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醫談養生

幼兒鼻過敏 會衍生暴牙危機

幼兒鼻過敏 會衍生暴牙危機#民醫談養生

(商業周刊1389期  整理者黃秀美)  長期鼻塞用口呼吸,易讓牙齒長歪小時候,孩子的乳牙還滿整齊,但一長恆牙後,卻越長越亂,除了遺傳的因素外,也和不良生活、飲食習慣以及長期鼻塞有關,究竟該如何注意日常保健,才能讓孩子的齒列更整齊漂亮呢?一口整齊漂亮的牙齒,可為迷人、親切的微笑加分,但你知道嗎?當牙齒排列不整齊時,不只是影響美觀,也會干擾咀嚼、發音,甚至是睡眠品質。當孩子上顎發育過度往外暴,有暴牙困擾,或是上、下顎牙齒的前牙區,無法正常接觸咬合,導致中間有明顯空隙。有開咬問題時,會讓牙齒的前牙區,在吃東西時,喪失正常的切削功能,連要咬斷麵條,都有困難。而且,需要完全依靠後牙區的臼齒來咀嚼食物,有可能讓臼齒提早磨損過度,食物殘渣也更容易卡在後牙區的牙縫中,使臼齒表面的琺瑯質流失,容易出現蛀牙或敏感痠痛的現象。尤其是齒列有開咬問題的患童,在吞嚥食物時,為了讓口腔形成封閉的空間,不讓食物從嘴裡掉出,常會無意識,用舌頭頂住前牙區的齒列空隙,而養成把舌頭往外吐的壞習慣。這種吐舌癖(tongue thrusting)會長時間推擠齒列,讓齒列的開咬更嚴重。也因舌頭在口腔裡的位置不正確,家長常會覺得孩子口齒不清,講話有「含滷蛋」的情況。究竟有哪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會讓孩子的牙齒排列混亂?本週由專攻牙齒矯正的陳彥朋醫師,分享讓牙齒正常發育、擁有一口整齊美牙的關鍵養生之道。飲食上「吃軟不吃硬」 會讓恆牙生長空間過擁擠小朋友長期吸奶嘴或奶瓶、喜歡吸手指,情緒一緊張就咬筆桿、啃指甲的壞習慣,都容易讓前牙區的上、下排牙齒,因持續受到外來的力量而移動,導致嘴巴閉不起來,形成開咬和暴牙等不正咬合。若是希望孩子的牙齒排得漂亮,首先就是要戒除上述的壞習慣。而在飲食上,「只吃軟,不吃硬」的孩子,因為很少吃到需要咀嚼的食物,牙弓跟齒列的發育會遲緩、受限。若牙弓太過狹小,就像蓋了太小的停車場,未來要把較大的恆牙,停進停車場時,不是車子停不進來,就是勉強停進來後,卻顯得異常擁擠。因此,在從乳牙轉變成恆牙的混合齒列關鍵期(約6歲至12歲),宜適量攝取含纖維的食物。像是蔬菜、雞腿、排骨這些需要用牙齒撕裂、啃咬的食物。避免只吃絞肉、漢堡肉、碎肉這類不須太多力量咀嚼的精緻加工食品。以啃排骨為例,需要用尖尖的犬齒,把排骨肉啃下來,還要用前牙區的門牙、側門牙切成小塊後,再用後牙區的臼齒,把肉塊研磨成肉末。這個過程,可達到正常齒列中不同齒位的全面訓練,讓牙弓發育得更好。常有很多家長會問,可不可用口香糖、QQ軟糖,來做孩子的口腔訓練?答案是「不行」。因為牙齒在咀嚼這些人工製造的食品時,大多只用後牙區的臼齒咀嚼,對齒列及牙弓的發育成長沒有幫助,有時還會讓頰側的顳顎關節過度使用,反而有可能出現顳顎關節痠痛發炎的不適。長期鼻塞,用嘴巴呼吸 易導致開咬、扁桃腺發炎在一般正常狀況下,我們靜止不講話,嘴巴閉起來時,舌頭的舌背,應是貼在上顎處,這樣的舌頭擺位,可以讓上顎骨有機會橫向擴張,正常發育成寬廣的U型牙弓,日本醫師稱之為「舌房」,是個能讓舌頭行使正常功能的空間。但若是有上呼吸道的問題,像是過敏性鼻炎、鼻中膈彎曲、鼻竇炎,導致長期鼻塞時,孩子常用口呼吸,被迫使嘴巴保持張開,舌頭若往齒列頂,容易有開咬、牙齦乾燥紅腫發炎、扁桃腺發炎的惡性循環。當舌頭長期放在下顎處,則易形成低位舌,造成下顎過度生長,形成下顎前凸的戽斗,也容易讓上顎牙弓,變成狹窄的V型牙弓,這會讓上顎的牙齒沒有足夠的空間生長,顯得參差不齊,上顎前牙區的門牙往前飆,看起來就像凸出的暴牙。常須會診小兒耳鼻喉科醫師做鼻塞的控制及治療,讓孩子有機會用鼻子正常呼吸。家長也要把握學齡前,門牙、恆牙剛長出來,上顎牙弓還沒有定型前,帶孩子到齒顎矯正科就醫。須讓乳牙幫恆牙卡位 有缺牙可裝空間維持器可運用簡單的活動裝置來擴張上顎的牙弓,讓過窄的V型牙弓,有機會擴張成正常的U型牙弓,並能擁有較大的呼吸道空間,保持順暢呼吸,也可減少未來因牙弓過小、牙齒參差不齊,需要做拔牙矯正的治療。乳牙有幫恆牙卡位的功能,若因蛀牙、斷裂而提早拔除,或是牙齒跟牙齒間的鄰界面蛀牙,使得牙弓的周徑變窄,未來有可能導致恆牙沒有位置可以萌發,或恆牙長出來很擁擠。建議要請兒童牙科醫師在過早缺牙的地方,做一個空間維持器,讓未來恆牙有足夠空間可以萌發。第一顆恆牙要有效防蛀 可裝保護膜使表面光滑好刷恆牙的第一大臼齒,約會在六歲左右長出來,通常是小朋友的第一顆恆牙,上面有很多細且深的溝隙,易卡食物殘渣,經常是一不小心就蛀掉了。所以,強烈建議第一大臼齒,完全長出來後,可以到兒童牙科或齒顎矯正科塗臼齒溝隙封閉劑,用含氟的流動性樹脂,把溝隙填補起來,臼齒溝隙封閉劑有點像是臼齒的保護膜,可讓牙齒的表面比較光滑,孩子會比較好刷乾淨,是臼齒最具投資效益的防蛀治療。【延伸閱讀】3招讓齒列整齊台灣孩子兩個就有一個鼻過敏。如果孩子早上起來口乾、卡痰,可能是整晚張口呼吸,這會導致齒列變形。一旦發現孩子的上顎齒列呈狹窄的V型,而非寬廣的U型,一定要積極治療,以免日後變暴牙。1)改吃地瓜糙米飯。地瓜跟糙米含纖維質,比白米飯更需要用牙齒充分咀嚼。2)啃排骨、雞腿、蔬菜比吃精緻絞肉、漢堡肉、肉丸,更能訓練咀嚼能力。3)避免緊張時,一直咬筆桿、啃指甲等會讓齒列位移的不良生活習慣。小檔案_值班醫師 陳彥朋經歷:中華民國齒顎矯正學會專科醫師、臺灣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齒顎矯正學碩士現職:怡登維美牙醫診所院長專長:數位隱形牙套、微植體矯正治療

