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

頭暈、視力衰退 小心腦出血奪命

頭暈、視力衰退 小心腦出血奪命#腦出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相信許多人都曾有頭暈、頭痛的經驗,但若是持續性的反覆發作,而且長期藥物治療都不見改善,小心可別輕忽了!一名49歲男子因長期性頭痛,加上嘔吐、視力衰退,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是小腦近第四腦室處出血,所幸開刀後,目前已恢復正常。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吳宗憲醫師說,病患在送到急診室時,已頭暈、頭痛加劇且持續性嘔吐,在電腦斷層檢查後才發現,患者小腦近第四腦室處出血,同時併嚴重腦積水,進行核磁共振檢查,疑似腦腫瘤或腦血管異常出血,趕緊安排開刀。手術經由顯微鏡開顱手術從小腦的地方剖開,果然發現裡頭有不正常的血管,而在不破壞其它正常小腦的情況下將不正常的血管移除,並於術後置放腦室外引流管,解決腦積水問題。先天性血管畸形   腦內「不定時炸彈」吳宗憲醫師指出,這種先天性的血管畸形以二十歲以下居多,且每年的出血率約2至4%,當第一次出血發生時,一年之內再出血率高達6%,因而當發生在中年人身上時不易察覺,加上症狀是在腦部內,所以難以預測而且會反覆發生。吳宗憲醫師提醒,雖然先天性的血管畸形就像顆不定時炸彈,會隨時間而變大而難以發現,通常是腦出血時,出現了頭暈、嘔吐、複視或半身無力等才會察覺,但一般還是可以藉由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掃描做出初步診斷,接著由大腦的血管造影術確定診斷。

唱歌飆高音high過頭 婦人腦出血

唱歌飆高音high過頭 婦人腦出血#腦出血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與朋友、家人聚會唱歌,先來首高音歌曲開嗓、炒熱氣氛,這是多數人去KTV的必備流程;不過,想挑戰飆高音的嘶吼快感,得先確保身體無恙才行。中國一名53歲婦人,與朋友到歌廳聚會,高歌幾曲後,突然全身癱軟、說不出話,嚇壞眾人;診斷發現她是情緒太過激動,造成腦出血。血壓上升衝破腦血管 導致癱軟、失語「現在我要飆高音!」歌手唱到聲嘶力竭、掌聲如雷,但是如此振奮的歌曲,恐怕不是每個人都能挑戰;這名婦人一連串唱了幾首高音歌曲,竟在唱完最後一首時癱軟坐在沙發上,甚至連聲音都發不出,嚇得好友急忙叫救護車。送醫檢查,發現她是突發性腦出血,所幸搶救後,無生命危險。據了解,婦人平常身體健康,不過因為唱歌時情緒高昂,連續飆上幾曲後,血壓突然升高,衝破腦血管,形成癱軟、失語等症狀。對此,醫師建議,中年人還是別選擇太過激烈的歌曲,若想追求飆高音快感,也別一次飆完,應休息幾首「再出發」,且避免情緒激動。 

冬天爆血管!男子頭痛一周以為感冒 竟是腦出血險喪命

冬天爆血管!男子頭痛一周以為感冒 竟是腦出血險喪命#腦出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突然有偏頭痛症狀,可要多加當心!台中一名五十歲的盧姓男子,日前突然出現劇烈頭痛以為感冒,遂不以為意,只到附近診所就醫吃藥,但症狀卻仍持續,頭還是時常痛到哀哀欲絕,好在子女苦勸下,到大醫院進一步檢查,不料,經電腦斷層掃描一檢查,竟發現是右側額葉顱內出血合併蜘蛛膜下腔出血,再持續拖下去,恐怕因此喪命!天氣轉變劇烈 腦部血管易爆裂男子頭痛劇烈送醫後,經由64切電腦斷層掃描模擬顱內血管攝影檢查發現患者右側額葉腦內出血,以及蜘蛛膜下腔出血,確診為前交通動脈瘤破裂所造成。安排緊急開顱併動脈瘤夾閉手術、同時放置顱內壓監測器與腦室外引流裝置,手術進行3小時順利完成。術後患者恢復良好,且無頭痛症狀,住院近一個月,於近日出院返家休養。童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金若屏表示,前交通動脈瘤發生在二條前大腦動脈與前交通動脈相匯處,因動脈血管內壁長期在高壓血流衝擊下,最後血管壁變薄造成局部突出,在天氣轉變、高血壓、情緒激動等情況下,隨時都有破裂的可能。動脈瘤破裂出血 致死率高達三成金若屏說,動脈瘤破裂出血致死與致殘率非常的高,約有三分之一的病患到院前或到院後立即死亡,另外約三分之一呈重度昏迷及終生失能狀況,最後還是有可能死亡。只有三分之一患者能維持相對穩定清醒,有機會可以接受治療。金若屏呼籲,冬天感冒的民眾也驟增,但若出現異常的突發性劇烈頭痛、嘔吐、發燒、頸部僵硬、單邊肢體無力等,且無法痊癒時,應及早至大醫院檢查,切勿自行判斷視為感冒症狀;如果拖延至意識不清或昏迷才就醫,治療的效果及預後比較不好,民眾應特別小心注意。

