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

獨居長者過好年!居家飲食服務年節不打烊

獨居長者過好年!居家飲食服務年節不打烊#春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為了讓失能和獨居長者也能安心過好年、共享節慶的喜悅,衛生福利部請各個直轄市、縣(市)政府啟動居家、送餐服務,讓關懷與溫暖不因年假而打烊。此外,各地方政府也建立單一緊急連絡窗口,若遇到緊急狀況,可以即時通知相關單位提供居家、送餐、物資等服務。衛福部表示,農曆春節期間,失能與獨居長輩的照顧不容間斷,因此要求各縣市政府在農曆除夕、正月初一~初三期間(1/30~2/2),針對獨居或子女因故無法在家陪同過年的長輩,持續提供居家服務或餐飲服務。居家、餐飲服務之照顧員與志工 酬勞加倍衛福部表示,依據往年經驗,預估今年約可提供5300名老人居家服務,2800名老人餐飲服務;至於犧牲假期提供服務的照顧服務員、志工,則加倍發給酬勞或交通費,因此居家服務補助經費,將從每小時新臺幣180元提高為360元;送餐志工交通費每人每日補助從100元提高至200元,以慰勞工作人員的辛勞,他們的溫暖服務同時也讓失能長輩過個平安快樂的好年。

春節打牌久坐手麻腳痛 3招痠痛退散

春節打牌久坐手麻腳痛 3招痠痛退散#春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年節將近,戶外冷颼颼,多數人選擇在家吃吃喝喝、與家人好友打牌聯絡感情,往往一疏忽,不但體重飆升、三高問題浮現,平時偶爾手麻腳痛、全身酸痛的民眾,更會在此時加重病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林佳瑩醫師指出,在久坐的情況下,氣血循環會較差,再加上天氣冷疏於保暖,往往小腿會不自主地緊縮,若再熬夜,經絡氣血失於濡養,氣血不通則痛,甚至會有手麻腳麻的現象產生。手腳動一動 痠痛麻木不上門林佳瑩醫師表示,一時性的手麻、腳麻,可運用中藥配合針灸、推拿,便能獲得改善。這些症狀的產生,與天氣冷的「外寒」和久不活動造成的「氣滯血瘀」有關,因此中藥上會選擇疏散外寒、濡養經絡的桂枝湯搭配芍藥甘草湯加減。經絡上會選擇固護衛表的膀胱經、主血脈的心經、主筋肉的肝經脾經進行針灸或推拿。林佳瑩醫師提醒,與家人好友歡聚之餘,只要不要固定在特定姿勢下超過三十分鐘,做些適當的伸展運動,便可有效預防痠痛手腳麻木的情況產生。因此,林佳瑩醫師也提供3招伸展保暖撇步,讓你預防痠痛:●預防上半身痠痛/伸展運動可選擇肩膀向後繞圈、夾緊肩胛五到十秒,如此便能打開胸廓,減少上半身痠痛。●預防腰痠腳麻/腰痠腳麻的民眾,則要多做踝關節繞圈、腳趾用力抓地再用力儘量張開的伸展運動。●注意腿部保暖/尤其小腿的保暖更是重要,即使在家也要穿長襪,避免赤腳久坐。

流感疫情升溫 春節期間恐達高峰

流感疫情升溫 春節期間恐達高峰#春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時序入冬,寒流來襲,又濕又冷天氣剛好是流感病毒最適宜的環境。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上周全國類流感急診就診比例急升至12.60%。疾管署預估流感疫情將於農曆春節期間到達高峰期。宜蘭縣衛生局呼籲,流感主要傳染途徑為飛沫傳染及接觸傳染,在流感流行期間,除接種流感疫苗外,民眾務必落實4點衛生好習慣,以避免流感破壞過年期間家人團聚或共同出遊的好時光:1)勤洗手、不要用手直接碰觸眼睛、鼻子和嘴巴。2)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咳嗽戴口罩。3)生病在家休養,儘量不上班、不上課,減少出入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地方。4)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降低病毒傳播機會。老人、幼兒當心流感併發症65歲以上老人或6歲以下幼兒一旦感染流感更容易引發肺炎、腦炎、心肌炎等流感併發症,請大家共同關心家中長輩及嬰幼兒健康,除叮嚀做好保暖措施,對於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卻尚未完成接種之家人,請儘速前往12鄉鎮衛生所及合約院所完成疫苗接種並落實流感預防措施。

迎春節長假 慢性病患可提前10天領藥

迎春節長假 慢性病患可提前10天領藥#春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過年放假,慢性病患用藥可不能放假!今年農曆春節假期長達6天,為避免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用藥中斷,若上次處方箋的給藥屆滿(藥吃完)日期,落在春節期間1/30~2/4,可提前10天領藥(1/20)。慢性病連續處方箋 可免藥品部分負擔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表示,「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是醫師開給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長期用藥的處方,且目前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效期,是依醫師實際處方給藥的日數計算,最多90天,並分次(月)調劑,每次給30天以內的用藥量,若每次給藥28天以上時,可免藥品部分負擔。根據《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法》規定,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的民眾,必須在上次給藥期間屆滿前10天內,才可以憑原處方箋再次領取下一個月的用藥,但健保署為因應103年春節假期,將放寬規定,提醒持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患者,可提早10天領藥,安心過好年。