遠離麻辣、酒精 夏日不再臉紅紅

遠離麻辣、酒精 夏日不再臉紅紅#民醫談養生

(商業周刊1385期  整理者黃秀美)30歲以上 易有酒糟體質氣溫節節高升,毒辣辣的太陽,曬得皮膚發燙, 許多上班族,更是一曬到太陽,兩頰就開始發紅、敏感, 明明沒曬傷,卻出現皮膚泛紅發熱的不適症狀,該怎麼辦?夏天一到,整天臉紅紅,尤其是兩頰、鼻頭、額頭特別容易有血管擴張的紅斑,有時還會長出不癢的丘疹,遠遠看,就像是布滿許多發紅的青春痘。有些男性的鼻子會浮腫,出現類似「走山」的現象,一碰到酒精會明顯發紅,常被誤以為是太愛喝酒、天天酗酒,才會有「酒糟鼻」。酒糟(Rosacea)這種因氣溫升高,而持續發紅發熱的皮膚困擾,好發於30到50歲的青壯年,只要氣溫超過攝氏25度,就很容易發作,讓臉頰整天紅通通、熱燙燙,鼻子上有紅血絲,好像皮膚過敏很嚴重的模樣,常讓當事人困窘不已,很怕被盯著看。但為什麼「酒糟」這兩個字,聽起來卻又非常陌生呢?主要是因為夏天會讓人皮膚發紅的疾病太多了,有時會被混淆。舉例來說,好發於臉上T字部位的脂漏性皮膚炎,雖然冬天比較嚴重,但若情緒壓力大,還是會讓眉間有發紅、脫屑的症狀,常容易混淆,有時也會同時發生。酒糟,與家族遺傳、曝曬陽光有關。女性常是懷孕過後,就一直有酒糟的困擾,會比較介意;也有不少患者是在長完青春痘,發炎過後的血管增生,讓皮膚紅紅的。為什麼天熱臉泛紅,很難擺脫?跟青春痘、更年期的熱潮紅,怎麼分辨?本週由專攻皮膚診治的胡倩婷醫師,分享「夏日不再臉紅紅」的關鍵之道。誘發臉紅病因多 確認部位、症狀,以免誤判許多中年女性,一發現自己只要氣溫升高,臉就潮紅不止,往往會擔心是不是更年期來了,或是對紫外線過敏。基本上,若是荷爾蒙失調引起的熱潮紅,月經週期也會不穩定;如果是對陽光過敏的日光性皮膚炎,則不只臉發紅,連身體的皮膚曬到太陽都會紅腫,不像酒糟只有臉會出現紅腫,可依此做初步的鑑別診斷。陽光毒辣、氣溫悶熱會讓酒糟患者的臉部血管擴張,臉頰紅通通。如果合併有丘疹的酒糟,常被誤為是青春痘,但青春痘的丘疹比較容易化膿。而脂漏性皮膚炎,易發生在頭皮、臉部T字部位等皮脂腺豐富的位置,除了紅,還會脫屑,以及明顯的頭皮屑。倘若是又紅又有丘疹,卻沒有化膿、脫屑,比較高的可能性,還是酒糟。嚴重的,還可能出現角膜炎、結膜炎、眼瞼發炎的眼睛發紅不適。為什麼分辨臉部發紅的成因,如此重要?主要原因是酒糟若被誤認是其他皮膚疾病,如:脂漏性皮膚炎、青春痘,有可能會因誤用到外用的類固醇、A酸,而讓病情加重。而且有酒糟體質時,正確的生活保養,就變得異常重要,才能有效降低天熱時鎮日臉紅,對日常人際交往造成負面影響。有酒糟更要會防曬 隨時遮陽,用冷水洗臉降溫一旦酒糟發作,一紅就是一整天,有時延續到晚上,臉還是紅到像煮熟的蝦子。即便不像曬傷那麼容易有脫皮、疼痛、灼熱感的不適,但不尋常的持續臉紅水腫,也挺尷尬的。當出現明顯的酒糟鼻,更可能被誤認是酒鬼。但其實沒有酒糟體質,喝再多酒,也不會有酒糟鼻;有酒糟體質,沾到一點酒精,鼻子就會發紅。知道自己酒糟體質時,就要特別留意生活中的氣溫控制,天熱時,別在外面「趴趴走」。平時的防曬,一定要徹底,防曬係數至少要用SPF 30以上,可使用含氧化鋅(zinc oxide)的物理性防曬品,出門前30分鐘,就要先塗抹,並適時補擦,搭配陽傘或帽子,避免陽光直曬到臉部。若臉發紅得厲害,可用冷水潑潑臉降溫,或以冷的面膜、毛巾冷敷,讓擴張的血管收縮,降低局部的發紅水腫。洗臉,不要使用含去角質功能的磨砂類洗顏劑、潔面布,動作要輕柔,建議用冷水,避免用溫熱水,不宜泡溫泉、烤三溫暖、用太熱的水淋浴;也要避免在太熱的環境中運動,運動後,可用冷水洗臉或冷敷臉部來降溫。血管擴張不會消褪 雷射可去除,飲食別含酒精臉部的血管,一旦擴張、發炎,就不容易消失不見,在藥物治療上,除了以抗生素控制血管發炎外,使用保養品時,不太建議用刺激性較強的A酸產品,可改用濃度7%到25%的左旋維他命C,以減少血管發炎,只要耐心使用3到6個月,對於酒糟的病情,會有改善。此外,也可施打染料雷射來收縮血管,治療血管擴張,打完不會有傷口,術後要多留意保濕跟防曬;每個月打一次,連續施打三次,可有不錯的改善效果,但要注意避免使用淨膚雷射,以免再引起皮膚過度刺激。在飲食方面,只要是麻辣、溫度很熱的湯品,或者含酒精的食品或飲品,都會誘發血管擴張,讓臉泛紅。連低酒精含量的啤酒,也不建議喝。而抽菸會讓血管變脆弱,紅得更厲害,應避免。此外,腸胃道的胃幽門桿菌感染,也有可能引起皮膚發紅,若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疾病史,須尋求胃腸科醫師的協助,進行消化性潰瘍的積極治療。【延伸閱讀】避免夏天臉紅3要訣夏季高溫、悶熱,對臉部容易泛紅的人來說,是很困擾的季節。除了以染料雷射治療,做好日常保養,少進廚房、溫泉等高溫場所,更是避免臉潮紅的重要對策。1)避免在日正當中時出門,擦高防曬係數防曬品,以及撐傘、戴帽子很必要。2)臉發紅得厲害,可潑冷水、用面膜、毛巾冷敷,降低不適感。3)避免用含A酸的外用品,使用含左旋維他命C的保養品,可改善。小檔案_值班醫師 胡倩婷經歷: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兩岸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中華民國醫用雷射光電學會理事現職:桃園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主任暨美容醫學中心副主任、台塑生醫醫學美容研發顧問專長:酒糟及青春痘治療、痘疤黑斑雷射治療、微整形注射 

