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怎麼打?台大醫回答3個常見QA

新冠疫苗怎麼打?台大醫回答3個常見QA#新冠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各國拚疫苗施打率。台大醫院設立COVID-19新冠肺炎常見問題專區,台大醫院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目前市面上腺病毒載體疫苗、mRNA疫苗都非常新,一年內匆促上陣戰績不錯,不過也存在一些問題待解,黃立民提供以下解析。Q1新冠疫苗第一劑和第二劑可以隔多久?根據免疫學原則,打完第一針,只要免疫系統還記得,隔多久打第二針都有效果,如果免疫系統已經忘記第一針,第二針就要從頭來。針對AZ疫苗,政府規定8-12周打第二針,不過臨床試驗發現,不同施打間隔的保護力,小於6周有55%,6-8周則59%,9-11周63%,大於12周達81%,「16周以上效果還是非常好,代表隔了16周再打第二針免疫系統還記得,仍然有效。」至於第二針最長可以隔多久?黃立民強調,新冠疫苗還沒有數據,若參考子宮頸癌疫苗數據,青少年需打兩針,間隔6個月,研究顯示兩針間隔12個月比6個月的抗體量高。即使間隔12個月,免疫記憶仍在,甚至有研究顯示,隔兩年效果又更好,顯示免疫記憶持續效果很久。Q2新冠疫苗可不可以混打?黃立民指出,很多歐洲國家已經建議混打,主要理由是副作用,目前建議第一針AZ,第二針打RNA疫苗,但需更多實證研究。根據西班牙研究,663人第一針打AZ疫苗,後續1/3第二針不打,2/3打第二針疫苗,不打第二針抗體沒有變化,第二針打BNT疫苗,抗體幾何平均值幾乎增加100倍,綜合抗體陽性率從34%進步至100%,「顯示混打效果不錯,比打兩針AZ好。」不過混打會不會副作用增加?黃立民分析,主要副作用是發燒機率增加,目前有國家建議可以混打,比如加拿大建議第一針打AZ疫苗,第二針可以打AZ疫苗或RNA疫苗,但強調第一針打RNA疫苗,第二針一定照打RNA疫苗。為何混打疫苗順序很重要?黃立民強調,混打一定要不能比原來方式差,甚至要更好,先打AZ疫苗再打RNA疫苗,一定要比兩劑AZ疫苗好,或者至少一樣好才會混打。「先RNA疫苗再打AZ疫苗,不用做實驗就知道效果一定不好。」黃立民說明,因為RNA疫苗第一劑效果約只有50%,第二劑強化免疫記憶很重要,如果第二劑換成AZ疫苗,免疫原性沒RNA疫苗強,且不同刺激方式對免疫系統不夠,混打效果因此比較低。Q3如果只打一針新冠疫苗的保護力有多少?如果第二劑無法打,保護力還在嗎?黃立民分析研究數據表示,輝瑞第一針保護效果是52%,莫德納第一針是69.5% (不過只打一針14天內的保護效果是50%,打第二針就達92%);只打一劑的嬌生疫苗是66%,AZ是76%。根據以色列打BNT疫苗經驗,第一針保護效果是54%,與臨床試驗相似。但他強調,如果疫苗覆蓋率夠高,蘇格蘭只打第一劑BNT疫苗有91%,AZ是88%;南韓只打第一劑BNT疫苗則89%,AZ是86%。由於數據混亂,黃立民解釋,打一針效果取決於當時環境,如果施打率不高、防疫措施不嚴格,效果是不好的;如果防疫有成、疫苗施打也踴躍,打一針效果就很好。BNT和莫德納打一針約50-60%,如果防疫、施打率都好,則可達80-90%;AZ疫苗打一針約7成,如果防疫、施打率都好,也可達80-90%。多少人打疫苗,才能回歸正常生活?黃立民總結上述問題:1.第二針疫苗,AZ可以隔4-16周,政府建議8-12周,從研究顯示隔半年也沒關係。2.新冠疫苗可以混打,但順序很重要,一定要先打腺病毒疫苗,再打RNA疫苗。另外,RNA疫苗一定要打第二針。3.只打一劑保護效果,視疫苗覆蓋率和疫情嚴重程度而定,情況好約50-60%,情況好可達80-90%。台灣要100%全體免疫力,一定要打到80-90%,不過打30-40%就有感了,效果就會擴散,病毒傳播速度就變慢,可以預期台灣打到30-40%疫情就會比較好控制。(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孕婦打新冠疫苗 全台名醫6大問題解析

