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模糊

眼睛早晚霧茫茫恐角膜水腫 嚴重易失明

眼睛早晚霧茫茫恐角膜水腫 嚴重易失明#視力模糊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人老了,身體各個器官就開始出現問題!日前一名56歲陳姓婦女就因雙眼視力退化嚴重,明明是走在家中平坦的地面,但雙眼卻看成凹凸不平,導致她常發生走路跌倒或不穩的情形,也常感到眼前總是一片霧且疼痛不已,前往醫院求診,醫師確診陳女士罹患「眼角膜內皮細胞失養症」,需進行眼角膜內皮細胞移植手術。台北慈濟醫院眼科沈姵妤醫師表示,「眼角膜內皮細胞失養症」好發時段是早晨起床時會較嚴重,中午可能視力會清晰些,然後晚上又開始模糊,標準症狀是感覺光暈、眩光、視力減退,以及疼痛等情形。此病常見於中年以上婦女族群,並非一出生就發病,而是隨著年齡增長,直至中年才會出現症狀,有時可能同時雙眼都會發病,需小心留意。角膜病變易致失明 需接受移植手術沈姵妤醫師進一步說明,角膜內皮細胞是維持角膜含水量穩定的主要結構,若是角膜內皮細胞數量不足將造成角膜水腫,而水腫的嚴重程度視病人體質而異,有時伴隨疼痛感。角膜病變患者容易因而失明,需接受眼角膜移植手術,才能重見光明。

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需女兒攙扶行走

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需女兒攙扶行走#視力模糊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眼科主任胡裕昇醫師表示,一位40歲出頭的媽媽,因為雙眼視力模糊,需要她的國小女兒攙扶行走,診所的眼科醫師,診斷出是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將她轉診至臺大醫院新竹分院手術。 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主要是視網膜微細血管病變(阻塞及滲漏),因為血管阻塞,導致視網膜缺血、缺氧而產生新生血管,這些新生血管很脆弱,易產生玻璃體出血及視網膜的傷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分成兩類,尚無新生血管者,稱為「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嚴重到引起新生血管者,稱為「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另外,若是微血管傷害引起的滲出物堆積在視網膜正中心的黃斑部,則稱為「黃斑部水腫」。   胡裕昇醫師指出,由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能毫無症狀,因此,初次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首先要注意平衡飲食、適度運動、控制血壓、血脂;第二、同時必須接受眼科檢查,之後必須每年檢查一次。但若發現有視網膜病變,則需更頻繁的檢查;第三、一定要有高度警覺性,重視眼睛併發症的出現。 糖尿病患者只要好好控制血糖,定期追踪檢查眼底狀況,接受適當的藥物及雷射或手術治療,仍可維持良好的視力。

未戴護目鏡 男罹光害性角膜炎眼好痛

未戴護目鏡 男罹光害性角膜炎眼好痛#視力模糊

一位29歲男性至眼科求診,主訴雙眼疼痛畏光、淚流不止、合併視力模糊症狀。經詳細詢問病史得知,他的雙眼並無外力傷害,也沒有配戴隱形眼鏡的習慣,但約八小時前,曾從事電銲工作,在未配戴護目鏡的情況下直視刺眼強光。眼科醫師詳細檢查後發現,雙眼內雖然無異物,但結膜充血泛紅、角膜水腫合併廣泛的點狀破皮,診斷為雙眼光害性角膜炎,經開立眼藥水及口服藥治療後症狀獲得改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醫師許人化表示,光害性角膜炎又稱為紫外線角膜炎,是因為角膜受到紫外線照射傷害所引起。其所需要引起角膜炎的照射時間與所照射的紫外線強度成反比,越強烈的光線在越短時間內就可以造成角膜傷害。許人化醫師指出,通常光害性角膜炎至少需要一至兩天的治療時間,並建議患者再度至眼科門診追蹤,以確認沒有引發如角膜感染等進一步的眼部併發症;只要正確使用隔離紫外線的眼部防護措施,光害性角膜炎是可以避免的。他再次提醒民眾,在從事電銲或長時間戶外活動時,一定要記得配戴適合的護目鏡或太陽眼鏡隔離紫外線,以維持眼睛舒適及良好視力品質。

戴不合適鏡片 小心頭暈、噁心!