用3C當保母 好動兒更易分神

用3C當保母 好動兒更易分神#民醫談養生

(商業周刊1388期 整理者黃秀美)虛擬世界即時回饋,讓孩子更難學專注本週由專攻兒童心智困擾的江惠綾醫師,分享好動、過動孩子的關鍵教養之道。翻開聯絡簿,「您家的孩子很好動,今天在學校上課不專心。」積極一點的老師,可能會建議,孩子要到兒童心智科做進一步的評估,家裡有好動、不易專心的孩子,教養及日常養生到底該怎麼做?在家功課寫得超級慢,老是東摸西摸,剛坐下來沒多久,又想站起來去拿玩具,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專心。小時候,明明就是大家眼中超愛耍寶的開心果,在升上中、高年級後,卻逐漸變成同學眼中煩人的幼稚鬼,訓導處的常客。當孩子出現這些情況時,總讓父母頭痛欲裂,不知如何是好。到底孩子只是純粹比較活潑、好動、愛搗蛋,還是有過動、不專心、衝動的傾向,需要接受專業協助?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是兒童心智困擾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通常是在開始上幼稚園時,明顯比同年齡的孩子過動,經常出現「走鐘」的衝動行為,而且常不能專心,在數一到十時,中間常跳掉,因此會被老師注意到。另一群沒有過動症狀,卻容易在上課時「走神」的注意力缺失症(ADD)學童,有可能直到國小的中、高年級,因為出現上課不專心、容易分心,而且在學習上出現困難,成績開始退步,甚至跟不上同儕時被發現。有些認知能力不錯的ADD學童,甚至有可能到了國高中,才被發現有ADD的情況。坐不住未必是過動 可先用行為規範重新訓練孩子在學校時,老是坐不住而干擾到課程的進行,或是三天兩頭忘了帶功課回家,怎麼提醒都沒用,這常常讓父母抓狂、緊張,又憂心忡忡。事實上,專心的能力,會隨著年紀進步,年幼的孩子,本來就會坐不住。門診上,曾有家長帶孩子來就診,主訴是「孩子看書看不下去」,可是,看診的孩子才2歲半大,本來就不能如家長所期待的,可以乖乖坐著看書。此外,有些成長過程中,缺乏家長陪伴的孩子,在他的生長過程裡,從來沒有大人教他要守規矩,或陪伴他做需要耐心的事情,如:好好坐著看書、安安靜靜的吃飯。所以,一開始要他做到,別的孩子已有的行為規範,有可能會出現困難,而被誤以為有過動症。若是剛開始很好動,在嘗試了一個學期的行為規範,可以做到跟同學一樣,就可能是教養方式或環境的差異,與過動症無關。對幼童來說,幫助孩子學習明確的規範是很重要的。舉例來說,用餐時間,家長可以允許孩子坐在椅子上動來動去,但在吃完飯前,屁股不能離開椅子,倘若孩子可以做到,就立刻給他正向的鼓勵。如果經過這些明確的規範訓練,孩子還是做不到同儕普遍可達到的行為控制,再來考慮是否有ADHD的可能性。必要時,可以找兒童心智科或兒童精神科醫師進行專業的評估,並討論是否需要藥物或行為治療的協助。不停滑手機、看電視 小心直接影響孩子專注力對於較容易分心又好動的孩子來說,可能在需要專注力的學業上,表現會不如預期,有時候會往虛擬世界尋求肯定,甚至出現沉迷打電動、網路成癮的傾向。這是因為電動玩具、網路、平板電腦、電視這些3C工具,本身充滿了聲光效果,又常常具備即時回饋的巧妙機制,孩子不需要用太多專注力,就能玩得不亦樂乎,可得到現實生活中,很少獲得的肯定。提醒家長要避免用3C當保母,從小就讓孩子養成3C只能有限度使用的規範,最好每天不要超過半小時,這會比等到孩子已經玩成習慣,變成一種生活模式後,才來強力做限制容易得多。對不易專心的孩子來說,一點點環境中的雜訊,都有可能讓他們分心。因此,家長自己也要避免在孩子面前,不停的滑手機、刷平板、看電視,以免直接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寫功課時,獨立的書房和沒有雜物的書桌,都是基本配備。若沒有這樣的居家環境,可以先到圖書館寫完功課再回家,也是一種可行的變通方式。有規則的運動、嗜好 可訓練自制力並消耗體力要特別提醒的是,對這些不易專心的孩子來說,要求他們好好坐著,一口氣寫完所有功課,比較強人所難。建議可以分段完成。例如可以玩一下、動一動,幾分鐘後,再回去寫作業,動靜交錯來進行會比較合適。好動的孩子,就像精力過剩的勁量電池,如何在日常活動中,適度宣洩過多的能量,這對維持情緒的穩定非常重要。因此,建議可讓孩子去學需要遵守規則又能消耗體力的運動,像是打籃球、踢足球、跆拳道等。靜態活動的持續力,也可逐漸訓練。可以依照孩子的個別興趣、嗜好來引導他們,像是能透過學畫畫來培養耐心、描繪細節,圍棋、親子共讀等活動,也是不錯的選項。睡眠是大腦的食物,經常沒睡好或睡眠不足,會影響孩子情緒的穩定性及專注力,容易有衝動的行為,建議睡前不要玩電動、看電視,也不要在週休熬夜。不過,家長可能也會發現好動的孩子,睡眠時間偏短,往往到半夜10點、11點,大人們都已經累到筋疲力竭,孩子還一點睡意都沒有,會擔心孩子是不是失眠了。事實上,如果孩子早上可以自己醒來,假日跟平日的睡眠時間也差不多,這代表孩子平日的睡眠已經夠了。只要能繼續維持穩定的睡眠節律即可。【延伸閱讀】規範好動孩子3要訣當孩子太頑皮、寫功課拖拖拉拉時,家長難免會動氣,忍不住想舉手打孩子。但對這些好動的孩子來說,比起體罰,限制行動更具有規範的效果。1)當孩子出現不當行為時,處罰前要明確告知他被罰的原因,而且,罰他面壁有時比體罰還痛苦。2)踢足球很花體力,又有明確比賽規則,對消耗精力、練習衝動控制很有幫助。3)讓孩子下圍棋,或是一起親子共讀,這些靜態活動,可訓練專注力。小檔案_值班醫師 江惠綾經歷:台大醫院精神部住院醫師、台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臨床研究員現職: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專任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專長:兒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情緒困擾、自閉症   

