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

擺脫疲勞一族 從飲食、睡眠做起

擺脫疲勞一族 從飲食、睡眠做起#疲勞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黃小姐在媒體業服務,工作時間很長,壓力更是大,經常覺得很疲累,晚上睡不著,白天昏昏欲睡,精神無法集中,其實,許多上班族都有跟黃小姐一樣的問題,衛生署建議從「睡眠」與「食物」中著手,學習正確放鬆休息與抗壓,不再當疲勞一族。當睡覺睡得好,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內分泌系統就不易失調,人體功能的運作才能正常,因此,創造好的睡眠環境,就顯得相當重要,根據研究指出,開燈睡覺,會抑制人體褪黑激素的分泌,而無法達到深層睡眠,所謂褪黑激素在睡眠(或清醒)週期的控制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人之所以會知道何時休息或工作,部分是靠體內松果體分泌的褪黑激素來調節,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的時間最主要在夜間,白天下降,晚間上升,尤其入睡後其在血液中的濃度為白天的10倍之多。另外衛生署也推薦5種可幫助釋放壓力的食物,像是深海魚類、香蕉、葡萄柚、全麥麵包及蔬果,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報告,魚油中的 Omega-3脂肪酸,與抗憂鬱成分有類似作用,可以調節神經傳導,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另外香蕉中含有色胺酸(一種必須胺基酸,是天然安眠藥)和維生素B6的良好來源,幫助大腦製造血清素。香蕉含的生物鹼也可以調節情緒和提高信心。而葡萄柚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在製造「多巴胺」時,維生素C 是重要成分之一。「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訊息;多巴胺會影響大腦的運作,傳達開心的情緒,戀愛中男女的幸福感,與腦裡產生大量多巴胺的作用有關。此外碳水化合物也有助於增加血清素,睡前 2 小時吃點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蜂蜜全麥吐司,有安眠藥的助眠效果,但沒有像藥物產生依賴性的副作用,不會上癮。蔬果方面有葉酸成分,當葉酸的攝取量不足時,會導致腦中的血清素減少,易引起情緒問題,包括失眠、憂鬱、焦慮、緊張等。葉酸還能促進骨髓中的幼細胞發育成熟,形成正常形態的紅血球,避免貧血;婦女懷孕期間缺乏葉酸,會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

心情愉快放輕鬆 別讓過勞找上身

心情愉快放輕鬆 別讓過勞找上身#疲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某醫學中心年輕主治醫師疑因長時間看診開刀及值班。晚上被發現倒在醫院值班室,疑似心臟病突發致死。這樣類似過勞死新聞時有所聞,發病年齡正值青壯年,值得作為警惕並進一步防範。阮綜合醫院減重醫學中心沈永萱醫師表示,過勞死的定義是,所指的是工作壓力太大或工時長期太長導致的猝死。在現代文明的社會之中,職業壓力存在是普遍的。因為有害身心的持續工作,使工作者生活及飲食習慣不規律,加上運動休閒不夠,疲勞長期蓄積,使原有的心血管疾病(如:粥狀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症等)快速惡化,導致突然病發而死亡。過勞死通常發生在年輕力壯的中年人,這些人可能原本就有疾病,只是他們不知道或不以為意,或是本來沒有疾病卻積勞成疾甚至死亡。長期過勞所產生的身心上的長期壓力,會使一個人的腸胃機能失常、免疫功能失調、情緒低落、焦慮、血壓升高、血脂異常、動脈加速硬化。最後,某個突然增加的超時工作,或者突然增加的心理負擔,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於是過勞死就發生了。沈永萱醫師叮嚀,三高為心血管疾病與過勞死之危險因子,建議定期檢查有必要時配合醫師指示服藥;控制體重、飲食控制:把握三少兩多的原則,多吃青菜水果以及高纖維食品,少吃加工食品,少用調味料,少吃高油脂的食物;適當的運動、良好的生活型態:戒菸,戒酒,保持心情愉快;積極控制三高與減重,才是擺脫心血管疾病與遠離過勞死陰影的最佳方法!

