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

不是胖也不是脹氣 腹水難收怎麼辦?

不是胖也不是脹氣 腹水難收怎麼辦?#肝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聽過生病後有了「腹水」的狀況嗎?腹水,代表肚子裡的空腔裝進了一堆水,究竟有哪些原因會導致腹水的問題呢?一起來看看。肚子裡的液體 約一罐養樂多的量一般人的肚子裡,有時可能也存了一些液體,但量不多,通常就小於一罐養樂多的量。然而若肚子愈來愈鼓,裡面多了一堆水,會發生什麼問題呢?首先大家會想到的大概是「體重變重」。而患者自己會覺得肚子愈來愈脹與緊繃感。腸子泡在一堆水之中,動的會比較差,因此患者吃東西後很快就覺得脹、噁心,容易打嗝。當腹腔壓力變的更大,患者還會因為血液回流不佳而出現痔瘡,以及下肢腫脹的問題,又或跑出肚臍或腹股溝的疝氣。腹壓太大壓迫到胸腔影響呼吸時,則會有喘不過氣的感覺。所以別以為腹水是小事,腹水讓身體愈來愈沉重,負擔好大,讓一些原本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情,像是進食、喝水、走來走去,都變得好困難、好辛苦,生活品質大打折扣。不僅如此,肚子裡存了太多水,還會引發腹內感染,而讓人有發燒、肚子痛的狀況。當體內積了太多腹水,會讓體液失去平衡,腎臟功能也因此會失調、變差。腹水常見原因:肝硬化、癌症、心臟及腎臟衰竭最常見的原因是肝硬化引起的。當肝臟狀況不好,許多細胞都因纖維化失去正常功能,肝臟硬化纖維化之後,會引起肝門靜脈的血液難以回流,門脈壓升高,導致一連串問題,最後血管內的液體就滲透到腹腔積存,也就是造成腹水。另外,肝臟失能之際,體內白蛋白會變少,蛋白質濃度太低,同時也會讓血管內滲透壓低,引發腹水。而引發肝硬化的原因就很多啦,脂肪肝、喝太多酒、B型肝炎、C型肝炎等都屬於常見的肝硬化原因。另外則是有腹內癌症的患者,也很可能有腹水的出現,我們稱為惡性腹水。癌細胞可以是影響到腹腔內一層叫做「腹膜」的組織,又或是癌症轉移到肝臟,都會引發腹水。有幾種癌症比較容易造成腹水,像是卵巢癌、胰臟癌、肝癌、及大腸癌,若癌症狀況愈嚴重,或是治療後再度復發時,就可能出現腹水。心臟衰竭、腎臟衰竭、或本身因腸道問題或營養不良而白蛋白濃度低時,也會出現腹水。很多人會說,我怎麼知道肚子脹起來的時候,是宿便太多、脹氣嚴重、脂肪太多,還是多的是一肚子水呢?其實要分辨並不難,用身體檢查與超音波就差不多能確定診斷是否為腹水了。然而,我們剛剛說過最常見的腹水原因是肝硬化或是癌症,因此在診斷腹水之後,更重要的事情是要找到引發腹水的原因。如果患者本身就有B肝、C肝、或酗酒等問題,我們可能會先猜是肝硬化引發的腹水,這時就要抽血檢驗肝功能,做腹部超音波時也要注意患者是否有肝硬化、肝腫瘤等問題;若擔心患者腹內藏有癌細胞,還可以依據身體檢查的結果,考慮利用陰道超音波、腹部電腦斷層、大腸鏡等影像學檢查,找出是否有癌症問題。要了解腹水從何而來,也可以直接檢驗,用針抽取做穿刺檢查,抽出一些腹水做檢驗,由化驗來確定裡面白血球高不高、有沒有細菌、是否有出血、有沒有癌細胞等,就能找出引發腹水的原因,再根據病因來做適當的處理與治療。有腹水該怎麼辦?現在體內有個東西「腹水」變多了,我們該怎麼辦呢?方法就是「減少腹水形成」,與「增加腹水排出」。*減少腹水形成飲食少鹽,當減少從食物攝取的鹽量,可以減少身體內水分的堆積。可以請教醫院的營養師,了解如何施行減鹽飲食(每日食鹽攝取量小於1.5克)。記得,不是使用低鈉鹽就沒關係喔,低鈉鹽通常代表的就是「高鉀」,而會讓體內鉀離子升高,這有時也會帶來麻煩事的,請不要想說使用低鈉鹽就可以吃多一點。減少水分的攝取,也能減少體內腹水的堆積。如果平常有在喝酒,就得戒酒了!畢竟酒精還是可能導致肝功能失衡,增加腹水問題的嚴重度。另外,補充白蛋白也能增加血管內的滲透壓,藉此減少水分滲漏到腹腔的程度。要快速補充時可以選擇點滴的補充製品,若是長期營養不良者,也可以改變飲食習慣,多從食物中攝取優質蛋白質。*增加腹水排出為了增加水分的排出,可以考慮使用利尿劑,利尿劑有針劑也能口服使用,醫師會看患者病情決定使用哪一種。假使腹水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症狀,肚子很緊很繃,甚至腹壓太大,讓胸腔無法好好擴張,吸進的空氣量變少,患者覺得呼吸不順、喘不過氣,就可能要考慮直接從肚皮抽出多一點的腹水,直接減輕患者的腹壓。醫師會先在超音波的指引下,用針頭戳進腹腔,再接上引流的管路,連接空瓶,一次可能引流個1千到3千毫升,甚至4、5千毫升。然而,在這過程中要注意患者的血壓,避免突然血壓過低而休克。另外,直接放水屬於治標不治本的方式,幾個星期後,肚子可能又再度脹起來。那我們該拿一直反覆發生的腹水怎麼辦呢?如果病因是肝硬化引發,可能要考慮的肝臟移植這個最後手段。如果因為癌症而誘發腹水的話,通常代表癌症病情已經比較棘手,這時重點就在於根據不同的癌症狀況趕緊進入化療、標靶治療,或考慮手術處理的可能性。(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肝炎定期追蹤 防演變肝病三部曲