頭暈、手腳冰冷可能心臟異常

頭暈、手腳冰冷可能心臟異常#民醫談養生

(商業周刊1371期  整理者黃秀美)全台有心臟瓣膜疾病的民眾,高達兩成以上,就算年輕時沒有明顯症狀、無須治療的瓣膜性疾病,中年過後,也會因瓣膜退化,影響心臟的健康。心臟裡的四組瓣膜,就像是心臟血管裡,永不懈怠的守門員。位於左心房、左心室間的是二尖瓣;左心室、主動脈間的是主動脈瓣;右心房、右心室間的是三尖瓣;右心室、肺動脈間的是肺動脈瓣。瓣膜,主要任務是讓心臟裡的血液,能夠全天候有效率的單向流動。以左心的兩組瓣膜為例:當心臟舒張時,二尖瓣開啟,可讓左心房的血液,順利流入左心室。收縮時,主動脈瓣開啟,讓左心室的血液,經由主動脈運送到各組織供身體使用,此時,二尖瓣要能緊緊關閉,才不會讓左心室的血液又逆流到左心房。一旦心臟瓣膜異常,不管是打不開或關不緊,都會影響血液的順向流動,若逆流嚴重,血液供應不及,輕則頭暈、手腳冰冷,重則心臟無法負荷,逐漸出現心臟擴大,走向衰竭,會有運動功能下降、喘的症狀。本週由專精心臟瓣膜治療的紀乃新醫師,分享「瓣膜保養」的關鍵之道。心臟的二尖瓣膜類似傘狀結構,瓣膜環上,有如傘面的葉片、如骨架的細小腱索將瓣膜葉片與心臟的乳突肌互相連結。二尖瓣逆流⋯⋯最常見,五十歲罹患率兩成瓣膜上的葉片是有彈性的纖維化組織,心臟收縮時,藉由腱索的拉緊,以及葉片的閉合來關閉瓣膜;心臟舒張時,瓣膜葉片會順著血流開啟。當瓣膜有葉片變化、腱索太長等形態上的異常,就會造成瓣膜脫垂,影響瓣膜功能,發生逆流。若是瓣膜環變大、葉片破損或不對稱、腱索斷裂,讓瓣膜葉片關不攏,就會有縫隙,產生血液逆流的情況,導致瓣膜閉鎖不全。如果是瓣膜上的葉片變厚、鈣化,讓瓣膜無法順利開啟,就造成瓣膜狹窄。心臟的瓣膜疾病,會隨著年齡老化而增加。以最常見的二尖瓣疾病來說,學齡前兒童罹病率小於二%;五十歲時,則大幅成長到二○%;八十歲時,每兩人就有一人。同樣位於左心的主動脈瓣,則是在六十五歲時,有兩成出現異常。為什麼位於左心的二尖瓣、主動脈瓣會比右心的三尖瓣、肺動脈瓣,更容易有問題,而二尖瓣又容易更早出狀況呢?主因是左心必須克服全身周邊動脈的阻力,才能把血液輸送到各器官組織;而右心,只要能克服肺動脈的阻力,就能把血液送回肺臟進行淨化。具體來說,二尖瓣,主要是承受心臟收縮的壓力,往往會超過一百一十、一百二十,甚至是一百四十毫米汞柱;主動脈瓣,則是承受心臟舒張的壓力,約是八十到九十毫米汞柱;而肺動脈的壓力,僅有二十、三十毫米汞柱。因此,長期承受較大壓力的左心瓣膜,比右心瓣膜更容易出岔,一旦有問題,症狀也會變得比較厲害。尤其是二尖瓣,更是任重道遠,最易拉警報。重要警訊⋯⋯運動力下降、爬樓梯會喘當二尖瓣閉鎖不全時,會產生兩大問題,一是往前打,可供應給全身的血液太少,輕微的,可能只是頭暈、手腳冰冷,逐漸嚴重時,運動會顯得比較沒力氣,開始有心臟衰竭症狀。二是往後逆流的血液太多,肺臟的血液,無法順暢流向左心房、左心室,使得肺部積血太多,水分增加,喘的機率會很高,時間久了,左心房會因血液逆流而擴大,較易誘發心律不整。如果,原本可爬三層樓的人,運動功能下降,可能中途就得休息,變得比較容易喘,量脈搏心跳會快快慢慢不規律,聽診會出現心雜音,就表示情況變差,應該就醫。 在二尖瓣膜疾病的藥物治療上,須使用降壓藥,把血壓降下來,疏解瓣膜的壓力;若是有高血壓的患者,血壓要降更低,同時,運用利尿劑,減少肺部的水分,降低喘的症狀。當然,預防、控制、治療心律不整的藥物也很重要。每年可做心臟超音波檢查,追蹤心臟及瓣膜的功能。避免猝死⋯⋯血液打不出去,宜速動手術主動脈瓣膜最常見的問題是瓣膜鈣化引起的狹窄,與年齡大的退化有關。正常的主動脈瓣膜開口,約有一.五公分到兩公分以上,當小於一公分,就屬於嚴重的狹窄,血液會打不出心臟,很容易意識喪失而暈倒,有些人會因此猝死。 而為了讓血可以打出去,左心室的壓力,有可能超過一百九十毫米汞柱,這又會使得左心室變得肥厚,運動時,會出現胸悶的典型心絞痛症狀,也會因供血不足而有運動功能下降的心臟衰竭症狀。什麼情況下,會需要做瓣膜的手術治療呢?主要是有嚴重逆流或狹窄,同時又有症狀的患者。舉例來說,嚴重主動脈狹窄又曾暈倒,有心絞痛、心衰竭的患者,不接受手術治療,一年內,死亡機率較高,平均存活期約三到五年,就可能需要手術治療。除了傳統的正中開胸手術,目前包括二尖瓣、主動脈瓣手術,都可以經肋間或五、六公分的小切口,進行微創手術,來減少術後疼痛,將住院時間從十天縮短至三到四天。主動脈狹窄,也有心導管置換手術,但因長期效應尚待觀察,僅適用於開刀手術有高度風險的族群。         【延伸閱讀】小細節護心3要點患有瓣膜疾病,必須注意水分、鹽分、血壓及體重控制,以免下肢水腫,加重心臟負荷。若有心律不整,會有較高血栓、中風的風險,須注意脈搏的變化。1.隨手量測手腕橈動脈跳動的脈搏,有沒有快快、慢慢、跳動不規則。2.血壓控制好,可有效減少心臟瓣膜的壓力,延緩瓣膜疾病的進展。3.每天用手指按壓小腿前側脛骨的皮膚,留意有沒有下肢水腫的壓痕。小檔案_值班醫師 紀乃新經歷: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現職:台大醫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專長:微創瓣膜手術、達文西機器人心臟手術、二尖瓣修補手術、主動脈手術、心臟移植  

