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的治療藥物,是扮演控制病情、延緩退化速度的重要角色,能改善認知、行為和情緒等等病徵,並非無法治癒就不用治療用藥。研究指出,早期診斷、藥物介入者較晚期佳,也證實服用藥物,對於退化型失智症如:阿茲海默症,其延緩惡化的效果較為顯著。
失智症的治療藥物,是扮演控制病情、延緩退化速度的重要角色,能改善認知、行為和情緒等等病徵,並非無法治癒就不用治療用藥。研究指出,早期診斷、藥物介入者較晚期佳,也證實服用藥物,對於退化型失智症如:阿茲海默症,其延緩惡化的效果較為顯著。
失智症的長輩在初期到中期時,他的行動能力並沒有受限,但失智症者由於認知功能退化,在生活中易出現空間認知障礙問題,影響自我照顧能力,因此照顧者可透過友善的失智症患者居家環境,持續提供失智症者適度的刺激與足夠的知識,並調整照顧與溝通的方式,讓失智者在環境中能感到自在與安定而減少問題行為,減低照顧者的壓力,提升生活品質。
在金馬獎獲最佳劇情長片的電影《瀑布》中,由賈靜雯飾演的女主角羅品文,是一位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母親,揭露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居家隔離期間,因性格壓抑、失婚而接連出現幻覺,造成與女兒的一次次爭執、情感撕裂,也是繼《與惡》一劇後,再度喚醒大眾對於思覺失調症的重視。
老年失智證實可逆轉!台大醫院最新研究統計156位、平均年齡82歲的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合併失智患者,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術前有近4成屬輕度失智患者,術後持續追蹤1年,有超過1成病人改善至脫離失智症。此研究成果近期已在國際頂尖老年醫學期刊《老化》(AGING-US)公開發表。
巴金森氏症是部分的腦細胞退化,造成基底核神經元退化,影響了身體的運動功能,導致肢體出現障礙,但腦部其他認知功能並沒受到影響;相反的,失智症患者則是認知功能退化,大部分仍然保有行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