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K4/6抑制劑

乳癌5年不能畢業?荷爾蒙陽性乳癌是長期抗戰 CDK4/6抑制劑輔助治療是關鍵防線

乳癌5年不能畢業?荷爾蒙陽性乳癌是長期抗戰 CDK4/6抑制劑輔助治療是關鍵防線#CDK4/6抑制劑

年近40歲的林小姐在完成5年輔助治療後以為終於可以鬆口氣,但經由醫師衛教才得知,她的疾病屬於乳癌大宗的早期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亞型,即使過了5年仍有復發的可能;甚至經過臨床統計,第2、3期的患者無論是否有淋巴轉移,在治療後20年還有3到5成的人會有機率面臨復發。因此醫師呼籲乳癌患者,建議持續使用CDK4/6抑制劑輔助治療控制疾病! 這些族群要特別注意!小心高復發風險因子 建議謹慎治療預防 過去認為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乳癌是偏向溫和的乳癌亞型,許多人以為只要治療後接續完成5年輔助治療就能放下心來,但台中澄清醫院醫療長葉大成醫師提醒,事實並非如此。早期荷爾蒙接受體陽性乳癌,目前治療策略為手術後搭配至少5年的抗荷爾蒙療法作為輔助治療。侵襲性荷爾蒙接受體陽性乳癌,5、7、10年,甚至15年的抗荷爾蒙治療,已是臨床建議的標準治療。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的復發風險能長達20年,即使沒有淋巴轉移,20年中第2期乳癌患者有30%復發機率、第3期有50%復發機率,不能掉以輕心。 葉大成醫師指出,如果腫瘤直徑大於2公分、腫瘤分化第3級、細胞分裂指數達到20%以上,且確診年齡小於40歲,只要符合以上任一項條件,無論是否有淋巴轉移,都屬於高復發風險患者。他進一步說明,「年輕患者的預期壽命比較長,長期下來復發的機率就相對高。」因此更要謹慎以對,積極與醫師及醫療團隊討論治療策略,以降低復發機率。 荷爾蒙陽性乳癌治療目標為降低復發風險 CDK4/6抑制劑可有效預防 針對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患者,首要治療目標為降低復發、延長存活為主。葉醫師說,一旦乳癌細胞有侵犯性、淋巴結呈陽性,進入身體循環系統,單靠手術是不夠的,必須搭配全身性的藥物治療,也就是所謂的輔助治療。「而針對荷爾蒙陽性乳癌的主要輔助治療方式,就是抗荷爾蒙治療。」 近年來,國際在荷爾蒙陽性乳癌的治療領域已有新的進展,CDK4/6抑制劑加上原先的常用治療,能更有效控制疾病。國際大型研究為期3年早期乳癌試驗中,針對高風險患者進行治療,結果顯示標靶輔助治療可有效降低25%復發風險。葉醫師強調,完成階段性治療不代表可以鬆懈,荷爾蒙陽性乳癌是一場長期抗戰,病友仍應規律回診、積極追蹤並遵循醫囑。尤其,CDK4/6抑制劑多為口服,自我管理按時服藥是很重要的一環,穩定用藥有助於降低復發風險。 如今醫療科技不斷進步,乳癌治療已有更多元的選擇,葉醫師鼓勵病友積極與醫療團隊討論。目前除了醫院外,醫療團隊也成立了茱麗葉診所,旨在提供乳房專科高階醫療服務,方便病友就近諮詢並提高病患遵循度,個案管理師也會提供衛教與諮詢服務,協助病友抗癌。 圖/台中澄清醫院醫療長 葉大成醫師

