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慾不振

醫訊/癌症病友營養講座

醫訊/癌症病友營養講座#食慾不振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苗栗醫院衛教文章中表示,癌病是指一群突變的,不受約束的細胞,無限制的增生,形成腫瘤,進而壓迫、侵犯或破壞鄰近的正常組織。一般人體需要適當的營養,供應基本代謝所需,以維持生命,而癌症的病人,由於癌細胞快速的繁殖,代謝率升高,使營養的需要量增加;又由於抗癌的各種治療方法,引起攝食困難及消化道機能障礙,使營養的吸收量減少;針對以上兩點,患者在飲食上需做量和質的適當調整,達到良好的營養狀況。癌症病友長期在治療期或追蹤期,深受飲食問題的困擾,為協助病友得到正確的飲食觀念及應用,馬偕癌症資源中心針對治療後口腔潰瘍、吞嚥困難、食慾不振者;疾病或退化致牙齒脫落、牙齦萎縮、口進食困難者及需流質飲食或對調配流質飲食有興趣者,將於4月21日上午舉辦「癌症病友營養講座活動」,歡迎病友及家屬踴躍報名參加。活動時間:4/21(六) 9:00-12:00活動地點:台北院區福音樓九樓第二講堂(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92號) 報名電話:(02)2543-3535轉3475、3480

錐心刺骨的痛!竟是罹患腎臟癌

錐心刺骨的痛!竟是罹患腎臟癌#食慾不振

67歲的陳先生最近幾個月因為食慾不振、容易疲倦及不明原因的腰痠背痛,先後到桃園某教學醫院自費接受全身健康檢查,檢查結果被告知正常無問題,並預約回該院的腸胃科進行追蹤治療。該院腸胃科僅以一般胃炎處理,並開一些症狀治療的藥物,沒有再為陳先生安排深入檢查。後來發現,陳先生意罹患腎臟癌!(圖:電腦斷層掃描)陳先生也曾求助中醫推拿治療,但腰痠背痛的狀況仍然持續。因為疼痛難耐,陳先生被家人送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急診室,急診科醫師診視後,照會骨科醫師前往診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郭忠和先幫陳先生安排X光攝影檢查,檢查結果發現骨頭並無明顯異常,但由於他第一眼見到病患陳先生時,直覺病患非常虛弱,再詳細詢問病史得知,陳先生最近幾個月持續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及不明原因腰痠背痛,而且疼痛是錐心刺骨,疼痛難耐。當下郭忠和直覺,病患可能是因惡性腫瘤導致食慾不振,並且惡性腫瘤骨骼轉移,導致錐心刺骨、疼痛難耐,於是安排病患住院接受檢查,結果發現,病患係罹患腎臟惡性腫瘤及全身多處骨骼轉移癌。醫師提醒民眾,若是出現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及無法忍受的腰痠背痛,可能是惡性腫瘤合併骨骼轉移的徵兆,需要到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才能早期發現病灶,早期治療。