儲備春節血庫 寒冬捲袖捐熱血

儲備春節血庫 寒冬捲袖捐熱血#春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醫事司今日表示,每年適逢學校寒假及農曆春節連續假期,是比較容易缺血的時候,為能儲備充裕的醫療用血,衛生福利部籲請熱心民眾,發揮愛心勇於捐血,讓愛心血液源源不斷,協助病患生命得以延續。衛福部籲捐血 儲備春節血庫衛福部指出,台灣捐血運動已發展30餘年,依捐血人職業資料統計顯示,最大的捐血族群是勞工團體;其次為學生族群及服務業。據財團法人台灣血液基金會統計,截至1月10日止,全國可用血液庫存量為34,789袋,尚可供應醫療院所之正常使用,但為因應農曆春節連續假期可能的醫療用血,衛生福利部及台灣血液基金會共同呼籲民眾響應血液基金會年前捐血活動。

樂閱讀/7道防護 對抗食物過敏

樂閱讀/7道防護 對抗食物過敏#春節

食物引發過敏的機制很複雜,許多還有待研究,但最有效(也最令人沮喪)的治療方式只有一種——禁吃會過敏的食物。如果不小心誤食,輕微過敏可以服用抗組織胺緩解,嚴重過敏反應時,則須立刻就醫,以口服類固醇或注射腎上腺素治療。日常則應注意以下事項:1)避免隱藏的食物過敏原/許多食品裡可能有導致過敏的成分,包括牛奶、蛋、花生等,例如有些義大利麵、冰淇淋、餅乾中會使用蛋,對蛋過敏的人也可能對這些食物過敏。「每吃一種新的食物,應先看標示有沒有致敏物質,」萬芳醫院營養師魏賓慧建議,儘量少吃標示不全、標示不清楚的食品。常外食的人,最好準備幾家值得信任的餐廳,確定服務人員能回答關於食材的問題,認真看待你的過敏。到新餐廳吃飯時,則選擇較簡單的菜色,以免不同菜餚中的過敏原加起來過量而致敏。2)少吃加工食品/加工食品中的添加物如色素、防腐劑、香料、人工甘味劑等,「可能會改變食物中的蛋白質結構,提高致敏性,」江伯倫指出。目前已知硫化物如亞硫酸鹽、二氧化硫(多添加在蜜餞、金針中),會誘發氣喘,有氣喘宿疾的人購買時一定要注意標示。另外,美國梅約醫學中心也提醒,儘管是同一個牌子的食品,成分也可能改變,所以每次購買時都應看標示。3)只吃新鮮的海鮮/不新鮮的海產會孳生細菌,促使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提高致敏物質如組織胺的濃度,更容易誘發過敏,就算健康的人吃了也可能過敏。4)曾經發生過嚴重過敏反應的人,要預防突發事件/最好隨身攜帶藥品及警示手環(註明過敏的食物),並讓身邊親友知道自己的病史。5)健保食品可以選擇益生菌/益生菌為促進腸道微生物平衡、有益於人體的活菌,可以調節並增強腸道內的免疫機制,對已經過敏的人可減緩過敏發炎反應;對尚未過敏的人則有預防效果。研究顯示,孕婦服用益生菌能同時降低母嬰的過敏機率,且「腸胃道健康,也比較不容易生病,」魏賓慧指出。益生菌大部份為乳酸菌屬,包括較為人知的乳酸桿菌、比菲德氏菌等,但並非每種菌都有相同效果,而且吃進去的乳酸菌,「存活時間不會超過24 小時,」江伯倫提醒,所以優酪乳就找價錢便宜的喝就好。另外,營養界、自然醫學界愈來愈多人鼓勵大家自己做優酪乳,控制糖量。6)調整油脂攝取/研究顯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可以阻斷過敏反應的物質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素,並有抗發炎的效果。懷孕期間補充魚油,可調控新生兒免疫反應,預防過敏性疾病。反之Omega-6 脂肪酸則會助長過敏。由於含Omega-6 脂肪酸的食物較多,有過敏狀況的人,應少吃油炸食物,選用Omega-3 較高的食用油如芥花油、大豆油,避免Omega-6 脂肪酸高的紅花子油、玉米油。深海魚是Omega-3 脂肪酸的良好來源,如鮭魚、台灣鯖魚、秋刀魚、沙丁魚等。7)多吃蔬果/蔬果致敏性低,且蔬果中的維生素如β 胡蘿蔔素、C、E能預防發炎反應,「維生素C 還有抗組織胺的效果,」魏賓慧營養師表示,因水果比蔬菜維生素C 含量較高,她建議每天至少吃兩個拳頭大小的水果,其中一種為高維生素C 的芭樂、柳橙、橘子、葡萄柚等。(本文作者/張曉卉、曾慧雯)(摘自/中西醫聯手 戰勝過敏/天下雜誌出版)

