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王國

數位時代育兒警訊:研究證實過度使用螢幕損害兒童視力與發育,蔡司光學推五大標準守護眼健康

數位時代育兒警訊:研究證實過度使用螢幕損害兒童視力與發育,蔡司光學推五大標準守護眼健康#近視王國

每年3/23為國際視光日(World Optometry Day),旨在「改善世界各國的眼睛照護品質」,以此提高世界對於視力保健的重視。現代父母常見「平板育兒」方式,可能讓兒童不只視力受損,發育也受限!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副教授孫涵瑛提醒,家長對於兒童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務必要「小心眼」,除注意使用時間、讓眼睛充分休息,也要時刻留意近視度數的加深與否。 統計指出,台灣18-24歲者近視率已高達73%1,眼鏡成為台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陪伴,根據近期醫療媒體進行的一份針對台灣民眾視力保健行為的調查2,高達8成民眾都曾在配新鏡片後,因度數有誤差或不合適,而有頭暈、噁心等不適狀況發生,從社群輿情觀察也發現不少民眾曾有新配鏡片後出現頭暈的問題,不僅看東西吃力、視力模糊,甚至影響到睡眠,也反映出調查中民眾對於配鏡度數是否精準、配戴舒適度最為重視。 平板育兒成趨勢,時間需謹慎控制 研究證實:過度使用螢幕 對兒童視力及發育恐皆有負面影響 根據統計,台灣人一天的螢幕使用時間高達7小時,名列全球第15名3!數位時代雖帶來方便,卻同時綁架了我們的目光,花費多數時間在3C產品上,可能傷害視力、失去好眼力。而3C產品對兒童的吸引力尤其大,進而衍生出現代父母常見的「平板育兒」方式,不過這種專屬於數位時代的教養方式,卻有可能在讓孩子聽話的同時,反而傷害其視力健康,甚至影響發育與認知能力。 近期一項研究發現,每增加1小時的螢幕使用時間,即可能讓近視的風險增加2成,若是超過4小時,近視更有可能急遽加深4。尤其針對發育中的兒童,由於度數尚未固定,更有可能在其成長過程中持續增加度數,讓孩子演變成高度近視,成為近視併發症的高風險族群。 此外,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LM)也指出,如兒童過度使用螢幕,可能對於其感覺、動作、發展和學業成績等產生負面影響,如於早期發育時接觸螢幕,則可能導致晚年認知能力和學業成績下降,另外包含語言發展、情緒發展、肥胖、睡眠障礙、憂鬱和焦慮等,可能也與長時間使用螢幕有關,並阻礙兒童的社交和情緒能力發展5,6。現代人對於智慧型裝置的高度黏著性,儼然成為視力及兒童發展的隱憂之一,對此,孫涵瑛副教授提醒,家長對於兒童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需謹慎控制,除了讓眼睛充分休息,也要時刻留意近視度數的加深與否,避免「惡視力」悄悄找上門。 全球近視人口急遽攀升, 台灣成近視王國、眼鏡不離身 最新全台視力保健行為調查:8成民眾曾因配鏡產生不適 近期一則發布於《英國眼科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的研究顯示,全球近視比例正在快速增加,數據指出,近視人口從1990-2023年由24%增加至36%,上升比例超過一成,其中更在2020-2023短短三年期間上升6%7,顯見近視人口的加速攀升!另外根據國際近視研究所的預估,2050年全球近視人口將高達50%8,意即每2人就有1人患有近視。而台灣在近視人口的發展,多年來也同樣不遑多讓,被稱為「近視王國」,統計指出,台灣2020年近視比率已高達73%1,在全世界名列前茅。 近視率居高不下,許多民眾更因此對於眼鏡寸步不離,而近視後是否能看得清楚及舒適,關鍵在於度數正確、品質良好的鏡片。然而,根據近期醫療媒體針對台灣民眾視力保健行為的調查指出2,高達8成的民眾曾在配新鏡片後,有頭暈、噁心等不適狀況發生。調查也顯見,民眾在配鏡時,最重視「檢測結果是否精準」,而「配鏡流程」則為影響民眾選擇配鏡診所或店家的次要因素。因此,讓民眾感受「專業的驗配流程,以提供度數精準的鏡片」,凸顯出視覺舒適度與配戴體驗密切相關,度數合宜的鏡片不僅能提升視覺品質,也能減少不適感。 孫涵瑛副教授表示,配鏡不當確實有可能讓身體出現不適現象,像是度數不足導致眼睛看不清楚,不僅會危害視力,還可能進一步造成噁心、沒食慾、視覺模糊等症狀。從社群中也常見網友討論「慘烈」的配鏡經驗,不僅看東西吃力、視力模糊,甚至影響到睡眠,出現許多需要重新配鏡、重新調整度數的問題,也有網友分享因配戴不適重複配了好幾副眼鏡,白花了許多錢卻得不到良好的視覺感受。 迎接國際視光日 呼籲民眾關注視力健康 愛護視覺刻不容緩 蔡司光學提出「五大標準」助護眼 每年3/23為國際視光日(World Optometry Day),旨在「改善世界各國的眼睛照護品質」,以此提高世界對於視力保健的重視,節日源頭可回溯到1986年,由IOOL國際驗光和光學聯盟(該組織現已改名為世界眼科視光學理事會WCO)所訂定。目前針對視力保健的重視,全球共識皆走向一致,WHO曾在《世界視覺報告》中指出,伴隨嚴重併發症的高度近視患者將於2030年達到5億人9,顯示視力保健的需求大幅增加,同時也對視光及眼疾相關產業帶來衝擊與影響,各大企業持續推動視力問題解決方案,例如針對現代人的長時間、高頻率使用數位設備的「忙碌視覺」行為來研發鏡片,或是優化鏡片光學設計,透過擴大鏡片的的最佳視區範圍,來減低近視者的用眼負擔。 多年來,蔡司光學致力於提升民眾的視覺體驗,期望以高品質鏡片來滿足各種用眼需求,今年更推出「蔡司視覺享驗」來詮釋配鏡概念,用全球領導品牌的最高準則,重新定義專業配鏡流程,此次列出的五大標準包含「個人專屬數據」、「專業配鏡專區」、「原廠認證設備」、「原廠認證店家」、「詳細視力評估」。最後,蔡司光學也提醒民眾,務必重視視力保健,謹慎愛護雙眼,諮詢專業配鏡人員,讓配鏡後看得清晰且舒適。