預防肝病 檢查不可三缺一

預防肝病 檢查不可三缺一#食慾不振

肝病是台灣最大的本土病,每年約有五千人死於肝癌,三千七百個人死於肝硬化,加上肝炎及其他肝病過世的,台灣一年有一萬人死於肝臟的疾病。台灣有將近三百萬個B型肝炎帶原者,但知道自己有B型肝炎的大概只有一百萬人,三十萬個C型肝炎患者,其中約有三萬人知道自己有患C型肝炎,這些人若不做定期的追蹤檢查或治療,有部份的人可能會變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導致肝癌。光田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 - 柯萬盛醫師表示,由於肝臟沒有神經,所以初期不會有明顯的症狀,當疼痛初期不會有明顯的症狀,當疼痛出現時,肝臟的腫瘤都已經很大,這也是為什麼肝癌的病人在求醫時,往往只剩下三至六個月的生命。相較於其他器官的癌症,肝癌似乎來勢洶洶,身旁人的不幸遭遇、或媒體的報導,讓愈來愈多的人了解肝病的可怕,甚至會主動到醫院做肝功能檢查,但是對斷診肝病的檢查卻一知半解,以為做了肝功能檢查就足夠了,卻不知不同的檢查有不同的作用,而究竟應該做什麼樣的檢查?才能萬無一失,對自己的肝臟提供最好的保障。首先,不能只做肝功能檢查,要知道自己是否有肝臟的疾病,應該做好以下幾種檢查:一、肝功能檢查(GOT和GPT)二、B型肝炎和C型肝炎檢驗三、腹部超音波檢查四、胎兒蛋白檢查柯萬盛醫師指出,只知道肝功能檢查(GOT和GPT)正常是不夠的,還要進一步做B型肝炎和C型肝炎檢驗,才知道自己是不是B型肝炎帶原者或C型肝炎感染者。在台灣B型肝炎病毒是造成肝癌的頭號兇手(約佔百分之八十),而C型肝炎病毒是第二號兇手(約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更有數字顯示,B型肝炎帶原罹患癌的比率比非帶原者高出一百五十倍,因此,若發現自己是B型肝炎帶原者或C型肝炎感染者,就要進一步做胎兒蛋白和腹部超音波檢查,以確定肝臟是否有腫瘤。胎兒蛋白和腹部超音波檢查是目前篩檢肝癌的第一線工具,但兩者都有限制,所以需要共同配合,找出可能的肝癌腫瘤。在統計數字上,有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肝癌病人的胎兒蛋白指數會升高,有百分之二十的病人不會升高。有三分之一小型肝癌(小於五公分)病人胎兒蛋白也不會升高。因此,胎兒蛋白正常,不一定代表沒有肝癌。超音波檢查不痛,也沒有副作用,而且檢查肝癌的敏感度也很高,所以成為醫師診斷肝病的第一線影像檢查具,但超音波也有極限,例如有些腫瘤長在超音波監測的死角,腫瘤太小也掃不到。研究發現,一般肝癌由一公分長到三公分,最快需要四至六個月,而超音波可以發現一公分的腫瘤,所以第一次做超音波沒照到的腫瘤,四至六個月再再照一次,腫瘤應該還在三公分以下。這也是為什麼醫師建議肝癌高危險群,應該在四至六個月之間要做一次超音波和胎兒蛋白檢查。胎兒蛋白和超音波檢查能初步篩檢肝癌,但有時候仍需要借助其他的方法來診斷,例如電腦斷層攝影,因為沒有一種檢查能百分之分找出所有肝癌。柯萬盛醫師說,電腦斷層是利用X光透視的原理,配合電腦,將人體結構由上而下,一層一層的顯示出來,它能診斷腫瘤的位置和數目。當胎兒蛋白升高,而腹部超音波檢查正常時,電腦斷層是最好的第二線檢查工具,另一種是腹腔血管攝影,血管攝影是從腹股溝找到股動脈,插入一根細長的管子,向上沿主動脈到肝動脈,打入顯影劑以後,連續照像。血管攝影能幫助醫師鑑別肝腫瘤是惡性的肝細胞癌,還是良性的肝血管瘤;超音波、電腦斷層與血管攝影對於肝癌的診斷是相輔相成的。要真正確定是肝癌,只須要肝穿刺,肝穿刺通常是採局部麻醉,在超音波指引或定位下,進行穿刺,取出一小部份的肝組織或肝細胞,檢查病人是否有慢性發炎、肝硬化或肝癌。肝穿刺不會對肝病有不良影響,反而可幫助醫師選擇最好的治療方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對抗癌最好的方式,若有症狀才發現的肝癌很少是早期的,但是定期追蹤檢查而發現的肝癌,常常都是早期。因為肝這個人體最大的器官的構造特殊,外覆一層膜,即使有了腫瘤,但不到膜破掉前,病人通常不會感覺腹痛。所以柯醫師提醒,屬於肝癌高危險群的人,一定要做定期、密集的追蹤。二十歲以後要每年做檢查,四十歲以後每半年就要檢查,因為肝癌高危險群容易在四十歲以後發病。

