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

長者吞嚥退化別輕忽 恐致吸入性肺炎

長者吞嚥退化別輕忽 恐致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國內十大死因中肺炎高居第3位,吸入性肺炎導致的死亡更不能忽視,「嗆咳」更是造成吸入性肺炎的最常見原因。王爺爺90多歲因泌尿道感染入院,但因中風、吞嚥功能退化,無法吞嚥進食,放鼻胃管由灌食來幫攝取爺爺營養。吞嚥功能退化仍嘗試用口進食 引發吸入性肺炎但家屬還想要讓病人試試由口進食,某天晚上試著給病人喝了2口牛奶後,王爺爺開始劇烈咳嗽、呼吸困難,家屬急忙跑到護理站求救,經由醫師和護理師處置及胸部X光檢查,發現病人肺部呈現白色。醫師解釋,現在有吸入性肺炎情形,若呼吸喘情形未改善,可能需要插管來治療。家屬因為想讓爺爺能由口進食,結果產生的後果令人後悔不已。進食時上半身直立 以小湯匙小口餵食如何預防長者發生吸入性肺炎很重要。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王亭懿護理師說明,首先進食時盡量維持上半身直立,進食時以小湯匙小口餵食。並適度增加食物的黏稠度來避免嗆咳,增加食物的黏稠度可以加入市面食物增稠劑來增加食物的黏稠度,讓吞嚥更安全。進食後清潔口腔,以免嗆咳時口腔內細菌更容易嗆入肺部。吞嚥功能退化則可藉由吞嚥訓練,進而提高口腔敏感度。冬天中風危險增加 若老人進食持續咳嗽、呼吸困難等需就醫長者因神經退化讓吞嚥功能下降,不論是喝水或吃東西都有嗆到的風險。食物沾染環境細菌會直接進入肺部,也可能因此引起肺炎。尤其是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盛行季節,腦中風可能導致身體功能降低,吞嚥功能也會受到影響。王亭懿護理師提醒,若家中有老人進食後持續咳嗽且有意識改變、呼吸困難、痰液變多變稠或者有發燒情形,需立即就醫!

研究:2成以上長者每週進食嗆到3次

研究:2成以上長者每週進食嗆到3次#吸入性肺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長者若因器官退化、虛弱或因中風、帕金森氏症等疾病有吞嚥困難問題,進食時易發生嗆咳、吸入性肺炎。國內研究發現,台灣社區65歲以上長者21.8%每週至少3次進食嗆到,12.8%評估為吞嚥異常,每10個高齡者可能就有1個有輕度以上的吞嚥障礙。長者咀嚼、吞嚥問題 易導致消化變弱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長者因感覺功能變差,面臨咀嚼、吞嚥能力,腸胃消化功能漸弱等情況,容易衍生營養不良問題,建議及時尋求在地社區營養師及語言治療師諮詢協助,改善吞嚥功能及營養攝取。隨著年齡老化,肌少症屬老年症候群,骨骼肌肉質量減少、功能降低,臉部、咀嚼肌及舌肌的吞嚥相關肌群功能也減退,造成吞嚥功能改變。長者平日生活在家除了多動動手腳增強肌肉,吞嚥肌肉也需要運動。長者透過加強吞嚥功能的訓練,不但可改善因吃不下造成營養攝取不足問題,也能提昇生活品質。飯前進行吞嚥健康操 防食物嗆咳、卡住中華民國語言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蘇心怡指出,65歲以上老人常出現的吞嚥問題為進食速度慢、食物停留在口咽時間延長等,容易發生食物嗆咳或食物卡在咽部造成阻塞。「呷百二吞嚥健康操」建議長者每天三餐飯前10分鐘進行,易發生吞嚥障礙高風險族群,如失智症、帕金森氏症等患者,即早進行「呷百二吞嚥健康操」可預防或延緩被放置胃管。若有吃東西、吞嚥上的困難,如吃東西、喝水時會嗆到或是喉嚨感覺卡卡的、吞不乾淨等問題,建議尋求醫師及語言治療師的幫忙,做進一步諮詢與檢查。「呷百二吞嚥健康操」可於https://goo.gl/4fzfZf查詢。