肝炎定期追蹤 防演變肝病三部曲#肝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3歲的陳伯伯是慢性B肝、C肝帶原者,3年前因急性腹痛送醫急診,經電腦斷層檢查赫然發現一顆5公分肝癌腫瘤破裂出血,狀況危急,經緊急栓塞治療,搶回一命。後續半年經2次栓塞治療,腫瘤仍有復發跡象,甚至開始轉移到血管,進入晚期肝癌階段。經持續服用一線標靶藥物一年半後,腫瘤數量與大小都沒有再擴大。去年初再度接受檢查,發現肺部出現新的腫瘤轉移,於是接受二線藥物治療,不僅腹部腫瘤明顯縮小,其它轉移的腫瘤也沒有繼續擴大及增多,病情控制穩定。肝癌藥物一二線接軌治療  晚期肝癌患者延生機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李少武表示,依據巴塞隆納的肝癌分期定義,若肝癌已侵犯血管或有遠端轉移跡象,如肺部、骨頭轉移,即為晚期肝癌。目前臨床針對晚期肝癌治療,主要會以一線標靶藥物為優先,如治療失敗,或開始產生抗藥性,患者仍具備一定肝功能的前提下,可以使用二線藥物治療。李少武醫師說明,肝癌是血管供應很豐富的腫瘤,肝癌藥物的機轉包括針對肝癌上不同受體作用,讓支配流的血管產生壞死,使腫瘤不易得到養分供應,以及抗免疫抑制作用等等,有機會加以控制疾病。二線藥物治療  有助抑制腫瘤增生李少武醫師進一步表示,依據國外研究顯示,接受二線藥物治療,能抑制血管新生、調控腫瘤微環境,也能抑制腫瘤增生,促成抗免疫抑制作用。不過使用藥物治療肝癌過程中可能伴隨副作用,但只要遵循醫療團隊的醫囑照護,善用乳液、乳膏、高血壓藥物等有助減緩副作用帶來的不適。定期追蹤病毒性肝炎  遠離肝病三部曲根據衛福部統計數據顯示,肝癌仍高居我國癌症主要死因第二位,且有近8成來自B型或C型肝炎感染者。李少武醫師提醒,肝炎病毒潛伏期可長達10至20年以上,一般民眾應做B肝、C肝檢驗,並施打疫苗預防保護。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更應注重回診追蹤,每3個月抽血檢查肝功能與胎兒蛋白,每半年到1年做一次超音波,才能降低「肝炎—肝硬化—肝癌」肝病三部曲的發生率。

