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

疲勞、眼睛乾皆是肝病徵兆! 快看養肝8法

疲勞、眼睛乾皆是肝病徵兆! 快看養肝8法#疲勞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代人普遍晚睡,加上生活習慣差,卻不知無形中都在傷害你的「小心肝」。醫師提醒,若身體出現容易倦怠、胸悶及排便次數增加等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避免肝疲勞上身!暑假熬夜打電玩 當心肝疲勞找上你李深浦中醫師表示,最近幾天因肝疲勞就醫的患者激增三成,主因除了熬夜看球賽的人變多外,及不少年輕學生放暑假,整天窩在家不睡覺上網打電玩;加上高溫,讓不少人睡眠受到干擾而出現肝疲勞症狀。容易出現身體倦怠、胸悶、腹部易有飽脹感、解便次數多且不成條、經常感冒、房事後眼眶酸澀、經量不定、臉部易出現黑斑及皮膚粗糙少光澤等症狀,提醒民眾如果有3種以上症狀,就應趕快就醫檢查肝功能。肝病早期沒症狀易輕忽李深浦醫師說, 年輕人喜歡熬夜玩線上遊戲,常常自認年輕跟肝病無關!因為肝病初期因沒有症狀,容易被輕忽,而肝疲勞就是肝病警訊,尤其初期最容易出現在眼睛部位。許多人因壓力大整天思考,半夜睡不著就起床看電視或上網,這會加重肝臟負擔。如果是睡不著,最好躺在床上把眼睛閉起來,因為「肝開竅於眼睛」,讓眼睛好好休養,肝臟也才得以休息。他提醒民眾應避免菸、酒及熬夜,若出現肝疲勞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別亂服偏方加重肝臟負擔。最後李深浦醫師也提出養肝八法,包括:1)晚上十一點前就寢。2)養成早上排便的習慣。3)飲食要正常、不暴飲暴食。4)一定要吃早餐。5)烹調盡量少用油。6)少吃油炸及炸過後的油不要再拿來炒菜。7)不吃冰品及少吹冷氣。8)經常保持心情愉快。

3C族眼睛疲勞霧茫茫 快喝護眼排毒茶

3C族眼睛疲勞霧茫茫 快喝護眼排毒茶#疲勞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冠軍爭霸賽倒數計時,相信觀看球賽的民眾會更加狂熱。由於球迷熬夜看球太High,當心健康亮紅燈。針對用手機或電腦看世足的3C族,廖婉絨中醫師表示,要小心視力傷害,因為手機、電腦的螢幕比電視小,尤其手機的「螢幕更小、距離更近、使用時間過長、手機光線太強」,容易造成眼睛疲勞,甚至使眼睛黃斑部發炎水腫,導致視物模糊,嚴重恐失明。黃斑部發炎水腫 致視物模糊廖婉絨中醫師進一步表示,中醫認為手機、平板等3C產品對眼睛和身體的傷害,主要是因為熱毒(螢幕的藍光)瘀阻脈絡,導至眼睛黃斑部病變(水腫、出血)。她因此分享一帖護眼排毒茶,有清熱涼血、利水消腫、活血通絡等功效,可幫助3C族維護視力和身體健康:護眼排毒茶●材料/夏枯草1錢、車前子2錢、牛膝1錢、枸杞5錢●作法/1)將藥材洗淨,裝入過濾袋,置入保溫杯中,沖入沸水800c.c,此時可以用棉質紗布敷蓋在保溫杯上,藉著茶飲的蒸氣薰蒸到紗布,大約3分鐘後,即可以用來熱敷眼睛。2)茶飲悶泡20分鐘後,即可代茶飲用。●功效/清肝解毒,祛濕明目,補益肝腎,活血通絡。

