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抖

是老化還是巴金森氏症?教你用「1張表」速測!醫親解常見5大QA

是老化還是巴金森氏症?教你用「1張表」速測!醫親解常見5大QA#顫抖

巴金森氏症是腦部變化帶來的問題,患者可能動作比較慢,比較不協調,看起來很僵硬,還常常跌倒,甚至拿杯子、寫字時手抖個不停。由於多數患者介於50歲到70歲之間,剛開始發病時大家都會說:「啊,沒什麼,應該就是變老了,不中用了。」而疏於早期檢查、早期診斷,沒能及時面對巴金森氏症,之後生活品質可是會大打折扣。

罹患「這罕病」讓人憂鬱、學習障礙!5類高含「銅」食物都不能吃

罹患「這罕病」讓人憂鬱、學習障礙!5類高含「銅」食物都不能吃#顫抖

20歲女大生小真,今年初突然發生憂鬱症與學習障礙現象,並出現肢體顫抖、吞嚥困難、運動失調等嚴重症狀,醫師檢查發現腦部核磁共振異常,疑似「威爾森氏症」,治療數月未見起色,小真只好休學在家。由於該醫院無常備治療用藥,父母焦急之下帶著小真跨縣市來到奇美醫學中心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楊畯棋門診求助。

顫抖、常跌倒?巴金森氏症10大警訊中3項就需注意

顫抖、常跌倒?巴金森氏症10大警訊中3項就需注意#顫抖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雙手不明原因出現顫抖、四肢無力、常常跌倒,要注意可能罹患難治癒的巴金森氏症。巴金森氏症是一項嚴重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根治,除了規律用藥,亦需要保持運動習慣、營養均衡、良好的睡眠品質。巴金森氏症和阿茲海默症哪裡不同?彰化秀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邱百誼指出,巴金森氏症3大症狀為動作慢、肌肉僵硬和放鬆時不自主顫抖,後期有三分之一會併發失智症。他分享,阿茲海默症與巴金森氏症雖同屬大腦神經退化疾病,但病因和表現的特徵不同:阿茲海默症與大腦顳葉中的神經纖維糾結,或類澱粉蛋白攻擊大腦皮質和負責記憶的海馬迴,最先的症狀是記憶缺損、個性改變並容易迷路,後期才會有動作障礙。但巴金森氏症中腦的基底核,無法製造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有關,造成各種活動障礙,後期才會併發失智症。失智症有多種類型,醫師首要透過詢問詳細的病史,了解病患的失智類型,給予最合適的醫療處方。 巴金森氏症10大警訊 中3項需就醫診斷可留意自己或家人是否在日常生活中開始出現以下特徵,有超過3項以上就要留意,可能為巴金森氏症初期症狀,需進一步至醫院診斷:1. 手在放鬆休息時會出現顫抖2. 走路時手不會擺動3. 站立時身體向前彎曲4. 走路時一隻腳拖在後面5. 步伐小、常跌倒6. 覺得懶洋洋、做事沒動力7. 頸部後方或肩膀常疼痛8. 刻意避開和聊不來的人相處9. 音調變小或沙啞10. 寫字變慢字體變小膽固醇指數影響失智機率邱百誼表示,近年失智人口不斷攀升,除了高齡化趨勢所致之外,根據研究發現,膽固醇過低也是原因之一。膽固醇是腦部與神經連結的主要成分,過低會傷害大腦,增加失智風險。因膽固醇為重要的脂質類分子,在身體中被用來保護細胞膜的強度及流動性,它也是每個細胞製造細胞膜所需要的原料;當陽光曬到皮膚,皮下的膽固醇會轉變成身體所需的維他命D。邱百誼強調,足夠的營養和維繫剛剛好的總膽固醇,可降低罹患失智的機會。雖然低密度膽固醇過高與血管動脈硬化有關,但膽固醇並非越低越好,太高或太低對身體都有不好的影響,建議總膽固醇指數維持在160~220;低密度膽固醇維持在80~140。老藥促腦神經新生 台灣研究獲專利依中山醫學大學教授何應瑞研究發現,一個已經在臨床上使用數十年的老藥——「頭孢曲松」,不但可以防止神經死亡及腦部發炎症狀、減緩神經退化,甚至可以促進腦部神經新生。這項研究成果已經獲得許多國家的專利,並且獲得美國FDA及衛福部核准,在台大醫院、高雄長庚醫院醫師團隊及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進行二期臨床試驗,期待為這項疾病帶來治療曙光。

講座/心房顫動衛教宣導座談會

講座/心房顫動衛教宣導座談會#顫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心臟突然又快又亂,還會胸悶、顫抖、透不過氣?小心,可能是心房顫動的徵兆!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會導致中風、心臟衰竭,增加死亡風險。根據統計,臺灣每年有近25萬人飽受心房顫動之苦,民眾卻普遍對心房顫動較陌生,而延誤就醫黃金期,導致嚴重後果。為了讓民眾更了解心房顫動與治療新知,花蓮慈濟醫院將於7月29日上午10點,在大愛樓第一會議室舉辦「心房顫動衛教宣導座談會」,由心臟內科蔡劭謙醫師分享「什麼是心房顫動」,以及劉維新醫師分享「預防心房顫動的中風風險」,心臟內科心功能室主任謝仁哲也將交流心房顫動治療的心得。衛教講座主題多元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心房顫動衛教宣導座談會地點:花蓮慈濟醫院大愛樓(前棟)二樓/第一會議室(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7號)時間:7/29(六)10:00-11:30洽詢:花蓮慈院公共傳播室 游繡華 黃思齊 彭薇勻 魏瑋廷/電話:03-8561825 轉 分機3470、5202、3548或5201

