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頸

結核菌感染!五旬婦長腫塊 佈滿肩頸

結核菌感染!五旬婦長腫塊 佈滿肩頸#肩頸

台中一名54歲的職業婦女半年前頸部突然開始長出莫名的無痛淋巴腫塊,而且不斷增加,到後來整個肩頸都已佈滿腫塊,摸起來顆顆分明,簡直像一串掛滿粽子的粽串一樣。她擔心是罹患了癌症,到光田醫院求診後,才發現是頸部淋巴腺遭到結核菌的感染。一般醫院從門診、檢查、返院看報告到給予治療至少得花兩周以上的時間,但光田整合耳鼻喉科、胸腔內科及核子醫學科的醫療團隊,從檢查、看報告、確診到投予藥物治療皆在一天內完成,讓患者在當日就獲得最即時的治療。耳鼻喉科劉耿僚醫師表示,患者因為工作繁忙,加上身體並無其他不適症狀,腫塊也不會痛,所以一直沒到醫院就醫,後來越長越多,她害怕是罹患了癌症,才趕快來看診。由外觀來看,患者肩頸部位與常人無異,但觸診時,竟然摸到一粒粒連綴的顆粒。為進一步釐清病因,醫師立即安排各項檢查,並緊急會同胸腔科及核子醫學科共同會診。核子醫學中心王克彬主任指出,患者在接受自費的正子電腦斷層掃描(PET-CT)後,很明顯的發現患者頸部淋巴腺蔓延多達數十顆疑似腫瘤的淋巴結,令人怵目驚心,病理切片檢查後,確定為結核菌感染頸部淋巴所導致。所幸此種肺外結核病無傳染他人的風險,目前透過藥物治療以及定期的追蹤,患者病情已穩定恢復中。疾管局統計,台灣每年新增的結核病患者約有一萬三千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肺內結核。其實,民眾有所不知,結核菌也有可能感染到人體其他部位,包括淋巴結、脊髓、關節、腦膜、腎臟等,稱為「肺外結核」,僅1/10的少數患者是屬於肺外的感染。而頸部淋巴結正是肺外結合最常侵犯的部位之一,這種肺外結核不會透過咳嗽飛沫傳染他人,因此不須隔離,透過六個月以上的藥物治療就能獲得改善。醫師指出,雖然目前治療結核病不再是件困難的事,但由於肺外結核的診斷不易,再加上長時間的療程,如果病患服藥遵從性不好而自行停藥,不只會導致治療之失敗,還可能產生抗藥性,因此需要病患之配合,才能將結核病治癒。也提醒民眾如果發現頸部有不明的腫塊,應該要儘快到醫院耳鼻喉科檢查,以確定病因。