停經前荷爾蒙陽性乳癌 兩款CDK4/6抑制劑今起納健保給付

停經前荷爾蒙陽性乳癌 兩款CDK4/6抑制劑今起納健保給付#CDK4/6抑制劑

CDK4/6抑制劑合併抗荷爾蒙治療為轉移性乳癌病人帶來契機,過去健保給付僅限於停經後轉移性乳癌病人,在考量相較於現行標準治療,可延長存活期;好消息是,從今(2024)年一月起,健保已放寬停經前女性也可有條件給付,讓年輕乳癌病人,能不用擔心因治療而造成身體與生活太大的負擔,在家庭、職場上也能有所發揮。 今年一月起,年輕轉移性乳癌有條件給付CDK4/6抑制劑 臺中榮民總醫院乳房腫瘤外科主治醫師王國鐘提及,在台灣年輕型乳癌病人中,以荷爾蒙受體陽性類型居多,這類乳癌的特性與環境荷爾蒙及飲食型態有關,治療上是以口服抗荷爾蒙治療藥物為主;會針對有淋巴轉移、腫瘤較大顆等高風險族群會加上化學治療,之後再以抗荷爾蒙藥物為輔助治療。 「針對轉移性乳癌,現行臨床一線用藥主要是以抗荷爾蒙藥物加上CDK4/6抑制劑。」王國鐘醫師說,相較於停經後女性,對於停經前的女性,治療上必須同時抑制卵巢功能,所以須使用停經針、或若無生育需求可考慮切除卵巢,以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只是在今年以前健保並未給付CDK4/6抑制劑在停經前女性,若要接受CDK4/6抑制劑,必須自費。」 CDK4/6抑制劑助力,乳癌病友得以接續治療 一名52歲上班族女性,於八年前確診為早期乳癌,當時有淋巴結轉移,在接受了先導性的化學治療並進行乳房全切除及腋下淋巴結手術後,使用口服抗荷爾蒙藥物,病情穩定。不幸於一年前發現有骨轉移現象,治療團隊建議使CDK4/6抑制劑合併抗荷爾蒙用藥,目前使用一年多,定期追蹤可見疾病無惡化。 王國鐘醫師進一步說明,CDK4/6抑制劑問世後,效果令人驚艷,臨床試驗發現,合併使用抗荷爾蒙藥物,其無疾病惡化期能從原本單獨使用抗荷爾蒙藥物的一年,延長到兩年;再接續使用其他標靶藥物,病人需要開始接受化療時間更延緩至4年,「整體存活率有機會達到5年。」且整體生活品質較好,較不會影響日常工作及生活。 目前健保已納入年輕轉移性乳癌病人,但設有給付2年效期,且必須是荷爾蒙受體陽性且HER2受體陰性,若僅有骨轉移或合併腦轉移的病人不在給付之列。 王國鐘醫師提醒,乳癌已成為台灣女性罹患癌症的首要原因;若不幸罹患,應尋求正規治療。根據國家衛生保健署公佈民國107至109年的資料顯示,臺中榮民總醫院在第一至第三期乳癌治療的存活率與醫學中心平均水平相當。值得一提的是,臺中榮民總醫院在第四期乳癌存活率表現優於醫學中心平均水平(如圖一),是「歸功於臺中榮總擁有優秀的乳癌治療團隊,對照護工作也十分用心,能即時處理藥物副作用,確保病人服藥順從性,進而顯著提高存活率。」 圖一   (圖/臺中榮民總醫院乳房腫瘤外科主治醫師 王國鐘醫師)

停經前乳癌治療福音 CDK4/6抑制劑開放有條件給付

停經前乳癌治療福音 CDK4/6抑制劑開放有條件給付#CDK4/6抑制劑

即將結婚的28歲上班族女性小蘭(化名),某天洗澡時摸到乳房有硬塊,「不可能吧!我還這麼年輕。」她不以為意,仍忙著籌備婚事。直到兩個月後,硬塊既未消失又有擴大而開始緊張,決定到醫院檢查。不幸的是,經進一步確認為乳癌第二期,是屬於年輕型乳癌常見的荷爾蒙陽性;經過完整治療一年後,日前卻發現又出現轉移。 精準治療可延緩疾病惡化期 新光醫院乳房中心主任鄭翠芬指出,年輕女性罹患乳癌的機會並不低,這群病人多半都還沒生育或孩子還小,很多還是職業婦女,正是要照顧家庭或拚搏事業的階段。 雖然荷爾蒙陽性的乳癌患者是屬於比較好治療的一群,使用對抗荷爾蒙的藥物有其效果,但據統計,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的乳癌患者,經荷爾蒙治療五年後,仍然有1/4的病人有可能發生轉移,往往令人意志消沉、人生蒙上陰影。 隨著醫學進步,治療乳癌的武器也變得更加多元且更精準。鄭翠芬表示,針對停經前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患者,透過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可延緩疾病惡化至少2年,更有機會使整體存活率達近5年時間,也能大幅提高病人的生活品質。 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 健保擴大給付為乳癌病患福音 國內目前已經核准三款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擊癌利、愛乳適、捷癌寧),過去健保只有給付於晚期、停經後、荷爾蒙陽性的乳癌病患,但對於年輕型的乳癌患者卻未給付,這群社會中間女性,往往會因藥價昂貴而造成經濟負擔。 可喜的是,自今年1月起健保已通過將擊癌利、愛乳適納入有條件給付,可作為停經前乳癌患者的第一線藥物,該項政策預計有747人至1251人將因此受惠,能在化學治療或荷爾蒙治療外有更多元選擇。 鄭翠芬說明針對停經前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患者,可透過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搭配停經針加荷爾蒙療法,不僅能延緩疾病惡化、有機會延長生命,且副作用低,也能兼顧生活品質;如今健保開放有條件給付,更不啻為一大福音。 她提醒,不幸罹癌難免沮喪,但現在治療武器愈來愈精良且多元,治療成效也進步很多,因此不必過度擔憂;只要遵循醫囑、按時服藥並定期回診,並在適時改變過去不良的生活型態,多做運動、採取均衡飲食,還是有機會找回彩色人生。 (圖/新光醫院乳房中心主任 鄭翠芬醫師)

