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

防腸病毒的第一步 「正確洗手」

防腸病毒的第一步 「正確洗手」#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病毒流行期 正確洗手是防疫第一步!新竹市衛生局除了宣導親子「一起洗手趣」、「落實五時機」外,也聯合教育局深入校園,辦理5場腸病毒防治洗手運動校園巡迴衛教宣導活動,具體傳遞出「吃東西前、和小寶寶玩耍前、上廁所後、擤鼻涕後及看病前後」必須洗手的5個重要時機點,搭配精采的洗手歌律動,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小朋友充分了解正確洗手的步驟及時機。根據疾管局資料統計,腸病毒疫情每年約自4月進入流行季,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而後於9月份開學後再度出現另一波流行,另外還有秋冬容易流行的流行性感冒等傳染病都是透過飛沫傳染,學校老師、家庭成員及小朋友們都應該要隨時提高警覺,注意手部清潔、衛生及咳嗽禮節,衛生局表示,腸病毒對幼童的傳染性極強,尤其感染的兒童多為五歲以下的幼兒,因此預防腸病毒最佳方法便是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守護自己與他人健康。根據新竹市衛生局監測轄內小學及幼托教機構腸病毒感染人數通報及停課家數資料顯示,今(101)年計有31所學校(32班)85名學童受通報,且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之監測資料顯示,急診病人中腸病毒之病例呈現連續4週上升情形,近日氣溫日漸升高,衛生局提醒民眾應重視此波腸病毒的來襲。

氣溫回暖 重症腸病毒再現個案

氣溫回暖 重症腸病毒再現個案#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衛生署疾管局本日(10日)公布新增3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其實腸病毒71型自去年秋冬開始活躍尚未停緩,目前輕症及重症個案仍持續出現,本(2012)年截至4月9日止,已累計24例重症個案,疫情高於往年同期。該局提醒民眾,天氣逐漸變暖,已進入腸病毒流行期,教托育機構及嬰幼兒家長應注意防範,適當區隔病人與孩童,降低傳播機會,且教托育機構應加強宣導學童確實做好正確洗手動作及衛教觀念,並定期進行環境清潔及重點消毒,同時配合落實執行疫情通報及停課機制。(圖片翻攝自疾管局影音專區。)疾管局表示,這3例個案分別為北部5歲7個月女童、中部1歲5個月男童,及南部4個月女童。3名幼兒於3月底4月初出現發燒、四肢及臀部出現紅疹、口腔水泡潰瘍等腸病毒感染症狀,並出現活動力降低、肌抽躍、心跳過速、步態不穩及嘔吐等疑似重症病徵,經及時赴大醫院就醫後,其中2人已康復出院,另1人目前於普通病房穩定復原中,疾管局也提醒,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場所最容易傳播,家長應避免攜帶嬰幼兒至人潮擁擠之公共場所,並避免嬰幼兒與腸病毒病人接觸。疾管局表示,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一起洗手「趣」 辦活動防校園腸病毒

