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

打擊腸病毒 邀您一起洗手「趣」

打擊腸病毒 邀您一起洗手「趣」#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生活環境中存在著許多看不見的細菌及病毒,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可以確實有效的預防病毒感染,減少感染病菌的機會,衛生署豐原醫院於今日邀請麥當勞叔叔蒞院一起洗手「趣」,以活潑逗趣的遊戲表演方式將洗手觀念帶入日常生活中,加深小朋友對於洗手步驟的印象,讓大、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能落實「濕、搓、沖、捧、擦」。豐原醫院社服室劉紫娟主任說,洗手有5個重要的時機,吃東西前,與寶寶玩及抱小孩前,打噴嚏及咳嗽後,上廁所前、後或為幼童,病人更換尿片後及到醫院看病前、後,隨時養成洗手好習慣就不怕病菌找上門。小兒科王竣禾醫師說,腸病毒是經由腸胃道或呼吸道傳染,臨床上可引起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無症狀,有些會有發燒或類似感冒症狀,但有些則會出現特殊的臨床表現,如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病毒性腦炎、肢體麻痺症候群及心肌炎、心包膜炎等。在發病前數天,喉嚨部位與糞便中就可發現病毒,此時即有傳染力,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須特別留意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如嗜睡、持續性嘔吐、肌抽躍等,時時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養成濕、搓、沖、捧、擦正確洗手五步驟是能杜絕腸病毒侵襲的好良方。麥當勞叔叔於門診大廳帶來生動逗趣的表演,透過小遊戲的呈現方式,也邀請現場的大、小朋友一起進行角色扮演,有水龍頭公主、肥皂公主、衛生紙公主及腸病毒怪獸等,藉由遊戲的進行,讓小朋友能夠更深刻的體驗洗手的樂趣,當腸病毒怪獸出現時更是引起小朋友的一陣尖叫聲,但也在麥當勞叔叔的帶領下,大家一起使用正確洗手的方式,打敗了可怕的腸病毒怪獸。除了門診大廳的表演活動外,麥當勞叔叔更是親自到兒童病房關懷無法到現場一起進行活動的小病童,叔叔生動的表情及活潑的肢體動作,讓病房中的病童們暫時忘卻自己身上的病痛,一陣陣的笑聲從病房中傳出,病童們的臉上都充滿了快樂的笑容,也為病房注入一股溫暖的氣息!

腸病毒不放暑假 仍應落實正確勤洗手

腸病毒不放暑假 仍應落實正確勤洗手#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監視資料顯示,目前腸病毒疫情仍處於流行高峰,雖然各級學校已放暑假,但參加補習班、安親班、夏令營等各類暑期活動之機會增加,且多數幼托機構並未停班,感染腸病毒的機會仍多。衛生局呼籲,由於許多腸病毒感染者不會發病,或僅有類似感冒的輕微症狀,不容易察覺及預防,而成為潛在傳染源,再傳染給家中其他嬰幼兒,民眾及教托育機構人員,暑假期間大人小孩都應持續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把握洗手時機-「吃東西前、上完廁所後、和寶寶玩耍前、打噴嚏或擤鼻涕後、看病前後」等,及落實正確洗手五步驟:「濕、搓、沖、捧、擦」,注意個人衛生,以降低感染的機會。  澎湖縣政府衛生局鄭局長鴻藝再次提醒,家中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腸毒重症發展迅速 注意衛生勤洗手

腸毒重症發展迅速 注意衛生勤洗手#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最讓小朋友開心的暑假已經到來,但腸病毒也跟著流行,截至6月28日止,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全國已出現85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其中新北市佔12例,且上週出現本年第一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疾病管制科長李佳琪提醒民眾,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應與其他幼兒隔離,避免交叉感染及疫情擴大,提醒民眾千萬不可以因為假期而鬆懈,仍要記得勤洗手,預防感染腸病毒。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強調,腸病毒傳染力極強,團體活動之環境易因成員間相互接觸而感染,鑑於暑假期間各機關團體多會辦理學幼童相關活動(如夏令營、觀摩會或研習營等),建議辦理場地如位於室內,應定期進行環境清潔、重點消毒(以500PPM之含氯漂白水擦拭)及保持通風,以降低參與之學幼童罹病及傳播機會。此外,請持續落實好個人衛生,養成正確勤洗手習慣及「生病在家休息」的觀念,可降低罹患疾病之風險。疾病管制科長李佳琪也再次提醒民眾,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應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也歡迎民眾至衛生局網站查詢。或電洽新北市衛生局與各區衛生所,都有專人為您服務。

防腸毒重症 留意潛在傳染源徵兆

防腸毒重症 留意潛在傳染源徵兆#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許多學校都已經放暑假,學生們都把握暑期參加安親班、夏令營等活動,不過,依據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目前腸病毒疫情仍處於流行高峰期,今年已有一例感染腸病毒71型的重症死亡個案,暑期團體活動需特別留意,其中感染腸病毒的機會仍不比在學校少,疾管局呼籲民眾及教托育機構人員,暑假期間大人小孩都應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降低感染的機會。疾管局表示,腸病毒71型之活躍度仍未緩減,重症個案持續發生,疾管局公布新增6例腸病毒71型及1例克沙奇A2型重症個案,其中2例為居住於北部的1歲8個月女童及4歲2個月男童,2例為居住於中部的1歲及3歲9個月女童,另3例為居住於南部的5及6個月及5歲9個月男童,7例個案皆已康復出院。本年截至7月2日止,累計共有89例重症個案,其中1例死亡,86例為腸病毒71型感染所致。由於許多腸病毒感染者不會發病,出現類似輕微感冒症狀,若成為潛在傳染源,恐怕傳染給家中嬰幼兒。疾管局再次提醒民眾,家中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手腳無力」、「肌抽躍」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防範腸病毒 暑假期間仍應注意衛生