男子全身無力誤認疲勞 竟是甲狀腺亢進惹禍

男子全身無力誤認疲勞 竟是甲狀腺亢進惹禍#疲勞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30歲的楊先生最近常全身無力,偶而會有心悸的症狀出現,同時有體重下降,失眠的症狀,本來他以為是工作太累,壓力大,但最近症狀越來越嚴重,至醫院檢查發現楊先生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病史。楊先生經過一段時間治療,之後沒有追蹤,最近在激烈運動後,或高糖飲料進食後,就會產生肌肉無力的症狀,身體檢查發現甲狀腺有腫大情形,經檢驗後發現甲狀腺機能亢進,鉀離子太低,診斷有「甲狀腺機能亢進週期性麻痺症」,於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肌肉無力情況改善。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社區及家庭醫學部郭振楠醫師表示,「甲狀腺機能亢進週期性麻痺症」此病好發亞洲年輕男性,且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發生率約有13%,大部份在甲狀腺機能亢進數月到數年後發作。避免激烈運動、高糖飲料郭振楠醫師指出,除了有甲狀腺機能亢進常見的心悸,體重減輕與雙手顫抖外,發作時近端肌肉無力比遠端明顯,下肢肌肉無力會比上肢明顯,典型發作時間是晚上或清晨,病人意識清醒卻有全身無力的感覺;在檢查上可能發現甲狀腺素上升,血鉀過低的情形。有此疾病之年輕人要治療與追蹤,在急性期要適當的鉀離子補充,讓肌肉無力改善。在預防性治療上,最重要的是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一旦甲狀腺素恢復,則可以預防疾病再發生。此外也要避免激烈運動,高糖飲料與喝酒等,以避免週期性麻痺復發。 

全身痠痛、睡眠不足!6成上班族累爆

全身痠痛、睡眠不足!6成上班族累爆#疲勞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你是不是忙壞了,沒時間運動?是不是太累了,身體到處痠痛?根據國民健康署101年職場健康促進現況調查結果顯示,近6成(58.6%)員工自陳有一種以上身體不適狀況,且受訪員工過重和肥胖的比例達36.9%,80%運動時間未達150分鐘;其中在身體不適方面,40.8%有肌肉骨骼酸痛、33.4%睡眠不足、33.2%有疲勞或精神不振的問題,上班族的健康狀態似乎不夠良好。研究也指出,顧好員工的健康就是企業的資本,雇主在健康促進服務上每投資1元可減少6元員工缺勤、醫療費用及傷殘賠償等支出。為此,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呼籲企業「投資員工就是投資自己」,希望企業主共同打造健康的工作環境。健康職場 員工好幸福而為了鼓勵優良企業持續提供績優職場,並同時增進工作族群的健康,國民健康署與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共同於12/3~4舉辦「2013職場健康促進高峰會暨績優職場頒獎典禮」,探討職場健康促進相關議題並表揚相關優良企業。其中獲得健康領航獎的「Yahoo台灣」,就提供員工免費且經營養師調配、清楚標示熱量的早午餐及運動津貼,希望員工養成健康生活和運動習慣。此外,更透過許多方式來強化員工健康,如每年免費健檢、免費流感疫苗施打、舉辦健康及運動講座,還提倡100 miles運動,提供參加員工計步手環,如實記錄每日步行里數,達到目標者就贈送禮品,甚至貼心提供免費舒壓按摩服務,降低員工疲勞。

