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型3

寶寶保護力夠了嗎?出遊前爸媽必看!醫教「疫苗防護攻略」:肺炎鏈球菌這個型別須特別留意

寶寶保護力夠了嗎?出遊前爸媽必看!醫教「疫苗防護攻略」:肺炎鏈球菌這個型別須特別留意#血清型3

暑假到了,許多爸媽早就規劃好全家出遊的行程。不管是海外長程旅遊,還是國內親子旅行,寶寶的健康防護,絕對是每位家長最在意的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黃高彬提醒,隨著暑期人潮頻繁流動,細菌、病毒容易交叉傳播,其中肺炎鏈球菌的威脅不容忽視,特別是高危險性的「血清型3」,即使已經接種疫苗,仍有可能發生突破性感染。 5歲以下幼童、特別是1歲以下嬰兒,因為免疫系統尚未成熟,是肺炎鏈球菌感染的高風險族群。常見的症狀為高燒、咳嗽、呼吸急促等,若細菌侵入血液或腦部,可能引發菌血症、腦膜炎等重症,甚至留下痙攣、聽力障礙等嚴重後遺症,影響孩子一生。 肺炎鏈球菌百種型別中,誰最棘手?醫:血清型3最難防! 肺炎鏈球菌有超過百種型別,黃高彬提醒,血清型3為其中難纏的高危險型別。由於其外層莢膜特別厚,就像穿了一件羽絨外套,人體免疫系統難以突破,即便已完成常規接種,針對血清型3的保護力仍較其他型別低2到3成。 根據國際醫學期刊《The Lancet》最新監測及台灣研究指出,即便在普遍接種PCV13(13價)的國家中,血清型3仍是造成5歲以下幼兒侵襲性感染的主因,除了台灣也包含日本、香港等親子暑期旅遊熱門地區,家長們須特別留意。甚至有部分血清型3菌株產生變異,出現「免疫逃脫」現象,讓疫苗防護更具挑戰。 【爸媽最在意4大問題】疫苗怎麼打?怎麼選?醫師一次解答! Q1. 公費疫苗打了,還需要自費嗎? 針對肺炎鏈球菌,目前台灣公費疫苗提供「2+1」模式,即在寶寶2個月、4個月、12-15個月各接種一劑,但近年國際研究發現,這樣的接種方式雖能提供基本保護,但在面對血清型3時仍容易出現突破性感染。因此黃高彬建議,可於寶寶6個月時再自費補強一劑PCV13(13價)或PCV15(15價),把「2+1」升級為「3+1」,有效提高防護力,降低重症風險。 Q2. PCV13(13價)、PCV15(15價)、及更多價數的PCV20(20價),怎麼選? 不少家長在選擇時,常誤以為「價數越多,保護越全面」,但黃高彬提醒,疫苗的保護力其實就像一塊大餅,當一塊餅分給越多型別,每個型別所分到的保護力就越容易被稀釋。因此,建議選擇疫苗時,應優先重視疫苗針對高危險性的血清型3所提供的防護力,不應僅以價數多寡作為判斷標準。 Q3.接種PCV13(13價)後能再接種PCV15(15價)嗎?混合接種會有風險嗎? 即使寶寶已經接種了公費的PCV13(13價),6個月時仍可以接種PCV15(15價)來進行補強,有效提升寶寶的防護力。至於12個月時的最後一劑,爸媽也可以根據需求和醫師討論,選擇公費的PCV13(13價)或是自費的PCV15(15價),兩種疫苗交替接種的安全性無虞,爸媽們可以安心。 Q4.錯過了6個月的自費疫苗時機,還能再補接種嗎? 可以喔!根據衛福部資料,2-5歲的兒童為IPD的感染高風險群體,因此許多醫師建議,即使錯過了6月的自費疫苗接種時機,仍可以和醫師討論在孩子2-5歲時補接種一劑PCV13(13價)或PCV15(15價),加強孩子的免疫保護力,也減少感染後引發併發症及死亡的風險。 守護寶貝健康 家長必做健康守護功課!別讓肺炎鏈球菌有機可乘 暑假是旅遊旺季亦是感染高峰,黃高彬提醒,家中若有嬰幼兒的家長,應盡早將疫苗接種納入規劃,越早建立免疫防線,對孩子的保護就越可靠。另外,如果孩子出現高燒、咳嗽、喘促等呼吸道症狀,務必盡速就醫,及早治療,防止病情惡化。 圖/黃高彬醫師建議,於寶寶6個月時補強一劑PCV13(13價)或PCV15(15價),能夠有效提高防護力,降低重症風險。

