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花

外陰腫塊是菜花?6特徵辨良性乳突

外陰腫塊是菜花?6特徵辨良性乳突#菜花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菜花對女性患者,是一種心理壓力很大的性傳染病。但有種正常變異的外陰疾病常被誤診為菜花,它是前庭乳突瘤。一名23歲年輕女性,因感外陰陰道口處有腫塊,沒有其他不適症狀。門診檢查發現於陰道口兩側及下緣有乳突狀腫塊,安排切片檢查,病理報告為乳突瘤。前庭乳突瘤不痛 常被誤認為菜花郭綜合醫院產科主任朱益志說明,前庭乳突瘤病又稱為前庭乳突,是一種良性腫瘤。於1981由Altmeyer首次描述此疾病,並認此疾病為外陰假性外陰尖型濕疣,臨床上常被誤認為尖型濕疣。臨床上前庭乳突瘤特徵有(1)發生在外陰前庭處,小陰唇的內側、(2)乳突狀的外觀、(3)呈對稱性分佈,叢狀或線狀、(4)呈平滑、圓形隆起、指狀突起、(5)乳突大小約0.1至0.2公分,呈粉紅色(6)乳突生長很慢,不會有壓痛。前庭乳突瘤患者通常沒有症狀,不會痛,大多數患者不感覺它的存在。大多數人是因其他症狀,如陰道有分泌物、疼痛或例行性檢查時發現。前庭乳突瘤為良性腫瘤 並非性病前庭乳突瘤通常發生於成年人,致病原因至今仍不詳,被認為是正常組織上的變異,不是疾病也不是性病,所以不會傳染。它與有無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無關,也與性行為或衛生習慣不好無關。目前亦沒有特殊危險因子易導致前庭乳突瘤的發生。前庭乳突瘤的診斷有臨床上的仔細檢查下診斷,也可切片病理報告最正確。因為是正常結構變異,不需進一步治療,也沒有可預防的方法。朱益志主任表示,前庭乳突瘤常被誤以為尖型濕疣(菜花),患者常因此導致心理焦慮不安,進而影響到家庭生活。對患者除了治療外,更重要的是給予正確的心理建設,前庭乳突瘤是良性腫瘤,不會轉變為惡性,不是性病,也不會因性行為得到。感覺外陰有乳突狀物勿驚惶 交由醫師診斷朱益志主任提醒女性朋友,前庭乳突瘤是不常見的外陰良性腫瘤,但常被誤認為尖型濕疣。前庭乳突瘤不會變為惡性,它不是性傳染性疾病,也與人類乳突病毒無關,也不需特別治療。女性朋友若感覺外陰皮膚有乳突狀物,勿先驚慌,交由專業醫師詳細檢查與治療。

感染大多無徵兆 子宮頸癌年奪7百條命

感染大多無徵兆 子宮頸癌年奪7百條命#菜花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子宮頸癌是國內婦女常見的癌症,每年大約有1700名新診斷的病例和700人死於子宮頸癌,研究顯示,高達99.7%的子宮頸癌是由於子宮頸細胞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引起細胞惡性轉變,由癌前病變進展為癌症。醫師建議性行為時應正確使用保險套,可配搭自費四價人類乳突病毒疫苗的接種服務,可以預防子宮頸、陰道及外陰部的癌前病變和菜花的發生。南投醫院婦產科高惠芬醫師呼籲,有過性行為的女性朋友,應每年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降低60~90%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達到子宮頸癌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的效果。HPV有疫苗  預防菜花子宮頸癌高惠芬醫師表示,HPV(人類乳突病毒)是一種男女皆可能感染的常見病毒,很容易藉由任何涉及生殖器官的親密接觸而感染,不只侷限於性交,感染時大多沒有徵兆,因此可能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傳染給他人,部分高危險型人類乳突病毒會導致子宮頸癌、陰道癌與外陰癌,較常見的高危險型別為HPV病毒第16、18型。另部分類型的人類乳突病毒會造成生殖器疣(俗稱菜花),有9成以上的男性與女性生殖器疣是由HPV病毒第6、11型造成。因此,依醫囑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正確使用保險套安全性行為,皆有助於預防人類乳突病毒的感染。