樂閱讀/為自己擬定一個不疲勞的生活計畫

樂閱讀/為自己擬定一個不疲勞的生活計畫#疲勞

工作能力強的人,會將工作目標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一面朝著長期目標努力,也一面完成短期目標。因此,為了減輕身心的疲憊,我們應該制定短期、中期與長期目標;並以日、週、月為單位來做安排。以「日」為單位,固定的生活模式使身心較不易感覺疲憊。每天於固定時間起床、按時攝取3餐、定時就寢。遠離疲憊的秘訣,就是要盡量維持固定節奏的生活。不過,請先確認自己是屬於「早鳥族」還是「夜貓子」,了解活動力高與低的時間點。30~40歲的人,可以藉此機會把生活模式調整為「早起型」。年輕的時候,熬夜輕而易舉,但是早上很容易賴床。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失去「熬夜」的體力,自然就會開始早睡早起。對現代人來說,幾乎沒有晝夜之分,許多人從事需要輪班的工作。不管白天或晚上都在上班,日積月累下來,導致身體容易出狀況。如果輪班的頻率固定,身體的負擔相對地也會減輕。累了就要休息,別勉強自己/以「一週」為單位的「擺脫疲勞」計劃,是最簡單的,以我為病人看診的經驗來說,他們的心情通常會以「週」為單位,例如:「星期一是上班的第一天,心情很難開朗。」、「週三最累人了!」、「週末快來時,就覺得越來越無力。」等。你覺得心情最沉重、最疲憊的時候是星期幾呢?對我而言,是必須為40名病患看診,還得立刻趕去值班的星期二。因為這天是一週當中最忙碌的時刻,所以,前一天我就會盡早回家,為隔天的工作做準備。我也會告訴周遭的人,這一天我必須早點回家休息,同事們也較不會在這天丟給我太多工作。若是以「月」為單位,大多就是指女性的「生理期」了。生理期前常會感到不舒服,稱為「經前症候群」。因為「黃體素」的分泌量增加,容易變得焦躁、不安、身體痠痛,甚至會嗜睡。目前多用賀爾蒙替代療法或中藥治療,但是,至今尚未出現完美的控制方法。因此,與其積極治療,不如配合經期的生理變化生活,才能有效改善。生理期之前,最好不要安排太多的飯局,讓自己休息。事先排好休閒活動,生活更有動力/不管是上班族或學生,一年中的身心狀況,也會起起伏伏。以我的病人來說,因為6月是公司的會計結算日,因此,只要到開股東會議之前的5月和6月,就會變得非常緊張。另一位負責人事工作的病人,只要進入秋冬與春天交界之際,就會感到神經緊繃。一般來說,人事異動情況較劇烈的3~5月是他最容易感到疲累的時候(編按:因為大多數的人會在年後換工作)。這些狀況都是因人而異,像暑假等較長的假期,建議大家可先安排遊行計劃,確保自己有充足的休息時間來恢復元氣。只在自己真正「有空」的時候,安排出遊,就是擺脫疲勞的秘訣。假如沒有事先計劃,突然插入的活動就會讓人措手不及。只要掌握好每週的生活節奏,就不須要太注意一整年的步調。不妨確認自己每天、每週、每月的生活節奏吧!享受最悠閒的時刻,以平穩的心情度過忙碌時期。(本文作者/西多昌規)(摘自/15分鐘擺脫疲勞/采實文化出版)