大S和教宗躲不過! 流感&細菌型肺炎疫情席捲而來

大S和教宗躲不過! 流感&細菌型肺炎疫情席捲而來#血清型3

近期流感與肺炎鏈球菌感染打破秋冬流行期,且肺炎鏈球菌感染案例更是突破六年新高。對此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邱南昌醫師解釋,夏季也有感染案例,主要原因包含氣溫變化、免疫負債,以及個人衛生習慣鬆懈等,其中肺炎鏈球菌以「血清型3」尤其嚴重,歷年來在肺炎鏈球菌感染案例,血清型3長期榜上有名。在病毒細菌肆虐的時期,針對肺炎鏈球菌,大人、小孩該怎麼預防,來看專家解說: 夏令病毒細菌大亂鬥 流感&肺炎鏈球菌恐創高峰 時序逐漸步入夏季,但流感疫情仍處於流行期,似乎有點反常。對此邱南昌醫師警示,根據疾管署資料,去年6月出現一波流感及肺炎鏈球菌感染高峰,而今年度恐出現同樣的趨勢,顯示病毒與細菌打破往年常規秋冬流行期,全年無休。日前大S與教宗皆因流感併發肺炎辭世,引發大眾人心惶惶,邱南昌醫師也解釋,感染流感後容易引發細菌型肺炎,最常見的細菌就是肺炎鏈球菌。針對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高風險族群如下列,因此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家庭,須特別注意: 5歲以下嬰幼兒 65歲以上老人 慢性疾病族群患有氣喘、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吸菸、高飲酒量、心臟疾病和慢性肝病等。 血清型3又毒又難對付 死亡率高! 邱南昌醫師分享,肺炎鏈球菌中容易造成侵襲性感染的血清型大概有10多種,其中血清型3因其特殊構造,抗體較難以對付,感染後死亡率高達30-47%,死亡率頗高。疾管署流行病學監測數據來看,多年來血清型3也一直是本土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的「常客」,年年榜上有名,不可輕忽。且不只台灣,如日本、香港、南韓等大眾喜愛旅遊的鄰近地區,都深受血清型3的肆虐與威脅。 大人/小孩疫苗怎麼選? 專家這樣建議 現行台灣市面上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有2種,分別為: 結合型疫苗: 13價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PCV13)、15價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PCV15) 多醣體疫苗: 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SV23) 隨著疫苗演進,朝向多價數疫苗研發,除了PCV13/PCV15之外,未來也有其他更多價數的肺炎鏈球菌疫苗,但是須注意多價疫苗針對幼兒抗體濃度的表現,建議民眾可針對嚴重血清型,例如血清型3,主動與醫師討論肺炎鏈球菌疫苗之選擇。最後,邱南昌醫師強調,面對目前全年無休的流感與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感染,除了勤洗手、戴口罩等個人衛生防護之外,建議依照醫囑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 高風險族群成人接種建議: 目前政府提供65歲以上長者公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然而患有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心臟疾病等慢性病病人罹患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風險最高達10倍,死亡率也大幅提高!而疾管署也建議19 -64 歲慢性疾病族群,應優先接種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PCV13/15),再接種23價多醣體疫苗(PPSV23)。邱南昌醫師也提到,針對較嚴重的血清型3,可主動與醫師討論如何預防,加強保護。 嬰幼兒接種建議: 目前公費PCV13接種於出生滿2、4以及12-15個月,而邱南昌醫師也建議第6個月可再追加一劑PCV13或PCV15,加強黏膜保護力。而針對死亡率高的血清型3,爸媽也可與醫師討論肺炎鏈球菌疫苗的選擇。 圖/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難以對付,且盛行於台灣、日本、韓國等地區,呼籲19-64歲慢性病高風險族群、以及1歲前幼童,可與醫師討論肺炎鏈球菌疫苗的選擇。 圖/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邱南昌醫師指出,今年肺炎鏈球菌感染出現高峰,其中「血清型3」尤其嚴重,提醒高風險族群盡快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