肝癌侵襲無症狀!「223」口訣防範

肝癌侵襲無症狀!「223」口訣防範#肝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肝癌為台灣國人最常罹患的癌症之一,且20多年來始終蟬聯癌症死亡率亞軍,對國人健康影響甚鉅。因此,醫界一直努力於如何發展有效的肝癌治療方式。台灣肝癌醫學會理事長暨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主任林錫銘表示,台灣為肝癌高盛行率地區,根據衛生福利部近年國人死因統計,每年有高達8千多名國人死於肝癌和肝內膽管癌,急需治療突破。惟近十年來肝癌第一線標靶治療苦無進展,病患早期的疾病控制始終無法進步。肝癌早期無症狀 疲勞、體重減輕等恐已晚期林錫銘理事長表示,根據105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肝癌發生個案數約佔所有癌症的1成,新發生數超越萬人,男性個案數為女性的2倍多。肝癌發生率為男性第2名、女性第5名,肝癌最盛行的年齡落於30多歲至70多歲間。因肝癌早期幾乎無症狀,一旦出現疲勞、體重減輕、食慾不振、黃疸、腹部腫大等症狀,疾病多已進展至晚期,且疾病一旦轉移,五年存活率也將降至約3成以下,肝癌又被稱為沉默殺手。林錫銘理事長分析,晚期肝癌多無法手術,第一線全身性治療普遍使用標靶藥物,過去10多年間,僅有一種傳統第一線標靶藥物可選擇。雖可延長存活期,但其他項治療指標包括疾病控制、腫瘤縮小等則較差強人意,醫師在苦無新藥可選擇下,治療成績始終無明顯進步。且傳統標靶藥物有嚴重不良反應如皮膚副作用患者也無其他替代良方,急需治療突破。新標靶藥物提高存活期、降低副作用發生率隨著醫學的進步,新一代肝癌一線標靶藥物終於問世。台灣肝癌醫學會常務理事暨台北榮總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黃怡翔表示,新一代標靶藥物於全球大規模臨床試驗良好治療成果,去年(民國107年)11月底獲我國衛福部核准,可作為晚期肝癌的第一線治療新選擇。根據臨床試驗結果證實,新一代標靶藥物不僅整體存活期與傳統藥物並駕齊驅,在其他治療指標上更有突破性發展。包括無惡化存活時間延長2倍,達7.4個月;疾病無惡化時間延長亦達2倍以上,達8.9 個月,腫瘤縮小比例亦提高近3倍,達24.1%,打破傳統治療限制。新一代肝癌一線標靶藥物在華人族群,更有良好治療效果。黃怡翔教授指出,根據臨床試驗結果分析,華人族群使用新一代標靶藥物時,甚至能在整體存活時間上與傳統藥物拉出多近5個月的顯著差異,其他包括無惡化存活時間與疾病無惡化時間,更分別可大幅增加至9.2個月與11個月,使患者穩定控制疾病更久。黃怡翔教授表示,新一代肝癌一線標靶藥物口服用藥只需一天一次,增進病患便利。相較於傳統藥物,副作用發生率也較低,包括手足症候群、掉髮、腹瀉等問題,讓患者能夠更掌握自己的生活品質。2要、2不、3族群 對抗肝癌先從保健做起林錫銘理事長提醒,台灣是肝病大國,慢性B、C型肝炎是引起肝癌的主要原因,約有6至7成是B型肝炎引起,約2成則是C型肝炎所引起。因為感染B、C型肝炎病毒後,有一部份人會變成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可能會演變為肝硬化,最後再罹患肝癌。林錫銘理事長提醒民眾,預防甚於治療。病情發展至肝癌前及早因應,可謹記2要2不3族群的「223」口訣:2要/40歲以上的民眾每年進行定期檢查,檢查項目包括「甲型胎兒蛋白」及「腹部超音波檢查」,兩者缺一不可。2不/飲食上應避免過度飲酒及易受黴菌毒素汙染的食物,例如發霉的麵包、玉米、醃漬類食品。3族群/罹患肝癌高危險族群包括「慢性肝炎患者」、「肝硬化者」以及「一等親中有肝癌家族史者」,應更加積極預防,40歲以後須定期進行篩檢。兩位醫師亦同步建議,肝癌治療越來越進步,確認罹癌也無須過度灰心,應了解自身肝癌病情,保持正面心態積極和醫師討論治療方針,切勿聽信偏方,方為對抗癌症保持最佳狀態。