黑白補”肝” 當心造成藥物性肝炎

黑白補”肝” 當心造成藥物性肝炎#食慾不振

肝炎病人的保養,說難很難,說簡單也很簡。所謂「難」,就難在「觀念」的問題,很多人還是會忍不住去吃一些宣稱可以「保肝」的食物來補肝,卻反而在復原就把「定期檢查」這件重要的事拋到腦後;說「簡單」,就在於其實根本不需要什麼特別的保養,只要每天飲食、自然生活就可以了。光田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 - 柯萬盛 醫師表示,其實帶原者或情況輕微的肝炎病人並不需要特別的保養,只要保持均衡飲食及正常生活作息就可以了,只有肝炎發作或情況較重的病人需要特別的保養。    在飲食方面以新鮮、清淡、自然、均衡的飲食最好,色素、香科、防腐劑等人工添加物會造成肝臟的負擔,最好避免攝取太多。有些比較嚴重的肝炎病人會噁心、食慾不振的情形,所以太油膩的食物較不適合,最好吃一些清淡的飲食,並盡量多吃天然的蔬果;研究顯示,每週攝取蔬菜水果少於六次的B型肝炎帶原者,罹患肝癌的危險性比每週攝取蔬菜水果六次以上的帶原者高四至五倍。    不吃含有黃麴毒素食物,柯萬盛 醫師指出,研究己證實食用含有黃麴毒素食物,和肝癌有關。黃麴毒素食物是黴菌所泌的一種毒素,肉眼看不到,而且在攝氏二百六十度以上才能被破壞。農作物中,特別是花生、玉米,還有稻米、高粱、小麥都容易受到污染。豆類發酵製品如果處理不當,例如頭瓣醬、豆腐乳、臭豆腐等,也容易含有黃麴毒素。如果要吃花生,最好挑選帶殼、外觀沒有破損的花生。喜歡吃經過發酵加工豆製品的人則要多加小心。   坊間盛傳許多補肝養肝的食補或偏方,肝炎病友往往趨之若騖。柯萬盛 醫師說,其實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研究證明什麼食物可以讓肝臟究然變得強壯;相反的,亂吃補藥造成藥物性肝炎的例子倒是不少。肝臟是解毒中心,我們吃進去的藥物絕大多數必須經過肝臟解毒,所以吃愈多藥,對肝臟愈不利,柯醫師提醒,除了醫師處方藥之外,盡量避免自行服用其他用藥。去看病時,有肝病的患者,要告訴醫師,以做為醫師處方時的參考。    一般人都知道肝不好的人不可以喝酒,因為酒最傷肝,酒精破壞肝細胞,長久下來可能會導致肝臟纖維化、肝硬化或肝癌。另外抽菸跟肝癌也有關係。有抽菸或喝酒習的B型肝炎帶原者,罹患肝癌的機會比不抽菸、不喝酒的B型肝炎帶原者高出二至五倍,所以罹患肝炎的人一定要戒煙、禁酒。一般人如果每天喝酒超六十至八十公克的酒精,發生肝病的機率就會增加,所以每天喝酒應該以四十公克為限(約等於米酒三分之一瓶,花雕、紅露酒、紹興約半瓶)。    在生活作息方面,急性肝炎來得快去得快,發病期間充分休息是必要的。但慢性肝炎病情高低起伏,通常沒有什麼立即的危害,可以繼續正常的工作與生活,只要不熬夜、不過度勞累就可以了。有些人一看到肝功能指數升高就請假在家休息,白天無所事事、晚上睡不著,生活紊亂夜顛倒反而對健康不利。    柯萬盛 醫師提醒,慢性肝炎的人一定要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而且要持之以恆。不要因為肝功能己經恢復正緯,就不再繼續追縱。因為病毒既然還再體內,隨時有發作的可能,如果停止追蹤,下一次的發作可能會拖到症狀出現才發現,治療上會比較不容易,肝臟受到的傷害也較大。此外,定期追蹤的項目除了肝功能檢查外,還要包括胎兒蛋白檢查及腹部超音檢查才夠。萬一肝炎發展成肝硬化或肝癌也才能及早治療。

脾氣虛弱、面色萎黃 中醫調氣補益三管齊下

脾氣虛弱、面色萎黃 中醫調氣補益三管齊下#食慾不振

你經常感到身體倦怠,疲憊無力,四肢倦怠,精神差嗎?還是呼吸淺短,食慾差,食量減少,大便稀軟,或大便次數多?或是有肚腹脹滿,食後脹滿,消化不良、言語虛弱而懶言,面色蒼白或萎黃等症狀?為恭紀念醫院中醫科 - 杜旻峯醫師表示,前述情況可見於多種病症過程中,尤其多見於慢性疾病,如久瀉,久痢,腹脹,嘔吐,胃脘痛等症。西醫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結腸炎,腸道激躁症,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肝炎,貧血等也常見到本症。本症治療方法首重強健脾胃之氣,幫助病人運化,補益元氣,調和中氣。杜旻峯醫師提出以下方劑處方供大家參考:1.四君子湯:處方包含黨參,茯苓,白朮,甘草。專為脾胃氣虛,運化無力之症而用。諸藥合用,共奏一劑補益中氣,健脾補胃之效。且藥味甘淡,不偏寒熱,是為補脾氣的基本方劑。2.參苓白朮散:適於脾胃氣虛,兼有濕邪。本方是由四君子湯加味而成,以補氣虛,化濕濁,助脾運氣為主。3.臨床常用之藥有黨參、太子參、白朮、茯苓、山藥、白扁豆、陳皮、半夏、甘草、黃耆等藥物。    除了藥療,杜醫師也建議可從食療改善。像是「山藥薏仁粥」(用山藥加薏仁(適量),煮服,或加粥煮食用。)或是「四神」都是不錯的選擇;四神乃民間常用之方,包含山藥,芡實,蓮子,茯苓,尚可加薏仁,或其他補助脾胃之藥。若非素食者亦可搭配豬小腸煮服用。在中醫常用的指壓按摩上,則可在肚臍下2指及4指之處(氣海、關元穴)及足三里(膝部之外膝眼下4指,脛骨外一指處)輕壓或按摩,或以艾條溫灸,皆可幫助脾氣之增加、幫助脾氣之運化吸收。

