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模糊

視力模糊又刺痛 恐為角膜病變

視力模糊又刺痛 恐為角膜病變#視力模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72歲男性2年前接受左眼白內障手術後,視力逐漸模糊並常常產生刺激與疼痛感,檢查顯示病人眼角膜增厚水腫混濁,合併水疱狀病變,醫師診斷為「人工水晶體相關之水疱性角膜病變」。利用高張性眼藥水、治療性隱形眼鏡,病人視力模糊以及眼睛疼痛情形緩解,接受角膜內皮細胞移植手術後,病人左眼視力回復至0.6,眼睛疼痛也獲得改善。視力差、眼睛痛 與細胞的功能受損有關奇美醫學中心眼科部主治醫師張昱欣表示,「人工水晶體相關之水疱性角膜病變」是一種白內障手術之後的角膜水腫疾病,常見的症狀為視力模糊與眼睛疼痛。這種病變與角膜內皮細胞的數目與功能受損相關。白內障手術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減少與傷害角膜內皮細胞,水分無法排出導致角膜增厚水腫混濁,進而造成角膜上皮層破損突出,形成水疱,導致眼睛疼痛。因此,若在白內障手術之後,視力逐漸模糊並伴隨眼睛疼痛,請及早至眼科接受詳細檢查。角膜內皮細胞移植手術傷口小、縫線少張昱欣醫師表示,過去眼角膜移植手術多施行全層穿透性角膜移植手術(Penetration Keratoplasty [PK]),傷口與縫合範圍較大,手術併發症,如出血、感染與發生排斥機會較大、恢復期較長,散光形成機會大,也容易影響視力恢復。角膜內皮細胞移植手術(Descemet’s Stripping Automated Endothelial Keratoplasty [DSAEK])是由表層開小傷口植入內皮部分角膜,傷口小,縫線少,大幅降低出血、感染與排斥機會,手術恢復期較短(約需1~2月),散光形成機會小,大幅改善手術後的最佳矯正視力。 

淺眠又憂鬱 睡太飽易偏頭痛!

淺眠又憂鬱 睡太飽易偏頭痛!#視力模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14歲女生張小妹反覆頭痛1年多,頭痛發作時會像脈搏一樣,跳一下就痛,平常也會有兩側頭痛,平常淺眠易作噩夢,有焦慮及憂鬱傾向,頭痛發作時合併視力模糊、畏光、暈眩、耳鳴、噁心,常常需要臥床休息,患者被診斷為偏頭痛,經中、西醫和兒童心智科整合醫療後症狀緩解,目前藥物在減量中。這類頭痛占90%以上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兒科主任陳震南醫師指出,張小妹罹患的是偏頭痛和緊縮型頭痛,屬於原發性頭痛,非由腦內病變如腦瘤或其他藥物或身體疾病引起的頭痛,這類頭痛佔所有頭痛90%以上。壓力、緊張都會引起緊縮型頭痛陳震南醫師表示,緊縮型頭痛疼痛的程度通常是輕度至中度,分布於頭部周圍,壓力或緊張都會引起緊縮型頭痛,一般認為起因與肌肉有關,可能是壓力造成,也可能與頸部肌肉骨骼的問題有關,缺乏偏頭痛所伴隨的症狀,如噁心、嘔吐、畏光和怕吵等症狀。陳震南醫師表示,偏頭痛在發作時,是一種非常劇烈、反覆發作的「搏動性」頭痛,大部分發作是一側太陽穴,但是1/3的人發作也可以是兩側,有時會持續4至72小時的發作。噁心嘔吐、吃巧克力 都易引發偏頭痛頭痛發作常伴隨噁心、嘔吐或怕光、怕噪音,嚴重到需要休息,極少病人甚至有說不出話,類似中風的失語症,或眩暈、耳鳴、步態蹣跚等等複雜的症狀,偏頭痛通常於青少年期開始發作,約90%的患者的第一次發作都在40歲以前,青春期之後,女性偏頭痛盛行率多於男性,亦好發於女性經期期間。陳震南醫師強調,睡眠不足、睡太多都會引發偏頭痛,有些食物如乳酪或其他乳製品、含咖啡因的飲料、巧克力、酒類、柑橘類、人工甘味、味精、及一些添加物及人工香料也容易引發偏頭痛,少吃一餐、吃太飽、工作過度或身體極度疲勞時也可能引發偏頭痛。 