別亂進補中草藥!藥物性肝炎上身難治

別亂進補中草藥!藥物性肝炎上身難治#肝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34歲女性,因噁心、腹脹、茶色尿持續1週而就醫,自訴發病前有自行服用中藥,檢查發現肝功能異常,血液中膽紅素過高,篩檢無ABC病毒性肝炎,腹部超音波顯示沒有膽管阻塞或肝腫瘤,診斷疑似藥物性肝炎,給予支持性治療2個多月後,肝功能恢復正常。另一名69歲女性,腹脹超過1週而就醫。問診中發現得知最近有吃家人買的保健食品,檢查發現肝功能異常,無黃疸,B/C肝病毒呈陰性反應,腹部超音波顯示輕度脂肪肝,診斷疑藥物性肝炎。醫師要求先停止服用保健食品,2週後回診,肝功能恢復正常。台灣的藥物性肝炎有25%是中草藥引起胃腸肝膽科醫師王志堂表示,肝功能異常是門診常見問題,可分為病毒性肝炎(A、B、C型肝炎)、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肝炎、自體免疫性肝炎、藥物性肝炎。診斷要靠詳細病史詢問、理學檢查、各類病毒篩檢、應用腹部超音波,可以初步縮小診斷範圍。肝炎的可怕在於可能發生猛爆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造成身體不可逆的傷害。肝臟雖然負責解毒,但也容易受到傷害!藥物性肝炎的致病機轉,可能是藥物本身或其代謝產物、藥物劑量、患者本身體質、年齡、是否合併其他疾病或同時使用多種藥物等因素有關。進補不當,服用不適合的草藥、中藥、聲稱有療效的食補、健康食品等也可能引起藥物性肝炎。根據觀察,台灣的藥物性肝炎有25%是中草藥引起,20%與抗結核病藥物有關。藥物性肝炎大多沒有特殊藥物可治療藥物性肝炎臨床上有症狀者以類似急性肝炎的表徵出現,如茶色尿、腹脹、發燒、腸胃不適、食慾變差、易疲勞等,多數沒有明顯症狀,少數嚴重者可能發生猛爆性肝炎或肝衰竭。王志堂醫師表示,藥物性肝炎除了過量普拿疼中毒引起有藥物可治療,其他沒特殊藥物可以治療, 只有儘早停用致病藥物,給予支持性治療,才有機會恢復肝功能。預防勝於治療!少服用不是必需的藥,減少同時服用多種藥物,對於草藥、中藥或是強調有療效的食補、保健食品都要遵照醫囑謹慎服用,以免進補不成反傷身,心裡也難過。當出現肝功能異常相關症狀時,宜儘快就醫做最適當的診斷和治療,避免慢性肝病甚至肝癌的發生。

糖尿病可能罹肝癌!3危險族群要注意

糖尿病可能罹肝癌!3危險族群要注意#肝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B肝帶原的40歲男性,長期疏於追蹤檢查,某日腹痛頻繁、發現腹部長出不明硬塊才就醫,檢查發現肚內有10公分大腫瘤,確診為晚期肝癌。評估無法手術切除,初期以標靶藥物治療病況不見好轉,且已發生轉移,後使用新型免疫治療藥物進行治療,治療約3至4個月,未出現明顯副作用,追蹤迄今肝臟腫瘤縮小,轉移至肺與腎上腺的腫瘤亦完全消失。肝癌早期症狀不明顯 就醫多已中、晚期臺北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黃怡翔說明,肝癌是國內常見惡性腫瘤,死亡率高居十大癌症中的第2位。由於肝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數患者就醫時已中、晚期,錯失手術治療機會。以往晚期肝癌治療選擇有限,已超過十年沒有新藥,目前僅有標靶藥物可以選擇。幸好新型免疫治療藥物今年通過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且臨床試驗效果顯著,使台灣成為全球第2、亞洲第1個率先核准新型免疫治療藥物用於經第一線標靶治療的晚期肝癌患者的國家,為晚期肝癌患者提供續命新契機。新型免疫治療藥物 延長患者存活期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醫師侯明模表示,患者對傳統標靶藥物的反應率不到1成,平均存活期僅6至10個月。但根據《刺胳針》最新發表的第二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晚期肝癌患者對新型免疫治療藥物的藥物反應率高達近2成,且患者中位存活期可長達近16個月,大幅延長患者存活期,並改善患者於治療期間的生活品質,突破過去晚期肝癌治療選擇有限的困境。臨床試驗收治不同類型的肝癌患者,包括B型肝炎感染患者、C型肝炎患者及未曾感染肝炎的患者。結果顯示,新型免疫治療藥物對各種類型的肝癌患者均有治療效果,不受肝癌成因影響成效,其中更有部分患者腫瘤完全消失。侯明模醫師強調,目前新型免疫治療藥物的第三期臨床試驗也在進行中,期待新型免疫治療藥物在未來能展現出更多可能性。糖尿病、脂肪肝、三酸甘油脂過高 致肝癌比例增加黃怡翔主任表示,肝癌主要成因與B型肝炎和C型肝炎有關,不過近年非病毒性肝炎導致肝癌的比例逐漸增加,包括糖尿病、脂肪肝與三酸甘油酯過高,打破傳統只有病毒型肝炎及肝硬化會造成肝癌的迷思。呼籲有糖尿病、脂肪肝或三酸甘油脂過高的肝癌高危險群,定期安排健康檢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一旦確診為肝癌,應配合醫囑,定期回診追蹤。

