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

老是愛睏,治療出現曙光

老是愛睏,治療出現曙光#呼吸

有人常常開車開到一半睡著而發生車禍;上班開會或上課時打瞌睡;坐車時睡過頭忘了下車;甚至吃飯吃到一半睡著了,更奇怪的是:有人當他突然很開心大笑或情緒緊張時,全身突然感覺無力或跌倒,這也許不全都是因為精神不濟想睡覺,種種現象都有可能是猝睡症常見的症狀。猝睡症的盛行率每個國家及種族均不同,到底台灣的盛行率有多少,並未有人做過這方面的調查,但依香港中文大學精神科醫師榮潤國教授在2002年所發表的結果,顯示香港中國人的盛行率為0.034%,故推估台灣應該也有不少這類的病人。到底這種疾病要怎麼治療呢?其實目前這種猝睡症並未有根治的方法,建議病患最好尋求睡眠醫學專業醫師,才能得到適當的診斷及治療。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治醫師黃玉書認為:猝睡症絕對不是一個心理疾病,而是腦部的疾病,故藥物治療應為首要治療方式,目前台灣市面上治療嗜睡的症狀主要使用(1) 利他能(Methylphenidate) (2) 普衛醒 (Modafinil),但因利他能與安非他命一樣同屬中樞神經興奮劑,故有心悸、頭痛、腸胃不舒服、胃口降低、噁心、體重減輕及失眠等副作用。至於猝睡症的治療,必須長期藥物治療,考慮藥物本身會降低食慾,影響成長,因此在臨床上會採用「藥物假期」方式,在週末暫停使用,讓胃口恢復,藥物大多在早上和中午服用,以免影響夜間睡眠。近年來另一種促進覺醒的藥物Modafinil已在台灣上市,此藥的作用機轉較單純,且副作用較少,為長效型製劑,一天服用一次即可,相當方便。至於猝倒症狀的藥物治療,主要以抗憂鬱劑為主,目前在台灣的抗憂鬱劑種類極多,建議使用含有正腎上腺素或正腎上腺素及血清激素作用的抗憂鬱劑。在國外目前以Sodium Oxybate藥物治療猝倒效果相當不錯,但此藥台灣並沒有上市。猝睡症雖為腦部疾病,但環境因子也是重要因素,在治療上,藥物雖是主要治療方法,但黃玉書醫師建議:培養正確的睡眠習慣,每天要有充足睡眠〈至少8小時〉,維持良好的睡眠品質,且白天有計畫的分段小睡〈如一天3至4次,每次10到20分鐘〉,對嗜睡症狀的減輕是有幫助的。當然家人的支持,老師的輔導,和工作環境的安全措施等等,對此疾病的癒後均有莫大幫助,此外也建議病人組織病友會或團體互相支持,讓病情能獲得良好控制並防止後遺症的發生。許多的民眾及家屬常常認為打瞌睡是正常的現象,而忽略病情,錯過就醫治療的最佳時機,目前許多國外研究顯示,若不治療,病人日後可能發生自卑、憂鬱症、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比例比率增高,社交功能也會受到影響,更嚴重的甚至會發生交通意外或公安事件,其牽涉到的生理、心理及社會層面甚廣,因此發現自己有過度嗜睡症狀的民眾應儘早詢求睡眠醫學的專業醫師求診,找出真正的病因,及早治療。※延伸閱讀「為什麼我這麼愛睏?認識猝睡症」此篇文章

心靈的運轉沒有打卡鐘

心靈的運轉沒有打卡鐘#呼吸

在人類許多的發明中,最不符合人性的一項發明就是「打卡鐘」!這種為了因應工業時代生產線運作所產生的發明,只能讓員工的「身體」準時在公司出現,而完全無法規範他們的「心靈」運作。事實上,一個人的心靈運轉,可能遠比目前所知的超級電腦還來得複雜與快速,而且人類心靈的運轉範圍是無法用時間或空間來規範限制的。因此,對於上班時間卻發現自己的心思情緒還是受到私人世界所發生的事情影響,必須先對這件事情採取適度接受的態度,而不是一昧地責怪自已不該有這樣的念頭。因為如果只是否認或是抵抗自己的情緒,反而需要付出更多的能量消耗,不如先以一種「利己而不損人」的方式先讓負面的情緒找到暫時的釋放。例如,先離開位子十分鐘,到一個能給自己安全感的地方(洗手間、停在地下室的車子裡,)發洩完情緒後,反而比較能集中精神在工作上。勿讓情緒衝動變成行動  儘管我們都願意相信自己是理性的動物,但是人類的感性特質在許多時刻還是強過理性特質。許多人可能有著類似的經驗:當情緒來時,就像海嘯一般擋也擋不住,因此作出讓自己事後悔恨的事情!但是在心理學上卻有一些技巧可有效的不讓一時的「衝動」進一步變成「行動」。其中最大的原則就是延遲讓衝動變成行的的時間!舉例來說,你聽到某位同事在公開場合上對你不客氣的批評,你心裡有一股想要「豁出去,跟他拼了」的衝動,似乎罵人的話都已經衝到嘴邊了。這時候不妨嘗試這個方法:告訴自己在罵人之前,先想出六種不同的花名。這時當你的腦子在遍尋記憶庫想出六種花名(百合、玫瑰、向日葵、蘭花、鬱金香、康乃馨)的短短幾秒鐘時間,你已經大大減低將衝動(想要罵人)變成行動(動口罵人)的可能性了!這是因為在這幾秒鐘內,你給了大腦寶貴的黃金時間去徵詢你的「理智部門」,有哪些合理的行動可以採取。當你嘗試幾次而六種花名變的太熟悉時,你可以將題目變化成六種泰國菜名稱、六種狗的名稱,或是六種礦泉水品牌…。紓解情緒VS解決問題  :  為了協助自己儘快重整混亂的情緒,回復正常的工作表現與動力,可以嘗試下列的方法。至於是應該「先紓解情緒再解決問題」,還是「先解決問題再紓解情緒」,就要視當時客觀的情況而定了。紓解情緒的技巧:◎ 拿出一張白紙,痛快地將想吶喊出來的話「畫」出來。◎ 拿著一個抱枕,跑回車子裡或沒人的會議室中摀著頭大聲喊叫。◎ 到洗手間內,用冷水洗臉一分鐘。◎ 看著最能令你放鬆的相片(如去年度假時的相片),閉起眼睛冥想自己正重遊故地。◎ 使用「腹式呼吸法」(一種以下腹吐納呼吸的技巧)直到自己情緒穩定下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