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傷

常扭到腳踝?教你急性處理、預防之道

常扭到腳踝?教你急性處理、預防之道#扭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從解剖圖來看,踝關節是一個半球狀關節,活動性很高,可以做很多不同方向的動作。而腳掌區域除了前方腳趾的關節能非常靈活地動作以外,其餘的關節都有許多韌帶連接包覆,形成非常穩定的結構,所以中足區域所形成的足弓能夠穩定身體,並協助平衡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一旦出現腳踝扭傷,或者肌力不足與韌帶鬆弛造成中足不穩定、足弓塌陷,都有可能進一步引起疼痛以及傷害,並衍生成慢性問題。腳踝周圍有從上方延伸而來的腓腸肌、比目魚肌等後方肌群,脛後肌、屈拇趾長肌、屈腳趾長肌等內後側肌群,腓骨長肌、腓骨短肌等外側肌群,脛前肌、伸腳趾肌、第三腓骨肌等前側肌群,這些肌肉靈活地控制著腳踝產生動作,也在跑步與走路時擔任吸收地面衝擊力並轉而釋放的角色,其中,阿基里斯腱可以說是最重要的轉換因子,如果與它直接連接的腓腸肌和比目魚肌過度緊繃,就可能讓跑步和走路的效能變差,甚至引起阿基里斯腱與腳跟的疼痛。這個區域常見的疼痛包括腳踝周圍、腳跟與阿基里斯腱、腳背、內側足弓區域及腳掌底。病症一:足跟周圍與阿基里斯腱疼痛運動中發生的處理方式:跑步中出現這個區域的疼痛,可以停下來伸展小腿後側肌群,減少腓腸肌與比目魚肌的緊繃問題,就能有效減緩疼痛。醫療處理方式:詳細檢查小腿後肌群的緊繃,還有阿基里斯腱是否有拉傷的狀況發生,同時必須檢查足底脂肪墊的狀態,必要時需給予足跟墊的支撐。日常預防方式:勤加伸展小腿後側肌群是預防足跟痛與阿基里斯腱疼痛的不二法門,穿著高跟鞋、過硬的鞋底都有可能加重症狀,應盡量避免。也可以訓練小腿後側的肌耐力,減少緊繃的機會。病症二:腳踝內側疼痛運動中發生的處理方式:跑步中出現這個區域的疼痛,可以停下來做腳板外翻來伸展脛後肌,以及做大腳趾的拉筋動作來伸展屈拇趾長肌,減少這些肌群的緊繃以及疼痛問題。醫療處理方式:詳細檢查踝關節的排列狀況,尤其是距骨的位置是否有異位,如果曾經扭傷過,韌帶撕裂加上重力擠壓就有可能讓距骨排列異常,引起反覆性的傷害,必要時需做操作治療讓骨頭復位,搭配增生治療注射來修復韌帶,並針對這些經過腳踝內側的肌群進行放鬆與強化,例如單腳站墊腳尖的訓練。日常預防方式:單腳站墊腳尖訓練是一項不錯的日常預防運動,也可以當作暖身運動來進行。如果急性扭傷,兩週內可以使用護踝避免進一步的傷害;但長遠來說,必須強化肌群才能徹底避免復發。(本文摘自/無傷跑步/奇点出版)

突然運動閃到腰 中醫治療有效減痛

突然運動閃到腰 中醫治療有效減痛#扭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78歲的林老先生從事務農工作,某天騎機車跌倒,腰部劇烈疼痛。初期不以為意,但幾個月後腰部轉動仍感覺非常不舒服,甚至嚴重影響工作。就醫診斷為急性腰扭傷,以穴位針灸及中藥補腎藥進行治療,經3次針灸後,林老先生疼痛感明顯減輕許多。每周安排針灸1次,3個月後腰部已無不適,又能順利繼續進行務農工作。腰扭傷嚴重 恐導致下肢麻痛急性腰部扭傷就是常說的「閃到腰」常見於姿勢不良(如坐姿、或搬東西姿勢不正確),使得腰部肌肉筋膜、韌帶、椎間關節受到拉傷。如《金匱翼》所言:「瘀血腰痛者,閃挫及強力舉重得之。」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張育誠表示,平時不常運動,突然從事劇烈運動者,或睡眠不足、運動沒有熱身、用力過猛以及外力碰撞等因素,皆會使得腰部用力不當、超過負荷,造成肌肉,韌帶、關節囊、筋膜等的急性損傷。腰扭傷後,肌肉處於緊繃狀態,一動就會產生劇烈疼痛,甚至覺得使不上力。嚴重者,會有神經症狀,如下肢麻痛等。急性期後 傷科練功法助恢復中醫在腰部扭傷急性期處理,以針灸及放血為主,一般放血以膝蓋後面膝膕窩中的委中穴為主;依據疼痛的部位不同,選擇不同的經絡和穴道,如身體的背面屬足太陽膀胱經、側面屬足少陽膽經、脊椎則屬督脈。張育誠醫師說明,急性期過後,疼痛雖較減輕,但脊椎旁邊有很多負責脊椎穩定的深層小肌肉尚未恢復功能,若出力不慎,很容易再次扭傷。建議平常可以多做一些適合腰部的傷科練功法(如轉腰推碑、掌插華山、風擺荷葉、搖頭擺尾、雙手攀足等),促進肢體功能加速恢復,並增進健康。

