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執行限醣飲食 能吃和不能吃的食物?

執行限醣飲食 能吃和不能吃的食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在《京都名醫的吃到飽減重法》一書中提到,「限醣飲食」醫院臨床實證,成功率達8成以上,還有改善代謝症候群症狀、讓血流暢通、膚質髮質變好、增強自癒力、抗老、減輕過敏性疾病症狀、避免減肥憂鬱症發生等意想不到的效果。限醣飲食並非不吃主食只吃配菜限醣飲食的重點,在於每餐攝取的醣類總量要少於20公克,不過它只是一個標準,不需要每餐斤斤計較,只要避開醣類含量高的食品就可以了。不用餓肚子、方法非常簡單又不用辛苦計算卡路里,因此能夠輕鬆地持續下去。限醣飲食的10大守則:一、魚貝、肉、豆腐、納豆、起司等,主成分為蛋白質及脂質的食品要確實攝取。二、盡量避免攝取醣類,尤其是白色的麵包、白米、麵食以及零食、白砂糖等精製的醣類。三、主食最好是未精製的穀物,像是糙米、全麥麵粉等。四、少喝牛奶、果汁等飲料,最好喝無添加物的豆漿、水、日本煎茶、麥茶、烘焙茶等。五、醣類含量少的蔬菜、海藻、菇類等可適量攝取,水果少量就好。六、要積極攝取橄欖油以及魚油(EPA、DHA),並減少攝取亞麻油酸。七、可以吃美乃滋及奶油,但要是無糖的美乃滋。八、可以喝蒸餾酒(日本燒酒、威士忌、白蘭地等)。但是釀造酒(啤酒、日本清酒等)少喝。九、零食以及下酒菜要以起司、堅果類為主,適量就好,不可以吃糕餅以及水果乾。十、盡量選擇不含化學合成添加物的食品。限醣並不是一口澱粉都不吃!「醣」是所有碳水化合物食物的統稱,包含砂糖,一般不含食物纖維的碳水化合物也是醣類,就連東方人常吃的主食飯、麵也是「醣類」!減醣的基本概念,是從減少「精緻糖」及「精緻澱粉」量開始。「精緻糖」指的是人為煉製的加工糖,像砂糖、冰糖、紅糖、黑糖、高果糖玉米糖漿等,這類精緻糖沒有營養、空有熱量,攝取後很容易導致血糖飆升,促使胰島素大量分泌。胰島素分泌濃度越高,脂肪的代謝力就越差。糖吃多除了容易造成發胖,還易引起蛀牙、成癮、增加老化、造成身體發炎。「精緻澱粉」指的是加工去除麩皮、種皮的澱粉製成的食物,例如:白米飯、白吐司、米粉、麻糬、麵條、湯圓、糕點、餅乾等,特別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導致血糖迅速上升。蜂蜜、糙米、豆類、玉米、南瓜、馬鈴薯等原型澱粉,則可少量食用,但仍需留意分量。

