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

夏至養心 吃這3味清熱又解毒

夏至養心 吃這3味清熱又解毒#養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節氣進入夏至,中醫師指出,夏天養生重「養心」,適合多吃番茄、空心菜、蓮子三種食材;預防醫學專家則說,炎炎夏日切勿讓心火、肝火助長熱勢力,透過正確呼吸法,可調節情緒、避免情緒暴衝,預防致命的心肌梗塞。陽氣極盛 冬病夏治最佳時機中醫師彭溫雅指出,夏至過後,開始進入中醫所謂的「三伏天」,指的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日子,此時陽氣極盛,最適合調理身體,導入陽氣,也是體質虛寒民眾「冬病夏治」最佳時機。夏天養生,重養心。夏天容易心煩氣躁、腸胃功能運作遲緩,因此,適合多吃易消化的新鮮清淡飲食,也要避免吃生冷食物。彭溫雅表示,一般夏天都會推薦涼性食材,但對於體質虛寒者,可以透過吃薑這類熱性食材,藉由飲食保養身體陽氣,達到「冬病夏治」之效,或是多吃補脾胃的山藥等,她特別推薦番茄、空心菜、蓮子三種常見食材。番茄生津、蓮子降火、空心菜潤腸中醫認為,番茄「色赤入心」,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熱解毒、養血平肝等作用;夏天天氣熱,吃番茄有助於刺激食欲。直接生食,有較多維生素C,可養顏美容;烹煮時加入少許油,可釋出較多茄紅素,有助於抑制對身體不利的自由基。空心菜是中醫「五菜」之一,有充養臟腑的作用。中醫認為空心菜可清熱解毒、潤腸通便,如同天然保護罩,可防止夏天的細菌病毒入侵體內。蓮子與心、脾等臟腑有關,具有降心火、養心神的功效。夏天除了吃蓮子,也可多吃由芡實、茯苓、山藥、蓮子所組成的「四神湯」,有助體內排濕。夏天易有熱痙攣、熱衰竭、熱中暑等「熱傷害」疾病,哪些人容易身受其害?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說,是肌肉少、出汗少的人。如果上半年有認真提升肌肉量,把循環拉起來,基本上就不太會中暑;如果還沒練成,預防中暑一定要在口渴之前喝水。藥食同源 早上三片薑賽過喝參湯此外,冬天祛寒排濕,不如盛夏借力使力效果來得好。散寒去濕的熱薑茶、消炎抑癌的老薑、開胃促消化的嫩薑,夏至吃,薑薑好。所謂藥食同源,「早上三片薑,賽過喝參湯」、「家有小薑,小病不慌」、「飯不香,吃生薑」等流傳已久的順口溜,正好反映夏至時節的人體需求。洛桑加參表示,夏至雖不是最熱,但從現在開始,暑熱將一路熱到立秋。散熱這檔事,全靠「心」來驅動。一旦熱浪來襲,心就必需更快更多地打出血液,以供應皮下血管擴張散熱。因此,心肌梗塞也時有所聞,要多留意。炎炎夏日,洛桑加參強調「炎」字已有兩個「火」,切勿再讓心火、肝火助長熱勢力。預防心肌梗塞、腦梗塞,建議三高患者,除了平日控制血糖、血脂、血壓,也可透過3步驟呼吸法,調節情緒、避免情緒暴衝。步驟1:暴怒時,先別急著罵人,不說話,視線移到手機。步驟2:叫出手機時鐘裡的碼表,深吸一口氣,再點啟動。步驟3:看著碼表,憋氣約15到20秒,把氣吐出來。以上步驟重複幾次,直至心能「靜」下來為止。

