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斯伯格症

亞斯人「不會讀空氣」陷自我世界?醫3招解「溝通盲點」先聽別人說

亞斯人「不會讀空氣」陷自我世界?醫3招解「溝通盲點」先聽別人說#亞斯伯格症

「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 syndrome),是廣泛性發展障礙中的一種症候群,屬於自閉症譜系障礙,其重要特徵是缺少同理心 · 天真、不恰當的行為,那要怎麼改善呢?具有亞斯特質的精神科醫師馬大元於《孤獨的勇者》一書中,結合臨床案例及個人經驗,分享「成人亞斯」從容應對的方法,幫助亞斯患者、照護者有個生活指引。以下為原書摘文:

亞斯兒說話快,竟是為取得優勢?心理師教「這方式」溝通才有效

亞斯兒說話快,竟是為取得優勢?心理師教「這方式」溝通才有效#亞斯伯格症

亞斯伯格症孩子天生社交能力弱、對某些事情很執著,因此常與外界變化、他人反應脫節。對此,與亞斯兒溝通與互動,建立關係最重要,因為亞斯兒一旦接受你,就會接受你所說的話。臨床心理師王意中於《不動怒,與亞斯伯格症孩子親近溝通》一書中,分享亞斯伯格症的真實案例,幫助父母和老師,與亞斯兒建立關係。以下為原書摘文:

亞斯兒父母不崩潰!心理師揭密「4種溝通方法」不讓彼此受傷

亞斯兒父母不崩潰!心理師揭密「4種溝通方法」不讓彼此受傷#亞斯伯格症

維持生活規律對亞斯兒來說,有助於情緒穩定,一旦出現改變,可能會引起焦慮不安。父母溝通若不得要領,時間久了,可能耐性盡失,傷害到親子關係。臨床心理師王意中在《不動怒,與亞斯伯格症孩子親近溝通》分享,其實與亞斯兒溝通,「建立關係」最重要,亞斯兒一旦接受你,就能將你說得話,納入思考模式,適應改變。以下為原書摘文:

孩子焦慮無法開口 是選擇性緘默症?

孩子焦慮無法開口 是選擇性緘默症?#亞斯伯格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亞斯伯格症現已納入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光譜之中。區分孩子是自閉症或亞斯伯格症,雖然意義不大,但也不失為一種了解孩子身心特質、表現及能力的方式。究竟是自閉症,還是亞斯伯格症?區分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也能讓我們重新調整對孩子在各方面的期待,例如理解能力、學科能力或目標等。同時,也能做為要將孩子安置於特教班、資源班或普通班的考量標準。我們可以把孩子視為一道光譜,並觀察孩子落在光譜的哪一端。例如,假設泛自閉症光譜從數值零至一,代表極輕微至極嚴重,那麼,孩子是落在靠近零的○‧二四、○‧三六,趨於中間的○‧五七,或是靠近一的○‧七九、○‧八八。若從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的核心問題來區分,亞斯伯格症孩子的語言發展,明顯比自閉症孩子優異許多。在認知程度上,也是如此。我經常以這樣的方式,做為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的鑑別判斷指標:在老師未針對任何考試、評量、作業、分數進行調整的前提下,如果孩子的國語、英文、數學、社會、自然等學科表現,仍能維持在一般水準以上,那麼這類型的孩子往往以亞斯伯格症居多。此外,如果孩子有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智力測驗分數也落在一般水準以上,那麼孩子為亞斯伯格症的可能性也較高。亞斯伯格症與選擇性緘默症的鑑別指標亞斯伯格症的孩子有時也會被誤認為「選擇性緘默症」。選擇性緘默症的核心問題是,孩子在家裡說話沒有問題,但是在其他應該開口說話的情境中(例如班級裡),他們會因為焦慮而無法順利開口。雖然有些亞斯伯格症孩子也會像選擇性緘默症一樣,不開口說話,但這並不代表孩子就是選擇性緘默症。‧社會能力選擇性緘默症孩子在社會能力上的障礙,不像亞斯伯格症那麼明顯;他依然能察言觀色,懂得觀察對方的眼神、臉部表情、肢體動作及行為舉止所要傳達的社會性線索。而亞斯兒在社會線索上,則容易發生誤解的現象。‧興趣、嗜好的固著性雖然有些選擇性緘默症孩子也有固執性格,但是在興趣、嗜好與活動上,較沒有亞斯伯格症那麼明顯的固著性,也較不會出現刻板、侷限或重複的行為。他們依然可以與同儕互動,遊戲時也有一定的水準與反應,只是過程中容易維持緘默、不說話。亞斯伯格症孩子的社會能力及固著性問題,很明顯是跨情境的。無論是在家裡、學校、安親班,或是在戶外,他們所顯現出來的模式都是相當類似的。亞斯伯格症孩子對於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多半能侃侃而談,且說出來的內容極為豐富,但有時說話音量會不自覺地過大,或是不管對方是否願意聽或聽不聽得懂。這一點很明顯不會出現在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身上。‧情緒反應亞斯伯格症孩子容易讓周圍的人覺得怪異,其情緒反應也容易讓人無法招架;選擇性緘默症孩子則讓人因為他的沉默不語而感到好奇,同時,也容易被人忽略其壓抑的情緒。(本文摘自/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著性與社交困難/寶瓶文化)