看不清、胸悶?糖友eye注意

看不清、胸悶?糖友eye注意#視力模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罹患糖尿病達20多年的74歲劉姓阿嬤,因視力模糊、胸悶數日,在述說不適症狀的過程中,擔任營養師的孫女察覺不對勁,安排就醫檢查,及早發現心血管阻塞及眼睛黃斑部病變並接受治療,現在心臟、眼睛狀況已經穩定,阿嬤意識到血糖控制的重要,現在每3個月會定期回診,接受醫師、衛教師及營養師的藥物、運動、飲食把關。心血管阻塞及眼睛黃斑部病變劉阿嬤雖然一直都有在門診拿藥,但不清楚自己血糖控制的情況,今年4月初,因視力模糊、胸悶數日,孫女擔心外婆身體不舒服,是否與糖尿病的併發症有關係,在醫師共同照護下,及早安排心肌灌注掃描和非散瞳視網膜檢查,發現心血管阻塞及眼睛黃斑部病變,並接受心導管介入性治療和眼科治療,現在心臟、眼睛狀況已經穩定。周邊神經病變 手腳異常、麻木員林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陳育正表示,台灣成年人失明的最主要原因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以糖尿病罹病時間越長,血糖和血壓控制不良更會加劇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變」是台灣引起末期腎衰竭的最主要原因,最常見的糖尿病神經病變是「周邊神經病變」,通常以手腳感覺異常、麻木或疼痛來表現。「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初期通常是沒有任何症狀,嚴重時可能出現行走一段距離之後,小腿會感覺痠痛而需要休息,會增加足部潰瘍以及合併感染發生的風險,嚴重時,必須以截肢手術做治療處理,台灣有將近一半的非創傷性截肢是起因於糖尿病,糖尿病也會增加併發心臟血管疾病和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相較一般人高達2至4倍。

頭痛、體重落 肝發脾氣啦!

頭痛、體重落 肝發脾氣啦!#視力模糊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上班用電腦,下班看ipad部時還要滑手機,和好友即時通訊,長期下來,竟然發現視力越來越模糊,而且有明顯的紅腫、充血、乾澀和疼痛症狀,後來,經過診斷才知道肝臟發炎症狀。眼睛痠澀、指甲黯淡 恐有肝病從眼睛就可以看出一個人有沒有肝病,肝主筋、開竅於目,其華在爪,因此若有肝血不足、肝經風熱情況就可能會造成眼睛痠澀、指甲黯淡的現象,就是要提醒我們─小心肝已經在發脾氣了!血氣不暢 心悸、頭暈目眩現代人工作壓力大進湊忙錄的生活經常讓人喘不過氣,老是想東想西,夜不成眠,目不思飯,肝腎不免出毛病,若是肝功能原本就不佳,疏泄不及致使身體內蘊濕邪,血氣不暢的結果,當就會老覺得心悸、頭暈目眩。肝血虧虛 偏頭疼、神經衰弱夜理常被噩夢擾眠,常常無故驚醒,長期下來,身體虛弱,眼眶也出現了熊貓狀,由於肝血虧虛,導致心悸、偏頭疼、神經衰弱等現象,一連串的身體不適其實很有可能是因為氣血不足,肝脾失調,如果得不到適當的疏緩調節,恐會加重症狀。嘔吐發熱、消瘦黃疸、體重直直落肝鬱導致氣滯,當感到疲勞、食欲降低,你的肝可能已經生病了,長期處於高度緊張,飲食無度的情況下,消化功能變差,肝火熾盛,濕熱和氣滯同時會降低排泄機能,因而導致吃少卻體胖,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有些肝病患者會嘔吐發熱,消瘦黃疸,呈現體重直直落。黃瓜、蓮子 清肝、降燥,除濕熱也有一些即使吃的少,體重卻沒有減輕,反而加重正是因為體內熱毒集聚,此時,單就護肝之外,更要留意恢復消化和排泄功能,夏日燥熱氣候,選用良性食材,像是黃瓜、蓮子等,可清肝、降燥,除濕熱,當身體不再上火,食慾自然回來了,特別要說明,搭配散熱祛濕的食養,更能維持體重的平衡,可說一舉兩得。(本文摘自/肝膽排毒不吃藥:100道保肝壯膽安心食療/博思智庫)