一起洗手「趣」 辦活動防校園腸病毒#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又來到,腸病毒疫情又將進入流行季及高峰期,台南市政府為預防腸病毒的發生,衛生局特別與「麥當勞兒童慈善基金會」舉辦「一起洗手趣」腸病毒校園巡迴親善表演,4月16日到東區復興國小、永康區永康國小、4月17日北區文元國小、東區東光國小、永康區大橋國小等5所國小辦理。現場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林局長聖哲將扮演洗手大使和「麥當勞叔叔」以活潑逗趣的遊戲方式,教導小朋友正確洗手五步驟,及「吃東西前」、「和小寶寶玩耍前」、「上廁所後」、「擤鼻涕後」、「看病前後」的必須洗手的五個時機,並與現場小朋友進行有獎問答,小朋友舉手搶答,場面熱烈,台上、台下玩成一片。衛生局表示,腸病毒疫情於每年四月進入流行季,五月底~六月是高峰期,今年腸病毒疫情經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分析台南市6歲以下兒童發生腸病毒重症的風險為全國其他縣市的8.98倍,所以決不能掉以輕心。衛生局呼籲學齡前嬰幼兒是重症的高危險群,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的黃金治療時間,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請家長(或照顧者)注意觀察,是否出現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以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疾管局籲家長注意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疾管局籲家長注意#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疾管局本日公布新增1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為南部1歲9個月女童。該名幼兒於3月中旬出現持續發燒、四肢出現紅疹、口腔水泡潰瘍等腸病毒感染症狀,並出現肌抽躍及急性無力肢體麻痺等疑似重症病徵,經及時赴大醫院就醫後,狀況穩定已經出院。本年(2012)截至4月2日,已累計21例重症個案,疾管局提醒民眾,天氣逐漸變暖,預期即將進入腸病毒流行期,幼童家長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圖為腸病毒宣導海報,翻攝自衛生署感染科衛教資訊。)此外與該女童共同生活的另三名年齡稍長兒童,在女童發病後數日,亦出現腸病毒症狀,幸均已康復。腸病毒71型自去年秋冬開始活躍尚未停緩,目前輕症及重症個案仍持續出現,疫情高於往年同期。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場所最容易傳播,家長應避免攜帶嬰幼兒至人潮擁擠之公共場所,並避免嬰幼兒與腸病毒病人接觸;教托育機構應加強宣導學童確實做好正確洗手動作及衛教觀念,並定期進行環境清潔及重點消毒,同時配合落實執行疫情通報及停課機制。疾管局再次提醒民眾,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腸病毒疫情拉警報! 掌握黃金治療期

腸病毒疫情拉警報! 掌握黃金治療期#腸病毒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資料顯示,急診監測資料顯示,全國腸病毒急診就診千分比已3週呈現上升趨勢,社區監測腸病毒型別以EV71型為主,今年截至4月2日止,全國腸病毒重症病例已有21例,高雄市1例,該例重症幼童,由於家長出現重症前兆提高警覺,立即依醫師建議轉送大醫院治療現已痊癒,衛生局藉此呼籲,由於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等重症的前兆病徵,請務必立即轉送大醫院就醫、掌握黃金治療期。相較去年同期全國沒有出現腸病毒重症病例,顯示今年疫情不容小覷。高雄市衛生局為降低幼童感染腸病毒,於2月初共同與教育局召開腸病毒防疫政策討論會,並展開教幼托機構、幼童活動之公共場所的洗手設備及環境消毒督核工作,於3月中旬全面完成993家普查。由於人口密集之場所容易傳播腸病毒。衛生局也提醒教幼托機構須需小心警覺,做好防護,罹病學童應請假在家休息,托育機構務必依公告落實腸病毒通報及停課規定辦理,小學一、二年級、幼稚園、托育機構,於7天內同一班級有2名以上(含2名)學童經醫師臨床診斷為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或疑似腸病毒感染時,該班級應停課7天。違反規定者,將處新臺幣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鍰。此外,家長盡量避免讓5歲以下幼童至人潮擁擠之公共場所。家中有幼童的成人需落實勤洗手,由於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的前兆病徵,請務必立即轉送大醫院就醫、掌握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期。

