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B型肝炎

慢性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治療 延緩惡化

慢性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治療 延緩惡化#慢性B型肝炎

台灣為B型肝炎流行區,早年B型肝炎病毒帶原率為全民15~20%。自1984年政府推動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注射以來,已使接種後新世代的帶原率降到1%以下,同時也使小孩的肝癌發生率降到未接種前的四分之一,此一蜚然成果聞名國際。但是對於已經帶原的成年人,則仍受到B型肝炎病毒威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內科主任陳重榮說,很多人仍不斷上演著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依據國民健康局100年4月公佈的統計數據,97年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肝癌名列第一,有7,401人被診斷出肝癌。由此可見,慢性B型肝炎治療仍有極大努力空間。據估計,目前國內約三百萬B型肝炎帶原者中,約二百萬人的肝內病毒是不活躍的,而約100萬人則其肝臟處在慢性發炎中,需要治療。陳重榮表示,醫界已有初步證據顯示,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慢性B型肝炎,可以延緩慢性肝病惡化速度,甚至少數初期肝硬化病人可以恢復到纖維化程度。近二十年來,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治療發展拜治療愛滋病毒之賜得以推陳出新,從1990年短效型干擾素到2008年新上市的口服藥tenofovir(泰諾福韋),共有2種針劑(長、短效干擾素)及5種口服藥(干安能、干適能、喜必福、貝樂克、泰諾福韋)。只要符合一定病情,在不須接受肝臟穿刺條件下,上述7種藥物健保局皆已納入健保给付,造福廣大慢性B型肝炎病患。陳重榮指出,上述藥物各有優缺點,針劑型較有副作用但無抗藥性困擾;口服抗病毒藥物方便使用,較少副作用,但是前三種長期使用則有抗藥性問題產生。如何選擇抗病毒藥物以達到最大療效及最低病毒抗藥性,則須由醫師評估後,根據病人個別性才能做最佳抉擇。他強調,病人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後,須定期每半年驗血監測B型肝炎病毒量,以早期察覺抗藥性病毒的出現。陳重榮說,醫界共識所謂出現抗藥性是血清病毒量高於治療後病毒量最低點的10倍以上;或者,當病毒量因治療後已低於檢驗試劑的最低可測值,日後又測出病毒量上升高於檢驗試劑的最低可測值10倍以上。腸胃科醫師當面對如此情境時,通常會採取加上另一種可以抑制此種抗藥性病毒的藥合併治療,或直接換上另一種可以克服抗藥性的藥物繼續治療。抗藥性的定義雖有上述共識,但是臨床實務上每次測得的病毒量雖符合上述定義,真的每次都有抗藥性病毒產生嗎?陳重榮說,在今年6月出刊的肝臟學期刊中,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院附設醫學中心腸胃科醫師發表的臨床經驗顯示,148位慢性B型肝炎病患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後,有39位病人曾經至少出現一次病毒量符合抗藥性定義的情況,其中15(38%)位病人重驗並無法證實血清病毒呈現足量上升現象;這15位當中的10位,日後也證實並無抗藥性病毒產生。由此可知,臨床醫師以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病人,當面臨相同情境時,應先確認病毒量是否真的呈現足量上升,以免發生不必要的更動藥物,打亂治療步驟。※歷年全國及台北市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死亡人數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