活的越老要越健康 8招讓老人多運動

活的越老要越健康 8招讓老人多運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科技醫療發達、健康意識抬頭,人類的平均壽命一直在延長,但很難改變的是,人從60歲開始,每年退化速度大約是36%。而退化的現象包含:身體行動變緩慢、容易跌倒受傷、心臟血管疾病上身、惡性腫瘤、糖尿病…等等往身上來。若自身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延緩老化或病痛上身,對自己、對家人好處多。該怎麼開始?World Gym提到,最重要的是「建立觀念」,自然會朝正確的方式進行。哈佛大學研究說:「運動一小時,延長生命一小時,維持適合自己的運動量,減緩老化速度可以達到50%。」,就算已經是高齡,現在開始運動都不晚,給自己、給家人一起體驗健康又自由的人生旅程。8個建立老人運動觀念的秘訣1.先進行健康檢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隨著年齡的增長,進行定期健康檢查是一個好主意。檢查血壓、膽固醇和心臟健康,還可以測量腰圍。了解自己的身體組成狀況,更容易找出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有效率又快速看到運動成效。2.戒除酒精有些人因為壯年時經常交際應酬,免不了喝酒助興,但隨著年紀增長,酒精會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身體健康,飲酒過量容易讓身體怠惰懶散;而減少飲酒量意味著減少罹患癌症、心臟病或肝硬化…等風險,甚至可以因此而減輕體重,精神變好也更有自信。3.從最簡單的運動開始不知從何開始運動,就從最輕度的運動、活動,啟動身體。例如:在家裡附近散步、修剪家裡的花草、走路去購物、在家多爬2趟樓梯。4.不要給自己時間壓力建議老人運動的時間可以每天至少有30分鐘,而且從最輕度的運動開始,如果30分鐘太長,不妨嘗試短時間、但多次的運動,如一次10分鐘,每日三回的活動也等同於一日30分鐘。5.減少「臥躺」的時間走到人生盡頭,其實最怕的就是躺在病床上、眼睛闔不上,身上可能還插著一堆管子;為了避免臥床帶來的長期照護壓力,「延後自己失能」的發生時間,絕對是首要任務,要不斷提醒自己,有空就多活動、多走動,能站就不要坐、能坐就不要躺。6.保持社交朋友會影響你的生活型態,不管在哪個年紀都一樣。子女們已經有自己的生活圈,你更需要和自己的朋友建立生活圈。和朋友一起出遊、散步、上健身房,會讓你不知不覺增加活動量,還能心情愉快。7.有疑問就找專家老人常見的阻礙像「我的腿沒力,沒辦法做腿的運動。」、「我的手曾受過傷,不知道該進行哪些運動,才不會舊疾復發。」,現在資訊發達,許多知識和別人的經驗都能在網路上查詢,但與其花時間尋找答案,不如直接將問題和需求交給專家,醫生、復健師、健身教練都是不錯的對象,讓他們了解你而訂定出合適的運動菜單。8.不要忘記營養良好營養對於健康地衰老和生活質量,扮演關鍵角色。舉例來說:病人做化療的時候,藥物副作用會讓人食慾不振,身體沒有攝取足夠的養分,會導致衰老極快,也使身體無力,進而影響活動意願;而當化療結束、副作用減緩,病人開始正常進食,臉上的氣色大幅好轉,情緒變好後,也有意願多活動。 培養老人運動習慣,已經不再是單純鼓勵就會進行,必須從生活習慣切入,同時也要搭配飲食控制才有效,而且不僅有銀髮族,全齡層都要記得這個概念,唯有養成健康習慣,才能有效增肌、延緩老化,達到健康好體態。

咳好幾週 過敏咳、感冒咳該怎麼分?