春節返鄉旅遊 肺炎鏈球菌感染機率增

春節返鄉旅遊 肺炎鏈球菌感染機率增#春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春節連假9天期間許多爸爸媽媽會帶小朋友返鄉旅遊,但在人潮聚集情況下,容易成為疾病感染的溫床!一旦小朋友生病,抵抗力下降的同時,肺炎鏈球菌就很可能趁虛而入,威脅小朋友的健康!感染肺炎鏈球菌的徵狀往往由初期的發燒、咳嗽、流鼻水突然急轉直下,演變為反覆高燒不退、劇烈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引發敗血性休克而可能致命。小兒科醫師邱葆升表示,肺炎鏈球菌原本就可能存在於寶寶鼻腔中,若遇到秋冬容易會爆發的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感染時,肺炎鏈球菌很容易侵入受損的呼吸道黏膜,並藉由血液循環侵襲其他的器官造成鼻竇炎、中耳炎、肺炎,甚至造成侵襲性感染的敗血症,或是在腦部造成腦膜炎,提醒家長,肺炎鏈球菌感染病情進展快速,尤其2歲以下嬰幼兒威脅最大,如造成敗血症或腦膜炎的嚴重感染,病情往往在一到二星期內會迅速惡化,家長不得不慎。 邱葆升指出,最新疾管局周報顯示,肺炎鏈球菌各血清型所造成的侵襲性感染,其中血清型19A感染所佔比例已高達6成1,是目前近年來5歲以下幼兒發生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疾病最多的型別,它具有高侵襲性、高抗藥性、高盛行性的三高特性,若是小朋友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且惡化成肺炎,則可能會造成大面積肺部感染,甚至是壞死性肺炎。臨床上常見幼兒肺臟組織被破壞後,若出現嚴重化膿,往往必須配合施以外科手術清創積膿,對於幼兒肺部是一大傷害;若是併發敗血症,肺炎鏈球菌隨著血液侵襲全身,易造成器官衰竭,嚴重則會演變為敗血性休克,更有致命危險性。且因為分離菌株的高抗藥性,第一線的盤尼西林類或是頭孢子素類的抗生素可能都無法有效治療肺炎鏈球菌。邱葆升表示,目前接種疫苗是預防肺炎鏈球菌最有效的方法,因為肺炎鏈球菌血清型19A是已知所有血清型中最棘手的,建議家長讓寶寶接種已涵蓋血清型19A的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給寶寶最完善的保護。邱葆升表示,肺炎鏈球菌在嬰幼兒的帶菌率會隨年齡增加而攀升,特別是小於6個月的嬰兒單純少去公共場所或是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並不能完全有效預防肺炎鏈球菌,選擇最有效的預防注射相形重要。建議家長,幼兒滿2個月即可接種新型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依照施打時程2、4、6、12-15個月完整接種四劑。同時呼籲,不同廠牌間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混合施打並無醫學研究支持其預防效果,建議疫苗還是要按照仿單建議接種方式,盡早完整接種四劑,才可以提供小朋友最完整的保護力。

春節後避免酗酒成癮 花縣推節酒服務

春節後避免酗酒成癮 花縣推節酒服務#春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春節期間應酬多,許多民眾不知不覺喝進了過量的酒。花蓮縣衛生局為了幫助民眾春節過後開始展開節酒計畫,避免因酗酒戕害健康,特別與花蓮各大醫院合作,在年後開始提供節酒服務。衛生局徐祥明局長表示,根據國內學者專家調查統計,發現每過完農曆春節後,民眾因大吃大喝,不但體重普遍增加,酒精依賴患者更因此提高發病機率。因此花蓮縣衛生局特別結合國均花蓮醫院及玉里榮民醫院於過年後先行推出節酒服務方案,並將持續與更多醫院合作推出節酒服務。針對一般而言,徐祥明局長建議有酒精依賴患者應及早到醫院參加節酒服務,經過抽血檢查、身體基本狀況確認、醫師開給藥物、心理諮商等步驟,快則1個月,慢則3個月,患者不止能減少對酒精的依賴,也能改善精神及身體狀況,讓生活更加有色彩。飲酒高危險劑量男生為1週內喝58高梁大瓶750cc以上,女生則600cc以上;保力達600cc男生每天1瓶,女生每週4瓶,以台北馬偕經驗,101年透過減酒方案,3個月後原本達高危險劑量的患者,從70%降到21%,成效卓著,這是有酒精依賴的民眾的福音,請民眾把握機會。徐祥明局長特別提醒民眾,長期飲酒對身體的危害,不亞於慢性疾病,有20%~30%的食道癌、肝癌、肝硬化與飲酒有關,民眾不可忽視長期大量飲酒所造成的健康威脅。目前減酒服務方案衛生局已爭取到中央補助,每位參加服務方案者最高可獲補助4萬元,項目包含門診費用、心理輔導費用及住院費用,更多相關訊息可於衛生局網站洽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