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

冬季長者抵抗力下降 應接種肺炎疫苗

冬季長者抵抗力下降 應接種肺炎疫苗#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長者冬季時常面臨「免疫力低」「抵抗力低」雙重挑戰!伊甸基金會前董事長王剴鏘醫師更分享,在過去身心障礙者的照護經驗上,發現有許多長輩在冬季常因感冒引發肺炎住院,其中也不乏有許多因此插管住進加護病房的例子。李慶雲基金會率先捐贈新型疫苗倡導接種!並與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特別於今年世界肺炎日齊推動「為愛伸出手 全家動員抗肺炎」衛教活動。台大醫院家醫科醫師姚建安解釋,許多長輩存有錯誤觀念,認為肺炎鏈球菌疫苗是給嬰幼兒施打的,但是事實上,老年人因為免疫力較差,本身容易受到細菌或病毒的感染,尤其現在的家庭結構中,許多長輩都和兒孫同住,無論是小朋友或是長輩受到肺炎鏈球菌的侵襲,都很容易在互動的過程中,互相傳染,導致免疫力較差的一方被感染進而發病。姚醫師進一步分享:有位新手奶奶來看診,說要打新型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原因是家中有剛出生的小嬰兒,打了疫苗奶奶才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和剛出生的小孫子玩;姚醫師說:這樣的觀念是很正確的,因為唯有家中每個成員都做好防疫的措施,才能真正降低疾病相互感染的機率。因此,也建議院內50歲以上長者的家屬,於秋冬時節除接種流感疫苗之外,都可以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避免之後因為感染肺炎重症,也可以預防院內長輩發生群聚感染。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也特別捐贈逾100劑新型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給予伊甸基金會,希望可以幫助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宜蘭教養院以及愛德養護中心院中50歲以上身障長者,健康渡過流感及肺炎的感染高峰期,並呼籲新生兒與5歲以下幼兒和50歲以上成人應即早施打「預防效果」及「保護時效」較高的肺炎鏈球菌疫苗,降低肺炎威脅的風險!(照片提供/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多吃多健康?吃太飽反易得病!

多吃多健康?吃太飽反易得病!#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知道吃太飽吃太撐,不但不會使得體力變好頭好壯壯,反而還會增加得病的可能性嗎?日本醫學博士石原結實在書中表示,發揮身體免疫力的白血球,利用「貪食力」,吃掉體外來病毒與癌細胞,如果當我們吃太多東西下肚,反造成白血球太營養,讓白血球的變得怠惰,懶得去吃病毒與癌細胞等,而造成免疫力下降。石原結實解釋,發揮免疫力的主要功臣,就是在血液中游來游去的白血球。人類每1mm3的血液當中約含有4000~8000個白血球,所以,假設一個人有4L~5L的血液,那麼他的身體裡大約就會有2000億個白血球。當外部有病毒或過敏原侵入身體,或是體內有老化廢物和癌細胞產生時,這個屬於「單細胞生物」的白血球,就會包圍那些外來的「異物」,在體內處理掉,而處理外來異物的過程,叫做白血球的「貪吃」作用。雖糖分是白血球主要的養分來源,但太多養分等就像獅子本來就不餓,所以看到獵物也懶得去獵食,這是吃太飽造成免疫力下降的主因。然而,實驗證實,日常生活中,如果刻意少吃或是只吃八分飽,有助於免疫力的提升;而曾經有一項實驗,兩組持續利用放射線照射的老鼠,一組每天都餵食大量飼料,另一組則保持五分飽的狀態,發現兩組罹癌機率相差很大;表示,每天吃太飽,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這也是現代社會罹癌率高的主因,因為每天都多吃,運動量又不足,才會導致各種文明病的產生。因此,石原結實說,白血球在飢餓狀態之下,才能夠發揮高度免疫力,所以他強調,想要提升免疫力、不要生病,必須要從「不要吃太多」的生活習慣著手。

超級愛健康/感冒不容易好!免疫力是否要越高越好?

超級愛健康/感冒不容易好!免疫力是否要越高越好?#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以為免疫力只能讓你預防感冒,其實免疫力能幫你抵抗各種疾病,但每個人都在提升免疫力的時候,你可知道免疫力太高,可能反而會讓你身體出問題?常聽人家說,抵抗力不好容易生病,到底免疫力跟抵抗力有什麼不同?內科教授林杰樑醫師解釋,免疫系統是身體對抗外來入侵者的一個防禦系統,是由很多器官組成的,免疫系統能正常運作就是免疫力好,如果出現異常,就容易生病。而免疫力是醫學上的名詞,抵抗力是免疫力的口語說法,但不完全等於,譬如我們說人對寒冷有抵抗力,但他不一定免疫力好!所以常會有人認為身體的免疫力要越高越好?營養師劉怡里也說,免疫功能正常的人,增強免疫力非但沒有好處反而可能有害。對免疫力而言,調節比增強更妥。大眾常說的免疫力不好,會帶來的影響,林醫師也指出,影響免疫力的因素太多了,但我們常說免疫力不好,會使免疫力降低、免疫系統變弱,容易被細菌或病毒入侵,徵兆是常感冒或尿道、口腔、常容易感染。造成結果是容易生病,或生病不容易好或產生併發症。但免疫力過高、免疫系統太強,也須當心身體容易對大小病毒都反應過激,徵兆是皮膚容易癢、過敏;造成結果是皮膚炎、紅斑性狼瘡。劉營養師最後也提醒,坊間許多人說吃靈芝、牛樟芝可以調節免疫力,但要注意過量還是會影響免疫力,其實壓力、疲勞、負面情緒也會影響免疫力,因此平常要保持好心情,並均衡飲食,才能有好的免疫力。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476

