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傷

小心「痠痛貼布」別亂貼!專家揭藥布「3成分」這一種用錯恐中毒

小心「痠痛貼布」別亂貼!專家揭藥布「3成分」這一種用錯恐中毒#扭傷

市面上非處方痠痛貼布很多種,成分除了常見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之外,利用刺激皮膚、發紅,轉移疼痛感覺的反刺激劑,如甲基水楊酸、薄荷和辣椒素等也是常見的主要成分。然而,貼布在不同的情況下使用,對於藥品的吸收率也會不同,若民眾不慎使用,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對此,藥害救濟基金會也整理貼布成分注意事項,供民眾參考。

亂貼「痠痛貼布」竟會燒燙傷?專家教你「3招」避雷:別超過6小時

亂貼「痠痛貼布」竟會燒燙傷?專家教你「3招」避雷:別超過6小時#扭傷

「痠痛藥布」常被用來舒緩筋骨痠痛,雖然是貼在皮膚上,但使用不當仍然會對身體造成危害。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常見的不良反應大多為黏貼處起疹子、發紅、發癢等局部且較輕微的症狀;然而,少數特殊體質或使用不當的情形,可能會出現嚴重的皮膚過敏或灼傷等不良反應,建議民眾,若黏貼處發生疼痛、腫脹或起水泡,應小心撕下貼布,儘速就醫。

肌肉男連開瓶都無力 原來是健身時「1個動作失誤」

肌肉男連開瓶都無力 原來是健身時「1個動作失誤」#扭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5 歲李先生熱愛健身重訓,尤其喜歡挑戰大重量的臥推訓練,某次啞鈴臥推時,放下啞鈴不慎扭傷右手腕,瞬間的劇裂疼痛讓他痛苦不已,雖然休息數周,並接受多次復健治療,手腕仍痠痛,日常生活的開門、擰毛巾、開瓶等扭轉動作都會疼痛無力。透過社區診所轉診至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骨科就診,檢查發現是手腕三角纖維軟骨撕裂傷。醫師為李先生安排腕關節微創手術修補三角纖維軟骨,並配合術後復健,重拾他最愛的健身運動。三角纖維軟骨主要功能為確保手腕旋轉穩定度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骨科部手外科醫師吳俊毅表示,因車禍、跌倒、運動扭傷等導致的手腕傷害,如果有長期疼痛問題,應至醫療院所尋求協助。三角纖維軟骨是手腕尺側的重要結構,主要功能是確保手腕旋轉時的穩定度,因為單靠X光無法查覺結構的損傷,需要透過醫師的理學檢查及核磁共振才能確認,因此容易會被忽略。三角纖維軟骨如有急性撕裂傷,需使用石膏保護4~6周,如果錯過石膏保護黃金期,建議接受腕關節修補手術。腕關節微創手術是以數個小傷口,將內視鏡深入手腕關節進行修補,減少組織破壞程度及沾黏情形,術後利用護具保護4~6周後再配合復健治療,一般而言可以在三個月左右逐漸恢復運動功能。吳俊毅醫師提醒,若民眾有相關手腕疼痛問題,可以尋求手外科醫師進行評估,避免造成手腕活動角度變差、無力或創傷後關節炎等後遺症。

孩童跛腳不一定是扭傷 當心感染髖關節炎

孩童跛腳不一定是扭傷 當心感染髖關節炎#扭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原來活動力很好的小孩,突然走路變跛跛的不敢用力踩,同時伴隨大腿或臀部疼痛,嚴重時晚上會睡不好痛醒大哭。家長經常會以為是小孩不小心扭傷,會自行好轉,等到越來越嚴重才求診,雖然X光檢查都沒有異常,但是理學檢查卻很明確指向髖關節疼痛,再經過核磁共振檢查可以發現關節腔有液體聚集,確定是髖關節炎。急性髖關節炎最常見兩種:暫時性滑囊炎、感染性關節炎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主任陳宏明表示,小朋友的急性髖關節炎最常見有兩種:一、暫時性滑囊炎,二、感染性關節炎。這兩者在早期臨床症狀很相似,假使沒及早分辨,後來的病程會有很大的不同。陳宏明指出,暫時性滑囊炎病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可能和先前上呼吸道濾過性病毒感染、受傷、過敏有關,因而導致關節滑囊膜發炎關節腔積水腫脹,治療上先將關節液抽出確定不是細菌感染,給予一般消炎止痛藥並避免關節負重活動,休息幾周保守治療就會痊癒。延遲將造成髖關節軟骨破壞後遺症感染關節炎是細菌侵入關節腔,導致嚴重的發炎反應同時也會快速的破壞關節。臨床上會有有比較明顯的關節腫痛跛行,患者經常會出現發燒、活動力降低的情形。抽出的關節液比較混濁,血液檢驗會看到白血球增加及發炎指數上升,加上磁振造影的影像就可以診斷感染性髖關節炎,確診後,須立即手術清創引流治療,若延遲將造成髖關節軟骨破壞的後遺症。小朋友突然有跛行現象,不管是否有受傷史,應尋求醫師協助,進行詳細檢查與治療,以免因延遲治療導致嚴重併發症與後遺症。