全台民眾「視力保健行為大調查」結果出爐:8成民眾曾因錯誤度數感到不適 多數民眾配鏡「不求快、但求準」,專業度為關注重點

全台民眾「視力保健行為大調查」結果出爐:8成民眾曾因錯誤度數感到不適 多數民眾配鏡「不求快、但求準」,專業度為關注重點#近視王國

近年來,科技快速進展,現代人在工作和學業上無不數位化,智慧型裝置越來越精細、講求輕薄短小的同時,反而導致民眾容易用眼過度,讓雙眼視力岌岌可危!台灣面臨近視人口居高不下的窘境,更讓台灣因此有「近視王國」之稱,在生活上,我們除了離不開手機,高度近視也讓「眼鏡」成為最不可或缺的重要必須品,幫助我們順利完成生活上的各種挑戰。 從小到大,不少民眾都有配鏡的經驗,但配到不適合的眼鏡,可能進而引發身體不適、影響生活品質,此次,為了解民眾的視力保健行為與配鏡認知,此次《優活健康網》針對全台700位以上民眾,年齡包含19-60歲以上成年人,進行「視力保健行為大調查」,結果顯示,視力的檢測結果、配鏡流程為大眾關注重點,而多數民眾較不在意平價/快速的配鏡服務,另外,具備高科技及數據分析輔助的數位驗光方式,亦受到民眾關注。 台灣近視人口逾73%,視力保健成趨勢!優活健康大調查-揭露全台民眾「視力保健行為」 眼鏡為現代人生活必需品,逾8成民眾卻曾因度數錯誤曾有不適感 你是否也習慣手機、平板、筆電、智慧型裝置不離身,盡情享受科技為我們帶來的便利?數位時代雖大幅提升我們的生活方便性,卻也近而間接導致近視成為這個進步時代的常見症狀之一。根據國際近視研究學會2020年的資料顯示,臺灣18~24歲者每100人就有73人近視,近視人口竟已達7成以上!不過,近視雖常見,但風險卻不可輕易忽略,尤其高度近視者(>600度)有較大機率確診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若稍不注意,就可能讓失明找上門。為了解大家對於視力健康是否已經擁有足夠且正確的認知度,本次優活健康網特別針對全台民眾,進行「視力保健行為大調查」。 雙眼視力為身體健康的重要部份,民眾也應重視眼部的保健及健康度,根據此次調查結果顯示,約有6成5的民眾選擇一年進行一次視力檢查,來定期追蹤眼睛狀況,落實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而有許多人從年幼時期即近視,若未能及時控制,隨著年紀漸長,通常度數都會隨之增加,也讓眼鏡成為寸步不離的生活夥伴,顯示一副擁有舒適視覺的眼鏡,對很多人來說極為重要。不過調查卻顯示,有近8成的民眾,都曾經在配鏡後感到不適,包含像是頭暈、噁心等。這種情況,多是因為鏡片與近視度數偏差所造成,顯示一副鏡片必須配有精準度數,方能創造良好的視覺感受,幫助視力達到最佳狀態。 獲得清晰視覺應不求快,個人化數據為舒適關鍵 配眼鏡,錢不是問題!