年輕型乳癌年增破千!避免復發關鍵,醫教「抗癌3招」

年輕型乳癌年增破千!避免復發關鍵,醫教「抗癌3招」#CDK4/6抑制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10月是乳癌關懷月,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統計顯示,2020年乳癌已首度超越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癌症。今年又因疫情影響,乳癌篩檢與就醫意願大幅降低,篩檢量相較去年同期減少17.4%。 最新數據:50歲以下確診者超過5千人根據報告顯示,新確診乳癌人數不到50歲者竟已突破5千人,其中「極年輕型」(35歲以下)超過400人,不到40歲確診者更高達1200多人!因年輕型乳癌普遍具有腫瘤較大、惡性度高、易轉移等特性,且更難無法早期發現,很容易就錯失早期黃金治療期。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外科部部長曾令民表示,台灣乳癌年輕化是趨勢,且臨床研究發現,年輕型乳癌普遍具有腫瘤較大、惡性度高、增生力活躍且易轉移等特性,年輕型乳癌也讓病友長期籠罩於復發或轉移的陰影。特別是35歲以下的極年輕乳癌患者,其復發或轉移的治療預後相較停經後患者較為不良,成為復發或轉移的關鍵之一。CDK4/6抑制劑搭配荷爾蒙治療改善存活率隨著醫療發展精進,乳癌區分為不同亞型與期別,各亞型的治療選擇與復發轉移風險各異。以占所有乳癌亞型7成的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之晚期復發或轉移性停經前乳癌治療為例,現在第一線可使用CDK4/6抑制劑搭配荷爾蒙治療,於病患治療存活期、生活品質皆有大幅改善。面對乳癌二次侵襲或轉移,審慎了解自己的腫瘤型態與治療選擇、定期追蹤,同時維持自身健康狀況相當重要。曾令民強調,近兩年在乳癌的各亞型治療上都有很顯著進步。當年輕患者不幸面臨乳癌復發或轉移時,一定要掌握抗癌「3招」,才更有機會與癌和平共存!第一招「勇敢面對」:一經確診乳癌復發或轉移,雖然難免感到恐懼、挫折,但現在已有完善的醫療團隊提供精準、多元的照護建議,若能調整好自己心態,就能正向、勇敢地與癌症進行長期抗戰。第二招「了解自身疾病與治療計畫」:乳癌治療包含化學治療、抗荷爾蒙治療、卵巢抑制、標靶治療與免疫療法,醫藥不斷進步,皆可依據不同亞型打造個人化方針。以口服CDK4/6抑制劑搭配荷爾蒙治療為例,最新研究數據指出,半數以上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之晚期復發或轉移性停經前病患,皆有望存活長達近5年,與傳統治療相比更延長近1年。 年輕患者更需要社群支持第三招「尋求支持」:治療是一條漫長的路,社群支持相當重要。現今乳癌個案管理師配置與社團發展相當成熟,以專為年輕乳癌病友創立的「花漾女孩GOGOGO」,年輕病友能有一同作戰的夥伴相互傾訴,也能知道更多的資源與經驗談分享。「許多原本穩定控制的年輕病患突遇復發或轉移,也讓醫療團隊常感意外,同時也相當心疼與感受到沉重壓力。」曾令民說,然而現今乳癌各亞型治療選擇的多元與進步,年輕病友不要輕言放棄,爭取更多時間就有更多機會,尋得個人化治療方式,便有望延長花漾人生、繼續追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