牙周沒顧好 腦中風機率高?

牙周沒顧好 腦中風機率高?#民醫談養生

(商業周刊1370期  整理者黃秀美)一項以台灣健保資料庫所做的研究,獲美國心臟學會最佳論文,研究發現有牙周病沒治療的青壯年,會增加逾兩倍腦中風危險性,以洗牙來降低牙周發炎,即可讓腦中風發生率下降。腦中風是台灣十大死因第三位,平均每天有三十人,因腦中風離世,其中約有七成是屬於腦血管阻塞引起的缺血性腦中風,而與腦血管阻塞有關的血管性失智症,也占整體失智症的三成,是無法輕忽的生命及腦力殺手。 但你知道嗎?缺血性腦中風與牙周健康,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光是最簡單的定期洗牙,接受牙周病治療,就能夠降低五%到二二%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機會。 這項以台灣健保資料庫,囊括逾七十二萬、二十歲以上的成年人,追蹤二○○○年到二○一○年的研究,已被發表在全世界臨床神經學領域權威期刊的美國《腦中風》(Stroke)期刊,並獲得二○一三年美國心臟學會(AHA)最佳論文獎第二名。全球成人九成有牙周病慢性發炎恐讓腦血管硬化為什麼牙齒的清潔與健康,會影響發生缺血性腦中風機率?本期由以「洗牙及牙周治療是缺血性中風的保護因子」(Dental Prophylaxis and Periodontal Treatment Are Protective Factors to Ischemic Stroke)論文獲獎的李雅玲醫師,告訴你「潔牙護腦」的關鍵之道。全球高達九成的成人,罹患輕度至重度的牙周病。包覆牙根的牙周組織,會受到牙菌斑侵襲而發炎,輕則導致牙齦炎,讓原本該是粉紅色的牙齦,因持續發炎而呈現紅腫的現象,若感染往內延伸,深入牙齦與牙根間的牙周囊袋中,則會造成牙周結締組織及齒槽骨的破壞,進一步則造成牙齒動搖,甚至脫落。當牙周組織慢性發炎時,會導致血清中的發炎蛋白因子,如:C-反應蛋白(簡稱CRP)等提高。而高濃度的CRP,不僅是腦血管、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標,也參與動脈血管的發炎、硬化、斑塊的破裂,因而增加發生缺血性腦中風、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而根據本次追蹤研究,也證實有牙周病但未接受治療者,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危險性較一般沒有牙周病的人高,尤其是年紀尚輕、較沒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二十歲到四十四歲的青壯年族群,有牙周病卻未接受治療時,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危險性較同齡沒有牙周病者,可高達逾兩倍。至於四十五歲到六十四歲的中壯年,有牙周病卻未接受治療時,也會有一倍以上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風險。 洗牙有助改善牙周疾病防出血感染先做全口檢查值得欣慰的是,即使得到牙周病,若能確實接受牙周病治療,就可降低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危險性。其中,又以四十五歲到六十四歲的中壯年能夠得到最多的保護,其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機率,甚至低於一般未因牙周病而就診的民眾。同時,若僅罹患初期牙周炎或原本沒有牙周病的人,有接受洗牙來維持牙周健康時,他們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機率,也較一般沒有牙周病,也沒洗牙的人減少二二%。 目前,健保署提供十三歲以上,每半年一次的免費洗牙,一般是以超音波震盪的方式,把容易依附在牙齦溝及牙冠交界處、齒頸部的牙結石去除。牙結石是鈣化的牙菌斑,會在齒頸部形成有如石頭的粗糙表面,一旦有牙結石,就會堆積更多的牙菌斑,引起牙齦及牙周發炎。 不過,若是牙冠表面的琺瑯質有一點花花的白點,也有可能是琺瑯質被牙菌斑酸蝕、破壞,引起的脫鈣現象,這是一種早期的蛀牙,跟牙結石成因不同,即使洗牙,也無法消除。若脫鈣繼續惡化,則會形成黑色的蛀牙。要特別提醒的是,若是本身正在服用抗血小板凝集藥物,或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疾病,特別是曾經更換過心臟瓣膜的患者,在洗牙出血時,有可能會出血不止、引起感染,甚至心內膜炎,務必在洗牙前,主動告知牙醫師,做預防性的處理,不可直接洗牙。在定期洗牙同時,更重要的是,可由牙醫師做全口的牙齒檢查,早期發現初期的牙周病及蛀牙,有效維護口腔的健康。除了定期洗牙及口腔檢查外,平時好好刷牙,也是基本功。一般人最容易產生牙結石的區域是下顎門牙區靠近舌頭的舌側,以及上顎後牙區,靠近臉頰的頰側,這是因為舌頭下方有舌下腺、臉頰則有腮腺的開口,可分泌口水,口水中的鈣離子與食物、牙菌斑結合鈣化,沒有好好清潔,就會堆積牙結石。刷牙不靠蠻力仍須仔細牙縫死角可用牙間刷輔助刷牙不需要用力,要有耐心,輕輕的把牙冠跟牙齦溝刷乾淨,尤其在刷下門牙的舌側時,可把牙刷直起來,才能刷到下門牙舌側的死角。另外,也要用牙線,滑進牙齦溝裡,把牙菌斑清乾淨。牙縫大時,可搭配適合尺寸的牙間刷,清潔牙縫。若要知道自己的牙齒,到底有無刷乾淨?可到牙科做牙菌斑顯示劑檢查,牙醫師會將粉紅色的牙菌斑顯示劑,塗抹在牙冠及牙齦上,再漱口,若在漱口後,還殘留有粉紅染色的位置,就代表有牙菌斑存在,須加強清潔。目前健保署,也提供每年一次免費牙菌斑顯示劑檢查。         【延伸閱讀】牙齒日常保健3重點含纖維的蔬果,具有清潔作用,有助減少牙結石,但含糖或酸性的飲品,易傷牙,若非喝不可,建議用吸管,減少與牙齒的接觸。吃完東西可先漱口,20分鐘後再刷牙。1)含糖或酸性的碳酸、運動飲料,易造成牙齒酸蝕,不建議常喝。2)最易堆積牙結石的下門牙舌側,避免死角,可把牙刷直起來刷。3)牙菌斑顯示劑檢查:粉紅色位置代表有牙菌斑殘留,須加強清潔。小檔案_值班醫師 李雅玲經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牙科主任、台大醫院補綴科醫師現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中興院區牙科主任專長:家庭牙醫、贋復補綴      