戴不合適鏡片 小心頭暈、噁心!#視力模糊

隨著老化人口增加,惱人的「視力模糊」問題,成為幸福生活絆腳石,您可以在路邊隨處買到「眼鏡」,但卻可能忽略劣質鏡片對視力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依衛生署公告「矯正鏡片」的鑑別範圍,產品包含有「近視眼鏡」、「老花眼鏡」及具有「矯正折光功能」的太陽眼鏡等,這些常見的鏡片,都需通過申請領有許可證後,且宣傳廣告需經衛生署或直轄市衛生局核可後,才可廣告、販售。而像有度數的「泳鏡」、「滑雪護目鏡」及「壁球護目鏡」等用以運動時「保護眼睛」為目的的眼鏡,就不是規定內的「矯正鏡片」,由於不屬醫療器材管理範圍,因此於廣告行銷時,不得刊載或宣稱任何醫療效能。北市衛生局為保障市民「看得清楚、不再模糊」,於今年初起即對眼鏡販售業者進行稽查,迄今查獲4起無照藥商販售「矯正鏡片」,另於市售醫療器材標示檢查專案中,對販售矯正鏡片的業者進行查察,在完成26家檢查中,查獲有2件市售的矯正鏡片未完全依規定標示,衛生局提醒市民,選購具「矯正效果」的眼鏡前,應先向販售者取閱下列2種資料,以確認所購產品安全無虞:包括是否領有衛生局核可的「販賣業藥商許可執照」,可於營業處所牆上看到或要求出示。取得所購鏡片原始包裝有無標示「許可證字號」、「品名」、「批號」、「廠商名稱」及「地址」等資訊。為保障視力安全,衛生局特別呼籲民眾,有「近視」、「遠視」、「老花」等視力困擾者,記得應先讓醫師檢查,確認視力問題後,再行購買符合需要的眼鏡。另配戴不適宜的鏡片,除了會影響水晶體的調節能力,容易造成「眼睛酸澀」、「頭暈」、「噁心」等不適,不當材質的鏡片,亦可能造成視覺影像落差,而導致「跌倒」等意外。因此千萬不要圖方便、便宜,而隨意在路邊臨時攤販等無照藥商購買具「矯正」功能的眼鏡,讓老化的視力雪上加霜,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年輕男子「枕葉梗塞中風」 頭痛、視力模糊

年輕男子「枕葉梗塞中風」 頭痛、視力模糊#視力模糊

一名21歲的年輕男子突然眼睛視力糢糊,至童綜合醫院就醫檢查,發現罹患「枕葉梗塞中風」導致雙眼視力半邊缺損。醫師提醒民眾預防中風的方法,患有高血壓患者要做好血壓的控制,飲食儘量清淡,避免高油脂與高鹽的食物。年輕型「枕葉梗塞中風」有可能與該部位先天血管狹窄有關,它是腦部中風的一種,由於位置在枕葉容易影響視神經,造成雙眼視力糢糊,只能看到半邊的視野。治療方面須要找出病因才能對症下藥,預防其再次發生。郭翰欽醫師說,一般人認為中風大多是半邊手腳無力,不會想到視力模糊,其實半邊視野缺損也可能是中風的現象。臨床上中風有年輕化的趨勢,可能與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有關,要特別小心。臨床上曾遇過一名年輕女子懷疑因為服用減肥藥引起「枕葉梗塞中風」,因此呼籲民眾不要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視力有問題要儘快就醫。