開啟亞斯伯格孩子溝通法 教養7秘訣

開啟亞斯伯格孩子溝通法 教養7秘訣#亞斯伯格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亞斯伯格症孩子常只顧著表達自己想說或感興趣的話題,很容易顯現出單向的溝通模式,卻忽略了別人在那當下是否有時間聽、願不願意聽,或者是否聽得懂。與他人溝通的過程中,他們常無法好好傾聽周遭他人的意見,因此無從了解對方的內在想法以及感受。因此,在團體裡,容易讓人覺得很難相處。亞斯伯格症孩子關注的事情,常常過於狹隘,總是在特定的事物上打轉。而侷限的話題,很容易在互動與溝通上,造成他與同儕之間的困擾。有時同學在聊的事情,亞斯伯格症孩子可能沒聽過,或不感興趣,因而無法參與討論。亞斯伯格症孩子需要練習關心對方的心情、立場和想法,試著去理解對方,並考量到對方的需求。同時,也要留意對方的舉止反應所想傳達、回饋的含義,不能總是單方面地自說自話。亞斯伯格症教養祕訣1)角色扮演,轉換至「聽眾」身分/讓孩子練習輪流扮演不同的角色,等待開口的時機,也慢慢學會聽懂別人所說的話。關於角色扮演,我們可以讓亞斯伯格症孩子把他自己的角色設定成臺下的聽眾,練習在臺下聽別人說話,去欣賞、注意、聆聽臺上的演員(也就是眼前的同學),彼此都是如何對話、如何相處。孩子需要透過正向的示範,慢慢去注意,慢慢加以模仿、分析與學習。我們可以透過一張告示牌或紙卡,讓他了解現在自己正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角色也是在告訴他,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有時他可以開口說話,有時則需要他用耳傾聽。2)提升聊天話題的廣度/不是要孩子去談論別人的隱私,或說長道短。而是要讓他對於周遭事物關注的觸角,可以再多延伸一些。同樣的主題,同樣一件事情,若一直反覆地說,很容易讓對方不想再聽下去。如果亞斯伯格症孩子能與人談論的話題可以更為廣泛,對於聽者來說,就不會覺得他很奇怪。關於這點,過動兒能聊的話題反而相對廣泛。只是過動兒的專注力持續性比較差,雖然話題廣泛,卻較難在同一話題上進行深入討論。「深度報導」這一點,反而是亞斯伯格症孩子勝出。要提升孩子的話題廣度,我們可以試著列出家中亞斯伯格症孩子經常關注的主題。學校老師則可以進行一項討論,把近期內同學們感興趣的話題條列在黑板上,再進一步確認亞斯伯格症孩子對這些話題的關注程度。我們並非要求亞斯伯格症孩子要跟一般同學一樣,但卻需要仔細留意孩子對事物的關注是否存在侷限性。3)建立群組互動的概念/亞斯伯格症孩子在人際關係上的建立,注重質勝過於量。在與同學互動中,不需期待或要求他,一定要與班上所有或大部分同學有所交集。由於亞斯在與人互動時,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慢慢摸索,以了解對方所提供的社會線索。因此,最好的方式,莫過於讓孩子可以有幾位特定的同學,藉由一段長時間的了解,無論是衝突、磨合、碰撞、互動,都在這群孩子中進行,進而慢慢發展、建立與維繫關係。固定的互動對象,也會讓亞斯伯格症孩子比較有自信、安全感、熟悉感,來發展與演練新的社交技巧。