婦做家事手腕脫位 護具治療新選擇

婦做家事手腕脫位 護具治療新選擇#扭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68歲的婦人做家事時用手撐了身體一下,隨即感覺左手腕疼痛,拖了4天越來越痛,就醫經X光檢查發現,除了手腕扭傷外,第一掌骨與腕骨處竟然也脫位,幸好僅使用一個腕部護具即可同時固定2處。使用一周後回診,不僅疼痛有效緩解,X光檢查也發現脫位之處復位。手腕護具固定脫位 治療新選擇這名婦人左手腕起先不舒服時,自行甩一甩卻反而如同扭傷,4天後再去就醫時,局部已有紅腫熱痛現象。患者左手經X光檢查發現兩處出現問題,一是尺骨與橈骨交接的手腕關節不穩定,且有扭傷及韌帶受傷。二是第一掌骨與腕骨之間關節出現脫位,且因患者年紀漸長,也有退化性關節炎現象。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骨科主任洪豐建表示,傳統治療手腕脫位,會使用石膏,但考量石膏固定效果不如護具佳,且又厚重悶熱,建議使用手腕護具作為固定的另一新選擇。使用一周後回診,手腕疼痛已緩解,X光片影像也顯示復位良好。手腕護具依手部形狀調整 關節逐漸復位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主任蘇慧宜表示,患者使用可塑形的手腕護具,貼合手部形狀,讓手腕關節活動度受到限制,避免因活動造成韌帶及軟組織受傷更嚴重,引起發炎疼痛,並可適度休息,還可穩定橈尺關節的不穩定。因護具可依手部形狀重複塑型做調整,讓關節脫位處可逐漸復位至正常的角度。由於患者有脫位跟關節不穩定,需要天天戴著護具,視復位程度大概約需1至3個月,雖然戴護具活動會受限,但周圍的關節還是可以活動不致影響到血液循環,且此一可塑形護具優點是可達到固定的功能,方便好穿脫、防水透氣。

跌倒秒用手撐地 6旬翁手腕骨折!

跌倒秒用手撐地 6旬翁手腕骨折!#扭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般人在跌倒的當下,身體會本能用手撐地,導致手腕骨折了卻還不自知,一名65歲黃姓男子近日與朋友們一同爬山,一時腳底打滑摔倒,當下下意識用手掌撐地,聽到「咔」一聲後感到一陣劇痛,原本僅以為是手扭傷,沒想到檢查後發現原來已經出現骨折,經骨科醫師安排手術復位及固定後,患者恢復良好並已出院回家休養。骨質疏鬆更容易導致手腕骨折南投醫院副院長、骨科專科醫師鄭明德表示,臨床上不少類似案件,患者在跌倒時手肘彎曲、掌心觸地,導致橈骨和尺骨骨折移位,由於手撐地的這個動作相當容易造成手腕、手臂等處骨折。這樣子的骨折位移有可能會影響手掌肌腱活動。因為手腕創傷而造成遠端橈骨骨折,骨折遠端相對於近端出現向背側的位移,又稱柯立氏骨折(Colles’ Fracture),患者的手腕變形之形狀就像餐叉一樣。鄭明德副院長表示,50至60歲尤其是女性因為骨質疏鬆的關係更容易導致手腕骨折。術後可進行肩關節活動防止僵硬骨折術後復健部分,蘇煜華物理治療師表示骨折固定期間要注意肩、肘及手指的活動鍛煉,尤其長者要防止肩關節僵硬。患者在手術固定後可進行肩關節活動來防止攣縮,手指關節活動防止僵硬,患側手抬高以減少水腫等。復健師會依患者的狀況來安排漸進式的肌力訓練,狀況良好者,可以給予關節鬆動術及拉筋,來增加腕部及前臂的關節活動度。          