下體長顆顆紅疹不在意 他遊東南亞得菜花

下體長顆顆紅疹不在意 他遊東南亞得菜花#菜花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年約三十歲男子連假期間至東南亞旅遊,返台後發現生殖器長出一顆顆紅疹,但不痛不癢因此不以為意,等到這些紅疹日漸茁壯,該名男子驚覺不對勁,至醫院看診後診斷為菜花,泌尿科醫師提醒,菜花會復發,所以預防勝於治療,包括使用疫苗、注重個人衛生習慣、單一性伴侶、使用保險套與從事安全的性行為才是保護自已的不二法門。菜花復發率高   性伴侶也需接受性病篩檢南投醫院泌尿科王樹吉醫師表示,菜花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型感染引起的疾病,通常經由性行為而傳染,少部分也會經由非性行為的接觸而傳染。因患者被感染部位會長出像花椰菜般之病兆,故得該名。而菜花好發的部位包括陰莖、陰囊、龜頭、內外陰唇、陰道、會陰部及肛門。王樹吉醫師表示,目前菜花的主要治療方法以局部治療為主,包括:液態氮冷凍術、藥品燒灼、手術切除、雷射或電燒等方式。另外菜花的復發率不低,治療後要定期追蹤,如症狀再發,應儘快就醫。更重要的是,性伴侶也應該接受性病篩檢,以及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   

固定性伴侶就沒事?研究:染HPV風險不亞於「花心人」

固定性伴侶就沒事?研究:染HPV風險不亞於「花心人」#菜花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只要忠誠,長期維持單一性伴侶,就不用做抹片,也不用擔心會遭HPV病毒感染,如果你有這樣的迷思,那對於子宮頸癌或是菜花的防治觀念,可說是直接打零分!根據國外的最新研究指出,即使是維持長期的固定性伴侶習慣,其中仍有三成的情侶,遭感染HPV病毒,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感染者,大多數都會有相互交叉感染的情況,提醒,只要有過性行為,就要對子宮頸癌有所警覺。三成固定伴侶者 仍染HPV歐洲最新研究,他們找來兩百餘對的情侶,篩選條件為,至少穩定交往超過一年,並且始終維持單一性伴侶的習慣,進行HPV檢驗,意外發現,這兩百餘對情侶,每三對就有一對遭到感染,進一步交叉比對,遭感染的情侶中,將近七成以上,都有交互感染的情況,換言之,雖長期維持固定伴侶,但只要每發生一次性關係,自然感染的風險,同樣不亞於多重性伴侶的族群!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婦科癌症學科醫師張志隆強調,過去民眾常以為只有性生活複雜者才會感染HPV,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迷思,雖然性伴侶越多感染HPV風險越高,但臨床觀察亦有不少罹患子宮頸癌或子宮頸癌前病變的患者,卻是穩定伴侶反覆相互感染導致。HPV防治 歐美國家展現高度重視由此可知,HPV病毒的威脅,幾乎是無孔不入,粗估,台灣女性,至少有八成以上,一生中都曾遭感染,而HPV病毒近乎百分之百都與子宮頸癌相關,所以,世界各國均對HPV預防,展現高度的重視。在歐美國家,鼓勵甚至公費補助施打HPV疫苗,就成了基本政策,以澳洲衛生部為例,除了推廣青少女施打HPV疫苗的政策外,更於2013年領先全球開放12~13歲青少年公費接種HPV疫苗!國內針對HPV的防治也越來越積極,目前已有6個縣市提供青少女免費施打HPV疫苗的政策,而金門縣更開放青少年施打,領先亞洲其他國家,不過,僅從「地方」開始的政策,僅僅少數人受惠,對於急流般的HPV感染問題,似乎仍是杯水車薪,進度緩慢,使得台灣子宮頸癌的罹患率,仍較歐美或日本等國來得高。也因此提醒民眾,只要有過性行為,就須每年定期做子宮頸抹片篩檢,同樣也建議,性行為時能全程戴上保險套,而最積極的方式,就是施打疫苗,以防感染。

研究:男人愛喝酒 容易長菜花!