眼前一片黑 小心視網膜病變!

眼前一片黑 小心視網膜病變!#視力模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多數的糖尿病患者,認為糖尿病的血糖控制與眼睛視力無關,更欠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導致失明的危機意識,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的發生率很高,通常患者都是到了眼睛已經黑影,甚至看不到才就醫,尤其是糖尿病的好發族群為50歲以上的患者,認為已與糖尿病共存多年,血糖控制良好,早已遠離視網膜病變風險。躺著看電視、滑手機 致眼睛病變3C產品不離身、躺著看電視、滑手機,是許多人的通病,這些行為都有可能導致眼睛受到傷害,另外,血糖的控制不恰當,有可能導致糖尿病,而最直接的就是反映到視網膜的病變,其中視力減退為首要警惕的症狀。多數糖尿病患者在被確診為糖尿病前,身體早已長期處於高血糖的狀態,血管內皮細胞不斷地受到破壞,血液中的水分、脂肪不停的滲漏出血管外,造成視網膜受到影響,若還沒有感覺到出現視網膜病變的徵兆,只是還未發病而已。視力模糊、視野歪斜 應積極治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醫師林純如表示,糖尿病患者日常除了良好的控制血糖之外,平日應積極注意視網膜是否已產生病變,當視力嚴重模糊、視野中央線條歪斜扭曲、夜視力差,出現揮之不去的黑影,千萬不可等到視力惡化時才就醫,應提高警覺積極接受治療。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除了能改善症狀外,視力也可再進步,另外,也要提醒糖尿病患者,每年補助一次的眼底檢查,可以多加利用,中老年糖尿病友為黃斑部水腫高危險群,長期追蹤眼睛的狀況,才能及早發現問題,掌握治療先機,降低失明的機會。

視力模糊、影像扭曲 竟是眼睛長皺紋所致

視力模糊、影像扭曲 竟是眼睛長皺紋所致#視力模糊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皮膚會長皺紋,但你知道眼睛也可能會起皺褶?當眼前的景物扭曲變形,就算戴上眼鏡看東西卻仍然很模糊,就要當心可能是黃斑部皺褶。醫師指出,黃斑部皺褶指的是在眼睛的黃斑部位置有不正常增生膜,會造成視力模糊或看東西時物體扭曲,嚴重還可能喪失視力!黃斑部好壞   影響視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眼科陳少鈞醫師解釋,眼睛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影像資訊,而視網膜就像是影像的訊號處理站,透過視網膜作用,才能完整呈現視覺得品質。一般來說,黃斑部的感光細胞密度及數量是整個視網膜最大區域,也因此,黃斑部好壞將會很有感的影響視覺品質。術後仍會復發  定期追蹤為首要而黃斑部皺褶,指的就是在眼睛的黃斑部位置有不正常增生膜。這種增生膜主要是產生在視網膜和玻璃體的交界區域。增生膜可能是自然生成或是因眼內發炎、出血、手術後所造成,主要是由纖維細胞組成。黃斑部皺褶對於視覺不一定會造成影響,臨床上常見症狀除了視力會下降外,最為明顯的影像扭曲。目前診斷方式主要是透過視網膜檢查以及光學同調斷層儀,一旦視覺品質受到嚴重影響,可能就需要治療。不過,醫師也提醒,即使術後也可能會有再發的可能,因此仍須持續追蹤檢查。