腳踝扭傷?PRICE五步驟舒緩

腳踝扭傷?PRICE五步驟舒緩#扭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許多人都有扭傷腳踝的經驗,不論是踩著高跟鞋趕車的通勤女性、穿著運動鞋在球場上奔馳的學生、或者是至郊外踏青的銀髮族,腳踝扭傷是臨床上常見的運動傷害,若沒有在第一時間妥善處理,很可能會留下後遺症,造成反覆舊傷復發,進而影響運動表現及日常生活。受傷前48~72小時 應執行“PRICE”口訣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李欣蓉表示,由於解剖構造及受力方向的關係,通常腳踝扭傷以腳掌內翻為大宗,所以容易造成外側肌腱或韌帶的傷害,腳踝扭傷的處理大致可分為急性期與復原期,剛受傷的前48~72小時應記住執行“PRICE”口訣:‧  P/protect(保護固定),以護具或副木將腳踝固定,防止二次傷害‧ R/rest(休息),避免繼續使用受傷腳踝,給組織修復的時間‧ I/icing(冰敷),利用低溫降低發炎反應‧ C/compression(加壓),用彈性繃帶由遠心端向近心端纏繞,減少腫脹‧ E/elevation(抬高患部),幫助回流,以達減緩腫脹的效果腳踝受傷不追蹤 恐會區域性提早退化舊傷不痛代表傷口痊癒了嗎?腳踝受傷若不作後續追蹤,恐會導致區域性的提早退化,李欣蓉醫師表示,導致舊傷部位腳踝受傷會使踝關節穩定性降低,讓維持平衡和協調動作的能力變差,增加反覆受傷的機率,並形成惡性循環。急性期的疼痛腫脹結束後,應慢慢開始恢復腳踝活動角度、承重及運動功能的訓練,另外,對於扭傷的預防要選擇合適的鞋子,注意活動場地安全性,並記得佩戴護具。 

扭傷就冰敷?男睡著竟凍傷

扭傷就冰敷?男睡著竟凍傷#扭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60歲的陳姓患者,因運動導致兩腳踝扭傷非常疼痛,回家自行用冰敷的方式消腫止痛,雖然使用冰敷是正確的處理方式,但是在冰敷過程中,陳姓患者因疲累而睡著,1個多小時後醒來發現兩側腳踝部嚴重凍傷,經由1周5次的高壓氧艙治療,2個月後患者傷口逐漸癒合,配合復健,完全康復後沒有後遺症,關節活動正常。紅腫不消、傷口化膿、癒合不良陳姓患者凍壞的皮膚紅腫不消,後來形成化膿傷口,而且癒合不良,傷口逐漸變大,由小小針狀的傷口,逐漸變成比10元硬幣還大的竇性開口,也就是傷口內壞死肌肉及組織消失不見,內部損壞體積的大小遠大於外觀的傷口,1個月後,壞死的組織逐漸侵犯關節及韌帶,導致行動不良無法走路。回復細胞功能 促進傷口癒合童綜合醫院高壓氧科醫師邱永偉,高壓氧氣治療是將病患置於完全密閉的壓力艙內,讓患者以般自然呼吸的方式吸入1.4到3個大氣壓100%純氧氣,其吸入的純氧溶解於血漿中,提昇了組織內的氧氣含量,因此不僅可以提升患部血液中的氧氣,讓氧氣優先擴散到受傷缺氧的細胞組織,促進血管收縮來減輕組織水腫情形,並且可以藉由回復細胞的功能來促進傷口癒合。受傷半年內 高壓氧治療黃金期邱永偉醫師指出,目前高壓氧治療除了適用於一氧化碳中毒、各種問題傷口、氣壞疽、燒傷、輾壓傷、危急性皮瓣移植、骨髓炎等病症外,對於腦部損傷病人也很適合使用,尤其在受傷的半年內是最好使用高氧氧治療的黃金期。    