讓他有機會慢慢進行修正、微調與改變。同時,透過密集式的互動,也能讓周圍的一般生有機會了解眼前這位亞斯同學的特質,並掌握和他互動的技巧。4)設定最佳的說話時間點/和亞斯伯格症孩子說話,我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他,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他再開口講。就像演戲一樣,你有你的臺詞,他有他的對白,誰都不能搶話。讓孩子明確知道互動模式後,再輔以視覺化線索。把要討論的事情寫在紙上,讓這些孩子可以聚焦於「現在」的話題。重點是「此時此地」,避免讓他脫離了彼此談話的軌道。藉由一次又一次的演練,他會比較容易進入狀況。如果發現孩子講話不符合我們當下的談話情境,或他又開始自顧自的講一長串我們不感興趣的內容,這時可以採取不回應的方式,以削弱他的反應。不過,當你不回應的時候,也有可能讓孩子誤解,認為「我在跟你說話,為什麼你這麼沒禮貌,都不回答我的問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我會建議在紙上寫下關鍵字,讓他了解現在正在討論的是哪些事。至於他要聊的、要講的,移到其他時間再做討論。5)建立談話默契與暗號/我們也可以和孩子建立屬於彼此的默契。例如,當他回答到我們所聚焦的主題,這時我們的眼睛就會看著他;如果他脫離話題,我們就閉上眼睛,或撇開到另外一邊,或對他搖搖頭。只要他了解我們的訊息,做出修正,我們就會再度回復眼神注視他的模式。當亞斯伯格症孩子總是重複在某些話題上,請清楚地讓他了解自己有這情形。因為這除了反映他對這些話題非常熟悉、擅長、感興趣之外,也反映他似乎對於我們當下正在討論的問題不是很清楚。亞斯必須知道自己的侷限,這是一種自我覺察與自我了解的必要。6)輸入正向的語言內容/當你強調一些負面語言、禁止的事情,有時反而更容易吸引這些孩子的注意,進而模仿我們說話的內容。因此,要注意亞斯伯格症孩子把你跟他講的負面語言,照單全收。比較安全的做法是,和他們互動時,盡可能說一些正面的話,一些讓他聽了會感到舒服、自在的話。當我們都盡量說些能讓人心情愉悅的好話、讓人覺得有幫助的話,我們也就能對孩子即將說出口的話放心一些。7)你的「資料庫」,更新了嗎?/我們常會抱怨亞斯伯格症孩子會說些讓人聽不懂的話。現在,請先試著讓孩子能夠將他所要說的話完整表達出來,不要急著批判。給他一個舞臺,讓他去陳述他所知道的一些知識。我們很容易主觀認為,如果別人說出來的話和我們不一樣,就是一種怪異。這種話語權掌握在大人身上,亞斯伯格症孩子通常無法為自己辯護。聽不懂亞斯伯格症孩子說的話時,建議先以紙筆記錄下來。有時,並不是他們說的內容很奇怪,而是因為我們聽不懂,超出了我們有限的知識範圍。如果今天有一群人聽得懂亞斯伯格症孩子所陳述的知識,以及說話的內容,而我們卻聽不懂,絕不是因為他們也很怪異,而是我們該承認自己在知識上的不足──是時候下載、更新最新訊息了!(本文摘自/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著性與社交困難/寶瓶文化)