OL上班突眩暈 竟是腦出血險要命

OL上班突眩暈 竟是腦出血險要命#腦出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台語天后江蕙近期宣布「封麥」,外界推測主要原因是:她長年受眩暈症所苦。醫師提醒,別輕忽眩暈症,當心要人命。一位36歲女性,日前在上時時因為頭暈、噁心、步態不穩,到急診就醫,經電腦斷層掃描,診斷為先天性腦血管瘤,造成腦內出血。經由引流手術清除腦內血塊加上復健治療,目前已康復出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急診科李彬州主任指出,眩暈症可以是腦部、平衡(前庭)神經、內耳問題、循環障礙,或系統性疾病引起。眩暈症的發生通常有原因,也有誘發因子。當第一次發生或發生型態與以往不一樣時,應儘早就醫診療,因為如果是腦中風合併腦疝,嚴重可致命。眩暈症病因多 當心潛藏致命風險通常慢性復發的眩暈症,多與內耳不平衡或循環障礙有關。常常會因為天氣變化、壓力、睡眠不足而誘發。而眩暈症的典型症狀為:頭暈目眩、噁心嘔吐,與步態不穩,就像暈車暈船一般。他也說,有些民眾發生眩暈時,常誤以為是感冒,自己胡亂吃藥,延誤就醫。提醒民眾若第一次發生眩暈,或是發生眩暈的型態與以往不同,如伴隨劇烈頭痛、嚴重嘔吐、無法進食、喝水時,姿勢無改變仍感到天旋地轉,時間超過10~20鐘以上,應當速就醫。 

溫差是剋星!中年「三高」男 併發腦出血昏迷

溫差是剋星!中年「三高」男 併發腦出血昏迷#腦出血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後母之稱的春天,已悄悄到來,忽冷忽熱的天氣使人捉摸不定,因此提醒患有三高的民眾需更加注意,需做好保暖措施,以免發生腦中風、腦出血等不適症狀,危害身體健康。溫差是三高的剋星 需更加留意自身狀況日前,有位家住永和的林先生,本身患有高血壓,因這兩天氣溫變化大,且沒多加注意,突然頭痛欲裂,沒過多久就陷入昏迷,家人緊急送到醫院,經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徐賢達醫師診斷後發現,林先生腦出血情況嚴重,在沒有受到外部強力撞擊的跡象下,確診為自發性腦出血-出血性腦中風。徐賢達醫師解釋,這類病患大多為高血壓相關的小血管病變,造成血管破裂出血。另外一項小血管病變,則是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多半為腦部血管畸形異常造成,尤其是腦動脈瘤破裂引起,因此提醒民眾要多加注意。徐賢達醫師表示,引發腦中風的危險因子相當多,而天氣驟變對於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而言,皆是可怕的危險因子。養成良好習慣 可避免再次中風最後,徐賢達醫師提醒民眾,除了要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注意飲食習慣外,天氣變化大時,更要注意保暖。不僅如此,若有腦中風病史的患者,除長期、按時服用抗血栓藥物,控制血壓、血糖、血脂肪濃度,平時也要保有適度的運動、均衡飲食及控制體重,避免再次中風,一旦再發須立即就醫治療,確保安全。

男子頭痛數日險要命 竟是腦出血引起

男子頭痛數日險要命 竟是腦出血引起#腦出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有些人遇到冷風或天氣冷,頭痛就開始發作,不過若是疼痛持續好幾天,可要小心是腦動脈瘤破裂出血!一名34歲男性,頭部劇烈疼痛四天,服用止痛藥後未獲得改善,之後到醫院做腦部電腦斷層的血管攝影檢查,發現前大腦交通支動脈瘤破裂,經由開顱動脈瘤夾除後及時挽回一命。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吳宗憲說,病患表示頭後枕部出現劇烈疼痛,檢查發現前大腦交通支動脈瘤破裂出血,於是緊急安排手術治療,進行開顱動脈瘤夾除止血並移除血塊,才及時挽回一命。突發性頭部劇痛是警訊吳宗憲醫師指出,腦動脈瘤是一種動脈血管異常,主要是較薄的動脈壁向外凸出,膨脹形成一個像氣球狀的血管病變,而這種血管病變在動脈內的任何部分都可能形成。而當腦動脈瘤破裂出血,通常會有嚴重的頭痛,伴隨噁心、嘔吐、頸部僵硬和喪失意識等症狀,3分之1的患者在動脈瘤破裂出血未達醫院前就已死亡,情況可以說非常緊急。吳宗憲醫師呼籲,平時應控制好高血壓、糖尿病和禁菸,同時注意一些腦動脈瘤破裂出血前警告信號,其中最常見的是由動脈瘤滲血所造成之突發性頭部劇痛,有如頭部被棒子重擊一般,其次是因動脈瘤增大併第三對腦神經被壓迫引起的現象,如瞳孔擴大、眼瞼下垂、複視等;若有這些警告信號出現時,就應趕緊找專門腦神經外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 