腳踝扭傷勿輕忽!他急著打球卻留下後遺症

腳踝扭傷勿輕忽!他急著打球卻留下後遺症#扭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腳踝扭傷勿輕忽,即使受到在小的傷害,都可能會產生慢性腳踝疼痛等不良後遺症,因此,傷害發生時以及受傷後第一個月的處理很重要,以免留下後遺症!日前,一名32歲的張先生,有次在與朋友打籃球的過程中,因著地時不甚扭傷腳踝,當下痛到無法走路,且腫痛又瘀青,雖然有幫他冰敷,並到醫院照X光,但因沒骨折,所以,醫師建議他使用護具固定腳踝及用拐杖走路。但心急的他,希望腳踝腫痛能趕快好起來,於是跑去國術館整骨,3個月後因有獲得些微改善,於是再度與朋友相約打籃球,可是,過程中卻一直感到不舒服和疼痛,打完球後腳踝又再度腫起來,完全無法像以前一樣的打球,才知道原來已經留下後遺症了。謹記處理口訣PRICE 以免影響日後的功能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復健部陳文翔醫師表示,腳踝關節扭傷的病患,受傷後的第一個月,是否有適當的評估與固定,為留下後遺症的最重要關鍵。因此,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復健部何宇淳醫師建議民眾,在腳踝扭傷當下,應依處理原則PRICE來處理,以免影響日後的功能。1)Protection保護/避免腳踝關節囊及韌帶受傷加重,可使用副木、護具或石膏板固定。2)Rest休息/停止目前的活動及減少走動,必要走動時要用拐杖。3)Ice冰敷/在受傷起24~48小時內,間歇使用冰水袋冰敷15~20分鐘。4)Compression壓迫/使用彈性繃帶向心纏繞以消除腫脹,也有保護固定的功效。5)Elevation抬高/抬高腳踝以消除腫脹,因為足踝扭傷後,主要治療原則在於消腫止痛及避免組織受傷加重,只要越早消腫,日後的功能恢復將會越好。慢性腳踝疼痛因素複雜 先檢查才能接受治療慢性腳踝疼痛的因素複雜,所以,像是個案張先生腳踝疼痛的原因,可能包括對受傷程度沒有完整的檢查評估、然接受不適當的治療、太早回去做競賽型的運動、腳踝反覆扭傷,造成慢性的關節不穩定現象等。所以,當慢性腳踝疼痛發生時,何宇淳醫師建議先經過完整的問診與理學檢查,必要時加做X光攝影或是超音波檢查,接著才透過物理儀器、運動(如關節活動、伸展、肌力訓練)、貼紮、藥物等來進行治療。

瘋世足腳扭傷增1成 醫:冰敷消腫後熱敷

瘋世足腳扭傷增1成 醫:冰敷消腫後熱敷#扭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最近全球掀起一波「瘋世足」的熱潮,但此類運動人口越來越多,相關的運動傷害也有所增加,甚至嚴重還會出現骨折。骨科醫師表示,近期因腳踝扭傷、關節傷害就醫的患者約增了一成。建議喜愛運動的民眾,要先充分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另外也須對自己所要從事的運動特性有所瞭解。關節受傷變形  急救謹記4原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羅浩儒醫師表示,若是在劇烈球類運動中發生肢體碰撞,進而有不正常的關節疼痛或是局部肌肉疼痛,應該先緩和的停下運動,進行休息與自我檢查,再來決定是否要繼續運動下去。如果已有明顯關節外觀變形或嚴重影響行走能力時,可採用急救的R.I.C.E原則:●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加壓●Elevation/抬高患肢R.I.C.E的工作如果做的好,對患者傷口癒合以及後續治療都有很大幫助;接著應儘快到急診或骨科門診,藉由身體與影像檢查亦可幫助評估診斷的正確性,如果診斷為關節脫臼或韌帶骨頭斷裂,醫師會視嚴重程度與部位做適當復位與修補。羅浩儒醫師說,關節韌帶受傷時,因為局部發炎會充血,這時屬受傷的急性期,要先採冰敷,使局部的血管收縮以防止腫脹,若幾天後察覺傷勢已逐漸減輕,腫脹情況減少,再使用熱敷增加血液循環使肌肉得到休息,但他也提醒受傷第一時間,應先保護受傷的部位,若發炎疼痛情況嚴重,也不建議一開始就使用刺激性太強的貼布或藥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