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

翁滋蔓任子宮頸大使 籲接種疫苗保護自己

翁滋蔓任子宮頸大使 籲接種疫苗保護自己#子宮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連續2年擔任子宮頸癌衛教大使的翁滋蔓,日前特地前往桃園縣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中,與高中生們分享大學必修「課業、社團、愛情」三學分,講座中除了分享自身念書訣竅、熱舞社經驗與戀愛經驗外,更呼籲學生們在追求愛情的同時,也必須學會保護自己,積極預防HPV病毒的感染。翁滋蔓表示,在感情上屬於慢熟、日久生情型,自認對感情遲鈍的她通常都將身邊的男生朋友當成好哥兒們,也因此常常在男生告白後才知道對方原來喜歡自己。然而,不經相處絕不輕易投入感情的她,也向高中生分享她的愛情自我保護3大措施:「個性適合、日久生情」,當然還要經過「媽媽認可」才行,而「接種HPV疫苗」預防疾病也很重要。 接種疫苗 遠離婦癌威脅當上衛教大使後,翁滋蔓才了解到原來子宮頸癌是透過HPV病毒傳染,且感染HPV病毒不僅可能罹患子宮頸癌,更可能得到子宮頸腺癌、外陰癌及菜花等疾病。對此,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表示,桃園縣政府自今年起,全面開放國中女生接種公費四價子宮頸癌疫苗;並呼籲高中及大學階段的同學們,也可以選擇及早接種子宮頸癌疫苗加以預防。最後,桃園縣政府衛生局提醒各位女同學們,應即早接種HPV疫苗,做好自我保護措施,遠離子宮頸癌的威脅。

女性有過性經驗 就要定期抹片檢查

女性有過性經驗 就要定期抹片檢查#子宮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很多65歲以上婦女因先生已經不在了,自認為沒有性生活,就不會得到子宮頸癌,就不用做抹片檢查,或是以為子宮切除了就不用做抹片檢查;但這是錯誤的觀念,即便現在沒有性生活了,也不代表過去沒有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 P V),因而同樣會罹患子宮頸癌。子宮切除仍有罹癌風險阮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陳碧芳醫師指出,只要有性經驗就要做子宮頸抹片檢查,而且沒有年齡上限,即使切除子宮,也要做抹片檢查。位居全球女性癌症第2大死因的子宮頸癌,致命元兇是人類乳突病毒(H P V),在台灣衛生署長期宣導抹片檢查,每年仍然會有超過900名婦女死於子宮頸癌。多重性伴侶是危險因子陳碧芳醫師說,子宮頸癌相關的風險因子包括:太早有性行為、多重性伴侶、持續性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不全、沒有定期抹片檢查等;另外,是否會發生子宮頸癌與個人體質也有關係。因此,只要有過性行為的女性,就應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能夠每年都檢查是最理想的。陳碧芳醫師也提到,想要全面預防子宮頸癌,沒有其他的捷徑,只有符合3大要件:維持安全性行為、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和施打人類乳突病毒疫苗。而台灣目前實施每年免費抹片政策,是針對30歲以上的女性,未滿30歲又已有性經驗的女性,可以自費或健保方式來確認健康與否。 

婦每次行房陰道就出血 竟罹子宮頸癌!

婦每次行房陰道就出血 竟罹子宮頸癌!#子宮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女性朋友,若出現陰道莫名出血的問題,可要有警覺心跑醫院一趟,檢查檢查。台中就有一名四十四歲的陳姓婦人,一年前因與先生行房後,陰道都會莫名出血,但因先生體會婦人的處境,所以決定停止性行為,未料,一年過後婦人的陰道又開始大量出血才至醫院急診室就診,經醫院檢查後,竟不幸罹患子宮頸麟狀上皮細胞癌!得知婦罹病 先生很自責陳姓婦人表示,一年前與先生行房後有出血及身體不適的情形,在先生體恤下決定停止性行為,也讓出血情況有所改善,但此次因陰道大量出血才發覺不對趕快就醫,醫師診斷為子宮頸麟狀上皮細胞癌,且已進展到第二期,先生很自責,原先暫停性行為的好意卻是延誤病情的決定。婦女應定期進行抹片篩檢豐原醫院婦產科張崑敏醫師表示,台灣近年因子宮頸抹片檢查的推動,許多子宮頸癌病患都可幸運的在早期即獲得良好的治療。零期的病人幾乎可以有接近100%的治癒率,一期也可達到80%~90%,但臨床上仍可發現有些婦女沒有篩檢習慣或是不願意篩檢,甚至是諱疾忌醫而造成疾病治療的延誤。所幸陳女士透過同步的化學治療及放射線(弧形刀)治療後,病情已獲得穩定控制,現階段已完成放射線治療療程,仍接受化學治療中,內視檢查已無腫瘤,療程結束,進行完整檢查即可。張崑敏醫師叮嚀,陰道不正常出血(如停經後再出血、兩次月經間不正常出血)、行房後出血或是不正常分泌物增加等,都有可能是子宮頸癌或是子宮體癌症等婦科癌症的徵兆,建議年滿30歲有過性行為之女性,應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若發現異常即應該尋找專科醫師求診,定期接受癌症篩檢才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勝利法門。