咳好幾週 過敏咳、感冒咳該怎麼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昨天熱到穿短袖,今天變天冷颼颼,天氣忽冷忽熱,咳嗽、喉嚨癢、打噴嚏等呼吸道毛病馬上出現,讓人整天難過精神差!正值秋冬之際,冷熱交替氣溫變化劇烈,近期因過敏、感冒就醫的人數大幅增加,也常有民眾搞不清楚到底是過敏還是感冒。基隆三總副院長李明勇醫師表示,過敏與感冒病因不同,但症狀卻有些類似,例如咳嗽、打噴嚏、流鼻水等。過敏常是因為溫差大、空氣太乾燥、接觸過敏原所導致,症狀包括常見的打噴嚏、流鼻水、咳嗽,甚至是眼睛、鼻子癢,並且鼻水與痰液也比較清澈。而感冒主要是因為病毒感染呼吸道導致發炎反應,可能伴隨著發燒、喉嚨痛、或是全身酸痛等不同的症狀,咳嗽的痰顏色較黃也較濃稠。感冒和過敏的咳嗽症狀都會在晚上睡覺時特別嚴重,因睡覺時平躺使得鼻涕倒流且痰也不易排出,進而刺激呼吸道使得症狀更明顯不適。醫師強調,假如只有單純咳嗽、打噴嚏、流鼻水症狀超過兩週以上,就要懷疑是否有過敏的可能,另外,感冒伴隨的前期症狀比較多,而後期通常只剩咳嗽有痰,一般感冒症狀最多一到二週就會減緩或消失,過敏就不一樣,如果一直受到外界刺激,症狀就會反覆持續發生。季節轉換該如何因應? 從注意生活細節做起過敏患者容易受天氣冷、空氣乾燥等外在因素影響,平時可以預先防範,包括戴口罩、使用暖氣改變居家環境、避免接觸過敏源、減少生活壓力、建立好的作息等等。秋冬時節如果空氣品質不佳也盡量避免外出,在家可使用空氣清淨機來減少污染物進入呼吸道而引發過敏。李明勇醫師提醒,除了日常防護之外,飲食上也可多吃蔬菜水果等抗氧化食物,均衡營養、正常作息、適當運動來提升身體抵抗力。另外,也可以選擇潤喉養肺的枇杷膏,每天服用3~4湯匙,搭配開水稀釋飲用,可以幫助呼吸道排除有害物質,以減輕症狀。若是做好日常保健保養後,就比較不易打噴嚏、流鼻水、甚至咳到整夜都睡不著影響生活品質,即使發生,症狀也會較為輕微。尤其目前是流感高峰期,建議民眾也可以接種流感疫苗提升免疫力,若症狀嚴重,應求助專業醫生診治,不要放任不管,避免病情更加嚴重。(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鼻整型化膿潰爛 醫籲慎選合法醫療

鼻整型化膿潰爛 醫籲慎選合法醫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鼻整型要小心,一定要慎選合法醫療機構!鼻整型的方式及材料種類繁多,呼籲民眾千萬不要道聽塗說聽信何種材質最好,其實每種材質各有優劣,醫病溝通找出適合病患需求的手術方式及材料才是做出完美鼻型的關鍵。小容(化名)是一名在工廠上班的越南移工,日前經同鄉介紹到某護膚店花了10萬元做鼻整型和雙眼皮手術,術後兩天鼻子卻出現發炎化膿的情形,對方雖然手術拿出鼻內矽膠卻放任她的鼻子持續感染與潰爛,讓她的人生陷入低潮而感到厭世。大里仁愛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張進芳醫師將鼻重建手術的準備期從半年縮短至一個月,「搶時間」重塑美鼻,讓她重展笑顏。  在重建手術前,張進芳醫師發現小容的鼻子出現嚴重鼻攣縮現象,且因嚴重感染潰爛使得鼻背和鼻頭破了兩個洞,宛如被狗啃過一般慘不忍睹。小容垂頭喪氣地說,變成這樣子已有一個多月都不敢出門,希望醫師能救回她的鼻子,這樣的鼻子已經讓她無法再接近人群,甚至沒有勇氣看到鏡子裡的自己。因整型而導致感染的病患通常要在手術取出填充物後使用強力的抗生素治療,在確定絕對無感染且疤痕組織穩定的狀態下才能做重建手術,一般來說至少需要半年時間。但是張進芳醫師仔細評估小容的狀況,決定先給予小容抗生素治療,予以消炎和消腫,確定感染不再出現,隨即於一個月後進行鼻重建整型手術。  由於小容的鼻子嚴重扭曲變形,疤痕組織很硬而鼻背的皮膚變得很薄,不適合使用假體重建,所以張進芳醫師選用肋軟骨來進行重建,肋軟骨具有材質足夠、傷口小(2公分)、支撐力強的優點;手術一共花了四小時,順利重建了小容的鼻背、山根和鼻頭。術後小容對她的新美鼻非常滿意,對人生又重新燃起無限希望。張進芳醫師說,在非法醫美機構接受整形手術有很大的風險會造成感染,可能原因包含手術器械未徹底消毒無菌、手術過程汙染和術後照護不完善等因素,嚴重的感染會導致鼻攣縮、鼻潰爛等狀況產生。這次鼻整型手術成功關鍵,首先是確保傷口未持續感染,並選擇適當材質進行重建,接著細心做好傷口照護確保復原情況良好。張進芳醫師表示,民眾在非法醫美機構接受整型手術是承受著很大的風險,亟需相關單位嚴格稽查以保障民眾愛美的安全,若要接受醫美手術,絕對要選擇合格的醫療院所多做比較,除了考慮價格因素,一定要有「安全第一」的觀念。截至5月底,包含大里仁愛醫院在內衛福部通過核准全國168家實施高風險醫美手術的醫療機構,民眾可以多加利用確保自己美的安全。