看東西有黑影別輕忽! 當心眼睛黃斑部病變致失明

看東西有黑影別輕忽! 當心眼睛黃斑部病變致失明#視力模糊

日前有名忙於工作的中老年男子,多年前發覺視力愈來愈模糊,一度以為患有老花眼,經過檢查後才發現是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台南永康榮民醫院眼科李尹暘醫師提醒民眾,當視力模糊、看某一點有扭曲感,甚至看東西感覺有固定黑影時,就必須趕緊就醫檢查,一旦被確診為「濕式」黃斑部病變,當心有失明的危險。黃斑部病變屬於老年退化病症的狀況,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是罹患的高危險群,而70至80歲以上的老年人超過一半,都會有黃斑部病變的問題,差別在於病情症狀的大小。李尹暘醫師提醒民眾,當視力逐漸模糊、看點有扭曲的現象,且單眼視力急速下降時,就要盡快看診,假如看東西時的視力中心出現固定黑影,情況已相當嚴重。李尹暘醫師表示,一般來說「濕式」黃斑部病變並不常見,發生率大概在1至2成左右,但由於這類病症會讓眼部有異常的新生血管,導致有出血的情況,且惡化的速度較快,一旦拖延到治療的時間,未來很可能有失明的可能,絕對不得輕忽。大多黃斑部病變的患者有9成屬於「乾式」,李尹暘醫師表示,雖然不至於讓眼睛失明,但由於目前沒有直接的治療方式,必須定期追蹤檢查,以免讓視力嚴重退化。李尹暘醫師建議「乾式」病患,平常要多補充葉黃素,蔬果方面可多吃富含葉黃素的深綠色蔬菜,如甘藍、菠菜、深綠色花椰菜等,以及葡萄、奇異果。》影音/誇張!小一生逾兩成近視 20年前7倍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48&HN_Yr=0&HN_Mon=0》眼白泛黃小心「肝」 眼皮浮腫要謹「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59&HN_Yr=0&HN_Mon=0》鼻炎不一定要開刀或吃藥 按摩穴道可改善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50&HN_Yr=0&HN_Mon=0

玩i-Phone導致眼球病變視力模糊?眼睛超時工作小心電腦視覺症候群上身

玩i-Phone導致眼球病變視力模糊?眼睛超時工作小心電腦視覺症候群上身#視力模糊

「我最近看手機螢幕的時候常常覺得眼睛乾澀紅腫、還會突然看不清楚,是不是視神經病變了?」芳齡26歲、原本雙眼近視度數600度的王小姐緊張的詢問眼科醫師。隨著智慧型手機、微型電腦科技越來越進步,人們無時無刻依賴這類電子產品,但讓眼睛長時間盯著小螢幕的結果,是讓「電腦視覺症候群」的文明病越來越猖獗。眼科專科張朝凱醫師就表示,近日上門求診的人,以眼睛乾澀、容易疲勞、視力短暫模糊等現象最多,尤其以原本就是高度近視患者症狀越明顯,追究其原因,跟本身的用眼習慣息息相關。電腦視覺症候群簡稱CVS(Computer Vision Syndrom),當眼睛長期盯著電腦、手機螢光幕長達二小時以上,由於這類影像呈現螢幕都是由無數個小光點所組成,非連續性的畫面需要定期的更新,張朝凱醫師表示,眼睛長時間在閃爍頻繁的螢幕前,造成使用者聚焦不易,眼睛十分容易呈現疲勞感,而專心電腦螢幕,造成眨眼次數降低,眼睛表面水分迅速蒸發,加上空氣懸浮粒子多的時候,會出現如慢性結膜炎及乾眼症的症狀,如果感覺到眼睛異常疲勞、頭痛、雙影像視覺、疲倦、眼睛紅腫乾澀、假性近視等,都是屬於罹患電腦視覺症候群的症狀。電腦視覺症候群患者的年齡層介於22~32歲之間,張朝凱醫師從近來的門診求治患者發現,這類型患者的平均年齡已經有明顯下降的趨勢,主要是近期智慧型手機不斷推陳出新,無論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等人、甚至是用餐中等零碎時間都可以利用智慧型手機收發電子郵件、玩遊戲、上網漫遊,無形中增加眼睛工作量,眼球持續緊繃無法放鬆的結果,就容易反應到視力與生理現象上造成不適。張朝凱醫師提醒,治療電腦視覺症候群要配合藥物治療並改變用眼習慣,特別是有戴框式眼鏡的人,應該要避免在晃動中的交通工具上使用手機或是電子書進行閱讀或是玩遊戲,若近視患者不想再戴眼鏡,則可以考慮接受雷射近視手術來矯正屈光不正。雷射近視手術的平均滿意度高,只要能夠持續注意視力保健,術後視力品質與夜視效能均達到穩定狀態,電腦視覺症候群症狀也能夠有所改善。剛接受完近視雷射手術1個月的王小姐開心表示:「經過雷射手術的治療,我現在視力1.0,眼睛狀態很穩定,遵照張醫師的醫囑讓眼睛有適當時間休息後,我現在儘管長時間工作看電腦或手機螢幕拼事業也沒問題!」張朝凱醫師同時提醒,眼睛不像感冒自然會好,出現異狀時,應該即刻就診,給眼科專科醫師診斷治療不要延誤就醫時間,更不可貿然自行使用藥物。

