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

預防子宮頸癌發生 竹縣推免費疫苗、抹片雙防護

預防子宮頸癌發生 竹縣推免費疫苗、抹片雙防護#HPV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子宮頸癌始終是台灣女性的頭號敵人!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國內每年約有5000人罹患子宮頸癌或子宮頸癌前病變,為台灣排名第七高的婦女癌症。新竹縣政府近年為落實國際抗癌聯盟(UICC)呼籲,積極推動「疫苗」加「抹片」的雙重保護觀念,以降低女性子宮頸癌發生率。自104年10月起,新竹縣政府提供國中一至三年級女生免費施打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截至目前為止已有8,316名國中女生完成第一劑及第二劑疫苗接種,接種完成率達93.6%;30歲以上的女性,也可免費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從學校、家庭一起保護女性健康。子宮頸癌罹病年齡漸下降事實上,過去子宮頸癌好發年齡多分布在40~49歲,但近年隨著性行為開放,患病年齡也有逐漸下降的趨勢。新竹馬偕醫院婦癌科詹家豪醫師強調,臨床發現,年輕就患有子宮頸癌的女性,初次性行為甚至在國高中時期就發生,女性可輕忽不得。詹家豪醫師接著說明,大部分的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致,高達8成以上的女性會自行排除病毒,僅有5至10%的族群會反覆感染,甚至轉為癌前病變;所以,凡是有過性經驗的婦女,任何年齡,都可能罹患子宮頸癌,特別是:1)    早婚或太早有性經驗者,特別是國高中就發生性行為者2)    早生第一胎或子女多者3)    性生活複雜者預防子宮頸癌 抹片及疫苗是不二法門「從感染HPV病毒到癌變通常需要10到20年的期間,因此,這段期間若有定期做抹片,一旦發現癌前病變,也能及早根除病兆。」詹醫師進一步說明,一旦有過性行為後第3年,就應該每年進行抹片檢查(如:在18歲有過性行為,在21歲時就應該定期抹片檢查)。而目前政府是實施30歲以上的婦女可以免費做子宮頸抹片檢查,這點民眾可以好好運用。另一方面,除了定期抹片檢查外,HPV疫苗的施打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新竹縣政府所提供的免費子宮頸疫苗,根據研究顯示,其對於疫苗所含型別之子宮頸癌保護力可以高達9成以上,甚至也可預防陰道癌、外陰癌、肛門癌以及生殖器疣等,且目前數據已至少有10年的保護力,後續的研究也正再持續進行當中。而詹醫師也建議女性,越早施打疫苗效果越好。據估計有性行為的人終其一生有8成以上曾感染過人類乳突病毒,因此建議在開始有性行為之前施打疫苗其保護效果最好。新竹縣政府實施國中1至3年級女學生免費施打HPV疫苗新竹縣政府為了降低女性子宮頸癌發生率,凡設籍新竹縣的國中一至三年級女學生,自104年10月起可於校園全面免費施打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此外,為了即將到來的婦癌防治月,政府針對30歲以上提供每年一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針對45-49歲婦女提供2年一次「免費」乳房攝影,儼然為大多數女性民眾的保健福音!同時建議女性採「疫苗、抹片」雙軌方式搭配乳房攝影,以杜絕罹患子宮頸癌與乳癌的發生機會。

快注意!桃市高國中生HPV施打已延長

快注意!桃市高國中生HPV施打已延長#HPV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為保護青少女的健康,桃園市政府提供設籍本市國中一至三年級、高中職三年級女生,可免費子宮頸癌(HPV)疫苗!原應於104年6月30日前完成第1劑疫苗的接種,畢業後才可憑接種手冊接受完整3劑次的免費疫苗接種服務,但考量到應屆畢業生,日前準備升學考試忙碌,恐致錯失疫苗接種機會,特別將疫苗接種的時間,延長至8月31日。高3、國3生 應盡速完成接種第1劑疫苗衛生局統計資料顯示,截至目前疫苗接種已接近10萬人次,今年畢業的國三及高三女學生接種率分別為66.49%及66.40%,因此,提醒若家中有符合資格之應屆國中或高中職(包含五專)三年級女生,仍未接種第1劑疫苗者,儘速攜帶身分證(或戶口名簿)、健保卡及學生證影本(或畢業證書),前往合約醫療院所或衛生所完成疫苗接種。之後則可享有完整三劑次免費接種的服務,至於國一及國二女學生,仍持續享有疫苗接種福利。預防子宮頸癌 疫苗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由於子宮頸癌為國人十大癌症之一,101年統計發生率及死亡率皆為全國癌症排名第七名,施打子宮頸癌疫苗是最簡單有效的預防方式,同時也提醒30歲以上的婦女,每年應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女兒打疫苗,媽媽做抹片,關心自己及家人健康。

