。一開始,大家都很不好意思,一陣傻笑之後才認真注視對方。兩分鐘後,當博士請他們再打一次分數時,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凝視後,在「愛」的分數上,提升了7%;在「喜歡」的分數上,提高11%;而「親密」的分數,增加幅度竟然高達45%!緊接著,很多學生回去找另一半做這個實驗,有將近九成的學生表示,這個練習大幅提升彼此的親密感,並且有效地改善他們的愛情關係。「靈魂凝視」的做法是,彼此站立或坐著距離約60公分左右,然後深深地凝視對方,兩分鐘後,再談談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什麼,對彼此有什麼感覺。從這個實驗成果可以很明顯地得知,情侶間不只可以藉由外在的刺激或是肢體的接觸,光憑眼神兩分鐘的交流,就足夠加溫平淡的感情,再度找回戀愛的悸動。也許妳曾為了增進生活情趣,大費周章地策畫燭光晚餐,但如果在浪漫的法國料理前,你們還是各自低頭滑手機、拍美食照上傳Facebook,那倒不如兩個人一起去吃碗滷肉飯,彼此四目相覷,好好地聊聊天。可別小看這兩分鐘的相互凝視,對許多交往很久或結婚多年的夫妻來說,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使得他們不需要為了維繫感情而全神貫注在另一半身上,但這也導致了兩人關係日漸疏遠。所以,彼此互相凝視,其實是一種重新將專注力放在對方身上的方式,也能讓人再一次地發現對方最吸引妳的地方,兩人的心才能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不只如此,看著對方的眼睛,也能夠更讓妳知道他在想什麼。即使當人眼神專注地凝視著某一處時,眼球還是會不自覺地產生微小的運動,這種非眼球自發性的運動被稱為「微顫動」。近來已經有科學家發現,眼球的「微顫動」,有可能洩漏心中想隱藏的思緒與心情。很多情侶之所以最後變得同床異夢,往往是因為缺乏良好的溝通,導致根本不知道對方的心思,進而產生許多衝突。也就是說,要是妳想探索對方的內心世界,與其歇斯底里地對他逼供,倒不如仔細看著他的眼睛,也許就能夠發現他許多潛藏的祕密。如果希望妳的愛情愈來愈幸福,就從兩分鐘的眼神凝視做起吧,那不僅能夠讓你們更相親相愛,還能夠幫助妳了解他內心的悄悄話。(本文作者/Sphinx)(摘自/關於愛情你必須知道的36則科學忠告/松果体出版)

醫訊/全心全意愛妳(你)~新手爸爸生活主張

醫訊/全心全意愛妳(你)~新手爸爸生活主張#心理學

醫訊/全心全意愛妳(你)~新手爸爸生活主張(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家庭!工作!蠟燭兩頭燒?新手爸爸這時候可能需要尋找更優質的生活主張及管理模式,到底,在這長期的生命體驗及過程(任父職)中,是否可以擁有更多的幸福?為此,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將舉行「全心全意愛你/妳,新手爸爸的生活主張」講座,邀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吳孟璋臨床心理師主講,他將介紹新手爸爸生活主張,以促進親子關係,達到教育效果。該單位邀請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全心全意愛你/妳,新手爸爸的生活主張時間:101年12月21日(五) 下午19:30~21:30地點:金石堂信義店5樓龍顏講堂 (台北信義路2段196號)洽詢:02-27263141轉1261

「罪」後人生 從「心」開始

「罪」後人生 從「心」開始#心理學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採訪報導)台灣社會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李宗瑞事件,引起社會一陣輿論;對此,心理學博士許皓宜表示,問題行為的開始往往起於偏差的人格特質,不穩定的情緒、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是早期表現,當發現此等現象,應積極處理而非漠視。此外,對於行為偏差的孩子,應該正視事件發生後3-6個月的「心理重建期」,陪同接受心理輔導與治療,從「心」開始,重拾「罪」後人生。 家長如何察覺家中孩子有出現心理及行為有異狀?許皓宜指出,以邊緣性人格特質為例,常出現極端的情緒表現,諸如突發的暴怒或情緒低落;在自我價值的認知上,會感到時而自負時而自卑;另外,具有這種人格特質者與人的關係也極度不穩定,一下對人極度喜愛、下一刻又對人充滿厭惡。 許皓宜進一步指出,家長應在孩子的小時候就建立教養規則,不能有縱容的心態持續姑息孩子的偏差行為;當孩子已需要藉由強烈的感官刺激來滿足自己的內在時,諸如時常替換伴侶、過度酗酒、對暴力與刺激性電影出現強烈渴求等,就應該積極處理,甚至尋求心理治療;做到防微杜漸的功夫。 許皓宜呼籲,對於已經犯了過錯、甚至需要處以刑罰的人,更要積極接受心理治療,把是非混淆的非理性思維加以引導與轉換、對具有創傷的心裡進行矯治;她建議家長也應一同接受心理諮詢,和孩子正面積極面對「罪」後人生,把握關鍵的心理重建期。