醫療器材之管理 由藥事法中抽離

醫療器材之管理 由藥事法中抽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立法院13日三讀通過「醫療器材管理法」,將醫療器材之管理由過去「藥事法」中抽離,並增訂產品來源及流向資料之建立、部分低風險醫療器材採行電子化登錄、彈性核定許可證效期及業者主動通報義務等制度,不僅加速產品上市的期程嘉惠病患,更能推動產業發展,健全醫療器材之管理制度。食藥署吳秀梅署長表示,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及全球高齡化世代的來臨,對於醫療器材的需求大增,致使醫療器材產業蓬勃發展,為順應國際潮流,配合我國5+2政策方案及新南向政策,「醫療器材管理法」之制定,將為我國醫療器材產業邁入國際開啟嶄新的扉頁。法案條文共85條,制定重點如下:1.促進產業技術研發及產品創新,將從事醫療器材「設計」並以其名義上市者,納入為醫療器材製造業,鼓勵產業研發及產品創新。精進醫療器材加速上市及配套機制之法源依據,以嘉惠病患。2.完善醫療器材多元化科技產業管理,納入醫療器材維修業者管理,及規範特定醫療器材之販售及供應型態。3.完善醫療器材業者管理制度,規範醫療器材製造與販賣業者管理、產品來源流向建立、製造品質管理系統要求及運銷管理之規定。4.落實產品風險分級管理,部分低風險之醫療器材由查驗登記制度改採電子化線上登錄制度,並以年度申報延續登錄效力。5.為保護受試者權益,規範醫療器材臨床試驗之管理,試驗施行期間發生與臨床試驗有關之不良情事,皆應通報,施行期間有安全之虞,得中止或終止臨床試驗,並為落實風險管理,明定執行經公告無顯著風險之醫療器材臨床試驗無需申請主管機關核准。6.強化上市後醫療器材安全監督管理,確保市售醫療器材之品質與安全,部分特定高風險醫療器材須執行安全監視,醫事機構應協助配合辦理,並賦予業者主動監控上市後產品之風險管理,並進行必要矯正預防措施。