女性一生5成機率染HPV 定期抹片防癌上身

女性一生5成機率染HPV 定期抹片防癌上身#HPV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子宮頸癌為台灣婦科疾病的頭號殺手,根據衛服部資料顯示,子宮頸癌為婦女癌症發生及死亡率第7位,醫師表示,子宮頸癌若能早期發現,幾乎能百分百治癒,並呼籲婦女民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是關鍵。抹片檢查 降6成致癌、死亡率研究顯示罹患子宮頸癌的成因是因為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推估女性終其一生約有50%的感染機會,而婦女感染HPV病毒後大多可以自行清除病毒,但仍有部分婦女會持續進展成為癌前病變或癌症。根據衛生統計資料顯示,自國內推廣抹片檢查以來,子宮頸癌的發生率、死亡率下降皆達6成,驗證子宮頸抹片檢查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最簡便且有效的篩檢工具。害羞、自認健康 南市17萬人未做抹片但仍有許多婦女因自認身體健康、許久沒有性行為、忙碌、過於保守、害羞上檢查台等因素,致使臺南市截至104年6月尚有超過17萬人,6年以上未做抹片,其中連續10年以上未做者更多達8萬6千餘人。根據國民健康署篩檢資料統計分析,6年以上未做子宮頸抹片檢查者,罹患高度子宮頸癌前病變的比率,高出每3年定期抹片檢查婦女的3倍,另外更讓人擔憂的是,統計發現每100位子宮頸侵襲癌患者中,6年以上未做抹片者就多達67人。抹片檢查 近9成為早期癌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能早期找出癌前病變給予適當的治療,從而阻斷其發展成為癌症。根據資料顯示,藉由抹片檢查發現的早期癌症高達89.3%,遠遠高於非檢查發現的50.2%,所以子宮頸抹片確實為有效發現癌前病變或早期癌的篩檢方式。臺南市衛生局林聖哲局長呼籲,致癌性的人類乳突病毒潛伏期長達20年,千萬不要因為有打疫苗、身體無異狀,或是很久沒有性行為,就忽略抹片檢查的重要性。

元凶!9成以上子宮頸癌 皆是感染HPV造成

元凶!9成以上子宮頸癌 皆是感染HPV造成#HPV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簡稱HPV)是一種很普遍的病毒,婦女終其一生約有5成的機會感染,大多數可靠免疫力自行清除,不過,其餘未消失或持續感染的病毒,便有可能造成疾病。反覆感染高危險性HPV   當心成為癌前病變而約有30到40類型的HPV會透過性行為傳染到生殖器及周邊皮膚,其中有些會引起性器疣,也就是俗稱的菜花。若反覆感染某些高危險性,且又沒有疣等症狀的HPV,則可能發展成癌前病變,甚至是侵襲性癌症。家庭醫學科鄭鈞云醫師解釋,9成以上的子宮頸癌,都是因感染HPV所造成,相關的高危險型別約有17種,其中第16、18、52、58等型別為較常見的高危險型別。值得注意的是,不分性別、種族,人類乳突病毒都是普遍常見的傳染疾病。兩性盛行率已高達4成,長期遭到感染的男女都可能導致疣或癌症。男性感染沒症狀  易導致伴侶交叉傳染HPV感染對於女性的致病機轉幾已充分知悉,但男性也會感染嗎?鄭鈞云醫師說明,男性感染與女性一樣普遍,只是生殖器疣是男性感染的最顯著問題,較少引起嚴重健康問題,但也可能引起較少見的陰莖癌及肛門癌。由於感染後經常沒有症狀,一般男性並未接受常規篩檢,可能成為病媒而導致伴侶的交叉傳染。至於要檢測是否有感染人類乳突病毒,可透過篩檢試驗(HPV testing)偵測出高危險種類的人類乳突病毒, 女性只要有過性行為,都可接受HPV檢測,可在做抹片時一起做,就男性而言,現時並無認可測試可檢測與HPV病毒有關的男性初期癌症的篩檢。HPV潛伏期長!持續感染者  10年後恐變癌但也別過度擔心,倘若檢測出病毒並不代表就有癌症,一般有性生活的女性,大約10至15%在子宮頸細胞可以偵測得到病毒。而大多數的病毒多於感染子宮頸7至8個月之後自行消失,但少部分持續感染者,會於日後10至20年間,發生高度癌前病變,甚至子宮頸癌。預防HPV有撇步:接種疫苗+定期抹片目前並無針對病毒本身的治療,但是對於病毒感染後所造成的菜花、子宮頸癌前細胞病變是可以治療的。因此,鄭鈞云醫師也提醒,要預防感染HPV,除了要落實雙方皆為單純性伴侶,也要全程使用保險套及接種 HPV 疫苗等都能降低感染的機會。並定期做抹片追蹤及病毒檢測,皆可早期發現治療。