OL罹顫抖症 雙手天天如觸電狂抖

OL罹顫抖症 雙手天天如觸電狂抖#顫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抖抖抖抖抖,彷彿能抓把綠豆,均勻的撒在地上,比機器還管用,那就得要注意,是不是罹患了顫抖症!就有一名二十五歲的年輕女性,從小雙手就有不自覺顫抖的毛病,導致她寫字抖、拿筷子抖、倒茶抖,出社會之後,因時常需要跟客戶做簡報,在緊張之下,拿著雷射筆的手,抓狂起來更是猶如觸電般的猛抖,使她成長路上嚴重受挫,苦不堪言,直到跑一趟神經外科拿藥後,顫抖症的狀況才漸漸改善!顫抖症常見疾病 主要分兩大類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莊雯莉指出,顫抖症是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手抖在臨床上依型態可分成以下幾種,第一類是「休息型顫抖」,即在完全放鬆的狀況下才出現的抖動,這可能是巴金森症的症狀之一,好發於55~65歲的中老年人。第二類是「動作型顫抖」,顧名思義就是手做動作時出現的抖動,又可細分為「姿勢性顫抖」與「意向性顫抖」;最常見的動作型顫抖為原發性顫抖症,患者多為年輕人且有家族遺傳病史,有時會伴隨著頭、下巴的顫抖。她說,正常人在疲勞、焦慮緊張時也會發現姿勢性顫抖,然而某些藥物、甲狀腺功能亢進、酒精中毒等所造成的姿勢性顫抖可以經過治療痊癒。顫抖太超過 得要趕緊就醫莊雯莉醫師說,這名年輕女子是屬於典型的原發性顫抖症,原發性顫抖症通常不會危及生命,但若顫抖的程度已明顯妨礙日常生活,可以用藥物來控制, 她呼籲當自身發覺或是被家人朋友同事發現到有手或其他部位顫抖的情況時,應盡速求助腦神經內科的醫師檢查及診斷,並配合醫師的治療,讓自己的生活可以更順心、順手。

巴金森症患者身心受煎熬 行動也受阻

巴金森症患者身心受煎熬 行動也受阻#顫抖

在台大醫院神經部吳瑞美教授號召下,「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Parkinson Alliance of Taiwan,簡稱PAT)成立,期望透過這個病友協會的力量,為全台灣巴金森氏症病友的健康與福祉而努力。(圖:巴金森症病友談自身經驗)巴金森症屬於病程相當長的慢性疾病,對於患者和家屬而言,除了要經歷患病與治療的過程外,在心理層面上也須承壓力的折磨。不少患者因為害怕突然發病無法控制自己的行動,漸漸得不敢出門;也擔心在病程後期,需要家人長期照護,影響到家庭的生活品質與經濟狀況。巴金森症逐漸成為國人相當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約佔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的 1~2%。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台灣有超過三萬人以上罹患此症,健保資料庫顯示八萬多人因巴金森症及相關症狀而接受治療。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戴春暉表示,一般而言,年輕型巴金森症病程較緩慢,也不易得到失智症,對於藥物的耐受性也較高,透過適當的運動及調養,有些患者十幾年一直是第二期或第三期,但是多數病患於服用藥物後的五到十年,須要使用更高的藥量,甚至產生新的症狀,如運動症狀的反覆波動或不自主的肢體扭動,造成生活能力下降,而這樣的情況經常是日益惡化,無法以目前的藥物做有效的控制。戴醫師說明,當藥物無法控制時,深腦刺激術(DBS)是目前治療巴金森症的最有效而安全的外科治療方式,能夠幫助病患恢復一般的行動力,也能降低50~70%的口服藥物劑量,減少低血壓或精神方面的副作用。不管是在實證醫學或治療指南,深腦刺激術都被列為治療巴金森症的臨床指標。

偶像劇錯誤示範 癲癇患者不會「咬舌自盡」

偶像劇錯誤示範 癲癇患者不會「咬舌自盡」#顫抖

錯誤醫療示範又一樁!有一部偶像劇演出男配角突然發生癲癇,結果旁邊的人緊急將手伸進男配角的嘴裡,怕他咬到舌頭,然後其他人將男配角全身壓制,看起來好像是在幫他急救,但是這卻是大錯特錯。根據中華民國癲癇之友協會的理事長曾元孚醫師表示,很多人對於癲癇患者急救的觀念都大錯特錯,其實癲癇患者並不會咬到舌頭,把手指伸進患者嘴巴當中,反而會造成患者的傷害。(圖片翻攝自英國紅十字會的宣導短片。)曾元孚醫師表示,很多癲癇患者就醫時,受傷最重的不是因為咬舌,而是因為旁邊的人為了要塞東西到患者嘴中,扳開患者的牙齒,造成牙齒斷裂、口腔黏膜受損等問題。還有,在急救的時候不要壓住病患,因為病患只要過了發作時間就可以恢復,如果外力強行介入,反而會造成淤青、肌肉拉傷,嚴重的話甚至會骨折;最後就是在還沒有清醒的時候,不要給患者水、藥物,因為這時候患者意識不清,吃藥喝水可能會造成呼吸道阻塞,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英國紅十字會為了導正這些不正確的觀念,特地錄製了一段影片,教導民眾如何對癲癇病患進行急救。首先要確保患者的安全,將任何會傷害到患者的東西移開,不要塞東西到病患口中,並且在頭部墊上柔軟物品,以免撞到地板受傷。並且不要任意移動病患,也不要強迫他停止顫抖。等到當發作期過後,將患者側躺,並且將頭部也挪向同一側,此時觀察一下患者的呼吸狀況。如果癲癇情況太過嚴重的話,包括發作超過5分鐘、遲遲未清醒、呼吸困難、或是連續發作等情況,就要撥打119,緊急送醫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