養身也要養心 熟齡族延緩老化4秘訣

養身也要養心 熟齡族延緩老化4秘訣#養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大多很重視養身,但卻很少聽到有人在談養心,人們願意花大錢去買名貴的補藥、營養補充品,企圖能找回青春,然而事實上,「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動補,動補不如心補」。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聞振祺表示,銀髮族有養心秘訣,可以活得更有趣味,那麼要如何養心呢?提供以下幾點給大家參考:1.年輕時開始儲蓄年老時的生活本錢大家都知道養老要有「老本」。但是所謂老本不應侷限在狹義的經濟上。應當從年輕時,開始儲蓄將來年老時的各項人際關係的本錢(老朋友)、身體的本錢(保養好的身體)、心靈的本錢(良好嗜好或信仰)。2.活到老,學到老,動到老,積極且適當使用軀體與腦力許多銀髮族經常一退休,就放棄了原先規律的生活步調,整天懶散缺乏鬥志,其後就開始大小毛病不斷,最後甚至出現失智的現象。實際上,生有涯,學無涯,唯有有前瞻、有意義的生活,才會令人長壽。所以每位銀髮族都應當安排實際可執行的每日行程,使自己不斷學習與成長。積極且適當的使用軀體與腦力,讓身心都出汗,才可防老化。3.改變扭曲的負面思考思考、想法常都是長期培養出來的產物,它能夠被保留下來就表示它一定有存在的價值,至少是曾經有過。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想法、觀念可能已經不合時宜,但是卻很難被發現、查覺。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存在著許多的負面想法,例如以偏概全,非黑即白或標籤化思考。我們應當避免這些負面思考,對於萬事萬物,多從正向去看;要作自己情緒的主人,而不是被負面的想法牽著鼻子跑。4.滿足目前所擁有的一切,該放手的就要放手怨天尤人,整天生氣而無法釋懷,只是拿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自己看不慣卻氣得怒火衝冠,引起高血壓、腦中風、胃痛、胃出血、心臟病等,最後身心都受到影響。聞振祺臨床心理師建議,銀髮族要養心,就必須避免生氣與計較。該放手給後輩的,就不要自己操煩:以樂觀豁達的心理,一切「隨緣」、「能伸能屈」的態度,面對生活。孔子也說過「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要我們有所節制、不貪求、滿足現況、用感恩的心來接受上蒼所給予的一切,珍惜上蒼所賜予的每一件事物,才是身心健康的法則。

夏至養心 這3種食材清熱又解毒

夏至養心 這3種食材清熱又解毒#養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節氣進入夏至,中醫師指出,夏天養生重「養心」,適合多吃番茄、空心菜、蓮子三種食材;預防醫學專家則說,炎炎夏日切勿讓心火、肝火助長熱勢力,透過正確呼吸法,可調節情緒、避免情緒暴衝,預防致命的心肌梗塞。陽氣極盛 冬病夏治最佳時機中醫師彭溫雅指出,夏至過後,開始進入中醫所謂的「三伏天」,指的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日子,此時陽氣極盛,最適合調理身體,導入陽氣,也是體質虛寒民眾「冬病夏治」最佳時機。夏天養生,重養心。夏天容易心煩氣躁、腸胃功能運作遲緩,因此,適合多吃易消化的新鮮清淡飲食,也要避免吃生冷食物。彭溫雅表示,一般夏天都會推薦涼性食材,但對於體質虛寒者,可以透過吃薑這類熱性食材,藉由飲食保養身體陽氣,達到「冬病夏治」之效,或是多吃補脾胃的山藥等,她特別推薦番茄、空心菜、蓮子三種常見食材。番茄生津、蓮子降火、空心菜潤腸中醫認為,番茄「色赤入心」,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熱解毒、養血平肝等作用;夏天天氣熱,吃番茄有助於刺激食欲。直接生食,有較多維生素C,可養顏美容;烹煮時加入少許油,可釋出較多茄紅素,有助於抑制對身體不利的自由基。空心菜是中醫「五菜」之一,有充養臟腑的作用。中醫認為空心菜可清熱解毒、潤腸通便,如同天然保護罩,可防止夏天的細菌病毒入侵體內。蓮子與心、脾等臟腑有關,具有降心火、養心神的功效。夏天除了吃蓮子,也可多吃由芡實、茯苓、山藥、蓮子所組成的「四神湯」,有助體內排濕。夏天易有熱痙攣、熱衰竭、熱中暑等「熱傷害」疾病,哪些人容易身受其害?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說,是肌肉少、出汗少的人。如果上半年有認真提升肌肉量,把循環拉起來,基本上就不太會中暑;如果還沒練成,預防中暑一定要在口渴之前喝水。藥食同源 早上三片薑賽過喝參湯此外,冬天祛寒排濕,不如盛夏借力使力效果來得好。散寒去濕的熱薑茶、消炎抑癌的老薑、開胃促消化的嫩薑,夏至吃,薑薑好。所謂藥食同源,「早上三片薑,賽過喝參湯」、「家有小薑,小病不慌」、「飯不香,吃生薑」等流傳已久的順口溜,正好反映夏至時節的人體需求。洛桑加參表示,夏至雖不是最熱,但從現在開始,暑熱將一路熱到立秋。散熱這檔事,全靠「心」來驅動。一旦熱浪來襲,心就必需更快更多地打出血液,以供應皮下血管擴張散熱。因此,心肌梗塞也時有所聞,要多留意。炎炎夏日,洛桑加參強調「炎」字已有兩個「火」,切勿再讓心火、肝火助長熱勢力。預防心肌梗塞、腦梗塞,建議三高患者,除了平日控制血糖、血脂、血壓,也可透過3步驟呼吸法,調節情緒、避免情緒暴衝。步驟1:暴怒時,先別急著罵人,不說話,視線移到手機。步驟2:叫出手機時鐘裡的碼表,深吸一口氣,再點啟動。步驟3:看著碼表,憋氣約15到20秒,把氣吐出來。以上步驟重複幾次,直至心能「靜」下來為止。