打疫苗+定期抹片 子宮頸雙重防護

打疫苗+定期抹片 子宮頸雙重防護#HPV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子宮頸癌是女性健康隱形殺手,研究證實9成以上的子宮頸癌,可歸因於感染人類乳突病毒(以下簡稱HPV),目前HPV有200多種,侵犯生殖系統的約40種,其中以感染16、18、31、33、52、58型HPV為形成子宮頸癌主因。HPV主要藉由性行為傳染,如果性關係愈複雜,就愈容易散播HPV。女性終其一生約有5至7成的機會感染HPV,感染後不會有明顯的症狀,約有9成的HPV會在1年內消失,如感染超過1年仍未消失就稱為持續性感染,未來罹患子宮頸癌的機會較高。未有性行為前 打疫苗預防效果佳HPV主要藉由性行為傳染,故自國中女性開始施打疫苗,期於未有性行為前有較佳預防效果。市面上HPV(子宮頸癌)疫苗針對16、18型HPV病毒作預防,施打疫苗效期據相關研究證實約有5至6.5年,沒有性行為或未感染HPV的婦女接種疫苗預估防護率約6至7成,仍有3至4成的子宮頸癌是由其他型別HPV引起的,因此雖注射過疫苗,仍建議要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以免錯失早期發現癌變的機會。 施打疫苗後 仍須定期抹片臺南市衛生局表示,施打子宮頸癌疫苗可減少HPV病毒的持續性感染,但無法完全避免。故即使施打疫苗且有性行為經驗的婦女仍應定期接受,至少每3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皮膚接觸也會感染? HPV病毒危及女性健康

皮膚接觸也會感染? HPV病毒危及女性健康#HPV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暑假期間又適逢情人節剛過,情侶間親密互動的機會增加,透過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的機率也相對提高。婦產科醫師林慧雯提醒,雖說HPV病毒主要是透過性接觸感染,但是皮膚接觸也可能傳染。另外,即使是沒有性行為或只有單一性伴侶的人,還是有機會受到感染,建議民眾不論有無固定性伴侶,都要有安全性行為的觀念,以降低HPV病毒感染的風險。林慧雯指出,因男女生理構造不同,女性的會陰部無角質層且陰道有許多縐壁,自然形成容易潮濕的環境,加上許多人為求乾爽而喜歡用護墊,反易造成私處摩擦,無形中製造了潮濕、悶熱且適合HPV病毒喜歡的滋生環境,因此女性感染機率又較男性高。臨床上發現,健康女性若因性行為接觸到已受到HPV感染的男性,有近五至七成的機會被感染;反觀健康男性,若與已受感染的女性接觸,卻只有二成會被傳染。HPV病毒型別種類繁多,大部分不具傷害性,且會藉著自身的免疫力清除。林慧雯表示,常見的第6、11型屬於低危險性病毒,雖不會導致癌症,但傳染力非常強,可同時感染女性與男性引起尖形濕疣(俗稱菜花)。一旦感染,復發不斷,造成患者心中抹滅不掉的陰霾,甚至對兩性交往造成排斥。另外,70%以上子宮頸癌是受高危險病毒如第16與18型感染,還有機會導致患者罹患其他HPV相關的婦女癌症,如子宮頸腺癌、陰道癌與外陰癌等。以HPV病毒預防來說,林慧雯建議民眾應定期抹片檢查、依醫囑施打疫苗,絕對是自我保護的重要方法。目前市面上已經有安全性佳、且針對常見病毒型號進行防護的HPV疫苗,是民眾自我防護的選擇之一;事實上,全球已有近30個先進國家,針對特定年齡層實施全面的HPV疫苗公費施打,接種人數已超過3000萬人,就是希望能透過預防有效減少遺憾發生。林慧雯表示,HPV疫苗在台接種多年,但如同多數疫苗,仍有少數人會出現注射部位不適或是發燒等副作用,但另一方面,疫苗預估保護力至少可達七年並持續增加中;此外,疫苗接種的目的是阻斷病毒感染與降低得到疾病的風險,民眾可與醫師討論個人施打的效益。目前專家建議的施打年齡是9-26歲,雖然儘早接受疫苗接種效果較好,但並無施打特定年齡的限制,超過26歲的民眾施打疫苗也會有一定的防護效果。