感冒不容易好!免疫力不好怎麼辦?

感冒不容易好!免疫力不好怎麼辦?#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你以為免疫力只能讓你預防感冒,其實免疫力能幫你抵抗各種疾病,但每個人都在提升免疫力的時候,你可知道免疫力太高,可能反而會讓你身體出現問題?常聽人家說,抵抗力不好容易生病,到底免疫力跟抵抗力有什麼不同?內科教授林杰樑醫師解釋,免疫系統是身體對抗外來入侵者的一個防禦系統,是由很多器官組成的,免疫系統能正常運作就是免疫力好,如果出現異常,就容易生病。而免疫力是醫學上的名詞,抵抗力是免疫力的口語說法,但不完全等於,譬如我們說人對寒冷有抵抗力,但他不一定免疫力好!所以常會有人認為身體的免疫力要越高越好?營養師劉怡里也說,免疫功能正常的人,增強免疫力非但沒有好處反而可能有害。對免疫力而言,調節比增強更妥。大眾常說的免疫力不好,會帶來的影響,林醫師也指出,影響免疫力的因素太多了,但我們常說免疫力不好,會使免疫力降低、免疫系統變弱,容易被細菌或病毒入侵,徵兆是常感冒或尿道、口腔、常容易感染。造成結果是容易生病,或生病不容易好或產生併發症。但免疫力過高、免疫系統太強,也須當心身體容易對大小病毒都反應過激,徵兆是皮膚容易癢、過敏;造成結果是皮膚炎、紅斑性狼瘡。劉營養師最後也提醒,坊間許多人說吃靈芝、牛樟芝可以調節免疫力,但要注意過量還是會影響免疫力,其實壓力、疲勞、負面情緒也會影響免疫力,因此平常要保持好心情,並均衡飲食,才能有好的免疫力。

「拍打」排除體內毒素 提升免疫力

「拍打」排除體內毒素 提升免疫力#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上班族久坐辦公室,雙眼緊盯螢幕,時間一久便感覺肩頸痠痛;婆婆媽媽們彎腰洗碗、拖地,很容易腰痠背痛,感覺腰椎都無法伸直;銀髮族只要站久一點,就覺得膝蓋無力。健康管理師吳世楠說,有這些症狀的民眾,可藉由「拍打」改善,達到免疫力的提升。上述這些時候,相信大多數人的直覺反應,都是手握拳頭,用力敲打覺得不舒服的地方,似乎像這樣搥兩下,痠痛或無力的感覺就會減輕一點。吳世楠說,其實這個你我都熟悉的動作,就是一種最簡單、最基本的「拍打」。吳世楠解釋,只要順應「哪裡不舒服,就拍打該處」的天賦本能,再加上理論依據和工具,如:雙手或拍痧板等,有規律、有方法地進行,就能讓人人都可學會的「拍打」,成為能促進健康的保健良方。其原理就是透過「拍打」造成震動,深層地按摩五臟六腑,和全身經絡,達到立竿見影地緩解當下的痠、痛、麻。吳世楠補充,長期進行,還能達到「通」的境界。吳世楠說明,沒有毒素作怪,代謝也恢復正常,免疫系統可以被重建到最佳狀態,只要循環無礙,新陳代謝自然好,日積月累囤積在身體中的毒素,便可以漸漸被排出,讓人體與生俱來的自癒力,成為「健康金鐘罩」。