每天喝2公升含糖飲料 男子昏倒險死

每天喝2公升含糖飲料 男子昏倒險死#視力模糊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36歲的王先生,常感覺口渴,所以一天要喝2、3千c.c的全糖飲料,某天在家裡昏倒,被送醫插管,抽血發現血糖飆升到2311mg/dl,超過正常的20倍!導致嚴重脫水合併酮酸中毒,差點因為「甜過頭」喪命。血糖破表!「全身器官如泡在糖水裡」豐原醫院新陳代謝科林正修醫師表示,王先生並未發現已經罹患糖尿病,病發前兩個月,吃東西就胃痛,加上容易口渴,特別喜歡喝飲料,甘蔗汁、全糖古早味紅茶、罐裝含糖飲料都愛喝,一天要喝3000c.c。他也因為高血糖又大量飲用飲料,導致血糖一路飆到2311mg/dl,超過正常的20倍,使得葡萄糖高濃度集中在血液中,引發嚴重脫水造成意識模糊。全台近5成患者  不知自身有糖尿病林正修醫師說,從醫20年,王先生是首位血糖破2千的病患,因為一般血糖機只能檢測600mg/dl,王先生的血糖濃度早已經破表!加上吃飯就腹痛,已是酮酸中毒的症狀,他又不斷喝含糖飲料,等於一直「加糖」,使得情況越來越嚴重,宛如「全身泡在糖水裡」,要不是年輕,體力和身體狀況體都很好,真的會「甜死人」。王先生覺得自己年紀還輕,從未想過可能罹患糖尿病。林正修醫師也說,台灣有46.3%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已經有糖尿病,如果又習慣高糖分飲食,像王先生這樣每天狂喝全糖飲料,就可能在不自覺的情況中,短時間就造成血糖失控,嚴重真的可能會奪命,不可不慎。

雙眼視力模糊找不到原因 竟是梅毒作怪

雙眼視力模糊找不到原因 竟是梅毒作怪#視力模糊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視力模糊、出現紅疹要當心,恐是梅毒找上門!日前,一位50多歲男子,在一個月前發現雙眼視力模糊,至多家眼科求診,但症狀一直沒有改善,也找不到原因,直到最近發現軀幹及四肢出現紅疹,此時,才發現原來他感染了梅毒,且視力模糊的問題,也可能是因梅毒所引起,後來接受治療後,目前視力模糊的狀況已逐漸獲得改善,且沒有留下任何後遺症。梅毒影響其他器官 恐會引起聽力受損、腦膜炎台大新竹分院感染科李官燁醫師表示,梅毒的臨床症狀變異性很大,若出現視力模糊等這種不典型的症狀,容易延誤診斷及治療,嚴重者可能造成失明等後遺症,而梅毒主要經由性行為傳染,若直接接觸到感染者皮膚,或分泌物、血液、體液等,梅毒螺旋體則會經由皮膚或黏膜破損處侵入體內,以致出現久不癒合的口腔潰瘍、全身性皮疹、全身性淋巴結腫大、發燒等症狀。然而,梅毒在感染晚期或是早期,都可能會侵犯到身體其它器官,引起視力模糊、聽力受損、腦膜炎等較少見的臨床表現,尤其是愛滋病毒感染者,及其他免疫功能不全者較容易發生。曾有不安全性行為者 應提高警覺最後,李官燁醫師呼籲,若曾有不安全的性行為,如與性生活史不明之對象發生性行為、或是未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等情形,之後如有任何身體不適症狀,應盡早就醫諮詢醫師的建議,以梅毒血清學檢查是否感染梅毒,以達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避免造成相關後遺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