立夏養心 這6種食物補氣又補血

立夏養心 這6種食物補氣又補血#養心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今天是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第七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代表夏季正式開始。逐漸升高的氣溫,容易讓人心浮氣燥,故立夏養生要注意養心。中醫所說的「心」,除了心臟外,還包括心理因素,因此夏季養生要避免心火內生,正所謂心靜自然涼。那麼該如何養心呢?中醫師表示,要靜養、早睡早起,避免大量出汗,因為「汗」出傷陽。飲食方面,要掌握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原則,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糧,增加纖維素、維生素C、維生素B和水分的補充。這時節的養生原則為健脾除濕、清熱消暑、補養肺腎、冬病夏治。夏天養生多吃紅色食物夏季養心,建議吃橘紅色食物最適當,因為從陰陽五行來說,紅為火、入心,可補氣補血,此外,像是紅椒、紅麴、山楂、紅豆、紅薯、蘋果等,夏季養心都可以參考食用,以下推薦6大富營養價值的養心食材。1. 紅棗補心氣健脾氣,增強心肌收縮力,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強,這樣供給心臟的氧氣也會隨之增加,加速新陳代謝,同時改善心肌營養,對保養心臟十分有益。2. 紅豆夏日多吃紅豆,可緩解口渴煩躁,尤其在正午時分,是「心火」最旺之時,容易出現心煩易怒,因此這個階段,避免心火過亢,食用紅豆最適宜。3. 番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A,能增強體力和緩解工作壓力造成的疲勞。尤其是番茄紅素對心血管具有保護作用。4. 櫻桃櫻桃含鐵量高,能促進血紅蛋白再生,提高人體免疫力。5. 胡蘿蔔阝胡蘿蔔素可以增加身體血管抗氧化的作用,有效防止毒物隨血液進入心臟,也是很有效的護心食物。6. 葡萄柚果肉粉紅柔嫩,多汁爽口,味道有些偏苦,但正符合了心臟喜歡的食物特徵。葡萄柚含鉀不含鈉,可說是維護心血管的最佳水果。