高爸媽矮小孩 三大關鍵作祟

高爸媽矮小孩 三大關鍵作祟#民醫談養生

(商業周刊1378期  整理者黃秀美)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心肝寶貝,當孩子進入發育期,個子卻總是比同學矮一截,該怎麼做好日常的保健養生,才能夠追上同儕的發育?明明爸媽的身高,都很正常,為什麼孩子的個子,卻比同學嬌小?總讓家長感到異常的焦慮。到底什麼情況下,代表孩子的身高,已需要多加留意?有兩個主要的參考值,分別是身高生長曲線百分位及生長速度。 學齡時,高矮怎判斷?一年長不到四公分是警訊 首先,可參考衛生福利部男女身高的生長曲線百分位圖。生長曲線圖上,由低而高,畫有第三、十五、五○、八五、九七等五條百分位曲線,若孩子低於第三百分位曲線,表示在一百個同齡同性別孩子中,是個子最小的三個,就應該當心。再者,就是孩子身高的生長速度,應該是有延續性的,如果一開始在第五○百分位,之後,也應該一直維持在第五○百分位左右,如果開始有百分位曲線上明顯的變化,例如從第五○百分位落至第十五百分位曲線,此時也應特別注意。簡而言之,一般學齡兒童,一年長高不到四公分,就需要請小兒內分泌科醫師做評估及定期每三至六個月追蹤一次。本週由專精兒童生長發育的童怡靖醫師,告訴你「掌握長高關鍵期」的養生之道。 青春期,抽高沒問題?來得太早,反而容易長不高孩子會持續長高,主要是因為骨骼上、下兩端的生長板,會受到腦下垂體所分泌的生長激素刺激而增生,使得骨骼得以變厚、變長。當青春期完全成熟後,骨骼的生長板,也會逐漸癒合,也就不會再長高了。因此,當青春期提早發生,即性早熟時,生長板也會提早癒合。而孩子的標的身高,主要受到多基因遺傳模式的影響,是用父母親的身高預估。男孩是父母身高相加,再加十一公分,再除以二;女孩則是父母身高相加,再減十一公分,再除以二。此預估數值的正負七.五公分內,都算正常。另外,在診間常使用的預估成人身高,則是以孩子目前的身高,再搭配左手掌骨齡X光,依生長板的空間來預測未來的身高。這也是目前小兒內分泌科醫師,在臨床上最常使用的方式,但也多少會有誤差。女性約在八到十三歲,男性約在九到十四歲,開始進入青春期,約四年到五年完全成熟,這段時間,身高也會明顯抽高。進入青春期,女生常是從胸部發育開始,這也是女孩身高的衝刺期,之後兩三年,可能會開始長陰毛,經歷初經來潮。而的確如多數家長所擔心的,月經來潮後,長高速度就緩下來,不過後續還是有一、兩年成長期。而男生青春期,先是睪丸變大,一般家長不太會注意到,等到開始長陰毛、變聲,通常已進入青春期的中後期,這時,才是男孩身高的衝刺期。在身高的衝刺期,骨骼長得比肌肉快,有可能出現「生長痛」,常是早上起床不會痛,活動一天後,在傍晚、睡前,單側或對稱性的小腿、膝蓋、大腿會疼痛,休息後或第二天就恢復正常;但若只有固定部位痛、白天持續痛,則要考慮有可能是運動傷害或其他骨骼問題,不能視為單純的生長痛。倘若女孩在八歲前或男孩在九歲前,就出現第二性徵發育的現象,像乳房過早發育,就要留意是否有性早熟傾向。以女性來說,有時候是跟環境荷爾蒙刺激或是營養過剩,導致青春期較早啟動,像是生活中,經常接觸含塑化劑的玩具、吃太多含皮下脂肪的高脂食物、含不明食品添加劑的加工食品等,應盡量避免。男性較少有性早熟的困擾,但男性的性早熟,則常與腦部、腎上腺病變或腫瘤等有關,更不能掉以輕心,建議須就醫,做進一步檢查。鮮奶當水喝,有幫助嗎?體重難控制,過重者當心孩子身高長得好,最重要的關鍵三要素是運動、睡眠及營養。運動量足夠又睡得好的孩子,通常胃口比較好,較不會又瘦又小。教育部為提升學童體適能的三三三計畫,建議每週至少三次,每次約三十分鐘,心跳率約每分鐘一百三十下的運動。睡眠是大腦的營養。當孩子睡得好,可讓生長激素正常分泌。要特別注意的是,睡得好,時間要夠久,品質也很重要。若孩子有過敏性鼻炎,常鼻塞、打鼾,睡到一身汗或是突然鼾聲及呼吸停止,早上起來還是很疲累,早餐胃口很差,則要懷疑是不是有睡眠呼吸中止症,這些都會干擾生長激素正常分泌,影響生長發育。現在的孩子雖然肥胖的多,但仍有不少營養不足的孩童。這些孩子在飲食上,比較容易零食吃太多,導致正餐吃不下,使得營養不均衡,或者是太挑食或愛漂亮過度瘦身,使得營養不夠。必要時,需與營養師討論,調整飲食內容。此外,雖然喝鮮奶,可增加蛋白質及鈣質的攝取,但對於過重或是肥胖的孩子,則不建議把鮮奶當成水來喝,以免體重更難控制。在臨床上,因缺鈣而長不高的孩子,多與「佝僂症」有關,發生原因常與維他命D缺乏有密切關係,孩子易出現O型腿或X型腿的外觀。一般健康的孩子,即使身材矮小,也較少單純因為缺乏鈣質,不須過度補充鈣質,以免鈣質過量,反而加重腎臟負擔。【延伸閱讀】3原則把握增高黃金期坊間有施打生長激素,或抑制性腺的自費治療,但若沒有生長激素缺乏或是性早熟,這些治療未必會增加成人身高,治療前,應與小兒內分泌或遺傳醫師討論。希望孩子正常長高,可掌握3要訣。1)注意飲食:吃自然食物,避免高脂、高糖或加工食品。2)運動333:每週3次運動,每次30分鐘,每分鐘心跳數達130下。3)充足睡眠:睡眠時間要夠、品質要好,若打鼾、呼吸中止宜就醫。小檔案_值班醫師 童怡靖現職: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台灣兒科醫學會內分泌學委員會委員、台大醫院小兒部住院醫師訓練計畫副召集人專長:生長發育遲緩、性早熟、小兒內分泌疾病  

不孕可能是電視看太多?