益生菌要慎選!帶你解開益生菌迷思

益生菌要慎選!帶你解開益生菌迷思#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小朋友免疫力差,常生病,許多家長認為可吃益生菌來增強免疫力,不過有用?且坊間有這麼多產牌的益生菌,到底要選擇哪一種?是不是越貴的越好呢?台南新樓醫院小兒肝膽腸胃科醫師鄭超宏指出,益生菌,目前主要可分為三大類,1、乳酸桿菌類,如嗜酸乳酸桿菌,即通稱為A菌。2、比菲德氏菌類,即通稱為B菌。3、其他類。而且,它必需要有幾項特性,無致病性的,能夠抵抗消化系統,如可抵抗酸性,由於它是活菌,因此溫度也不能太高,通常是不能活超過攝氏40幾度。在臨床上,益生菌的作用機制還尚未明瞭,目前被認為有兩大可能的作用,鄭超宏醫師解釋第一是我們所謂的「整腸」作用,將好的細菌帶進去我們的腸道中,與壞的細菌相抗衡,而達到改善腸內菌態平衡,因而促進我們健康的目的。第二,可能有免疫調節的作用。我們都知道,腸道可視為我們很大的免疫系統,益生菌的加入,可能可以誘發免疫反應活性,改善過敏原的抗原性,降低過敏反應的程度,而達到可能可以預防過敏或調節免疫的能力。臺灣坊間有太多廣告對於益生菌的吹噓,導致益生菌這名詞過度的濫用。鄭超宏醫師表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於2001年10月在益生菌的定義上已說明,要吃益生菌達到對宿主有益的效果,一定要服用適當且足夠的份量才行,但坊間有些所賣的益生菌產品,其份量往往都是不夠的。針對過敏疾病上的治療,某些益生菌已被證實對於牛奶過敏相關的異位性皮膚炎,無論是在治療或預防上,都有一定的功效。但我們卻不能就這樣無限上綱地說益生菌就可以治療其他的過敏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氣喘等,這根本都還沒有臨床實驗的證明。所以說,很多市面上所賣的益生菌產品,聲稱可以改變過敏體質、預防過敏,消費者都必須要三思。鄭超宏醫師最後提醒家長,小朋友生病了,最好還是以正統治療為主,益生菌的使用就必需要尋求專業醫師的建議,千萬不要被市面上過於吹噓的廣告給矇騙了。

飲酒過量抑制免疫力 應養成正確飲食

飲酒過量抑制免疫力 應養成正確飲食#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國人十大死因中有半數和飲食有關,因此追求健康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正確的飲食觀念,但是由於飲食習慣是從小就養成的,強化營養教育要從幼年做起,並給予食物熱量的觀念,避免青少年不當減肥,或偏好高熱量食物而導致肥胖,喝酒過量的人,會因為體內氧化壓力高而抑制免疫力。想提升免疫力,平日多吃蔬菜水果,攝取優質的蛋白質,如蛋豆魚肉類食物以及瘦肉等;素食者可多吃燕麥及糙米等穀類,藉以提供鐵、硒、鋅等必須微量元素。經由動物實驗、流行病學的相關研究,以及臨床癌症治療經驗,陸續鑑定出數百種具有防癌功能的物質,幸運的是,這些物質廣泛地存在於我們日常攝取的食物中,例如蔬菜、水果和穀物,其中又以全穀類(全麥、糙米、胚芽等)、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高麗菜、包心菜)、番茄、蔥、大蒜等。我們生活在充滿細菌及病毒等微生物的世界中,「免疫力」就是高等脊椎生物在演化過程中所保留下來,保護我們維持身體健康及抵抗外來微生物入侵的能力。人的免疫系統就好像是一支精銳部隊,可以幫助我們抵禦各式各樣的病原體、癌細胞或是老舊的細胞。體內和免疫功能相關的器官包括製造淋巴細胞之骨髓、胸腺、脾臟以及淋巴結等,為保持這些肩負調節免疫之功效的器官處於最佳狀態,因此身體必須經常補充許多營養素。

運用冬病夏治原理 三伏貼有效袪寒增免疫力

運用冬病夏治原理 三伏貼有效袪寒增免疫力#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治療寒疾的重要經驗法則,意指陽氣最旺的夏天是治療容易在寒冷冬天發作疾病的最佳時機。如果身體屬於陽氣不足的體質,就容易受到外來的寒邪的侵襲,寒邪引發的疾病有許多種類,但共同的特色是「天氣越冷,症狀越嚴重」。中醫科翁淑雯醫師解釋,治療寒邪,中醫採用「溫陽」、「袪寒」的方式,但因嚴寒的天氣會加重寒邪的病勢,因此,在冬天治療寒疾收效往往不如預期。相反的,當天氣炎熱時,寒邪的病勢減弱,此時便可輕而易舉地驅逐寒邪。像是大多數的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疾病,都是表現出「冬天嚴重,夏天緩和」的模式,因此,現在炎熱的天氣正是治療這些上呼道疾病的最佳時機。三伏貼就是利用冬病夏治的原理,在一年當中天氣最熱的三天(三伏天),將具有溫熱性質的藥物敷貼在相關的穴位上,藉由持續的穴道刺激,進而達到補陽袪寒的效果。目前普遍用在氣喘、過敏性鼻炎及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上。有臨床報告指出連續三年的三伏貼處理對於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療效可達80%以上。三伏貼用來治療因寒邪所引發的疾病,但是對於熱邪引發者,效果並不顯著。因此感冒、發燒、喉嚨痛等急性發炎情況並不適合三伏貼療法,另外,孕婦、一歲以下嬰兒,易產生接觸性皮膚炎者及蟹足腫體質患者等,也不適合進行三伏貼。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