紅棗、紅麴入年菜!防疾病又抗疲勞

紅棗、紅麴入年菜!防疾病又抗疲勞#疲勞

由於「年夜飯」意味著迎新送舊,代表著一家團圓、來年順利的涵義,使得許多婆婆媽媽常苦惱該如何準備一桌好吃又健康的年菜。為此童綜合醫院營養課今年推出五道「養生健康年菜」,分別為「珍寶魚頭煲」、「紹興御品蝦」、「喜氣長年雞」、「春烤肋排」及「富貴魚翅海鮮羹」,讓民眾可以享用低輕食美味的年夜飯,還能達到滋補養生的功效。營養師楊舒涵表示,今年推出的年菜以較低脂的海鮮為主,佐以紅棗、枸杞等中藥香料調味之健康養生年菜,建議可另搭配一份燙青菜、水果及選擇無糖飲料,讓年菜能達到均衡營養。這五道年菜作法簡單,民眾在家也能輕鬆的吃到五星級餐廳的水準。先介紹第一道年菜為「珍寶魚頭煲」代表團圓和樂的火鍋,由泛著金黃色澤的鰱魚頭為主材料,並加入大白菜、芋頭來增加纖維的攝取量。第二道年菜為「紹興御品蝦」以草蝦為主要食材,將草蝦汆燙以減少油脂的攝取量,再以紹興酒、紅棗、枸杞、當歸、人蔘鬚調味,其中的中藥能提供氣味芳香濃郁。第三道年菜是「喜氣長年雞」主以雞肉與糯米為食材,將全雞內包含飽滿的糯米,並由紅麴醬調味,這特殊的風味能激發出嶄新的口感及美味。第四道年菜為「香烤肋排」以較少油脂的豬肋排為食材,再將豬肋排加入調味料,以烘烤的方式減少烹調用油,降低油脂攝取量。第五道年菜為「富貴魚翅海鮮羹」,選用含有豐富膠原蛋白的魚趐、蝦仁、蟹肉與花枝等脂肪含量低的海鮮為主,再以銀芽來增加膳食纖維,別具有柔嫩腴滑,軟糯爽口的口感。楊舒涵營養師說,過年期間餐餐幾乎是大魚大肉,總是攝取過多的熱量,對身體造成負擔,今年本院推出的「養生健康年菜」不但營養均衡還兼顧美味的口感,食材的選擇對身體也有益,如紅棗在中醫藥理方面,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作用;紅麴也有抗氧化與抗疲勞等作用;銀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更能保護血管,有益防治心血管疾病。

眼睛乾澀易疲倦 小心乾眼症上身

眼睛乾澀易疲倦 小心乾眼症上身#疲勞

根據中央社報導,停經後婦女及長時間待在冷氣房看電腦、電視的人容易罹患乾眼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主任吳文權表示,長期待在冷氣房中或眼瞼閉合不全及長期配戴軟式隱形眼鏡者,濕度相對降低,淚液蒸散速度太快,也會造成乾眼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醫師徐旭亮表示,國內醫學統計,乾眼症盛行率約15~20%,年齡越長,盛行率越高,女性又比男性好發。臨床統計,每10名停經後婦女就有9人飽受乾眼之苦。民眾看電腦或電視螢幕時間過久,眼睛眨眼次數大幅減少,淚液層分布不均勻,也容易演變成乾眼症。高醫醫訊月刊指出,乾眼症常見之症狀包括眼睛乾澀、容易疲倦、想睡、會癢、有異物感、灼熱感,眼皮緊繃沉重、分泌物黏稠,怕風、畏光,對外界刺激很敏感,暫時性視力模糊常流眼淚之症狀;嚴重者眼睛會紅、腫、充血、角質化,角膜上皮破皮而有絲狀物黏附。台大衛教文章也表示,乾眼症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導因於淚液分泌量不足,包含原發性和次發性。次發性常見於風濕免疫性疾病、糖尿病、角膜手術、 LASIK近視手術等等,也可能導至淚液分泌不足。第二類則是淚液揮發量過高,包含長期的眼瞼發炎、大面積的眼裂。乾眼症的療法基本上分為「適宜的生活習慣」、「內科療法」與「外科療法」三大方向。生活習慣方面,避免眼表面直接的外在刺激、減少熬夜、攝取咖啡因、或抽菸並養成良好的進水習慣。配合口服或眼用藥物可能減少淚液分泌,攝取富含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的食物或保健食品對乾眼症可能具有療效,如鮭魚、鯡魚、沙丁魚等均含有豐富的Omega-3,流行病學統計發現飲食中較高的omega-3可減少乾眼症發生。「三少」讓你睡好覺 養生則是要「三寶」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58&HN_Yr=0&HN_Mon=0症狀模糊不知道看哪一科? 一般外科、家醫科都可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73長期被失眠困擾 你知道要看哪一科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9295