恐慌症莫名來襲?應至身心科就診

恐慌症莫名來襲?應至身心科就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恐慌發作有可能起因於某些特定疾病或物質的使用,常見的疾病包括甲狀腺功能異常、內耳功能異常、以及某些心臟疾病等,而物質方面包含咖啡因、安非他命、古柯鹼等中樞神經刺激劑的中毒都有可能發生恐慌發作,惟有先排除這些狀況才可以考慮患者有恐慌症的可能。30歲的A先生,有一天晚上看電視時,突然覺得胸悶吸不到氣、心跳很快、手部發麻、頭暈、覺得快暈倒甚至快死掉了。跑了數次急診,每次的檢查都沒有特別問題,但是開了一顆粉紅色橢圓形的藥丸給他,請他先三餐使用,之後長期使用並增加劑量。後來朋友建議他去看身心科,醫師告訴他這叫「恐慌症」,經過抗憂鬱藥物治療後,他的恐慌發作次數越來越少,一天只須吃一次藥物,即使發作也只是輕微症狀。恐慌症可能有的症狀恐慌症發作通常為數分鐘到數小時,有強烈害怕或不適感受,合併下列症狀中四項以上:●心跳加速或心跳強烈●呼吸困難或窒息感 ●嗆到似的梗塞感●冒汗、發抖或顫慄●胸痛不適●噁心或腹部不適●害怕失去控制或即將發狂●感覺異常,麻木或刺痛的感覺●冷顫或覺身體發熱●頭痛、不穩感、頭昏沉或快暈倒的感覺●失去現實感、感覺事物不真實,失去自我感、感覺與自己疏離患者接下來會不斷擔憂下次何時再發作,產生「預期性的焦慮」,並且為了避免再次發作,而開始畏懼任何可能造成恐慌症發作的情境。例如:之前曾經在開車時發作,患者就會因此害怕開車、逃避開車,這樣的想法和行為會產生惡性循環。臨床上患者初次就醫,時常已經看過很多科別,或是常跑急診,而各項檢查數據顯示沒有異常,這時候有經驗的醫師就會建議患者轉至身心科。恐慌症會突然有焦慮、恐慌、有強烈的死亡威脅林新醫院身心科主任蕭宇廷醫師表示,恐慌症好發於年輕人或中年人,100個人中就有1~4個人罹患,而女性罹患的機率則比男性高2~3倍。恐慌症的患者平常好好的,但在某個時刻,猛然感到一陣焦慮、恐慌、有強烈的死亡威脅感、覺得自己快要死了,病人常誤以為是心臟病發作。發生的原因包含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異常、遺傳基因、心理因素、環境因素、飲食等。通常病人較多以下特質:神經敏感、凡事要求完美、好勝心強,生活上容易有長期壓力,且容易有預期性焦慮。蕭宇廷主任説,恐慌症本身並不會造成身體實質上傷害或生命威脅,但會對生活造成極大的困擾,臨床上要注意是不是有合併憂鬱症、物質濫用、或是自殺的風險。有一些患者長期靠鎮定劑緩解症狀,殊不知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甚至會讓情況更為惡化。恐慌症是可以治療穩定的疾病,其主要治療方式包含藥物與認知行為的治療。林新醫院身心科蕭宇廷主任建議,當有上述的症狀時,應儘速至身心科就診,讓專科醫師診斷,由醫師安排最適切的治療方式,不要延誤而錯失治療先機。並在症狀穩定後,調整自己的生活作息,與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即可減少再次復發的機會。

腎臟長泡泡?多囊腎有新藥可助控制

腎臟長泡泡?多囊腎有新藥可助控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41歲王先生因腰痛看腎臟科門診,雖然臨床上許多腰痛是來自肌肉骨骼,醫師為求謹慎還是安排了腹部超音波,他表示自己的母親是慢性腎臟病患者,而祖父生前曾經接受過血液透析治療,所以格外擔心自己的腎臟狀況。腎臟超音波發現王先生左右兩側腎臟皆長了許多囊泡,根據病史、年紀、和影像診斷,王先生是一位「體顯性多囊腎」患者。多囊腎與遺傳有關要診斷「體顯性多囊腎」,除了特定家族曾做過基因檢測,可用驗血的方式得知,目前腎臟超音波是最方便、便宜,沒有輻射量且不具侵襲性的檢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內科徐萱竹主治醫師指出,多囊腎是一種跟家族遺傳性有關的腎臟疾病,其他大多數的慢性腎臟病是由於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血症等等所引發。單一偶發的良性水泡在臨床上很常見,多半是因為健檢才偶然發現,原則上每年追蹤腎功能,每3年追蹤一次腎臟超音波即可,不用過份緊張焦慮。但多囊腎的病人,腎功能會逐漸惡化,通常在50-60歲左右,必須開始接受血液透析,大約佔目前臺灣洗腎人口的5%。平常可能會因為大大小小的囊泡造成有高血壓、血尿、泌尿道感染和結石、腰痛等症狀。健保通過有條件給付「身舒康」 有效減緩水泡生長速度傳統上對於多囊腎的治療是以控制血壓為主,行低蛋白、低鹽飲食,但沒有根治的方法,囊泡體積將隨時間日漸變大,腎功能逐漸變差。現在終於有新藥發明,Tolvaptan(身舒康,Samsca 15mg),有效減緩水泡生長的速度。這個藥品在臺灣已經上市了,以前用來治療特殊的低血鈉症,今年健保已經通過有條件的給付此藥物,這對發現病情逐漸惡化至慢性腎臟衰竭第三期,自體顯性多囊腎的患者來說,真是一個好消息、新希望!若有腰部酸痛、發燒或血尿情形,則應到醫院就診,因為這可能代表患者腎臟的囊泡有出血或是感染的情形,醫師可及時投與適當藥物以防止腎臟功能衰退,使用時病患要遵從醫師指示,多補充水份,追蹤肝功能及尿酸濃度。對於多囊腎患者的家人則應定期追蹤腎功能、血壓和腎臟超音波以期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

越樂觀的人 睡眠品質越好?!

