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遲緩

孩子身材矮、專注力差恐缺鋅 吃這些食物能補充

孩子身材矮、專注力差恐缺鋅 吃這些食物能補充#生長遲緩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一名5歲男童被幼稚園老師發現專注力和玩遊戲活動力差,家長帶孩子就醫,在神經內科、心智科檢查並無神經系統疾病,也排除過動與自閉症,但生長較為遲緩,轉至兒童腸胃科檢查,發現小孩嚴重挑食,血中鋅濃度過低,不及正常值的一半。醫師協助調整體質後,男童的學習專注力與遊戲活動力都大幅進步。根據衛福部統計數據,台灣6至8歲孩童平均身高,從2010年到2019年下降0.26公分,成長數值令人憂心,這兩年因應新冠疫情,也讓孩子的活動大幅減少,加上營養不均衡,都可能影響成長。4成兒童鋅攝取不足 挑食者更嚴重為了解微量營養素對兒童成長的影響,林口長庚兒童胃腸科醫師趙舜卿與團隊針對203名4至7歲兒童,進行微量元素(鋅、鐵、銅)調查研究,發現近4成兒童缺乏微量元素鋅,而且兒童缺鋅的情形在挑食者更加嚴重。研究也發現,4至7歲兒童近7成有偏挑食習慣,此研究結果稍高於之前的亞洲兒童偏食研究,這項研究成果並刊登於今年7月的國際醫學期刊《Nutrients》。趙舜卿表示,偏挑食的兒童容易營養不均衡,而缺乏鋅又會使食欲減低,造成兒童在營養與偏挑食行為的惡性循環。鋅的含量與成長發育有關,如果長期缺鋅,可能產生身高較矮小或生長緩慢的問題。該研究也發現,發展或活動力較差的孩童中,有較多的比率缺鋅,這項結果在統計上有顯著的相關性。過去研究發現人體長期缺乏鋅,可能會導致心肺功能的降低,造成體力與活動力降低。鋅的補充有助於肌力提升,長期肌力提升增進體能和活動量,有助於提升心肺功能。不喜歡牡蠣、瘦紅肉 可換乳製品、雞蛋及堅果疫情間許多家庭減少外出,飲食多仰賴一次性採買,許多含鋅量高的食物如牡蠣、瘦紅肉、生蠔、海鮮類較難保存,若這些食物為孩童容易挑食的食物類別,長期下來恐會影響鋅的攝取量。建議家長平日提供孩童充足且營養均衡的食物,以減少孩童鋅攝取量不足的機會。若家中小孩不喜歡牡蠣、瘦紅肉與海鮮類食物,可選擇其他含鋅量較多的食物,例如乳製品、雞蛋、堅果類、豆類、洋菜、榖類、南瓜子、黑木耳、松子等。若孩童有長期偏挑食、發展較慢或體能活動力較差者,家長可帶孩子至醫院評估與檢查有否缺乏微量營養素問題。正確的飲食觀念強調非高蛋白、高脂肪食品對孩子有益,家找應於三餐正常時間餵食小孩,勿給零食、甜食與重口味的食物,不要太過堅持某種固定食物,盡量在三餐中讓兒童多嘗試新食物、變換食物的烹調方式,培養孩子良好的餐前情緒,以鼓勵方式替代過度獎賞或責罵等行為。飲食過程心靜氣和並減少電視、玩具、電腦等接觸,可讓孩子較專心吃飯進而改善兒童偏挑食行為。藉由含鋅量較多的食物介入、偏挑食行為的矯正與保健營養品的補充可減少微量元素鋅缺乏的風險,讓孩子在成長發育的過程多一份保障。