百歲奶奶陰道異常出血 竟是子宮頸癌

百歲奶奶陰道異常出血 竟是子宮頸癌#子宮頸癌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請各位女性朋友不要輕忽子宮頸癌!它是女性癌症生率最高、死亡例也最多的惡性腫瘤。近來健保雖免費提供三十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但台灣抹片篩檢率仍不高,只有三成至五成左右。而子宮頸癌是少數能早期篩檢的癌症,只要抺片檢查便可檢測出異狀,且於病變初期只需一次小手術及配合門診追蹤即可,無需化療或電療等,對生活影響甚小。久未發生性行為 並不代表不會患有子宮頸癌臨床上常見病人不少為單身女性,但他們都以為有過但已多時未有性行為即不需再接受抹片檢查,常常要等到出現異常時才來就診,絕大多數都就診時都被判定是子宮頸癌了,不僅如此,此時已經需要接受範圍較大的手術或化療或放射線治療,錯過了可於癌前病變時即被診斷治療的黃金時期。日前,有位101歲喪偶多年的王奶奶最近數月有陰道異常出血的毛病,由兒子陪同至就診。就診當日提及最近兩個多月有異常出血的問題,經過超音波、內診及切片等詳細檢查發現罹患子宮頸第二期,因此進行化療合併放射線治療,狀況穩定,持續恢復健康中。 定期檢查愛護自我 預防子宮頸癌來敲門近來臨床上發現子宮頸癌的發生有年輕化趨勢,因為社會風氣影響,性經驗早熟,導致有越來越多未滿三十歲之民眾罹患子宮頸早期病變甚至是子宮頸癌,因此建議年輕女性應預防性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並定期接受抹片檢查,以降低子宮頸癌發生機率。最後提醒民眾,若陰道出現異常出血、分泌物或有腰痛、腰痠、血尿、血便的症狀,應盡速就醫,千萬不要拖延已導致延誤治療。

抹片篩檢 降6成子宮頸癌死亡率

抹片篩檢 降6成子宮頸癌死亡率#子宮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子宮頸癌過去堪稱沒有症狀的癌症!因其腺癌位置位於子宮頸深處、不易查覺,且癌細胞侵襲性高、易轉移,發現時很多患者都已是第2、3期,治療效果較差,成為女性健康隱性殺手。對此,國內推動的子宮頸癌抹片篩檢成效顯著,可降低6成的子宮頸癌死亡率,因此醫師呼籲女性,應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暨台灣女性癌症協會理事長曾志仁醫師表示,子宮頸腺癌不但發病進程快,且癌細胞具有高侵襲性、易轉移,發現時多半是第2、3期的侵襲癌,治療效果較差。子宮頸癌年輕化!曾有性行為女性皆應定期篩檢但自政府民國84年推動婦女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以來,子宮頸癌的死亡率已下降6成,顯示抹片篩檢成效顯著;但近年來發現罹患子宮頸腺癌有年輕化的趨勢,超過3成患者發病年齡在35歲以下,呼籲年輕女性也應多加留意,及早預防。曾志仁醫師說,子宮頸癌無特殊症狀,即使部分女性分泌物增多、下腹感覺腫脹、甚至有陰道異常出血的狀況,都無法藉此判別罹癌與否。此外,引發子宮頸癌的人類乳突病毒,主要是經由性行為感染,因此提醒所有曾發生性行為的女性,皆應定期進行抹片篩檢,確保自身健康。