熬夜、體力差 自行進補反「爆肝」

熬夜、體力差 自行進補反「爆肝」#肝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部份大學生平時習慣晚睡,暑假更是「日出而息、日入而作」,經常熬夜玩通宵。除了睡眠作息不定時,三餐也常進食泡麵、鹹酥雞、配可樂、啤酒果腹,過了一段時間後,漸漸出現疲倦、胃口不佳等症狀。曾有男大生自覺體力變差,自行吃薑母鴨、麻油雞來補身,結果健康檢查肝指數發現GOT檢驗值為95(正常約15至41 IU/L)、GPT檢驗值為105(正常值為7-35 IU/L),擔心是不是熬夜熬到爆肝了?補品吃太多 加重肝臟代謝負擔肝功能異常的原因很多,臨床表現出來的症狀常讓人誤以為自己很虛、需要補,其實中醫看法恰恰相反,吃太多坊間補品,反而可能會補到發炎的肝臟,導致肝指數飆高,甚至出現爆肝情形。衛福部南投醫院中醫科醫師張慈文表示,肝臟是負責代謝的器官,它可以把吃進身體內的食物、藥物做一個解毒的工作,而它一但超過負荷或者塞住,有害的物質來不及代謝,就可能發生發炎狀況。避免吃重口味、過度滋補食物張慈文醫師表示,中醫認為肝炎導致疲倦,不是因為虛弱,而是身體堆積太多濕熱、無法代謝掉的東西,導致肝臟功能失調。毒素排不走,就容易發炎,感覺沉重、悶熱、提不起勁。肝臟附近的消化器官如胃、小腸、膽囊,也會受到影響,出現胃口不佳、腹部堵脹、嘴巴覺得苦的症狀。此時如果不先清理,一味滋補反而加重病情,局部濕熱情況更加嚴重,疲倦感無法消退,反而更沉重。生活上可以怎麼減少肝臟的負擔呢?張慈文醫師表示,飲食上,綠豆湯、薄荷茶、薏仁水、綠茶都是方便又隨手可得的飲品;生活作息應在晚上11點至3點肝膽經氣血旺盛時準時睡覺。另外應避免過度重口味或過於滋補的補品,天天進補會加重肝臟發炎狀況。若想調整體質,建議至中醫科,讓專業醫師協助調配。