越樂觀的人 睡眠品質越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逐漸轉涼的天氣,讓人不自覺地想賴在被窩裡多睡一會兒,但你有好的睡眠品質嗎?還是總覺得越睡越累呢?根據2019年8月刊載於《科學日報》的一篇研究顯示,樂觀與更好的睡眠有顯著正相關,越樂觀的人睡眠品質越好、睡眠時間也越長。研究結果顯示 越樂觀越沒有失眠症狀該研究為伊利諾伊大學學者所進行,透過調查瞭解樂觀程度與睡眠情況的關聯性。研究者以年齡介於32-51歲,來自阿拉巴馬州伯明罕、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芝加哥以及明尼阿波利斯共3,500位的成人為對象,設計五分制正/負面語句,分數從6(最不樂觀)到30(最樂觀)不等,共10個項目測量參與者的樂觀程度。並請參與者回報兩次睡眠情況,回報期間間隔五年,針對整體睡眠質量和時間進行評估,包括失眠症狀、入睡困難以及每晚的實際睡眠時數。另有部分參與者參加芝加哥輔助睡眠研究,透過連續三天配戴監測器(平日2晚、假日1晚),收集睡眠長度、睡著的時間和睡不安寧的數據,共進行兩次監測,期間間隔一年。結果顯示,越樂觀的人越覺得自己有充足的睡眠(每晚睡6-9小時),其中有74%自認沒有失眠症狀,且白天嗜睡的情況也較低,且每增加一個標準差的樂觀分數,擁有良好睡眠品質的機率就會增加78%。好睡眠有助身心情緒穩定林口長庚醫院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上述研究只有部分參與者使用睡眠檢測儀進行監測,實際研究上僅就主觀睡眠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在客觀監測數據上並未發現有統計差異,可能原因為樂觀的人對自己睡眠狀況的主觀感受較為正向,亦可能為樂觀的人確實睡得比較好,只是客觀數據無法呈現。不論結果為何,皆顯示越樂觀的人對自己的睡眠品質感到越滿意,而好的睡眠有益於穩定情緒、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該研究團隊先前的研究也發現樂觀的人心血管較健康,證實樂觀不僅有益於心理健康也對身體健康有所幫助。練習正向思考 可助擁有好的睡眠品質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樂觀與悲觀往往是個性所造成,但樂觀是可以練習的,例如遇到事情的當下感到悲觀、無望,不妨問自己「有這麼糟糕嗎?」、「是我想的太負面了?」、「換個想法會如何呢?」,都是很好的自我提醒及練習正向思考的方法,建議民眾平常多練習可幫助自己擁有好的睡眠品質。通常越睡不著越會想到煩心、不好的事,當發現自己陷入負向情緒,應提醒自己多想愉快的事情;若因為擔心事情做不完而影響睡眠,不如起身用筆記下避免一直掛心。葉雅馨提醒,睡眠環境與氣氛的營造很重要,應避免因燈光、電視聲響、睡前喝牛奶攝取過多水分需起床如廁而影響睡眠,若翻來覆去都睡不著,可透過冥想,想像一大片草原、一望無際的海洋、日落微光等令人放鬆的景象,切忌起身運動,反而產生令人提神的正腎上腺素更無法入眠。她呼籲,沒有健康的睡眠已經是一個公共衛生的問題,同時也是罹患疾病的高風險指標,「樂觀」是一項特殊的心理資產,鼓勵民眾應積極的練習,讓自己擁有好的健康狀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