防範腸病毒 暑假期間仍應注意衛生#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監視資料顯示,目前腸病毒疫情仍處於流行高峰,雖然各級學校已放暑假,但參加補習班、安親班、夏令營等各類暑期活動之機會增加,且多數幼托機構並未停班,感染腸病毒的機會仍多。 衛生局呼籲,由於許多腸病毒感染者不會發病,或僅有類似感冒的輕微症狀,不容易察覺及預防,而成為潛在傳染源,再傳染給家中其他嬰幼兒,民眾及教托育機構人員,暑假期間大人小孩都應持續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把握洗手時機-「吃東西前、上完廁所後、和寶寶玩耍前、打噴嚏或擤鼻涕後、看病前後」等,及落實正確洗手五步驟:「濕、搓(搓揉20秒)、沖、捧、擦」,注意個人衛生,以降低感染的機會。 澎湖縣政府衛生局局長鄭鴻藝再次提醒,家中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腸毒感染似感冒 3成民眾不易察覺

腸毒感染似感冒 3成民眾不易察覺#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腸病毒高峰未退,疾病管制局表示,近期新增4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其中1例為居住於北部的8歲男童、一名中部的1歲5個月男童、另2例為居住於南部的1歲及3歲10個月男童,其中3人已康復出院,統計結果顯示,今年截至6月25日止,已達82例重症個案,其中80例為腸病毒71型感染。依據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近期腸病毒疫情於高峰波動,且上週呈現微幅上升趨勢,腸病毒71型之活躍度仍未明顯下降,重症個案持續發生,疾管局提醒家有嬰幼兒的民眾以及教托育機構,許多腸病毒感染者沒有明顯症狀,或僅有類似感冒的輕微症狀,不容易察覺及預防,而成為潛在傳染源,所以唯有落實正確勤洗手,才能降低感染與傳播的機會。疾管局最新電訪民調(對象:5歲以下幼童主要照顧者)顯示,雖然7成以上受訪民眾均已認知腸病毒重症的前兆病徵,9成以上了解勤洗手的重要,但仍有3成照顧者當幼兒出現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時,仍不知應將幼兒送往大醫院緊急救治(本調查委託全國意向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調查日期自2012/6/15~17,調查對象:全國5歲以下幼童主要照顧者,調查樣本1108人。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2.9%)。 疾管局再次提醒民眾,平時應養成用「肥皂勤洗手」習慣,才能有效防範腸病毒,家中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

落實個人衛生原則 過一個健康又快樂的暑假

落實個人衛生原則 過一個健康又快樂的暑假#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炎炎暑假到來,根據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近期腸病毒疫情呈現波動趨勢,但仍處於流行高峰期,民眾不可輕忽,尤其夏季炎熱潮濕的氣候,有利於腸病毒繁殖與傳播,基隆市衛生局局長許明倫呼籲家有嬰幼兒的民眾,以及教托育機構,應持續落實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落實正確勤洗手,並定期以漂白水清理環境,以降低感染與傳播的機會。 隨著各級學校陸續放暑假,小朋友參加安親班、夏令營及各類暑期活動的機會大大增加,且多數幼托機構並未停班,仍有機會感染腸病毒,並傳染給家中其他嬰幼兒。許明倫局長提醒民眾及教托育機構人員,暑假期間仍應隨時注意個人、嬰幼兒及學童衛生,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如有疑似重症前兆,要儘速送至醫院,以及時獲得最妥善的治療。許明倫局長表示,因應暑假到來,小朋友應遵守衛生原則,吃東西前、如廁後需加強洗手;注意幼童營養、均衡飲食、運動及充足睡眠,以增強免疫力,減少可能與疑似病患密切接觸之機會,建議父母應避免幼童進出擁擠之戶內場所,盡量選擇戶外健康休閒活動,多親近大自然;大人及小孩在外出期間亦要經常洗手,注意衛生,最後若是幼童有疑似感染腸病毒時,應儘速就醫、遵循醫師指示治療;家中若有感染者,應與其他健康幼兒作適當隔離,且避免參加任何活動,以免傳染給他人,讓小朋友過一個真正健康、快樂的暑假。

腸毒71型活躍 南市一例重症死亡

腸毒71型活躍 南市一例重症死亡#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台南市衛生局6月21日出現首例腸病毒71型重症死亡案例,個案為5個月大男童,本月11日因發燒及口腔黏膜破損至診所就醫,診斷為腸病毒感染,13日出現活動力明顯下降、肌抽躍等重症前兆病徵,14日因病況快速惡化,於加護病房治療,雖經醫護人員盡力救治,仍不幸於21日晚間往生。衛生局疫調發現其同住家人及其褓母同時照顧的孩童皆無相關症狀。今年台南市截至22日已有22個確定病例,其中21人為3歲以下幼童。全國78例確定病例中,76例為腸病毒71型感染,1例克沙奇病毒A2感染,1例為伊科病毒感染。衛生局呼籲目前仍是腸病毒流行高峰期,腸病毒71型之活躍度仍高,重症個案持續發生,民眾及臨床醫師千萬不可輕忽。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人與人密切接觸、互動頻繁的處所,最容易傳播,該局特別提醒家中有5歲以下幼兒之家長及教托育機構,務必隨時注意個人及幼童手部衛生,「一起來洗手 腸病毒快走」,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若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民眾如有腸病毒相關疑問,可至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全球資訊網查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