不孕可能是電視看太多?#民醫談養生

(商業周刊1368期  整理者黃秀美)美國生殖醫學會研究,四成的不孕與精蟲少、活動力差有關,而哈佛大學發現,每週看超過二十小時電視,精蟲量少四成四,對有意生小寶寶的夫婦來說,提升精蟲質量,可增添好孕氣。精子(即精蟲)與卵子的相遇,是生命構成的起源。男性的睪丸裡,有著很細很長的細精管。青春期後,睪丸裡的精原細胞會開始分化成精母細胞,進入細精管裡,再運送到副睪丸的管道中,待精蟲完全成熟後,才會到輸精管裡,準備射精,全程約需三個月以上的時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男性精蟲濃度的標準,已從以往八、九○年代,每毫升有五千萬隻精蟲,一路下降到一九九九年的兩千萬隻精蟲,到目前,則是每毫升有一千五百萬隻精蟲,即屬正常值。在精蟲的活動力上,可以往前游的精蟲比率,也從五○%降低到四○%;正常精蟲形態的比率,則是由一四%調低到四%,即屬可受孕的範圍,這表示現代男性的精蟲質量,確實較上一代下降。即便,只要有一隻精蟲,可以順利「達陣」,即可成功受孕。但依據美國生殖醫學會的統計,卻顯示有四成的不孕,與男性有關,精蟲的數量少及活動力差是最常見的因素。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是正常精蟲的平均身長,約只有五十到六十微米,每分鐘僅能以一到四毫米的速度前進,而光是輸卵管的長度,就有十公分左右,有些精蟲活動力不佳,前進的速度過慢,或者只會原地打轉、根本不會動,或者是精子頭太大、太小、身型不良,都無法順利受孕,因此,必須有足夠數量、活動力好的正常精蟲,才能以「精海戰術」換得一線「生」機。而許多會讓睪丸過熱、發炎的泌尿科疾病,也會影響到精蟲的良率。本週由專攻泌尿科微創手術的蔡曜州醫師,告訴您提升「精蟲質量」關鍵之道。精蟲有危機?霧霾、熬夜,影響精蟲質量環境的污染、食物裡的人工添加物、殺蟲劑、農藥,食物容器的環境荷爾蒙,甚至是空氣裡的霧霾,熬夜、應酬等等會讓內分泌失調的生活形態,本身有肝臟、甲狀腺疾病或是曾做過泌尿道手術,正在服用荷爾蒙藥物(如:長期用高劑量的睪固酮),都會干擾人體原有的荷爾蒙分泌,直接影響到精蟲的質量。要知道自己的精蟲質量好不好?最精確的方式,是直接到泌尿科或生殖醫學科做精液分析,即可知道精蟲數量、活動力、形態如何。而男性的年齡,多少也會影響到精液量、精蟲的活動力跟形態,但不至於會影響精蟲的濃度。若比較三十歲及五十歲的男性,精液的量,約會降低三%到二二%,精蟲的活動力,則降低三%到三七%,正常精蟲的形態,約會減少四%到一八%,這也表示男性個體間的差異相當的大。精蟲數量少?只坐不動腰圍粗,都很傷根據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the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HSPH)針對十八到二十二歲年輕男性看電視與精蟲數量的研究,在二○一三年二月被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裡,發現每週看超過二十小時或更長時間的男性,比起幾乎不看電視的男性,精蟲數量平均竟低了四成四。為什麼看電視的時間一長,精蟲數量會減少這麼多呢?一方面,雖然可能與長時間久坐,睪丸溫度較高有關,另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久坐看電視,常常會邊看電視,邊吃零食、喝飲料,較少會運動,因此,容易有肥胖、腰圍大等代謝症候群的疾病。而垃圾食物當中,所含有的環境荷爾蒙,也會干擾人體荷爾蒙的正常分泌,都是會讓現代男性精蟲質量不佳的重要因素。事實上,就連多吃煙燻肉品、香腸、漢堡、火腿等加工食品,都會讓正常精蟲的數量減少。精蟲懶洋洋?睪丸外觀,也能看出問題正常的睪丸,質地是軟軟的、很結實,但若睪丸比較硬、比較小,或是青筋暴露,代表可能曾經發炎過或是睪丸靜脈有病變。以常會導致不孕的泌尿道疾病,精索靜脈曲張為例,這是一種睪丸靜脈回流不良的疾病,成因是青春期時,睪丸急速變大,成長得很快,動脈的血流會突然暴增,以供給睪丸足夠的養分,但從靜脈往上回流時,若無法承受這麼超載的血流,血液就會淤積在靜脈形成靜脈曲張,並讓睪丸的散熱變差而溫度上升,導致精蟲的活動力不好、數量不足。如果一直拖著不治療,睪丸有可能會萎縮、變小。精索靜脈曲張,常發生於患者的左側睪丸,也可能會有患側睪丸脹、疼痛的不適,久坐後,如:一整天坐辦公室、長途開車之後,症狀易加重,也有可能在左側睪丸上方看到如蚯蚓狀、青筋般的靜脈曲張;嚴重的,陰囊會有如裝了一袋的蚯蚓,須及早以迷你腹腔鏡手術,將有問題的精索靜脈截斷,讓靜脈血液不再淤積,才能讓睪丸恢復正常的溫度。手術後,需要追蹤三個月到半年左右,方能看到精蟲有明顯的改善。 【延伸閱讀】3招hold住精子好品質偶爾泡泡湯,不至於影響精蟲質量,但整天都站在高溫爐火旁工作的廚師,的確會受影響;若想生孩子,君子遠庖廚確實有其必要。1)老是久坐、宅在家看電視,吃垃圾食物,確實會讓精蟲少4成。2)酗酒引起的肝功能異常,會影響荷爾蒙,干擾精蟲正常製造。3)腰圍太粗、肥胖引起的代謝症候群,會讓性功能、精蟲的質量下滑。小檔案_值班醫師 蔡曜州經歷:恩主公醫院主治醫師現職:台北慈濟醫院主治醫師專長:泌尿道微創手術、迷你腹腔鏡精索靜脈曲張手術、迷你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  