擺脫鼻胃管 3要素成關鍵

擺脫鼻胃管 3要素成關鍵#吸入性肺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不只吞嚥障礙,憂鬱、失智、味覺嗅覺障礙、牙齒不好皆使老人喪失吃的意願,而營養攝取不足導致低血鈉症,低血鈉引發胃口不好、記憶下降、心情鬱卒。胃口差、體重下降而前來老人門診就醫的患者,常已開始喝管灌液體或是插上鼻胃管,而後需藉進食以果汁機絞碎並添加調味的食物,重拾食慾才拔除鼻胃管。長期放置鼻胃管 恐致潰瘍、吸入性肺炎鼻胃管由口置入,用於吞嚥困難時供飲食或藥物。初期顱外傷或中風、氣管內管置入,餵食管用以暫時處置。反覆中風、失智症、巴金森氏症候群、癌末、漸凍人或植物人,末期易有吞嚥問題,然而長期放置不僅口腔、喉嚨不適、口腔清潔受限,胃酸還會流至食道造成潰瘍甚至吸入性肺炎。吞嚥問題除了從食物準備著手,亦可從復健得到改善。例如吞嚥肌運動、餵食時身題傾向無力的一側、吞食後立即低頭、輕咳兩下、中醫針灸等。雖然神經持續退化,但只要持續運動吞嚥肌,吞嚥功能就能繼續保持。家人、病人及用藥 齊配合助摘鼻胃管臺南醫院已有數個鼻胃管拔除成功的案例,進一步分析成功條件,照顧者、病人及用藥三方面皆需重視。照顧者可接受病人偶爾嗆到、願意準備適合飲食、耐心接受及了解訓練過程;病人意願足夠及清醒、不性急;用藥方面減少使用會影響神經運作的鎮靜劑及讓唾液分泌變少的藥物。是否靠管進食屬倫理掙扎,而論生死問題,現代僅存於部份國家。瑞士早在1994年,論文顯示癌症及嚴重中風的病人多數時間並不感覺餓或渴,病人抱怨時只需少量飲食,提供非病人主動要求的飲食對病人的舒適貢獻極低。瑞士除已合法安樂死外,更要求「老年自由死」立法。在生死議題上,個人自主權有待討論。

用餐喝水易嗆咳 原來是雙側聲帶萎縮

用餐喝水易嗆咳 原來是雙側聲帶萎縮#吸入性肺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約70歲的陳姓婦人聲音低沉沙啞,近半年在用餐跟喝水的時候經常容易嗆咳,到院檢查才發現雙側聲帶嚴重萎縮。另一名65歲的許姓男子在接受下咽癌的化療後,聲音沙啞,又因嗆咳導致吸入性肺炎住院治療,經內視鏡檢查發現病患單側聲帶明顯萎縮。兩位患者接受聲帶自體脂肪注射術治療後,沙啞、嗆咳問題都有顯著改善。聲帶萎縮老化 聲音沙啞、說話容易累南投醫院耳鼻喉暨頭頸外科醫師吳昭寬表示,年長者或是聲音使用頻率過高者,聲帶萎縮或老化,此時將導致發聲時聲帶閉鎖不全、聲音沙啞、說話容易疲倦甚至易發生嗆咳等情形。自體脂肪注射沒有疤痕、不必住院考量生物體相容性及手術費用,除了玻尿酸、微晶磁外,自體脂肪注射仍是醫生首選。吳昭寬醫師表示,自體脂肪注射術是從肚臍下面取出一些脂肪從嘴巴使用特製的注射槍施打到聲帶裡,使聲帶縫隙閉合。自體脂肪注射術的術後恢復快,完全沒有疤痕。病人也不必住院,注射後3個月會達到穩定狀況。自體脂肪注射治療可改善聲帶良性病灶聲帶自體脂肪注射術治療在南投醫院以往並無相關治療案例,今年開始進行聲帶自體脂肪注射術,該治療不但可大大改善聲帶良性病灶以及因聲帶萎縮或老化等引起的聲音沙啞、說話易疲倦及嗆咳情形。病人於也可免去舟車勞頓,給予南投縣民高品質的在地醫療服務。