研究:男人愛喝酒 容易長菜花!#菜花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HPV,人類乳突病毒,相信民眾並不陌生,因為此病毒是導致菜花、子宮頸癌、肛門癌等等的元兇,在美國每年有六百萬例菜花病例,反觀台灣,菜花發生率大約落在百分之一左右,為國內婦產科或泌尿科,最普遍的性病,而根據美國的最新研究指出,愛喝酒的男性,感染菜花的風險,將會暴增!酒精影響免疫系統甚鉅 恐長期感染菜花此研究來自美國Moffitt Cancer Center,研究分析一千三百位佛羅里達州,男性感染HPV情況,進一步去探討喝酒與受到感染之間的關聯性。研究發現,每天平均攝取超過9.9公克的酒精,約略等於整瓶小瓶啤酒,感染HPV的風險就會提高,且無論過去是否吸菸、性伴侶的人數多寡等等,都不影響此結果。研究人員指出,會有此項結果是因為,酒精將影響人體的免疫功能,進而讓HPV病毒更容易入侵身體,過去就有研究同樣也指出,酒精會對免疫系統產生顯著的影響,而此份研究發現,男性愛喝酒,更可能提高HPV長期感染的風險。

幫男友打手槍 女子雙手長滿欉欉菜花

幫男友打手槍 女子雙手長滿欉欉菜花#菜花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外陰部奇癢無比,讓有位20歲的年輕女性癢受不了,到婦產科求診,結果醫師檢查後發現,她的陰道口長了一欉又一欉茂盛如林的菜花,且就連雙手也長了許多病毒疣,後來,在醫師的詢問下才知道,原來會幫男朋友做手上服務。菜花與病毒疣 皆是人類乳突狀病毒所引起對此,婦產科蔡鋒博醫師表示,菜花與病毒疣都是由人類乳突狀病毒(HPV)所引起,只是,隨著好發的部位不同,名稱也所有不一,若長在陰道口的話則稱為菜花,也叫做尖頭濕疣,而長在手掌上的話叫做病毒疣,也就是台語所稱的魚鱗贅。除此之外,不同部位的人類乳突狀病毒,是不易互相傳播,例如手部的病毒疣較不會傳染到臉上,而陰道的菜花一般來說,也不會傳到非黏膜部位的手部,但近年來年輕朋友的性生活,越來越多采多姿,包括同女朋友幫男朋友進行手的服務時,假設男朋友的性器官上有菜花或人類乳突病毒,就有造成手長病毒疣的機率。隨著HPV好發部位不同 名字也有所不一人類乳突病毒有一百五十多種分型,根據部位,比如上皮型為1、5、8、14、20、21、25、47型最常見,而陰道粘膜型則以6、11、16、18、31、33、35、39、41、45、51、52、56、58、59、68、70型最常見。此外,HPV有些是屬於伺機性病毒,對於有特殊免疫力缺陷者才會有發病機率;有些則是會引起其他部位的病毒疣,例如臉部、手部扁平疣、尋常疣等;其他的主要就是感染黏膜及生殖器者才稱作為菜花。電燒+外用藥膏 加速清除防止復發在治療方面,蔡鋒博醫師表示,應先把陰道的菜花電燒乾淨,再使用一種外用免疫增強劑為輔,加速病毒清除及防止復發,對於一般女性及未割包皮的男性效果較佳,可達7成,但往往需要至少一個月以上的療程才見到改善。