舒活人生、健康88 自我量測看身體狀況

舒活人生、健康88 自我量測看身體狀況#疲勞

您是否常覺得肩頸不舒服?老是頭痛不會好?還是胸悶、沒胃口、注意力難集中?小心就是過勞的高危險群!尤其最近過勞猝死的新聞事件頻傳,民眾實在不可不防。八月八日(週一)爸爸節這天,署立基隆醫院上午10點至12點特別在該院一樓中庭辦理「舒活人生、健康88」慶祝父親節活動,活動中將特別由醫師介紹過度疲勞及工作壓力,還有簡易的自我量測表,讓所有平日辛勞的爸爸們更能了解自身健康的情況。本次活動,署立基隆醫院還邀請到基隆子弟許哲誠鋼琴家現場演奏鋼琴,希望藉由琴聲來舒緩來院病人不安的心情,也希望藉由音樂的饗宴,讓爸爸們在辛苦工作、為家庭打拼之餘,還可以擁有一個「舒活人生」,成為一個快樂的「健康88」。

疲勞?過勞?如何傾聽身體的警訊

疲勞?過勞?如何傾聽身體的警訊#疲勞

近幾年,台灣上班疑似過勞猝死的新聞事件頻傳, 使得越來越多人重視職場過勞議題。根據台灣市場調查公司波仕特日前發佈一項「台灣上班族工作、加班狀況」調查,發現台灣上班族的平均工作時數,每月平均約為180小時,其中更有超過30萬名的受雇者,每週工作超過60小時,遠遠高於一周平均42工時的法定標準。事實上,相較於歐美,甚至日本,台灣的工時平均高於這些國家20~50%,台灣基本可以說是一個過度疲勞的社會。過勞致死的真相當人心惶惶,唯恐自己成為下一次新聞事件的主角時,康聯預防醫學副院長陳皇光醫師表示,雖然工時長是一個考量因素,但還必須視工作的性質及負荷量,甚或是短時間內是否承受巨大壓力來判斷該工作是否導致過勞。例如,醫師、科技業工程師、司機、廣告業者、媒體記者等,這些都是在工作上需要極大專注力,以致產生壓力,進而累積顯現出各種疲勞症狀。陳皇光醫師強調,一個人是否因為過勞而死在工作岡位上,往往不容易從表面上來界定其因果關係;並且,因為過勞而併發其他疾病致死,往往是在五年十年後才顯現出來。然而,所謂的過勞,往往是由之前累積的壓力或疲勞狀態,而衍生出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等,然後在瞬間造成中中風、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而瞬間死亡。「過勞」的定義,除了發生時間點是關鍵因素之外,長短期工作負荷過重、工作的特殊壓力或在特殊環境下(高溫、低溫或噪音環境)工作時間過長,都會造成上述的急性心血管疾病瞬間爆發。然而,工作環境與性質僅是造成這些事故的外在原因,我們其實還需要注意的是發病者本身是否就有潛在的危險體質跟生活習慣,例如剛剛所提的三高疾病、肥胖、抽煙、酗酒、使用避孕藥及濫用提神飲料等。而,民眾需要知道的是「疲勞」不能與「過勞」畫上等號,如發高燒、貧血、甲狀腺機能低下,甚至情緒低落時,都會使人感到疲倦。但如何分辨「過勞」與「疲勞」的差異?陳醫師舉例說明,一般人平常工作五天,當偶爾因為工作量增多而超過六天,只要充分休息就可以馬上恢復體與精神;然而,如果在你休息後仍然感覺嚴重疲憊,就必須提高警覺了,這表示你的身體可能有腎病、肝病、特殊感染,甚至是腫瘤的可能性,不能完全用過勞來解釋。因此,過勞其實潛在幾個重大問題:累積造成猝死的危險因子(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忽略自己本身的重大疾病(未經由健康檢查及早期疾病警訊)及過度勞累造成注意力及體力不能負荷而發生意外。陳醫師呼籲大家,如果察覺到身體疲勞狀態持續未獲得改善,應儘早尋求醫師諮詢,否則因為忙碌而忽略自己身體的健康,使長期潛在的重大問題突然在一天爆發,可能導致身體殘障或猝死這類令人遺憾的事。什麼樣的疲勞狀態提醒我們該看醫生了?陳皇光醫師指出:當你在充分休息後,疲勞狀況依然無法獲得改善的時候,可能是身體出現生理疾病或是情緒問題。發現工作負荷隨著增加,而休息後體力恢復的能力逐漸下降,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慢性疲乏」。陳皇光醫師解釋,原因是初期的壓力來臨時,我們的腎上腺會大量分泌皮質醇,使我們注意力集中、血糖、血壓及心跳快速上升來應付緊急狀況。但一再的壓力及長期工作,最後會造成腎上腺分泌的枯竭,所以產生了「腎上腺衰竭」導致嚴重的「慢性疲乏」及長期血糖、血壓及快速心跳帶來的危害。很多人經常會混淆疲倦與肝病之間的關係,陳醫師特別提出說明,肝臟嚴重發炎會導致嚴重疲倦,但是長期過勞並不會導致肝病,這是民眾經常倒果為因的結果。人們常聽到的「猛爆性肝炎」其實最常見的原因是A型、B型肝炎及藥物引起的肝炎,其中以B型肝炎帶原為最重要。而且多數人的肝病卻往往是因為下班後還忙著周旋應酬,暴飲暴食因為酒精跟肥胖引起的脂肪肝或者是濫用藥物的結果,根本跟過勞無關。由於過勞累積的壓力、最後引起血管堵塞、心臟病或中風等猝死事件,往往需要長時間的醞釀與累積,這使得過勞死的認定更加困難。但與其擔心自己是否為過勞的高危險群,不如事前落實預防的功夫。用保健食品快速充電反而使血管堵塞?為了恢復身體疲勞的狀況,現在便利商店或藥妝店架上可以琳瑯滿目的保健食品,包括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增強記憶力、各種提神飲料等,彷彿每個人自己都可以成為藥師一般。陳醫師表示,這些食品的成分,多含有咖啡因、維他命或胺基酸,確實能在短時間內消除疲勞,然而,身體卻會因此付出更大的代價,腎上腺一再受到刺激,並且因為體力獲得及時復原、工時加長,而使得血壓、血糖升高,心跳加速,最後造成體內血管堵塞、破裂或導致心律不整情形更形嚴重。此外,過勞伴隨壓力的問題經常被忽略,例如胃潰瘍、慢性腹瀉、甲狀腺機能異常及自體免疫疾病等。因此,陳醫師建議,大家不要對補品存在過分的迷思,只要把這些補品當作日常生活飲食不均衡而補充的養分即可。最後,陳皇光醫師給您以下建議:尊重上下班的時間,把工作與休息切割開來,獲得充分的休息。適度有氧運動,例如游泳或快走,能為身體補充氧氣,減緩疲勞狀態。平時注意「血壓、血脂、血糖」,或安排定期健康檢查,把個人容易引起猝死的危險因子先抓出來,就能透過事先預防的功課而避免慢性疾病或猝死。