正負面情緒的黃金比例

正負面情緒的黃金比例#心理學

幾十年來,心理學家們致力於研究人類的「不好」的問題,例如憂鬱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強迫症卻很少研究人們「對的」地方。正向心理學正代表著這樣的反思,許多聰明的心理學家們正努力研究人們到底「做對」了哪些事情。心理師 邱永林表示,正向心理學中有一個很基本的隱喻,叫做「水桶與水杓」。意思是說當我們的水桶是滿的,我們會充滿活力,幾乎可以適應任何事情,可以完成許多工作,這個時候別人跟我們在一起也會感到很愉快。 相反的是,當我們的水桶是空的時候,我們感覺消沉沮喪,這個時候別人跟我們在一起也會感到不愉快。我們的空水桶投射出去的負面能量,其他人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也會受到影響。 2001年的一項重要研究叫做「修女研究」,探討早年正面情緒與我們整體壽命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找了180名修女,(修女是很好的研究對象,因為他們生活在比較規律的環境裡)。心理學家研究這180名修女在20幾歲時所寫的日記,一一找出裡頭所透露出來的正面情緒的線索。他們把修女分成兩組:一組正面情緒比較多,以及另一組正面情緒比較少。然後比較年輕時的正面情緒以及60年後的死亡率,這時還活著的修女們大約是80到90歲。研究人員發現,正面情緒比較少的那組修女,只有10人還活著;但是正面情緒比較多的那組修女,還活著的人高達25人!當比較全部180名修女時,正面情緒比較多的修女比一組平均多活10歲! 如果跟其他有害健康的因素作一個比較,我們知道吸煙大概會減少10年的壽命,肥胖會縮短大約7到10年的壽命。由此可大致推論「負面情緒」對人的壽命的影響有多麼鉅大!  想想看,只要觀察一對夫妻15分鐘的談話,就能預測10年後他們倆會繼續在一起還是會離婚,就知道這些正、負情緒互動比率,對人類行為有多麼深遠的影響!不只是對婚姻或戀愛關係,對一般人際關係也一樣。而且這個原則對於職場人際關係也一樣適用。 我們很幸運,增加生活中的正面情緒,並不像減肥或戒煙那麼困難。只是需要一點正確的努力,而且從此時此刻每個人就可以開始做起。

跟朋友抱怨,反而讓人更沮喪?

跟朋友抱怨,反而讓人更沮喪?#心理學

相信有不少人有類似的經驗,當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如果能找到一位了解自己的朋友傾訴,往往會明顯感受情緒的提升。相反地,如果傾訴的對象不同,卻有可能得到反效果。這是什麼道理呢?原來這不是心理作用而已,而是與不同的對象傾訴,的確對大腦產生不同的結果。【向朋友抱怨的潛在危險】在最新一期的發展心理學月刊刊登了美國密蘇里倫比亞大學針對813位學生所作的研究,指出一項驚人的事實:經常跟朋友抱怨,反而會讓人更沮喪,而且這個現象發生在女性身上比男性更嚴重!這個發現似乎與我們所認知的關於「友誼」的功能背道而馳。朋友的重要功能之一不就是自己心情不好時能夠聽我們訴苦嗎? 主持這項研究的心理學家發現,無論男女當遭遇到問題時,通常都喜歡找朋友訴說這些困擾。但是如果這些耗盡漫漫長夜的促膝長談或昂貴的電話帳單持續六個月或更久,女性焦慮以及沮喪的情緒則明顯惡化,而男性的焦慮以及沮喪的情緒雖然沒有惡化但也未見任何改善。 這項研究並未指出朋友之間抱怨,其實隱藏著更多的潛在危險性。在數千個小時與個案的隱密對談中,聽到比一般人更多朋友之間「善意的傷害」。【有效的談話是隱形的腦部手術】現在借助最新的腦部功能攝影技術,任何人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和朋友聊天」與跟「和治療師協助下有效的談話」兩者之間,所造成腦部活動的不同! 根據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一群科學家,在實驗室中引發30名受試者的情緒反應並觀察他們的腦部活動變化後,發表的最新研究發現:「將自己的模糊感覺用精確文字表達出來後,有助於調節腦部控制情緒的中樞以及右前額頁皮質的活動。」其他相關的研究也指出,長期進行心理諮商的憂鬱症病人,其腦部神經連結與未接受心理諮商的憂鬱症病人顯然大不相同! 換句話說,有效的談話(例如與訓練有素的心理師進行心理諮商),就像是替大腦作了隱形的手術。透過這種實證有效的方式,可協助將自己的情緒精確地表達出來,其結果不僅可提升自己的心情,也可避免一時的情緒衝動轉變成行動,而導致日後的悔恨。 心理諮商師 邱永林指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抱怨其實有兩種基本類型:「工具型」和「表達型」。工具型抱怨者有著明確的目的,那就是想藉著將問題說出來進而解決問題。表達型抱怨者的目的則完全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不吐不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