預防菜花3迷思:戴保險套照樣會中標

預防菜花3迷思:戴保險套照樣會中標#菜花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戴保險套雖能預防愛滋病毒的感染,但有些性疾病卻無法有效隔絕,例如,HPV病毒。HPV是造成菜花、女性子宮頸癌的最大元兇,然而,雖HPV病毒,對人體帶來極大的威脅,但民眾對於HPV病毒的預防,還是充滿不解與迷思,泌尿科醫師李瀛輝列出三大HPV病毒預防迷思:1) 迷思一/以為戴保險套便可完全隔絕感染菜花。事實上,保險套僅能預防隔絕部位被感染,未遮蓋到部位,如陰囊、大腿肌膚仍有機會接觸到病毒。2) 迷思二/性行為很單純就不會得。事實上,新增性伴侶即有感染HPV風險!3) 迷思三/沒症狀就沒有罹患菜花病毒。事實上,菜花病毒的傳染力強,研究顯示,菜花患者的性伴侶中高達75%可能也同時遭病毒感染,另外,菜花病毒在沒有症狀的潛伏期,也可能已具傳染力。在台灣,得菜花的病人在治療相關醫師門診中佔有一定的比例,一項針對六十七位婦產科、泌尿科與皮膚科醫師門診進行的本土研究顯示,前述門診中的病患菜花盛行率約為1.35%,其中又以18~24歲的門診病患盛行率較高,約為2%,可說是最常經由性行為傳染的疾病。李瀛輝醫師說明,感染菜花病毒之後,常會在接觸後的3個月內產生症狀,包括癢、疼痛、出血,治療方式包括切除、冷凍或電燒,會造成患部疼痛,有些患者甚至從此害怕性行為。另外菜花因為常復發,病患常會覺得挫敗,飽受心理壓力衝擊。目前生殖器疣(菜花)已可透過接種HPV疫苗來預防,李瀛輝醫師表示,研究顯示,澳洲自從2007年針對12~26歲女性實施HPV疫苗公費接種後,根據2011年統計,21歲以下澳洲女性的菜花新增病例數減少9成,21~30歲女性新增病例數也減少7成。另外,男性也受到群體保護,21歲以下男性的新增病例數減少8成、21~30歲男性的新增病例數則減少5成,顯見接種疫苗才是預防感染病毒的最佳方式。 

粗心媽 3歲男童使用公廁後長菜花

粗心媽 3歲男童使用公廁後長菜花#菜花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日前一名年輕媽媽帶著3歲男童前來就醫,經醫師診斷竟是感染菜花,詢問下才知原來是3個月前帶男孩到公園玩,因臨時肚子不舒服到公廁解便,這陣子男童一直吵著屁股不適,母親原以為是便秘不以為意,直到發現惡臭味才驚覺不妙求醫。台北中山醫院直腸外科徐弘醫師表示,臨床上常見菜花多經性行為接觸傳染,不過也有少數患者是因使用了污染病毒的浴廁設備而感染;菜花是常見的性傳染病之一,不僅容易反覆發作、也會造成生活困擾。徐弘醫師表示,菜花一般好發於生殖器,較少見於肛門或直腸,3歲男童罹患菜花且長在肛門,相當罕見,推估可能是不小心將菜花病毒經手傳染到肛門。9成菜花經由不當性行為導致 病毒傳染力強 臨床上,超過9成的菜花患者多為不當性行為所感染,因此正確衛生的性行為是最好的預防之道,而民眾出入公共浴廁時,也應注意使用的毛巾或馬桶是否清潔乾淨,若可能盡量以熱水燙洗或擦拭,身上若有傷口也要避免接觸,如此一來,感染菜花的機率微乎其微。徐弘醫師提醒,菜花(人類乳突病毒)傳染性極強,只要人體有細小傷口就可能接觸感染,且病毒可在體外存活30分鐘,容易侵犯生殖器官、肛門、嘴角及口腔黏膜等較潮濕部位。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