抹片、打疫苗、溝通 3步驟防子宮頸癌

抹片、打疫苗、溝通 3步驟防子宮頸癌#子宮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統計,全世界每兩分鐘就有一位婦女死於子宮頸癌;在台灣每年約有5000新增病例,平均台灣每天有2.5人死於子宮頸癌,子宮頸癌的預防已是刻不容緩!但要如何才能作到全面性的預防?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婦產科蔡幸芬醫師表示,只要牢記: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施打子宮頸癌疫苗及與醫護人員的專業溝通這三個步驟,就能幫助你遠離子宮頸癌。1)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在開始有性行為後即可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可幫助及早發現癌前病灶,進而預防子宮頸癌。國民健康署自民國84年起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一次,因此癌前病灶的診出率得以逐年提升,並大幅降低侵襲性子宮頸癌的發生率。 2)施打子宮頸癌疫苗研究報告顯示,施打子宮頸癌疫苗可藉由中和性抗體阻止高風險致癌性人類乳突狀病毒感染子宮頸上皮基底細胞,賦予女性主動防護的力量。適時施打子宮頸癌疫苗對於高風險致癌性人類乳突狀病毒相關子宮頸癌前病變與子宮頸原位腺癌的疫苗效力均可達九成以上,因為施打子宮頸癌疫苗可彌補傳統抹片篩檢的不足。3)醫護人員的專業溝通醫護人員應主動給予就診民眾詳細諮詢,讓民眾瞭解子宮頸癌預防的急迫性與重要性,民眾也應建立正確觀念,當抹片篩檢結果為異常時主動尋求醫療協助,由專科醫師評估後接受抹片追蹤、陰道鏡、子宮頸切片或HPV偵測等檢查,提供最適切的處置。

醫訊/子宮頸癌如何及早發現及治療

醫訊/子宮頸癌如何及早發現及治療#子宮頸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子宮頸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會呈現不正常的陰道出血等症狀,該症是國人女性罹癌的第1位,堪稱為我國女性的健康大敵,因此現在很多健檢都有提供這項服務。因此,台大醫院總院健康教育中心特規劃「認識子宮頸癌: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講座,由張文君醫師主講。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認識子宮頸癌: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時間:102年9月17日(二)下午14:00~15:00地點:台大醫院總院(台北常德街1號;近捷運紅線台大醫院站出口3或台北車站出口m8)1東第7講堂洽詢:02- 2312 3456轉62114

女性有過性行為就可能罹子宮頸癌 妳做抹片篩檢了嗎?

女性有過性行為就可能罹子宮頸癌 妳做抹片篩檢了嗎?#子宮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近期,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公佈了101年度全國最新的癌症登記統計數據,結果顯示全國女性癌症死因,子宮頸癌排行第七位,死亡人數達六百多人。而子宮頸癌是目前在婦癌中能有效地預防和發現的癌症,因此子宮頸抹片也是世界公認能有效篩檢出癌前病變和早期癌症的方法。「六分鐘護一生」 有人聽少人做奇美醫院指出,雖國民健康局從84年起提出子宮頸抹片補助政策至今經歷了近二十個年頭,婦女民眾也對「六分鐘護一生」口號能琅琅上口,但尚有不少女性還沒有接受過抹片檢查。全國女性3年抹片篩檢率為五成多,與西方已開發國家的女性有7至8成的抹片篩檢率來比較,我國在推廣子宮頸抹片篩檢和預防子宮頸癌的衛教仍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女性不做抹片篩檢 理由百百種很多婦女每每提到要接受子宮頸抹片的立即性反應是「不想做、不用做」。「不想做」的理由可能是,檢查過程讓人覺得尷尬、等候時間久、工作忙碌沒時間、檢查地點不夠就近性、檢查會痛、執行醫師可能是男性、害怕面對報告結果有異常等。而「不用做」的理由則可能是,沒有什麼異常狀況、未滿30歲、還沒結婚生小孩、很久沒有性生活、年紀大、只有固定單一性伴侶、以前曾做過抹片且報告正常、子宮已經拿掉等。因此,奇美醫院提醒女性民眾,其實只要有過性行為的女性,就應該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每年一次,連續三年如果都正常,則可以每三年一次,如能夠每年都檢查是最理想的,以隨時檢視自己的身體是否有出現異狀,常保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