心臟衰竭分4級 養心需從日常做起

心臟衰竭分4級 養心需從日常做起#養心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心臟衰竭是個結果,而造成衰竭的原因很多,像是高血壓、瓣膜性心臟病、缺血性心臟病、肺動脈高壓、貧血、心肌梗塞外,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的下降,老化確實會有心臟功能下降的可能,因而慢慢出現心臟衰竭的「累、喘、腫、咳嗽」症狀。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楊秋芬醫師表示,當我們力氣太小、搬不動重物的時候,可能會去把自己的肌肉練得強壯一點,心臟肥大的概念也是這樣,當心臟正常的跳動沒辦法供應全身的血流所需的時候,心臟的肌肉就會越來越肥,希望可能滿足身體的需求;但再怎麼強壯的肌肉都有極限,當心臟到達極限,就會進入「心臟衰竭」,就像得了心臟的癌症一樣,心臟慢慢失去功能。心臟衰竭嚴重度分4級楊秋芬醫師表示,從日常生活可以約略評估心臟衰竭的嚴重度,爬樓梯、掃地會喘為「第二級」,刷牙會喘為「第三級」,坐著會喘就是「第四級」。走路活動就會喘,代表血液供應不太夠,下肢會有點水腫,晚上睡不好一直起來尿尿,這些都有可能是心臟衰竭的表現,如果有觀察到這些表現就應該就醫檢查。治療心臟衰竭要先找出心臟衰竭的原因,不同的問題會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楊秋芬醫師表示,輕微的心臟衰竭可透過藥物、調整生活型態來治療,但如果是心室擴大且增厚心臟腔室的收縮呈現不協調狀態,就需要裝置心臟節律器治療;如果是瓣膜的問題,可能有必要做手術修補,這些都有助於改善心臟衰竭。主動脈瓣膜要能正常打開與閉合而要讓心臟這顆馬達發揮作用,首先「心門」也就是主動脈瓣膜要能正常打開與閉合。主動脈瓣膜是心臟輸出血液的出口,跟人體許多器官及組織一樣,會因為年紀變大而出現退化,或者因為疾病等問題造成異常,該出去的血液沒辦法完全輸出,心臟一收縮還會往回跑,當主動脈瓣膜出現異常的時候,就有可能出現心絞痛、胸悶、頭暈、呼吸喘等症狀,還會引起心臟衰竭。花蓮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的外科部主任張睿智表示,臨床上可以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主動脈瓣膜的異常,中度以內通常會安排定期追蹤,並且合併心臟內科進行治療。但是中重度以上時期,也就是上述症狀全部合併出現時,這時候就需要進行開心手術-主動脈瓣膜置換。除了會留下約20公分傷口的傳統開心手術,現在醫界也會利用包含達文西機器手臂在內等技術,進行微創手術,傷口只剩下約7公分,也能縮短體外循環人工心肺機的使用時間,傷口小恢復期快,病人通常一天左右就可以出加護病房。要有效扭轉心臟衰竭病情,除了積極接受心臟衰竭藥物治療、配合醫囑及定期回診外,還需嚴格控制飲食的水分及鹽份。楊秋芬醫師也表示,心臟衰竭的藥物選擇相當完整,病友只要積極與醫師配合,遵照醫囑服藥、配合定期追蹤積極治療,疾病是可以穩定控制的,建議病友日常飲食應避免吃太鹹的食物,才不會增加身體負荷,同時接受心臟復健治療,安排合適的運動訓練項目並做好體重管理,有機會使疲乏無力失去彈性的心臟恢復到正常大小,病人也能回到未發病前的良好生活品質。護心、養心 從日常做起心血管疾病牽涉許多共病,是相當複雜的疾病,需要跨領域合作整合照顧。預防勝於治療,想要遠離心血管疾病就要從護心新生活開始做起。謝美玲助理教授提醒民眾,必需從日常飲食調整做起,而戒菸是首要任務外,還要遵守低糖、低鹽、少油的「粗茶淡飯」飲食原則,並適當減少生活壓力,平時紓壓並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讓血管充滿彈力,都是遠離「傷心」的養生秘訣。

天熱心煩氣躁 烏梅湯養心又解膩

天熱心煩氣躁 烏梅湯養心又解膩#養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夏季氣溫升高,有時候還伴有潮悶,人很容易心煩氣躁,就算待在冷氣房裡,還是會覺得心神不安。這是因為夏季屬火,火氣通於心、心性為陽,人體的陽氣在這個時候也處於旺盛階段,所以夏季的炎熱最容易干擾心神,使心神煩亂,總覺得心裡不得安寧。而心煩會使心跳加快,心跳加快則會加重心臟的負擔,誘發疾病,所以夏季也是心臟病多發季節,要注意養心。夏季雖炎熱 飲食也不可過寒養心應先做到心靜,因為「心靜自然涼」,但做起來可不容易。想要心靜,首先應該懂得清心寡欲,心中少一分欲望,就會少一分煩惱,就不會傷及心臟。另外,閉目養神也是養心的好辦法,可以幫助人排除雜亂的心緒。心火過旺時可吃些味苦食物以削減心火。雖然夏季炎熱,飲食也不可過寒,因為人體實際處於外熱內寒的狀態,冷食吃多了易傷脾胃,會引起吐瀉。這段時期出汗較多,可以多食酸味以固表,烏梅湯就是很好的解渴消暑聖品。烏梅湯 材料:乾烏梅 15 顆,山楂 20 克,桂花 2 克,甘草 10 克,冰糖30 克。 做法:1. 乾烏梅和山楂先加水泡開。2. 將泡開的烏梅和山楂連同桂花和甘草用紗布包起來,放入砂鍋中。3. 加適量水,用大火煮沸,再加入冰糖後用小火熬煮 3 小時以上,大約熬去一半水量時出鍋,放涼後飲用。感冒、咳嗽、腹瀉、經期及產前後少吃烏梅《本草綱目》中說用烏梅「煎湯代茶喝」可以治「泄痢口渴」。加入了山楂、甘草的烏梅湯不僅可以解口渴,去五心煩躁,也有很好的消食解膩作用。烏梅雖能開胃除煩,但也需要注意一些禁忌。感冒發熱、咳嗽痰多者,患有痢疾、腸炎的人,及女性在生理期及產前、產後都要少食烏梅。此外,像茯苓、麥冬、小棗、蓮子、百合、竹葉、柏子仁等,都有不錯的養心作用,可根據情況在醫師指導下做成藥膳調理身體。(本文摘自/養生湯療:中醫大師教你,喝湯能解決的問題就別喝藥/世茂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