國一少年身高148僅26公斤 問題出在克隆氏症

國一少年身高148僅26公斤 問題出在克隆氏症#生長遲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孩子的身高是否能夠高人一等?是許多家長最關心的事。12歲的小賓一年僅長高3.5公分,加上間歇性腹痛及嘔吐長達半年,體重下降10公斤,四處求醫確診為克隆氏症,經免疫調節藥物及生物製劑治療,症狀獲得緩解,恢復青春期應有的成長,身高也從國一的148公分、26公斤,長高到目前挺拔的170幾公分的高中生。一年長不到4公分 生長遲緩是警訊台中榮總兒童醫學中心兒童肝膽腸胃科主任吳孟哲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包括克隆氏症及潰瘍性腸炎兩大類,常見的臨床症狀如反覆腹痛、腹瀉、發燒、糞便帶血與黏液等,潰瘍性腸炎的病灶大多局限在大腸黏膜層的慢性發炎,克隆氏症則是狡兔三窟,可能跳躍式影響所有消化道(由口腔至肛門),侵犯整層腸壁,進而造成狹窄、阻塞、穿孔、若不加以注意,最終甚至需要外科手術介入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早期症狀不明顯,不易診斷,很常被當成腸胃炎治療,因此每名患者往往都有段艱難的尋醫史。在治療上須面臨長期控制與處理併發症,相對較為困難且複雜,有時會產生腸道外症狀影響眼睛、關節、皮膚、肝臟等其他器官,也必須適時處理病況的多樣性。對於剛邁入青春期的孩子而言,生長遲緩也是警訊之一。統計分析,上小學以後的身高平均一年能長高5至6公分,若每年小於4公分以下,就需要轉介醫療。克隆氏症的跳躍式病兆,小腸部分通常都是決定性關鍵,因為小腸是負責營養吸收最主要的器官,嚴重小腸發炎潰瘍會導致營養不良進而影響生長發育。約莫有30%的兒童克隆氏症發病時僅出現小腸發炎及潰瘍,像小賓的病兆就是只影響小腸,所以一般胃鏡大腸鏡等檢查均顯示正常,無法早期發現問題。近年來雖有雙氣囊小腸內視鏡之發展,但檢查費時。膠囊內視鏡非侵襲性、無痛 診斷率60~80%美國FDA於2009年核准2歲以上孩童使用膠囊內視鏡,做為檢查小腸系統影像的工具。膠囊內視鏡最大的優點在於其非侵襲性、無痛、簡單,病患只需將膠囊內視鏡吞入,目前診斷率可至60~80%。克隆氏症患者也可藉由膠囊內視鏡來追蹤疾病活性。

青少年吸菸危害大 恐造成生長遲緩

青少年吸菸危害大 恐造成生長遲緩#生長遲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報告顯示,「菸價每提高10%,菸品消耗量就能減少4%,而青少年對菸品價格變化的敏感度更是成年人的2至3倍」。應落實菸品稅占菸品零售價67%至80%,才能達到抑制青少年吸菸、減少菸品消費量,進而保護青少年免於菸害及維護國人健康的目標。 青少年適逢青春期的身心轉變,接觸菸品的可能性大多來自不願遵守社會規範、自我價值低,易受外來評價及同儕影響;也因為生活壓力大,藉由吸菸找到自信、同儕認同,或是藉由吸菸來紓壓。 吸菸會造成青少年生長遲緩、活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更嚴重的是,吸菸將會導致之後濫用依賴性物質的重要導因。因此成為酗酒者的機會是不吸菸者的10倍,嘗試毒品的機會也比不吸菸者高出25倍。越小開始吸菸,就越難戒除菸癮,而且越容易造成基因病變、引發肺癌,而且15歲以下就開始吸菸的吸菸者,縱使以後戒菸,得到肺癌的機率是正常人的5倍。 因此幫助他們戒菸的方法也與成人不盡相同。唯有多一份耐心,和多一點愛心才能引導他們遠離菸品的毒害,幫助他們成功戒菸。

母親抽菸傷害幼童 恐致生長遲緩

母親抽菸傷害幼童 恐致生長遲緩#生長遲緩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許多人很難想像小朋友抽菸會是什麼狀況。家中的孩童如果常常反覆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痰多,甚至出現類似氣喘的現象,都可能與父母親吸菸有相當大的關係,其實就是間接得讓小朋友抽菸。從胚胎時期開始,母親的吸菸卻能決定小朋友一生的幸福健康。若母親懷孕時抽菸不但容易早產,還會有胎兒生長遲緩的問題,其體重也會比一般孩子輕。研究發現,這些孩子出生之後,在嬰兒時期比較容易發生嬰兒猝死症,日後罹患氣喘的比率也增加。而且,母親抽菸的孩童,其住院率較母親不抽菸的孩童高出70%。上呼吸道是人體的第一道防衛防線,二手菸則是經由呼吸道進入體,呼吸道黏膜會受二手菸中的化學物質刺激,容易導致急性呼吸道感染、鼻竇炎,及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甚至產生肺部囊狀纖維化,而降低肺臟功能。日後發生過敏疾病的機會,也會有明顯增加的趨勢。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除了提出對二手菸的警告之外,更強調有所謂「三手菸」影響環境的新觀念。許多抽菸的家長以為,只要打開窗戶或電風扇吹得「煙消雲散」,就可避免小孩吸入二手菸,卻不知抽菸的同時,也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和顆粒,吸附在吸菸者的頭髮和衣物,甚至地毯或家俱中也會存有這些有害物質。「三手菸」。儘管通風可以使得煙霧排到屋外,但是殘留物包括重金屬,致癌物質,甚至放射性物質卻留了下來,除了會讓呼吸道出了問題,肺部的發育不全,肺功能下降,甚至還會影響到行為認知與閱讀能力。抽菸所帶來的傷害並不是「眼見為憑」,看不見的「三手菸」所帶來的危害一樣是可怕的。自98年的元旦起,為了下一代的健康著想,「大人戒菸」不僅可以提供孩童最清潔安全的環境,更是等同付出最大之愛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