腦出血需緊急送醫 避免神經後遺症

腦出血需緊急送醫 避免神經後遺症#腦出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電視劇中常見意外造成腦出血送醫的情景,而自從強制機車騎士佩戴安全帽的政策實施之後,嚴重頭部外傷的情形已有顯著改善,但是顱內出血仍是外傷事故中最常致死的重要原因。阮綜合神經外科醫師謝榮豪表示,處理這樣的病人不但要能掌握全身器官多重外傷的病況,除了爭取黃金時間來救治病人,更需要有膽識、有專業素養的神經外科醫師來搶救寶貴的生命。腦出血的另一型態為非外傷性的,最常見的即是一般所稱腦溢血,通常是因為高血壓糖尿病等造成腦血管病變出血。病患在施以腦部手術後,通常需要長時間的復健療養。另一些腦血管病變,則是令人聞之色變的腦動脈瘤或動靜脈血管畸形,時有聽聞的是某某人無任何前兆卻有腦內不定時爆炸引爆,其結果通常是高死亡率與嚴重的神經殘疾,因此更需有精進的神經外科技術方能拆解這些腦內炸彈。謝榮豪表示,大多數的腦瘤初期並不會有明顯的症狀,頂多是偶爾頭部不適、頭暈、視力或嗅覺慢慢遲鈍,等到頭痛惡化或者噁心嘔吐、肢體無力才趕忙就醫。這時候往往由於腦壓已經升高,或者腦瘤已經侵犯極重要構造,所以需要專業的腦外科醫師及時施以手術以求搶救生命與挽救重要神經功能。舉凡肩頸痠痛、坐骨神經痛、腕隧道症等神經疾病,嚴重者往往需要神經外科醫師施以精密手術來解除病痛。另外,常見的腫瘤諸如良性的腦膜瘤或者惡性的膠質瘤,也都可以藉由手術治療。尤其配合現代先進的技術與設備,例如精密顯微鏡內視鏡、神經導航、立體定位、術中電生理監測與腦組織內化療晶片等等的運用,更可提升腦瘤治療的有效性與安全性。三叉神經痛更是惱人的病痛。長期服用藥物也可能演變為劑量不斷增加或嚴重的藥物副作用。能夠根治的方式是開顱手術,在腦幹找出壓迫三叉神經的血管並加以隔離。但是開顱手術的高侵犯性與較高手術風險,使得一些即使只有治標的微創方式也蓬勃發展,不管是放射線治療、經臉部三叉神經節的氣球壓迫術、甘油注射術、熱燒灼術都有其優缺點甚至長期惱人的後遺症,病患施行時應詳細詢問專科醫師。半臉神經抽搐是少見但卻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與社交生活的疾病。其原因也是有血管壓迫了腦幹邊第七對腦神經,當血管搏動刺激到神經時,就有機會造成半邊臉部不正常抽搐。若要尋求根治也需要跟神經外科醫師討論開顱手術的相關事宜。

腦傷男神智不清 高壓氧治療恢復意識

腦傷男神智不清 高壓氧治療恢復意識#腦出血

一名四十歲的男性在深夜騎摩托車發生車禍,被救護車緊急送往雙和醫院。患者腦部受到嚴重撞擊,診斷為右側硬腦膜外出血,且頭骨骨折,由雙和醫院神經外科醫師蘇鈺凱緊急採取外科手術,清除腦部血塊並將頭骨骨折處復位。電腦斷層顯示,患者腦部血塊約為8.76*3.81*8.5公分,血塊很大,而且壓迫到腦幹,雖經手術清除血塊,但由於患者受傷嚴重,腦部深處有多處小點處於缺氧情形,醫師建議患者輔以高壓氧治療。患者轉至一般病房後,隨即接受高壓氧治療,高壓氧中心主任蔡文平表示,當時患者的神智仍未完全清醒,叫也不應,眼睛大多閉著,接受9次高壓氧治療後,即可清楚交談,目前共治療26次,已可自行走路,但左側微癱,仍持續接受復健中。蔡文平指出,腦部受傷的患者,容易出現腦水腫的情形,腦部血流不佳,造成缺血,甚至影響神經,高壓氧可改善血流,藉由壓力讓氧氣得以擴散到缺氧組織,提高腦部氧氣的供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