久坐辦公桌,罹患頸椎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6倍

久坐辦公桌,罹患頸椎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6倍#肩頸

劉先生36歲,頸背疼痛多年,常伴有頭痛、頭暈,手麻痹,睡覺起來常有落枕情形發生,到臺北市立聯合醫就診,得知自己得了頸椎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陳重嘉表示,近幾年來,因肩頸不適而就醫的患者明顯增多,原本常發生在老年人的頸椎病,現在罹患此病的年輕人有增加趨勢,而且工作多集中在頭頸部長期處於同一姿勢的人員,或頭頸部活動頻繁,以及從事頸部容易受傷職業的人員,如久坐辦公桌的白領階層、電腦操作員、會計、教師等,需長期伏案工作的職業,這些人患頸椎病的機率通常比一般人高出4至6倍。陳重嘉說,由於頸椎周圍神經血管較多,若發生問題會影響全身多方面機能。西醫認為頸椎病是由於頸椎椎間盤慢性退變(如髓核脫水、彈性降低、纖維環破裂等)、椎間孔間隙變窄、椎體後緣唇樣骨質增生等壓迫和刺激頸部脊髓、神經根及椎動脈所致,所以臨床會有頭腦、頸肩、眼耳鼻喉、內臟器官,以及交感神經功能紊亂等諸多症狀,如肩背怕冷,頸肩痠痛,且牽及上肢甚至手指酸麻脹痛等症狀,許多患者久為其苦,甚至寢食不安,煩躁不寧,所以頸椎病臨床上也稱頸椎症候群。其部分症狀分別見於中醫學的「頭痛」、「項強」、「頸筋急」、「頸肩痛」、「骨痹」、「眩暈」、「慢性勞損」等病症中。陳重嘉解釋,引起頸椎病的原因一般包括頸部勞損,如長期低頭工作等。外傷,頭頸部的任何損傷都可能導致頸椎病、頸椎間盤的退行性病變等。頸椎病按其受壓部位不同,一般可分為頸背型、脊髓型、神經根型、交感型、椎動脈型等。開始常以神經根壓迫和刺激症狀為主要表現,以後逐漸出現椎動脈、交感神經及脊髓功能或結構上的損害,並引起相應臨床症狀。由於受損部位不同,頸椎病的臨床表現十分複雜,單憑臨床症狀來診斷頸椎病仍嫌不足。X-ray影像可見頸椎體有唇狀骨刺突出,或小關節及椎間孔周圍骨質密度增加,或頸椎前突生理曲度消失。因此頸椎病的診斷應重視臨床症狀和理學檢查,並結合頸椎影像學資料,只有三者相互印證才能確立診斷。陳重嘉說,中醫認為,頸椎病的病因是年老體衰、肝腎不足、筋骨失養;或久坐耗氣、勞損筋肉,或感受外邪、客於經脈,或扭挫損傷、氣血瘀滯,經脈痹阻不通所致。針灸治療是以頸項局部取穴為主,常取風池、天柱、後溪、列缺、肩外腧、華佗夾脊(頸椎),再依據病症部位的經絡走向特點,配以局部穴位。針灸治療頸椎病機理是通過對腧穴的適當刺激,達到疏通經絡、扶正祛邪、調理氣血陰陽,恢復人體正常功能;因此,針灸在治療頸椎疾病引起的疼痛、痠麻、肢體不適等有明顯的緩解效果。延伸閱讀:「如何預防頸椎病?」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8530

電腦族的通病 肩頸神經痛

電腦族的通病 肩頸神經痛#肩頸

近年流行大型時尚背包,許多背包族或旅行者因長時間背負重物,肩頸肌肉神經過度使用拉扯伸張,長期未能放鬆肩頸肌肉群,致使造成肩頸神經肌膜疼痛,甚至引發頭痛、手臂酸麻疼痛等各式各樣神經痛症狀。也有眾多年輕及中年人,因長時間使用電腦及不當姿勢,再加上工作壓力過重,導致整個肩頸部延傳至整個手部痠麻疼痛等症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神經外科主任劉金亮指出,受到肌膜疼痛所苦的患者,其局部肌肉通常會有一個特別敏感的痛點,對其按壓會引發觸壓部位異常疼痛感,也可能造成肢體遠端其它部位痠痛麻等異常感覺及局部肌肉收縮活動障礙,而有些對疼痛反應較為強烈的患者,此類疼痛感覺已經到了無法忍受程度。劉金亮表示,病因除來自肌肉扭傷、肌腱發炎外,長期身體背負過重物品或工作時同一姿勢持續過久,如打字員、長時間使用電腦或久坐辦公室的職員等,常會出現肩頸痠痛、頭痛頭暈、胸悶疲勞症狀。致使身體肩頸部肌肉及手部肌肉長期處在過度收縮使用下,極容易重覆發作肌膜痠痛的症狀。劉金亮說,常有年輕族群來醫院門診,表示長期肩膀、頸背痠痛及手麻等類似疼痛,用手按壓局部會感覺異常疼痛,這通常會有一個至數個痛點,而這些激痛點會因工作壓力過大、身體狀況不佳、或姿勢不正確更加不適,而引起更多劇烈疼痛,嚴重時影響睡眠造成精神倦怠感。對於治療方式,他說,通常以口服藥物治療,或按摩緊縮疼痛肌膜,或以溫熱敷加強肌肉放鬆等復健方式治療。如果治療效果不佳時,就需要以局部注射消炎藥物!此即在患者肌肉痠痛處尋找激痛點局部注射,藉由局部阻斷術治療,以減少肌肉收縮傳導物質,讓激痛點得以放鬆、促進新陳代謝及增加血液循環,進而達到放鬆肌肉、減輕疼痛的目的。劉金亮提醒,在生活上,對造成肌膜疼痛的壓力、姿勢等因素的改善,可以避免疼痛復發。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