增進臥床者生活品質 從「齒」開始就對了

增進臥床者生活品質 從「齒」開始就對了#吸入性肺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對於無法獨立做好個人衛生的病友,口腔不健康就可能「病從口入」,嚴重更會影響到全身健康,因此從「齒」開始做好臥床者的口腔照護才能有效抵禦疾病。預防勝於治療,有研究指出,給予病友正確口腔清潔就會降低吸入性肺炎的機會。清醒時有50%以上活動限制患者可申請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特殊需求者牙科示範中心主任許修銘醫師表示,讓病友有一口好牙避免病從口入,才能增進生活品質。繼民國105年到宅牙醫服務之後,成大醫院也從今(106)年5月起,開始提供居家護理個案到宅牙醫服務。針對清醒時50%以上活動限制在床上或椅子上的患者,若有牙科醫療需求,可向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出申請。儘量採坐姿 無法久坐就將床升起30度角許修銘醫師提醒照護者,至於日常照護上,為避免因口水聚積在喉嚨而引起病友嗆咳,應儘量讓病友採坐姿;若病友無法久坐,則需將床背升起至少呈30度角,並讓病友側臥。而照護者在餐後及睡前使用牙刷、牙線與牙間刷清潔完牙齒之後,可再用口腔海綿棒依序沾漱口水與口腔保濕凝膠,清潔病友口腔黏膜及舌頭等軟組織。許修銘醫師表示,每天至少1次使用手電筒檢查病人口腔狀況,如有牙齒動搖、潰瘍、牙齦出血或腫脹等異常狀況,就應尋求醫護人員進一步檢查,甚至到宅牙醫服務。要注意的是,臥床者不論是否經口進食,都要做好居家口腔照護,以能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也能因而減少病友及家屬外出就醫的不便。 

老年人有牙周病 恐易罹患吸入性肺炎

老年人有牙周病 恐易罹患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老人的口腔衛生更是不容忽視。醫師指出,老年人口腔衛生疾病有牙齒顏色變深、口乾、味覺改變、口腔潰瘍、牙根部蛀牙、牙周病 、掉牙等,尤以牙周病最為常見。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牙科姚宜吟醫師說,據美國牙周病醫學會的報告,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牙周感染對全身健康有很大的影響。最近更有學者提出牙周狀況或口腔衛生不好的老人其罹患吸入性肺炎的機率較高。加強蛀牙預防、口腔檢查為首要姚宜吟醫師也表示,治療牙周病的要點為:建立正確的口腔衛生習慣、治療後之定期維護,而基本治療至少約6週,如要手術,術後需再觀查三個月。而若想要治癒牙周病且恢復牙齒健全的咀嚼功能,以人工植牙治療最為理想。他也提醒老年人的口腔衛生保健最重要的是要培養良好習慣:第一是加強蛀牙及牙周病預防,第二定期口腔健康檢查:每半年定期需給專業的牙醫師的檢查,第三是假牙也要保養。

如鯁在喉!吞嚥困難 卡卡食不知味

如鯁在喉!吞嚥困難 卡卡食不知味#吸入性肺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因為年齡逐漸增加、組織老化、反應慢、身體協調差、修復力下降、罹患多種複雜系統性疾病所引起的咀嚼吞嚥障礙,不只影響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嚴重者還可能併發吸入性肺炎而致死,危險性不容輕忽。吞嚥障礙致嗆咳 生活品質不佳擔任台灣身心障礙者口腔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牙科主治醫師的黃純德教授表示,吞嚥困難問題嚴重且影響重大,不但剝奪長輩吃的樂趣、更有致命的風險,如生理上因怕嗆咳、不知不覺吃得少,久而久之營養不足、免疫力低,若不慎食入過大的食物,也恐有窒息的風險;因三餐或飲水都成困難,導致吃食的慾望下降、心理上不免痛苦,就連睡覺時口水吞嚥也遭嗆,如此身心煎熬下,生活品質當然不佳。統計資料顯示,台灣高齡者死因第一位是肺炎,其中吸入性肺炎占3成,而吞嚥困難正是引起吸入性肺炎的主因,因此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吞嚥困難問題勢必日益嚴重;且根據吞嚥障礙盛行率的研究指出,約有37-78%的長期照護需求者(包括腦中風、慢性疾病病患、身心障礙等)都有吞嚥困難的症狀。布丁不卡卡 水添增稠劑解困難黃醫師說明,其中最不容易造成吞嚥困難的的食物是布丁,而最容易引起的食物是維持人類生命所必需的水,因為水份無色、無位、低阻力的特性,當頭往後仰喝水,水以重力加速度通過咽喉,在食道、氣管分叉口時,吞嚥困難的患者會來不及通知會嚥軟骨關閉氣管的開口,使水直接入氣管而引起嗆咳,嚴重者可能導致吸入性肺炎。因此可透過飲水方式的改變,如增加黏稠度、使流速不要過快,就能減少吞嚥障礙、降低吸入風險,所以可利用增稠劑讓食物質地改變;營養師認為好的食物增稠劑必須有五大特性:不會影響食物本身味道、不會結塊、增稠速度快、用量少,並適合使用在任何液體中。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