百戰百腎!「四不一沒有」的保腎之道

百戰百腎!「四不一沒有」的保腎之道#食慾不振

腎臟疾病初期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沒有症狀」。腎臟的主要功能是排毒,人體的排毒功能一旦只剩下10%就必須洗腎,如此重要卻緘默的器官,民眾如何及早察覺病兆而及早治療呢?台東基督教醫院腎臟專科馬堅毅醫師表示,所謂的排毒,就是經由尿液排泄而達到(一)清除體內新陳代謝之有毒廢物,如尿酸、尿毒等。(二)進行體內環保,如管制納、鉀、磷及酸鹼值的穩定平衡;其次是造血,受損的腎臟易導致紅血球生成素分泌不足而貧血。另外,腎臟還具有活化維他命D3之機能(維他命D3是維持人體血液中鈣磷平衡的重要元素)。調整血壓之腎素及血管張力素也與腎臟息息相關,因此,高血壓與腎臟疾病常有密切關聯。馬醫師提醒,一旦發以下幾種狀況要特別注意:一、蛋白尿:一旦發現馬桶中的尿液經常或偶爾呈現泡沫狀,表示患者腎小球功能受損,導致蛋白質經由尿液流失。尿液檢驗是驗出腎病之早期癥兆的有效方式。二、水腫:眼睛或雙腳浮腫是腎病患者最常見的現象,然而,當患者出現水腫時,往往已罹病多時而不自知。三、高血壓:腎臟病患者常併發高血壓,而高血壓本身又會惡化腎功能,二者之間形成極可怕之惡性循環。四、貧血:不好的腎臟會因造血功能受損而致貧血。另外,患者還可能出現其他症狀,如食慾不振、精神不濟、失眠、頭暈目眩等病況;令人聞之色變的尿毒症,則併發反胃、食慾差、肺積水、走路喘氣、水腫等病癥。至於中醫或民間傳統所講的「腎虧」,與腎臟病並不相同,腎虧所指之男性性荷爾蒙分泌不足,與腎臟沒有關聯。馬醫師指出,種類繁多的腎臟疾病一般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腎臟本身的問題,如結石、腎絲球、腎炎;第二類由其他疾病所引發,如心臟病、糖尿病(由於腎臟是由數百萬個細微血管所組成,血糖控制不良之患者,因血管長期浸泡在高血糖中而逐漸硬化,引起腎功能變差)、高血壓、痛風、紅斑性狼瘡,皆可能引發腎臟病變。面對林林總總的腎臟疾病,民眾該如何顧腎保腎呢?馬醫師提出「四不一沒有」的概念。一、 不抽菸(尼古丁導致血管硬化及血管收縮,對腎臟極為不利);二、 不濫用藥物(勿服偏方,慎選中草藥);三、 不服抗生素(具消炎作用的抗生素非常傷腎)和止痛藥;四、 多喝水,不憋尿(尿在膀胱裡太久容易繁殖細菌,而細菌極可能經由輸尿管感染腎臟)。至於「一沒有」,則是沒有「鮪魚肚」。有效管控體重可減少腎臟負擔,因為人體吃下的大量食物(動物性蛋白質)所衍生之廢物──尿酸、尿氨素,皆由忙碌辛苦的腎臟負責排除。此外,馬醫師還呼籲民眾務必定期健康檢查,四十歲以上每三年做一次體檢,六十歲以上應每年做健康檢查。針對腎病患者的飲食,馬醫師的建議是:一、少攝取動物性蛋白質。肉類、牛奶、蛋都具豐富的動物性蛋白質,罹患腎疾者應把蛋白質攝取量減少為原攝取量之60%。二、少食用高鉀高磷飲食,坊間常見之高鉀食物有椰汁、木瓜汁、柳橙汁等,高磷食物則是動物內臟、可樂、沙士、瓜子及各種醃製類食品。避免服用楊桃汁,腎功能不佳者食用楊桃汁之後,導致昏迷或死亡的案例屢見不鮮。總之,腎病患者之飲食應該嚴格遵從醫囑或營養師指示,切不可自作聰明而加速病症惡化。(本文文案擷取自宇宙光雜誌 2008 年四月號「診療室的春天」專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