孩童常吃速食 當心過敏加劇

孩童常吃速食 當心過敏加劇#民醫談養生

(商業周刊1363期  整理者黃秀美) 平常吃了沒症狀,做食物過敏原檢測竟有大堆紅字?一吃就皮膚起紅疹,肚子絞痛不止,也跟食物過敏有關?到底該怎麼看待食物過敏?全都不吃,真的是對的嗎?明明是可以吃的食物,為什麼會引發過敏症狀?小時候吃了會過敏的食物,長大後再吃,為何又不會過敏了?這與人體的免疫系統反應,以及腸道的發育,都有關係。 以常見的食物過敏原蛋白質類為例,包括奶、蛋、肉、魚等等,都有人吃了會出現過敏症狀。有些人吃了帶殼的蝦,會誘發氣喘;另一些人,則是會出現癢到不行、紅腫如浮雕的急性蕁麻疹。有些尚在襁褓中的寶寶,若是對牛奶過敏,導致腸道發炎,常會有拉肚子、腹痛,甚至嚴重到出現血便的症狀,或是皮膚長疹子、發紅、脫屑的異位性皮膚炎;有時,還會把自己抓到遍體鱗傷、流湯、流水。有些孩子,甚至會出現喉嚨很緊、呼吸困難的情況。 事實上,食物過敏引起的發炎症狀,的確不局限在消化道,也常波及到皮膚或是呼吸系統。而許多幼年時的食物過敏,有可能在長大後逐漸痊癒,主要原因是幼兒的腸道發育尚不完整,免疫系統的調控,也尚未完全定型,仍有機會改變。 本週由專精過敏疾病的王麗潔醫師,分享如何正確看待食物過敏的關鍵之道。 喝純母奶就不易過敏?因人而異,可喝水解奶改善 「不會吧!連純母奶寶寶,都會食物過敏?」雖說,母奶的蛋白質比牛奶的蛋白質,較不易引起過敏,但臨床上,還是有極少數的純母奶寶寶,會對母奶的蛋白質過敏,在出生一、兩個月後,出現明顯的異位性皮膚炎或大便中有血絲、拉肚子的症狀。若媽媽已經避免攝取易導致過敏的食物,小寶寶的症狀仍無改善,就必須考慮改吃將大分子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蛋白質的部分水解配方牛奶,讓皮膚症狀有機會獲得較明顯的改善。 這是因為人類的消化系統,原本在吃進蛋白質時,會先將大分子的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的蛋白質,然後,進一步分解成胺基酸,再被身體吸收。不過,小孩子腸道的上皮細胞還在發育中,沒有辦法像成人一樣完全密合,有些大分子的蛋白質,有可能還沒被分解,就直接進入腸道的血管,較易引起過敏症狀,才會建議在治療上改喝小分子蛋白質的部分水解配方牛奶來改善過敏的症狀。 而不管是常見的牛奶過敏或少見的母奶過敏,這些異常的免疫反應,都會引起身體的發炎,跟喝奶出現乳糖不耐症,成因是不同的。 乳糖不耐症是因為腸道內缺乏可分解乳糖的乳糖?,使得乳糖卡在腸道中,無法順利被消化分解,而引起腹瀉,雖會導致水便,但通常拉完就沒事了,並不會引起腸道或皮膚的發炎。 異位性皮膚炎與食物有關?可做檢測,利用飲食來調整 目前臨床上,與食物過敏原檢測相關性最高的過敏性疾病是異位性皮膚炎。若孩子有經常發作的異位性皮膚炎,會建議在三歲後做食物過敏原的E型免疫球蛋白(IgE)檢測,各大醫院的食物過敏原類別,大致可分為蛋白質類、海鮮類、堅果類、水果類、蔬菜類、澱粉類、香料類等等。 食物過敏原的種類,從12種、36種到100多種都有,目的是找出哪些食物是高致敏性的紅燈食物,應該要注意。不過,即使是食物過敏原檢測的異常紅字很多,也不必太焦慮,可與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討論,哪些項目的食物過敏程度較嚴重且與本人的不適症狀確有相關,可如何調整日常飲食,千萬不要矯枉過正,搞到沒有東西可吃的窘境。 找不出致敏原怎麼辦?簡單吃,可寫飲食日記觀察 目前的食物過敏原檢測,所採用的過敏原基因片段,不見得與台灣人常吃的品種相同,以蕁麻疹為例,約有八、九成的患者,即使抽血做食物過敏原檢查,也找不出真正的「致敏凶手」,此時,飲食上宜盡量吃簡單、新鮮的自然食物,並做飲食日記,有助於觀察吃什麼東西最容易有狀況。由於加工食物的材料較複雜,要從中抓出是對哪一個成分過敏,有其難度。而不新鮮的食物,則有可能因蛋白質變性,讓免疫調控失常而致敏化。舉例來說:門診上,常有患者在吃到不新鮮的魚或帶殼海鮮後,引發急性蕁麻疹,之後,就算是改吃新鮮的海鮮,仍會不斷發作,相當擾人。此外,有些加工食物,雖不見得含有食物過敏原,但也有可能因烹飪時,須高溫油炸,較易產生過氧化物,若經常食用,仍有可能影響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促進發炎反應、過敏等,讓過敏症不易控制。 根據2013年一月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胸腔》(Thorax)上,一份囊括51個國家、近31萬名13歲到14歲青少年,以及來自31個國家、18萬名6歲到7歲兒童,所做的兒童氣喘及過敏的國際研究(the International Study of Asthma and Allergies in Childhood,ISAAC)結果顯示,「每週吃三次或更多分量的速食會讓青少年嚴重氣喘的機會增加39%,兒童則是增加27%的風險,對於過敏性鼻炎和異位性皮膚炎的嚴重度,也有關聯性。」宜多加留意。【延伸閱讀】3招避免食物過敏吃這個會皮膚搔癢,吃那個會肚子絞痛,半夜過敏症狀突然發作,不但影響睡眠品質,也常不舒服到要臨時掛病號。掌握3大要訣,便可減少食物過敏對生活的干擾。1)盡量吃新鮮、簡單的自然食物,較不會因食物變質或添加物而過敏。2)3歲以上可抽血做食物過敏原檢測,年紀太小則不易驗出結果。3)找不出原因的食物過敏宜做飲食日記,並與醫師做進一步討論。小檔案_值班醫師 王麗潔經歷: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現職:台大醫院小兒部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專長:小兒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減敏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