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痙攣

嚇壞爸媽的小兒抽搐 熱痙攣怎處理?

嚇壞爸媽的小兒抽搐 熱痙攣怎處理?#熱痙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熱性痙攣是小朋友常見的痙攣原因,多發生在6個月到5歲間,發作時全身會呈現大發作型態,時間小於15分鐘,24小時內只發作一次。高醫附醫小兒部醫師王晨華指出,引起熱性痙攣原因,主要是腦細胞不成熟,當體溫太高或上升太快時,就會引起不正常的放電,不過若發作型態為單邊,且發作時間長或太頻繁,就要懷疑是否為其他原因所造成。發作時可採側躺 保持呼吸道暢通一名1歲半的幼兒,某天凌晨開始發燒,燒退了又精神奕奕,但到早上量體溫時又突然上升到39℃,媽媽發現孩子突然雙眼上吊,牙關緊閉,甚至雙手雙腳規律的抽動,緊急就醫後,孩子抽動的動作約莫1、2分鐘就停下來,且很快入睡,經醫師檢查,確診為熱性痙攣所導致。通常第一次發生發燒合併痙攣,除了透過詢問病史,也會施作神經學檢查,若檢查都無異常,且症狀都符合熱性痙攣表現,則不須經腦波或影像檢查;高醫附醫小兒神經科主任林龍昌解釋,家長若遇上孩子發作時,最重要就是要保持小朋友呼吸道的暢通,且可讓小朋友採側躺,避免因舌頭後倒塞住呼吸道,或遭口水嗆到。發作逾5分鐘未止 立即就醫治療據統計,有1/3小朋友會再次發生熱性痙攣,不過家長不需過於擔心,隨著歲數增加,發作的次數會逐漸減少;林龍昌主任呼籲,通常發作小於5分鐘不會有生命危險,若超過5分鐘仍未停止,則應盡快就醫治療,通常熱性痙攣不建議使用藥物,但若孩子每次發燒都會頻繁發作,可考量是否在發燒期間間歇使用抗癲癇藥物,以控制病情。(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孩子熱痙攣忌物塞嘴!應保持呼吸暢通

孩子熱痙攣忌物塞嘴!應保持呼吸暢通#熱痙攣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看著孩子出現眼睛上吊、四肢不斷抽搐、口吐白沫、嘴唇發紺等症狀,常令家長驚慌失措,甚至有家長將飯匙、湯匙、毛巾等物品塞在孩子的嘴裡,想要防止孩子咬舌。小孩出現抽搐行為 需防止頭部撞擊及保持呼吸道暢通但是這種行為萬萬不可,幼兒抽搐的原因,大多不是癲癇發作,最常見的是熱痙攣。但不管是單純發燒抽搐或是癲癇發作,第一時間都應該是保護小孩,就近送醫。千萬別放東西在孩子的口中,否則可能造成窒息等傷害。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神經科張明裕主任表示,當家長發現小孩出現抽搐行為時,應保持冷靜,注意是否有受傷的危險。尤其注意頭部是否撞擊及呼吸道暢通。大多數的抽搐發作會在幾分鐘內自行停止,會立即出現生命危險的機會極低。但抽搐如果超過5分鐘未停止,需緊急就近送醫進行處置。抽搐超過5分鐘 需送醫尋找病因張明裕主任表示,抽搐除第一時間緊急處理,首先便是尋找病因。有些危險的疾病也會痙攣,比如頭部外傷、顱內出血,如果無法在黃金治療時間診斷,可能造成生命危險或後遺症。最近有一名國小學童睡夢中抽搐,送醫後結果是腦部血管瘤出血,住院當天進行緊急手術,順利治療後出院。幼兒出現抽搐雖然會讓家長緊張、擔心,但只要適當處理,絕大部分的兒童還是可恢復,不會發生後遺症。單純性熱痙攣,在動物實驗及臨床追蹤報告都確定不會造成智能或學習能力的影響。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