玩i-Phone導致眼球病變視力模糊?眼睛超時工作小心電腦視覺症候群上身

玩i-Phone導致眼球病變視力模糊?眼睛超時工作小心電腦視覺症候群上身#疲勞

「我最近看手機螢幕的時候常常覺得眼睛乾澀紅腫、還會突然看不清楚,是不是視神經病變了?」芳齡26歲、原本雙眼近視度數600度的王小姐緊張的詢問眼科醫師。隨著智慧型手機、微型電腦科技越來越進步,人們無時無刻依賴這類電子產品,但讓眼睛長時間盯著小螢幕的結果,是讓「電腦視覺症候群」的文明病越來越猖獗。眼科專科張朝凱醫師就表示,近日上門求診的人,以眼睛乾澀、容易疲勞、視力短暫模糊等現象最多,尤其以原本就是高度近視患者症狀越明顯,追究其原因,跟本身的用眼習慣息息相關。電腦視覺症候群簡稱CVS(Computer Vision Syndrom),當眼睛長期盯著電腦、手機螢光幕長達二小時以上,由於這類影像呈現螢幕都是由無數個小光點所組成,非連續性的畫面需要定期的更新,張朝凱醫師表示,眼睛長時間在閃爍頻繁的螢幕前,造成使用者聚焦不易,眼睛十分容易呈現疲勞感,而專心電腦螢幕,造成眨眼次數降低,眼睛表面水分迅速蒸發,加上空氣懸浮粒子多的時候,會出現如慢性結膜炎及乾眼症的症狀,如果感覺到眼睛異常疲勞、頭痛、雙影像視覺、疲倦、眼睛紅腫乾澀、假性近視等,都是屬於罹患電腦視覺症候群的症狀。電腦視覺症候群患者的年齡層介於22~32歲之間,張朝凱醫師從近來的門診求治患者發現,這類型患者的平均年齡已經有明顯下降的趨勢,主要是近期智慧型手機不斷推陳出新,無論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等人、甚至是用餐中等零碎時間都可以利用智慧型手機收發電子郵件、玩遊戲、上網漫遊,無形中增加眼睛工作量,眼球持續緊繃無法放鬆的結果,就容易反應到視力與生理現象上造成不適。張朝凱醫師提醒,治療電腦視覺症候群要配合藥物治療並改變用眼習慣,特別是有戴框式眼鏡的人,應該要避免在晃動中的交通工具上使用手機或是電子書進行閱讀或是玩遊戲,若近視患者不想再戴眼鏡,則可以考慮接受雷射近視手術來矯正屈光不正。雷射近視手術的平均滿意度高,只要能夠持續注意視力保健,術後視力品質與夜視效能均達到穩定狀態,電腦視覺症候群症狀也能夠有所改善。剛接受完近視雷射手術1個月的王小姐開心表示:「經過雷射手術的治療,我現在視力1.0,眼睛狀態很穩定,遵照張醫師的醫囑讓眼睛有適當時間休息後,我現在儘管長時間工作看電腦或手機螢幕拼事業也沒問題!」張朝凱醫師同時提醒,眼睛不像感冒自然會好,出現異狀時,應該即刻就診,給眼科專科醫師診斷治療不要延誤就醫時間,更不可貿然自行使用藥物。