減輕眼睛疲勞 我該怎麼做?

減輕眼睛疲勞 我該怎麼做?#視力模糊

現代人大多長時間持續近距離注視,如閱讀、看電視或打電腦等,過度使用眼睛,導致眼球調視與會聚的功能障礙或精神性緊張而產生眼睛疲勞。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門診中心中醫科主治醫師黃裕昌說,眼睛疲勞是因為眼睛過度使用,造成周圍供給眼睛營養及氧的無數毛細血管血流變差,水晶體周圍的肌肉負責調校對焦,若肌肉過度疲勞,眼睛會腫脹、充血、乾澀、流眼淚及視力模糊等,還可能因而出現肩膀痠痛、頭痛,甚至引發注意力減退及全身疲勞等。中醫認為,「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目得血而能視」,黃裕昌解釋,長時間用眼過度,勞傷影響心神、虛耗氣血,或本身體內肝血腎精不足,會使氣、血、精未能充分濡養眼睛,易造成眼睛疲勞。臨床治療上,針對體質證候的不同,主要可採養心健脾、調理肝腎、或補益氣血等方式。黃裕昌表示,曾有一名32歲的男性上班族,從事電腦軟體設計,長時間使用電腦。因為常覺得眼睛不適,常佈滿血絲,乾澀模糊,口乾舌燥,平常飲食多辛辣及冰飲,睡眠差,常需1~2小時才能入睡,眠淺多夢,前來就診。經臨床診斷為「心肝火旺、心腎不交」問題。治療時處方以黃連阿膠湯加細辛、菊花、枸杞、生地等藥。並囑咐應調整飲食,平常可針對眼部周圍穴道按摩。治療後,患者眼睛不適改善許多,同時睡眠品質也改善了。他說,中醫辨證治療上,針對心氣血虛損者,可用天王補心丹調理。屬心脾兩虛者,可用歸脾湯加減。若為肝腎不足者,可用杞菊地黃丸加減。屬氣血虧乏者,可用八珍湯加減。若為肝火旺者,可用清肝明目湯加減。平常也可用菊花、枸杞、決明子等煎煮茶水飲用,對眼睛可起保健調養作用。黃裕昌建議民眾,平常多做閉目、眨眼、仰望俯視、遠眺近觀、按摩眼周或足心,都可消除或減輕眼睛疲勞。閉目時,眼球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作旋轉,可有效舒緩眼球肌肉緊張。並可按摩眼睛周邊穴位如睛明、攢竹、魚腰、絲竹空、承泣等穴,或足心湧泉穴來緩解眼睛疲勞。或是按摩位於手部的明眼、鳳眼穴,也能夠改善眼睛疲勞。延伸閱讀「護眼健康操/動作說明」:http://www.uho.com.tw/mouth.asp?aid=9075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