免費索取HPV自我採檢 防子宮頸癌

免費索取HPV自我採檢 防子宮頸癌#HPV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國內自84年起全面推動子宮頸抹片檢查,子宮頸癌死亡率由85年的第4位降至98年的第6位,但全國約有2成女性沒有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依國民健康局統計,10 年以上未做抹片婦女,罹患子宮頸癌前病變機率為一般做抹片婦女的2.5 倍。 人類乳突病毒是一種非常微小的DNA病毒,女性一生約有5至7成的機率感染到HPV,感染後不會有明顯的症狀,約9成會在1年內消失,感染HPV沒有消失的話,未來罹患子宮頸癌的機會較高。 人類乳突病毒是導致子宮頸癌的主因,抹片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最有效的篩檢工具,5 年存活率最高可達90%以上;新竹市政府衛生局即日起開放36歲以上且6年以上未做過子宮頸抹片的婦女免費索取人類乳突病毒(HPV)自我採檢套組」,完成採檢後,報告約2週時間郵寄到府。 新竹市衛生局表示,即日起36歲以上且6 年以上未做子宮頸抹片的婦女,可至三區衛生所索取免費「人類乳突病毒採檢棉棒套組」,將有醫護人員提供詳細使用說明及協助。完成自我採檢後直接交給醫護人員,約2週時間會直接郵寄報告到府,檢查結果為陽性者,需至醫療院所進一步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確定是否已經有子宮頸癌前病變,如檢查結果為陰性,仍應至少每3 年接受一次抹片檢查。

對抗子宮頸癌 北市推HPV自我採檢

對抗子宮頸癌 北市推HPV自我採檢#HPV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子宮頸抹片檢查自84年全面推動後,臺北市仍有3成以上女性沒有定期接受抹片檢查,常見除了害羞外,還有抽不出時間、交通不變等原因,不過即日起,子宮頸癌篩檢也可以自我檢測,至今年11月30日止,台北市衛生局提供36歲以上而且6年以上未做子宮頸抹片或30歲以上持有身心障礙手冊(證明)的婦女免費索取「人類乳突病毒自我採檢棉棒套組」。婦女朋友可至戶籍所在地健康服務中心(原衛生所)或打電話查詢相關篩檢詳情,將會有護理人員提供詳細使用說明及必要協助,完成自我採檢後直接將檢體交回,衛生局於1個月內會直接郵寄報告到府上。依據國民健康局統計,10年以上未做抹片婦女,得到子宮頸「癌前病變」機率為一般做抹片婦女的2.5倍,子宮頸癌透過早期篩檢5年存活率最高可達90%以上,未早期篩檢存活率則降至15%(子宮頸癌第4期)。台北市衛生局指出,「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查」,有助於了解自己是否為罹患子宮頸癌的高危險群,根據研究指出「人類乳突病毒」是導致子宮頸癌的主因。 「人類乳突病毒 (HPV)」是一種非常微小的DNA病毒,女性一生約有5至7成的機率感染到HPV,感染後不會有明顯的症狀,約九成會在1年內消失,感染HPV沒有消失的話,未來得到子宮頸癌的機會較高。台北市衛生局呼籲婦女朋友,抹片檢查仍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最有效的篩檢工具,若仍不願意接受抹片檢查,可採用免費「人類乳突病毒(HPV)自我採檢服務」,若檢查結果為陽性,則需至醫療院所進一步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確定是否已經有子宮頸癌前病變,但若檢查結果為陰性,仍應至少每3年接受一次抹片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