孕婦打新冠疫苗 全台名醫6大問題解析#新冠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250萬劑美國捐贈的莫德納疫苗抵達台後,政府宣布將孕婦納入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第六類對象,並讓孕婦自行選擇施打AZ或莫德納疫苗,這兩天門診詢問接種疫苗事項的孕婦暴增,台灣周產期醫學會整理出6大孕婦最關心的問題,供準媽媽們參考。學會理事長、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系主任洪泰和表示,面對疫情建議孕婦應接種疫苗,學會特別成立「懷孕與COVID-19」工作小組,結集國內數個醫學中心產科主任、醫師,定期討論COVID-19對懷孕影響相關研究的最新發展。 Q:孕婦適不適合打COVID-19疫苗?對胎兒或母體是否有不良的影響?台大醫院婦產部醫師施景中指出,無論是輝瑞-BNT、莫德納或AZ疫苗,目前的證據顯示,孕婦接種這些疫苗並不會增加胎兒先天畸形、流產、胎死腹中、早產、或懷孕併發症發生的風險,孕婦可以安心接種。 雖然國外專科醫學會並沒有建議將孕婦列為優先接種對象,也沒有建議應全面對孕婦進行施打疫苗,但一致強調,孕婦如果有染疫風險時,不需要因為擔心疫苗可能對胎兒或孕婦本身引起不良副作用或併發症,而不願接種疫苗。 Q:要打哪一種疫苗?至於孕婦應該選擇哪一種製程製備的疫苗來施打比較好,施景中解釋,相對於以腺病毒為載體製成的疫苗(AZ、Janssen),國外在懷孕期間接種mRNA疫苗(輝瑞-BNT、莫德納)部分已經累積了超過3萬5000例的個案數和經驗,關於疫苗的安全性數據比較完整,因此建議孕婦如有意願接種COVID-19疫苗時,還是以mRNA疫苗為優先考量。 Q:什麼時候接種疫苗比較恰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產科主任區慶建表示,懷孕期間任何階段,甚至是產後哺乳的媽咪都可以接種。雖然如此,大多數的醫師傾向建議孕婦延緩至第二孕期,也就是滿13周後再施打疫苗,避免與懷孕前三個月常發生的萎縮性胚囊、自發性流產、胎死腹中,或早期診斷出的重大畸形有不當的聯想,造成困擾,這也是英國和德國醫學會建議施打的時期。 當然,如果婦女在懷孕初期因工作或個人因素有染疫風險時,則應考慮接種疫苗來保護自己。孕婦要不要接種,應該視個人情況,評估過可能的風險和好處後再施打,如果有疑問的話,可以先和醫生討論過後再做決定。 Q:接種疫苗前要注意什麼事情?除了曾經對疫苗有嚴重的過敏反應病史,或罹患風濕免疫疾病必須例行住院者不適合打COVID-19疫苗外,台北長庚婦產科醫師陳彥廷建議,正在發燒、罹患急重症治療中、或是有明顯感冒症狀的孕婦,等到病情穩定後再接種疫苗,避免和施打疫苗後的反應發生混淆。在懷孕期間如果有使用阿斯匹靈或其他抗凝血藥物的人,並不需要停藥或更改劑量。 Q:打了之後會有什麼症狀?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醫師葉長青指出,國外的統計資料顯示,除了注射部位疼痛外,有將近三分之二的人在接種完疫苗後會有疲倦感、肌肉痠痛或頭痛的現象,少部分的人可能還會有噁心、嘔吐、發燒、甚至是畏寒。這些不舒服的症狀多半輕微,可以藉由休息、補充水分、或是服用普拿疼來改善,在48小時內就會緩解。 Q:出現什麼情況該趕快回醫院檢查?台北長庚婦產科醫師莊雅淳指出,國外有報告接種COVID-19疫苗後出現免疫血小板低下症的案例,發生時間大多介於接種疫苗後5到28天。因此,工作小組的醫師專家們提醒,如果接種疫苗後持續高燒、出現嚴重頭痛、視力改變、嚴重腹痛、呼吸困難、四肢浮現紫斑等症狀時,應立即就醫尋求協助。 洪泰和醫師強調,孕婦接種COVID-19疫苗後,如果出現陰道出血、懷疑破水、規則宮縮、持續下腹疼痛或是自覺胎動減少的情形,應儘快前往醫院進行檢查,確定胎兒健康狀態。 

國產新冠疫苗邁向人體試驗 明年問市

國產新冠疫苗邁向人體試驗 明年問市#新冠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光生技6日舉行記者會說明自主研發的武漢肺炎候選疫苗最新發展進度,董事長詹啟賢表示,目前動物小鼠試驗疫苗抗體反應佳,目標下半年啟動人體試驗,希望明年冬天有需要的台灣人都能施打。動物試驗疫苗抗體反應佳國光生技表示,武漢疫苗是全新的疫苗,因其對人類的感染性,使用不活化全病毒,在技術及生物安全的考量有其困難度。經過3個月努力,已成功生產出候選疫苗,並且在台大病毒實驗室教授張淑媛進行疫苗抗體中和試驗,結果在注射武漢肺炎候選疫苗的小鼠血清中,發現小鼠抗體反應優異。詹啟賢董事長表示,研究武漢肺炎疫苗像是一場障礙賽的馬拉松,最終的結果誰也不知道;不過,疫苗安全、有效後才是量產的問題。前面步驟必須確實走完,6個月安全觀察期是不能打折扣的,接下來國光將進行武漢肺炎病毒疫苗GMP量產作業,同時完成後續毒理試驗及攻毒試驗。期望能在今年第3季可獲准開始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目標是明年冬天來臨時,台灣有需要的人都可以打到疫苗。國光生技表示,武漢肺炎疫情目前仍在全球擴散而尚無即將消失的跡象,也使各國均體認到疫苗的重要性。日前已跟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及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CDE)討論,在顧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如何以緊急使用授權(EUA)方案及早進入人體臨床試驗,且已獲得CDE同意將國光的武漢肺炎疫苗開發案,列為COVID-19專案諮詢輔導案件計劃往前推進。目標明年冬天全台民眾可施打國光生技指出,由於流感疫苗與武漢肺炎疫苗是以不同技術在不同工廠產線生產,國光生技在本身細胞生產工廠及簽約合作夥伴擁有的生產設備及能量,應該可以提供足夠的產能滿足國內需求。國光在全程製造的技術上,擁有完整的智慧財產權,不會受第三者或他國的牽制。詹啟賢董事長表示,希望明年冬天有需要的人都能打得到疫苗,以優先滿足台灣2300萬民眾需求為主,如果有多出來的量會援助海外;以目前生產能量計算,有可能會有多出來的量,但因為這是全新的東西沒人做過,良率會如何還無法完整掌握,因此現階段還無法準確計算,生產會分批次出來,優先施打順序則由政府決定。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