民眾重點結果要精準,配鏡流程為次要 視覺是我們極其重要的感官,如今大眾對於眼鏡的需求大增,看得清楚又舒服,是多數人對於一副眼鏡的基本要求,因此在事事求快的時代,民眾卻願意在配鏡過程時放慢腳步。根據問卷結果顯示,高達7成以上的民眾願意花更多時間,進行詳細的視力測量以確保準確度,反映民眾希望可以不再只是被動接受鏡片的度數限制,而是透過個人化的數字結果,來找到專屬鏡片。不過,近年來,在台灣隨處可見標榜快速、平價的配鏡店家,快時尚眼鏡行的崛起,卻可能在求快的同時,忽略配鏡的細節考量。 觀察到這個現象,調查也針對此特性來了解民眾想法,而結果揭示,僅有約3成的民眾傾向平價、快速、地點方便的店家,反之,多數人認為配鏡最重要的關鍵是「檢測結果」,由此可見,大眾仍關注與眼鏡品質和視力健康最直接相關的因素。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配鏡流程」則為影響民眾選擇驗配場所的次要因素,顯示出大眾對於服務過程的期待及重視。 民眾回訪配鏡「8成」跟專業度有關!服務、精準度缺一不可 數位化驗光成年輕焦點,原廠認證助中年增信心 當調查中提及,最影響民眾回訪同一地點進行視力檢測或配鏡的原因為何,數據顯示有8成以上消費者更重視診所或店家的「專業度」,包含服務及檢測結果的精準度,其結果更與民眾最重視的配鏡因素不謀而合,顯示多數人最重視是否可以藉由「專業的驗配流程,以獲得度數精準的鏡片」,相比之下,價格則非主因。另外,近年來隨著驗光科技與智慧醫療的推動,可以看到現在不少驗光所早已揮別陳舊、陰暗的刻板印象,不再是過去常見昏暗窄小的驗光空間,而是配有最新的儀器設備,顯示視力的測檢測技術更進一步,視力保健已然成為驗光及眼科醫療發展的一大重點。 設計明亮、陳列舒適,是現今許多驗配場所的空間規劃,這種更加整齊、富有科技感的室內設計方式,對於吸引民眾前來進行視力檢測,具有一定的幫助。調查指出,有4成的民眾會更願意走入「空間明亮、舒適」的驗光所,另外如店家配有多樣化的鏡片及鏡框選擇,也可能吸引民眾前往。此外,在19-29歲的年輕族群,多數表達有興趣體驗「數位化」的科技驗光,顯示出年輕民眾對視力保健科技的興趣與好奇,針對40-60歲以上的中年族群,則有較多數表示驗光設備如有知名品牌背書,會增加對於檢驗結果的信心。此調查結果,同時表示民眾對於視力保健的觀念,除了關注眼睛測量的技術和服務外,注意力也逐漸轉移至驗光所的空間呈現及檢測工具上。 最後,《優活健康網》提醒,眼睛是靈魂之窗,應選擇專業的驗光流程與配鏡服務,無論是日常保視力矯正,也要諮詢專業驗光或醫療人員,確保獲得最符合個人需求的鏡片與眼鏡,為視力健康把關,專業驗光流程不僅影響配鏡準確度,更直接影響日常用眼健康,因此,選擇具備完整驗光設備的驗光所,同樣也是視力保健的重要一環。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