區別亞斯伯格與過動 6大關鍵指標

區別亞斯伯格與過動 6大關鍵指標#亞斯伯格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核心問題的差異過動兒和亞斯兒,兩者的核心問題截然不同:ADHD的主要核心問題是自我控制;亞斯伯格症的核心問題,則是在非語言溝通及社會互動方面,加上他們的固著行為與思考模式,容易讓人對他們持有怪異的刻板印象。亞斯兒在語言發展、學科表現上,沒有明顯的問題,但是他們在人際互動中需使用的語言部分,則相對薄弱許多。‧待加強處的差異「過動兒問你問題,主要不是為了想得到答案。亞斯兒在回答你的問題時,不見得是你要的重點。」這句話有些拗口,卻也真實反映了這兩類孩子在特質上的差異。過動兒問話時,常是出於衝動。因此,對方的答案是什麼,對他來說並不是重點。至於亞斯兒,則是受限於他的理解能力,因此容易答非所問。過動兒要加強的是自我覺察,以及衝動方面的自我控制。亞斯兒要加強的,則是對於人際互動的理解能力。‧亞斯兒無從決定、易焦慮;過動兒到處亂跑、易衝動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選擇,當孩子在進行選擇的時候,如果可以考量自己的特質,將能迴避不必要的自我衝突與壓力。當過動兒處在相對自由、無人管的情境下,容易因為自我控制能力不甚理想而四處亂跑,未經允許就任意碰觸物品,或是無法好好完成當下應該要做的事情。至於亞斯兒,則是容易因選擇太多而無所適從。尤其是在無法好好決定的狀態下,又有旁人的催促,更容易喚起他的焦慮,使得當下要做的事情因此被擱置。‧亞斯兒打破砂鍋問到底;過動兒因為衝動打破砂鍋過動兒最常讓家長頭痛的是,他們的衝動容易在生活中帶來很大的干擾,例如一個不小心,就會把廚房裡的砂鍋打破。而亞斯兒對於他感興趣的切身話題,則是一定會把問題問得很透澈。當然,這種非問到答案不可的態度很值得稱許,只是有時也會讓對方招架不住。被亞斯兒提問時,不用太擔心,必要時,也可以來個回馬槍、反問回去。人與人的溝通,本來就是一來一往構成的。此外,我們也可以透過孩子的提問,進一步去了解他的興趣和想法。‧面對新刺激的應對差異在新的刺激與情境方面,通常過動兒會很興奮地想靠近,調適上也相對容易。亞斯兒面對新的情境時,則容易焦慮。主要原因是,新的情境存在許多不確定性與變數,而這往往是造成他們焦慮的來源。‧專注力的差異觀察一下,孩子專注其中的事物裡,除了3 C之外,是否還能參與或完成其他特定事物。也就是說,他的專注力是否能在特定活動中,維持一段時間。關於專注力,通常對過動兒而言是相對困難的。亞斯兒則容易陷入全有/全無的局面:在面對他感興趣的事物時,會加倍投入。相反地,若是他們不感興趣的事物,則可能不願參與其中,或者忽略大人希望他注意的事物。也因此,亞斯兒容易被老師誤解,認為「這個孩子上課不專心」。共病──亞斯伯格症+ADHD當然,孩子仍有可能同時具備兩種疾病,即所謂「共病」,例如同時有ADHD和亞斯伯格症。對此,我們需要將ADHD和亞斯伯格症清楚地釐清、鑑別,以進行後續的因應。若把這兩個類型混淆在一起,患者與家屬都將面臨很大的衝突與困惑,因為不同的障礙類別,在互動以及介入上,會有很大的不同。醫師若能向家長清楚說明,孩子在診斷上同時具備這兩種障礙的細節,以及符合診斷標準之處,家長將得以有遵循的方向。對於疾病的診斷與鑑別,建議家長們和孩子原就診的醫師仔細溝通和討論,釐清孩子實際的身心特質,以便後續進行協助與介入。‧藥物介入須知ADHD的核心問題──自我控制,可以透過藥物得到適度的改善(例如利他能、專司達、思銳等),幫助孩子在學習上維持適度的專注力,並控制其活動量及衝動症狀,讓孩子在人際及社交互動、情緒管理等方面,有機會習得更為細緻的能力。亞斯伯格症的核心問題則沒有藥物可以進行改善。通常亞斯伯格症患者所服用藥物,主要目的在於減緩患者的焦慮。若孩子因服用藥物而產生噁心、心悸、想吐、腸胃不適等副作用,則須特別留意這些副作用可能為孩子帶來的情緒影響。關於孩子是否需要透過藥物介入,以及服用藥物的相關細節(如藥物內容、藥物作用及副作用等),建議與原就診的兒童精神科或兒童心智科醫師詳細討論。(本文摘自/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著性與社交困難/寶瓶文化)