「電腦族」脖子僵硬動不了 中醫籲:穴位按摩可解套

「電腦族」脖子僵硬動不了 中醫籲:穴位按摩可解套#疲勞

現代社會工作繁忙、生活步調快速,人們常常處在緊繃狀態,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的「電腦族」,不少人有脖子及肩膀僵硬疼痛毛病,長期坐姿不良,不自覺的駝背、抬肩,長時間保持這樣的緊繃姿勢,肩膀和脖子肌肉不僵硬也難!尤其現在上班族都在冷氣房裡,一邊喝著外頭買的冷飲,一邊聚精會神盯著電腦螢幕,加上冷氣呼呼的吹,風寒濕氣一下子全來了,將使得脖子跟肩膀遇冷收縮的更厲害,症狀也就越嚴重,有些人甚至會牽連到手臂疼痛,嚴重還可能會有手指末梢麻木感。甚至還有人因為脖子僵硬問題,常連帶有頭痛症狀,這種頭痛屬於「緊張性頭痛」,又叫做「肌肉收縮性頭痛」,頭部會有壓迫、沉重、疼痛感覺。雖然是頭痛,但是問題根源一樣是來自頸部肌肉的緊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醫師藍士哲表示,想要徹底解決肩頸痠痛毛病,還是要從根本上的坐姿、肌肉放鬆來著手。比如坐姿要求「腰正頸直」,不要低頭、駝背,盡量放鬆上臂,這樣比較不會造成長時間提肩。此外,工作一段時間,也要記得做一些伸展動作,讓肌肉能夠休息、放鬆。藍士哲提供給大家幾個簡單好用又有效的穴道按摩保健法,每天數次按摩,就可以有效改善肩頸緊繃。風池穴:在枕骨下方,後頸髮際兩側凹陷處,剛好是斜方肌跟胸鎖乳突肌上端交會凹陷的地方。如果伴有緊張性頭痛,按壓風池穴時會有明顯壓痛感,但是按摩幾分鐘後,可以感覺頭部跟頸部都放鬆許多。風池穴對感冒頭痛、眼睛疲勞也很有療效。後谿穴:在手掌的尺側,小指掌指關節後方赤白肉際處,握拳時的隆起點。後谿穴屬於手太陽小腸經,小腸經循行經過肩背部,而且後谿穴又為八脈交會穴之一,跟督脈相通,所以常被用來治療肩頸部疾病,例如落枕、頸肩綜合症等。按摩後谿時,若朝掌骨側按壓刺激會很酸。工作時不妨三不五時按摩後谿穴,會覺得脖子跟肩膀放鬆許多。中渚穴:位在手背無名指和小指的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後方凹陷處。按摩中渚穴時,可以用大拇指跟食指掐住手掌內外側,用力向下按壓時,會覺得有明顯酸脹感,還會向手臂上傳。一邊按可以一邊活動活動脖子,活動後會覺得脖子比較舒服。藍士哲表示,後溪穴跟中渚穴都是治療落枕的特效穴,對肩頸部肌肉僵硬、痠痛都有很好效果。如果常有肩頸痠痛毛病,不妨自己有空按摩這兩個都位在手上的穴道,平常在辦公桌前就可以自己按摩非常方便。藍士哲再次提醒,要徹底改善解決肩頸痠痛毛病,還是必須從最基本的姿勢、工作、飲食習慣等改正,否則還是會常常讓你感到難過喔!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