​沒肝炎卻患肝癌 醫:年過60應檢查

​沒肝炎卻患肝癌 醫:年過60應檢查#肝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我自己身邊就遇過兩三位沒有B、C肝也沒有肝硬化的長輩,覺得肚子大大脹脹的,食欲不振,沒多久就發現是肝癌了!」日前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表論文,提醒民眾,即使未感染B、C肝病毒、沒有肝硬化,但倘若有糖尿病、脂肪肝和三酸甘油脂過高者,還是要小心。國衛院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黃秀芬提醒,年逾60歲的國人至少要做一次腹部超音波,不僅可以了解肝臟健康狀況,也可以預防其他腹部腫瘤。以前大家都說「如果沒有B、C肝就不用擔心肝癌」,不過國衛院收集2005年到2011年國內3843例肝癌病患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其中有一成以上,411例病患沒有感染肝炎病毒也沒有肝硬化,違反了肝癌防治說的「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黃秀芬說,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的資料更顯示,近年已經有高達近兩成的肝癌患者沒有B、C肝也沒有肝硬化。以前臺灣絕大多數的肝癌病患,為肝炎病毒帶原者,但現在新生兒已經全面施打B肝疫苗,病毒性肝癌病例減少,而其他致肝癌的高危險因子也一一浮現。糖尿病可能引起肝癌?目前國內至少有150萬以上糖尿病人口,「糖尿病可能引起肝癌?」黃秀芬提醒,有很多研究都發現,糖尿病會提高癌症發生率。除了肝癌,還有胰臟癌、子宮內膜癌、結腸直腸癌、乳癌、膀胱癌等等癌症的風險都提高。這份統計資料未標示病患血糖值及糖化血色素,無法明確說明血糖或糖化血色素要多高,風險會增加多少?但糖尿病控制的愈差,血糖愈高則免疫力愈低。因此糖尿病患若想預防癌症,控制好血糖是根本要務。脂肪肝要特別注意肝病防治基金會這幾年大力呼籲國人當心脂肪肝,脂肪肝就像鵝肝醬的肝,肝組織被脂肪包住無法發揮作用,有10%的人會因此引起肝炎,甚至肝硬化並導致肝癌。醫界發現,臺灣幾乎每兩個做肝臟超音波的人,就有一人有脂肪肝!大家要留意自己是否為肝癌的高風險族群?如果在脂肪肝還未引起肝炎前多運動、減肥,就有機會讓脂肪肝回復正常。三酸甘油脂也來惹禍?很多人在預防心血管疾病時,只注意血膽固醇是否過高。不過黃秀芬醫師提醒,其實三酸甘油脂也會引起血管發炎、中風或造成其他心血管疾病。從統計的分析資料顯示,三酸甘油脂過高也會提高罹患肝癌的機率。三酸甘油脂通常是吃甜食、高油脂等食物引起,雖然三酸甘油脂可能因為一時飲食控制而下降,而被認為是「暫時性」的問題。但如果持續讓三酸甘油脂處於失控的狀態,對身體的影響就不是暫時性的,所以即使沒有B、C肝、沒有肝硬化,飲食仍需控制。黃秀芬醫師說,這些無B、C肝炎而罹患肝癌的病例有四成以上超過71歲,所以建議無論有無B、C肝炎,年過60歲就應該進行進行腹部超音波了解肝臟健康,也可以及早發現各種腹部病變。(文章授權提供/愛長照)

世界肝炎日來了 必知護肝3招保健康

世界肝炎日來了 必知護肝3招保健康#肝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世界衛生組織強調B型肝炎、C型肝炎的檢測和治療。依國民健康署104年癌症登記中肝癌資料顯示,其中約8成個案為B或C型肝炎。國民健康署也提供護肝3招,提醒民眾維持健康生活,及早抽血檢驗發現肝炎,並定期追蹤。B或C型肝炎導致肝病 分別僅6、4成民眾知道B、C型肝炎是肝癌發生的高危險因子,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呼籲民眾,首先要清楚知道自己本身是否有B或C型肝炎,如果是B型肝炎帶原者或C型肝炎感染者,定期接受追蹤、治療可以有效降低肝硬化及肝癌發生。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結果顯示,民眾知道B或C型肝炎是導致肝病主因,分別只有約6成與4成的民眾知道;而知道自己有B或C型肝炎的民眾中,仍有3成民眾未就醫,未就醫理由最多為「身體無症狀應該不需要」約佔7成,其次為「沒有時間」(約佔2成)。若告知未就醫者「B型肝炎或C型肝炎定期追蹤及治療可以有效控制」後,則有近6成比率有願意接受追蹤或治療。護肝3招 避免肝炎上身B型肝炎、C型肝炎是導致肝病與肝癌的主因,如果民眾想確認自己是否有B、C型肝炎,國民健康署提供民國55年或以後出生且滿45歲民眾,可搭配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終身接受1次B型肝炎、C型肝炎篩檢服務。提醒符合資格的國人,可善用政府此項篩檢服務,或自費做此項檢查。根據研究顯示,B、C型肝炎感染者,只要定期接受追蹤、治療就可有效降低肝硬化及肝癌發生的風險。健康保險署提供B、C型肝炎感染者追蹤、治療服務,符合資格的民眾可多加運用。國健署並提供護肝3招基本功,邀請大家做伙顧肝護健康:1)健康生活/不菸不酒、均衡飲食加上規律的運動。2)抽血檢驗/可搭配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終身接受1次B型肝炎、C型肝炎篩檢服務。3)定期追蹤/若為B、C型肝炎者,請聽從醫囑,定期追蹤、治療,就能降低肝硬化、肝癌發生的機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