孩子總是很「固執」 可能罹患亞斯伯格症

孩子總是很「固執」 可能罹患亞斯伯格症#亞斯伯格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因台北市新科市長柯文哲,早已承認自身患有亞斯伯格症,頓時使此種症狀,再度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但亞斯伯格症到底是什麼?大部分的家長,恐怕還是無法完全了解其中全貌,導致少數家長,若孩子也有相同問題,很可能因此延誤治療,甚至在教育上身心受挫,而在一名五歲的男童身上,也許能帶你窺探亞斯伯格症,會讓一個孩子於生活之中,將遭遇到那些問題。男童總是一個人 不愛說話 台中一名男童小定,今年5歲,兩年前上才藝班時,老師發現他總喜歡一個人看書,而且會有一些獨特行為,無法融入團體行動,老師提醒家長可能需要帶小定去接受發展評估,但當時媽媽不以為意,總是將小朋友的行為合理化,認為他只是不太愛說話,個性比較安靜,直到接受評估後才知道小定罹患了「亞斯柏格症」。小定外表與一般孩子無異,但他們總是活在自己所理解的與眾不同的小小世界中,有些時候常出現固執的行為,但是還是能夠透過溝通幫助他們了解這個世界的規則,引導他們去理解及遵循。但社會上多數人對於亞斯伯格症不瞭解,常誤解這類孩子非常調皮搗蛋或自閉,因而被社會孤立。亞斯伯格症孩子很專注 可發揮特殊專長光田綜合醫院兒童發展門診江國樑醫師表示,亞斯伯格症者主要特質包括「人際互動困難」、「語言溝通困難」與「過度執著」,但智力發展通常和一般孩子差不多。但因為他們的特質又不像一般自閉症或過動症小朋友那麼明顯,所以家長較難早期發現孩子的異樣。不過仍有些端倪可以察覺,例如,亞斯柏格症的小朋友可能會比較有固執個性,當換了環境、與照顧者分離、事情沒按照計畫進行時,都可能會出現很激烈的情緒波動或異常行為,也比較難融入人群。家長若觀察到小朋友有相關情況,建議儘早到醫院兒童發展門診由專業醫師評估,透過專業的行為治療或藥物治療,孩子都會有正面的改善,甚至發揮專注力強的優點,在不同領域發光發熱!

亞斯伯格症更名 孩童就醫權益不變

亞斯伯格症更名 孩童就醫權益不變#亞斯伯格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美國精神醫學會將在2013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中,將自閉症、亞斯伯格症更名為「自閉症類群疾患」。此類疾患在美國精神醫學會「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四版的名稱,原為「廣泛性發展障礙」,包含自閉症、亞斯伯格症,以及其他亞型等。而精神科醫師向家長保證,診斷名稱改變,不會影響孩童就醫權益,國內精神醫療、學校輔導、特殊教育等各層面,都會持續提供服務,希望家長們放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政雄表示,自閉症類群疾患的孩童,因腦部發展因素,導致社交互動缺損、溝通缺損、和侷限重複行為及興趣。其核心缺陷從小就存在,但行為表現會因症狀嚴重程度、認知能力、年齡發展等不同,而呈現極大變異。社交互動缺隕的層面,可能是完全不理會他人,或是不合宜的社交行為、對別人的社會情緒反應分辨能力不足、缺乏對他人情緒作反應、缺乏依據社交內容調整行為的能力等。溝通缺損的層面,可能是完全無語言能力,或是奇異聲調、不合宜的言語表達、缺乏會話交談的交互性等。侷限重複行為及興趣的層面,可能是重複不變的動作、日常生活僵化的常規、特定的興趣,或是排斥改變等。其實家長不用擔心,診斷名稱的改變,並不會影響孩童就醫權益。因為國內精神醫療、學校輔導和特殊教育等,都會持續提供服務,協助自閉症類群疾患孩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