樂閱讀/睡前喝一杯水 和疲勞說再見

樂閱讀/睡前喝一杯水 和疲勞說再見#疲勞

多喝水能舒緩不安,幫助睡眠一般來說,成人一天所需要的水分大約是2公升,由於食物中也包含水分,因此,從開水或飲料中攝取的水分,只需要1.4公升。在炎熱的夏天或激烈運動後,人體因為大量排汗,就必須補充流失的水分。即使沒有流汗,水分也會從身體蒸發。因為覺得自己沒有流汗,就不補充水分,容易出現脫水現象。即身體流失水分,導致鈉與鉀的含量不平均,會讓人意識不清、頭暈目眩等。脫水時,絕對不可以一直喝水,因為人類的身體需要適當的鈉含量,也就是鹽分。若只喝水,會讓水分增加、鈉含量減少。所以,含鈉飲料就是「脫水」時最好的選擇。緊張時,記得多喝水人類只要一陷入不安的情緒中,就會出現口渴的現象。當不安與緊張的情緒越來越高漲時,交感神經就會變得很活躍;開始出現心悸、爆汗,甚至連唾液分泌也會受到影響。因為交感神經變活躍,就會使身體不易分泌唾液。所以,當你感到緊張時,記得多補充水分。那麼,有什麼「水」可以舒緩不安感呢?水可以分成硬水和軟水兩種,由「硬度」決定硬水和軟水的標準。「硬度」指的是水中的礦物質與鎂的含量,再將其總含量化為數據。礦物質與鎂含量較高的水是「硬水」,含量較少的稱為「軟水」,礦泉水也有軟水和硬水之分。睡前喝1杯水,避免流失水分「硬水和軟水,哪一種比較健康呢?」──我也曾思考過這個問題,假如礦物質和鎂有舒緩不安的效果,硬水似乎對人體比較好,而外國製的礦泉水也多為硬水。如果是運動後需要礦物質補給,及孕婦的鈣質補給,或消除便秘、減肥等,富含礦物質的硬水是較好的選擇。只是要注意,硬水別喝太多,以免腹瀉。礦泉水的成分也會因各家品牌而有所不同,可以憑自己的感覺,選擇適合飲用的礦泉水即可。軟水比較適合搭配日本料理飲用,假如平常的飲食中,就已經攝取足夠的鈣質與鎂,就不需要客外喝太多硬水。有喝酒的晚上,記得一定要喝杯水。為什麼呢?因為酒精有利尿作用,很容易造成身體出現輕微的脫水狀態。雖然因為睡前喝水,導致晚上常跑廁所,降低睡眠品質。但是,假如睡前不補充水分,很容易造成輕微的脫水,因為水分會在睡覺時,不知不覺地流失。4撇步,輕鬆「喝」出健康!1)流汗的時候,喝含鈉(鹽分)的水。2)硬水有舒緩不安的功效。3)睡前喝1杯水,幫助睡眠。4)緊張的時候,多攝取水分。醫生的建議Doctor's Advice/成人每天所需的水分是2公升,為了不讓身體脫水,記得提醒自己多喝水。不過,盡量不要用飲料取代白開水,以免越喝越胖。(本文作者/西多昌規)(摘自/15分鐘擺脫疲勞/采實文化出版) 

樂閱讀/感覺疲勞?可能是噪音的問題

樂閱讀/感覺疲勞?可能是噪音的問題#疲勞

如果你是工廠作業員、建築工人、軍人、消防隊員或DJ,你身處的工作場所屬於危險級的噪音環境。工作時,過量的聲音會引起疲勞、壓力和聽力障礙,不但血壓飆高,連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的濃度也跟著提高,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長期暴露在60分貝以上的場合,已證實會提高心臟病好發的機會(編按:員工如果待在超過85分貝的工作場所8小時,根據我國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雇主必須有保護員工聽力的作業程序)。就算你不是以上列舉的行業,雜音依然會使你的生產力降低、破壞你的健康。曾經有一名客戶對我說,她以前辦公室的噪音促使她離職、讓她在家創業。「你知道日光燈的聲音,聽起來像什麼嗎?」她問我:「像高聲的哀鳴!再加上電腦的運作聲,和沒幾分鐘就喀嗒喀嗒響起的印表機列印聲,就足以讓我想拍拍屁股走人。以前我常覺得筋疲力竭,因為我總得拉高講電話的嗓音,才能壓過3公尺外咖啡機旁聊天的嘻笑聲。到了下班,我的嗓子不但啞了,還帶著一肚子的怨氣回家。雖然我現在還是得忍受,屋外的雜音和狗叫的騷擾,但至少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我能掌控噪音的程度。」不是所有人都能和我的客戶一樣幸運,能離開我們不喜歡的地方、回歸到在家辦公的寧靜。所以,我們必須採取行動,主動改善職場的聲音環境。把印表機和影印機放在另一個房間,關起門就能降低許多聲響。降噪的辦公室隔間、聲音擋板,或是電子式的聲音遮蔽技術,都可以大幅降低擾人的喧譁聲。和老闆聊一聊,看看有沒有辦法能降低設備或機械雜音,和其他的刺激因素。如果你是雇主或公司主管,就問問員工有沒有被哪些噪音所干擾,想法子讓環境變得更沒有壓力,才能富有生產力。(本文作者/唐.坎貝爾、亞歷克斯.杜曼)(摘自/音樂怎麼聽,最有療效?/大是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