腳「翻船」扭傷靠自癒?長期恐關節炎

腳「翻船」扭傷靠自癒?長期恐關節炎#扭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相信不少人都曾發生腳踝「翻船」,當下處理切記把握「RICE」的原則: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壓迫)、Elevation(抬高患肢),大多數都有不錯的恢復狀況。安南醫院骨科醫師姜典佑表示,門診常見腳踝扭傷若處理不當導致關節慢性不穩定甚至疼痛,呼籲傷者應及早就醫檢查與治療。外側韌帶較易受傷 踝關節因此不穩定而疼痛發炎姜典佑醫師表示,腳踝周遭的韌帶結構簡單可分成內側和外側2部分,內側叫做三角韌帶,外側可分成距腓韌帶和跟腓韌帶,通常內側韌帶比外側強壯,也因此外側韌帶比較容易受傷。一旦外側韌帶受傷治療不當,踝關節就有可能慢性不穩定造成疼痛,長期下來負重受力不平均,更可能造成關節炎。至於慢性不穩定的診斷方式,一般來說可用前拉測試和內翻測試來檢查,再輔以關節攝影或核磁共振檢查來確認。姜典佑醫師說明,一旦診斷出韌帶損傷造成慢性不穩定,這時因為韌帶品質不佳已無法做直接修補,因此就必須依靠周邊的支持帶或關節囊縫到腓骨做重建手術或是自體韌帶重建。別一味尋求推拿治療 延誤病情造成不可逆遺憾最後姜醫師強調,慢性踝外側不穩定其實在骨科門診是很常見的踝運動傷害後遺症,該如何治療只是一個大原則,患者若有類似情形應請教醫師或循正常管道求診,切勿一味尋求跌打損傷接骨師的推拿治療而延誤病情,造成不可逆的遺憾。

別亂喬骨!男以為扭傷就醫才知骨折

別亂喬骨!男以為扭傷就醫才知骨折#扭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熱愛排球的中年男性,某次排球友誼賽中,覺得右手食指好像扭到,先找民俗療法「喬」,當下痛到飆淚。返家後患處疼痛不已,且整個手掌、手背瘀青腫脹,嚇得他連忙就醫治療找上。檢查發現男子食指近端指骨骨折,醫師提醒,民眾遇運動傷害接受喬骨前,應先接受醫師診斷,確定是否骨折或關節脫臼,切勿本末倒置,反而造成後遺症。食指骨折以為僅扭傷 找民俗療法喬骨反加重病況這名病患打排球長達20年之久,過去也曾發生手指扭到的運動傷害。這次被球打到食指痛一下,就像扭到後,仍持續打4場球賽,返家後,才找民俗療法師傅想將食指喬回來。收治病例的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楊椒喬表示,經X光檢查及臨床診斷,病患右手食指近端指骨有骨折,建議患者立即接受內固定手術,在骨折處以鈦金屬鋼板固定,術後並立即穿戴熱塑形手護具加以保護、固定,須至少穿戴3個月。術後須暫停激烈運動 帶護具固定並進行復健患者表示,看到X光中食指骨折岔開且差點就穿刺皮肉成為開放性骨折,嚇了一大跳,沒想到會這麼嚴重。回想喬骨時就已痛到飆淚,返家後食指痛楚依舊,還連帶手掌、手背瘀青、腫脹,疼痛不已,想起忍痛的日子仍餘悸猶存。最愛的排球運動,可能已留下心理障礙,要過段時間才能重新上場。楊椒喬院長提醒,患者術後需暫停一些激烈運動,例如排球。除了戴護具固定與保護,也需要接受復健,關節活動應在醫師或物理治療師教導後,並在穿戴護具下進行,重新上場打排球預估要半年後。

腳踝扭傷惱人 「MEAT」來幫忙

腳踝扭傷惱人 「MEAT」來幫忙#扭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歡樂暑假時期,各種休閒活動如水邊游泳戲水、登山露營、球類競技,出國訪勝都讓人躍躍欲試。但玩樂休閒興頭上,不小心因為地面不平或踩空扭到腳,實在很令人掃興。若沒有及時正確處理,疏於照顧繼續遊玩,很容易造成病況加重,長期反覆扭傷,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行走和運動表現,得不償失。足踝扭傷最常見足踝內翻 前距腓韌帶受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符民意表示,足踝內外側都有韌帶固定關節,但外側韌帶沒有內側韌帶強壯,常因為足踝內翻而受傷,特別是前距腓韌帶。足踝扭傷可分成為3級,第1級扭傷是輕微紅腫及壓痛,但仍可行走,韌帶僅輕微創傷未撕裂;第2級扭傷是明顯紅腫及壓痛,雖然仍可行走,但活動功能已經受限,此時部份韌帶已發生裂傷;第3級扭傷則是嚴重紅腫痛無法行走,韌帶可能已經發生嚴重裂傷。依照扭傷程度 分別遵照「PRICE」、「MEAT」原則處理符民意醫師提醒,若嚴重扭傷或懷疑骨折脫位,應遵照「PRICE」原則處理:protection(保固患處)、rest(休息避免使用患處)、ice(冰敷消炎、消腫、止痛)、compression(壓迫包紮患處)、elevation(抬高患處避免腫脹),並盡速就醫確認傷勢及後續治療。若只是輕微扭傷,可在初期3小時休息冰敷後參考「MEAT」原則處理:mobilization(可忍受疼痛度內輕微地活動關節,幫助消腫)、exercise(盡早在專業醫師指示進行關節韌帶強化訓練)、analgesics(使用非消炎性止痛藥,避免影響患處自主修復)、treatment(詢求專業的檢查及治療)。符民意醫師表示,根據不同的扭傷嚴重程度,依照此2大原則,就可以即時有效率,也有效果的初步處理腳踝扭傷的不適,加速盡早回歸正常生活及娛樂活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