腸病毒國際疫情升溫 幼童出國須當心

腸病毒國際疫情升溫 幼童出國須當心#腸病毒

近期國際間特別是東南亞地區紛紛出現腸病毒活躍程度升高情形,疫情趨勢高於去年。由於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且目前尚無疫苗或特效藥,預防感染格外重要。疾病管制局提醒至流行地區之旅客,應注意隨行的幼童,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避免遭受感染。國際間近期紛紛傳出疫情,如越南自去年起手足口病發生率急速上升,今年截至3月中旬已報告15,000餘例手足口病,為去年同期的7倍,而新加坡第12週通報1,021例手足口病(去年同期287例),今年累計通報8747例,明顯高於去年同期及近五年同期平均。馬來西亞Sarawak州手足口病病例急遽上升,累計報告3,807例手足口病,已61所學校停課。美國則共接獲四州(加州、內華達、康乃迪克、阿拉巴馬)報告63例手足口病病例,63%為2歲以下兒童,24%為成人,美國手足口病好發於夏秋季節,此次疫情的病例年齡分布、發生季節、主要病毒型均不尋常。泰國今年第12週手足口病報告數高於歷年同期平均;截至第12週共累計報告4,035例手足口病。香港手足口病及腸病毒感染個案趨升,10件機構手足口病群聚事件,高於近3週的3-5件,澳門2月報告65例腸病毒感染病例,較1月(18例)及去年同月明顯增加。疾病管制局呼籲,人口密集之場所容易傳播腸病毒,腸病毒流行期間,若計畫前往流行地區,請小心警覺,做好防護,尤其盡量避免讓5歲以下幼童至人潮擁擠之公共場所。平時可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有效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如:勤洗手,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清洗、消毒兒童玩具等。若家中兒童發生手足口症,需觀察是否出現重症的前兆,應立即送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黃金治療時間。

腸病毒進入警戒期 重症個案高於往年

腸病毒進入警戒期 重症個案高於往年#腸病毒

由於腸病毒71型自去年秋冬開始活躍尚未停緩,且仍持續出現重症個案,今年起截至3月26日止已累計20例,高於往年同期。行政院疾病管制局提醒民眾,天氣逐漸變暖,預期即將進入腸病毒流行期,幼童家長千萬不可掉以輕心。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場所最容易傳播,家長應避免攜帶嬰幼兒至人潮擁擠之公共場所,並避免嬰幼兒與腸病毒病人接觸;教托育機構應加強宣導學童確實做好正確洗手動作及衛教觀念,並定期進行環境清潔及重點消毒,同時配合落實執行疫情通報及停課機制。疾管局再次提醒民眾,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腸病毒是臺灣的季節性流行疾病,致病的對象以嬰幼兒為主,在少子化的現代,每年都對社會帶來相當程度的衝擊。腸病毒防治不單是公共衛生課題,學校教育、幼托輔導及醫療照護亦扮演關鍵角色,若要成功防治,需要衛生、教育、社政及醫療體系的全力配合,疾管局與地方衛生單位將持續結合相關部會的力量,加強防治工作,提升民眾對腸病毒的正確認知與實踐,同時加強醫療體系之橫向溝通,確保醫療資源調度順暢,以避免重症及死亡個案的發生。

氣溫回溫腸病毒增 疾管局籲速送醫

氣溫回溫腸病毒增 疾管局籲速送醫#腸病毒

近日氣溫又稍微升高,也讓大家見到久違的陽光,不過疾管局本日卻公布3例腸病毒71型重症新增個案,分別為中部1歲5個月男童及4歲6個月女童,及南部2歲2個月男童,由於腸病毒71型自去年秋冬開始活躍尚未停緩,且仍持續出現重症個案,今(101)年起截至3月26日止已累計20例,高於往年同期。疾管局提醒民眾,天氣逐漸變暖,預期即將進入腸病毒流行期,幼童家長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圖片翻攝自疾管局影音專區。)3名幼兒皆於3月中旬起出現持續發燒、四肢及臀部出現紅疹、口腔水泡潰瘍等腸病毒感染症狀,並出現肌抽躍、心跳過速及嘔吐等疑似重症病徵,經及時赴大醫院就醫後,其中2人已康復出院,另1人目前仍於普通病房治療,穩定復原中。疾管局指出,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場所最容易傳播,家長應避免攜帶嬰幼兒至人潮擁擠之公共場所,並避免嬰幼兒與腸病毒病人接觸;教托育機構應加強宣導學童確實做好正確洗手動作及衛教觀念,並定期進行環境清潔及重點消毒,同時配合落實執行疫情通報及停課機制,同時也再次提醒民眾,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