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密度檢測

連展集團領航健康促進接軌公益 首站新店寶福里正式啟航  江淑芬里長:提升里民健康意識為關鍵

連展集團領航健康促進接軌公益 首站新店寶福里正式啟航 江淑芬里長:提升里民健康意識為關鍵#骨質密度檢測

文、圖 / 葉倩如 連展投控集團攜手新店寶福里共同舉辦社區健康促進活動 連展投控集團看中健康促進與社區公益,並以健康永續ESG概念接軌國際,日前九月初,攜手新店寶福里深入在地社區公益,推廣社區健康促進,攜手新店區寶福里,於新店區七張里民中心舉辦社區健康促進活動,此次活動由連展集團全額贊助舉辦,並由全人健康照護高峰論壇執行團隊籌備執行。 活動現場安排專業藥師與營養師的專題健康講座與營養保健諮詢,由連展志工協助所設置的免費健康檢測站,檢測項目包含代謝症候群檢測、肌少症風險檢測、骨質密度檢測以及足弓足壓檢測,協助里民掌握自身的健康狀況。里長江淑芬表示,所有里民鄉親熱情參與,活動過程中非常開心,不只關心自己的健康,更知道如何用儀器檢測自身狀態,由專業的檢測團隊協助,加深里民的信心,並且也協助里民更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態。 圖/寶福里里長江淑芬與連展集團執行團隊合影,江淑芬認為協助里民提升健康意識是為關鍵。 全人健康照護高峰論壇公關組副執行長葉倩如表示,參加的里民除可免費參與健康檢測與講座,更可獲得連展集團贊助的健康APP全年使用權利,及現場健康好禮與餐盒。里民只要每月在APP內達標運動及日常健康飲食相關任務,即可累積抽獎次數,有機會獲得年度最大獎百萬汽車、知名品牌機車等多項大獎,目前持續號召更多企業與社區進行更多的合作。 串聯社區藥局資源  有效提升民眾健康意識 這次社區健康促進活動,同時串聯社區藥局資源,邀請三家藥局藥師共同參與:誠意中西藥局游志凱藥師,詠晴中西藥局陳偉欽藥師以及未來藥局丁尹立藥師。現場里民與藥師互動熱絡,藥師提供的親切專業諮詢,並更建立社區里民與藥局間的健康關懷網絡。 圖/曾煥中博士藥師、誠意中西藥局游志凱藥師,詠晴中西藥局陳偉欽藥師以及未來藥局丁尹立藥師共同投入社區健康促進活動。 依據活動後參加里民的問卷調查,據滿意度調查,活動當日里民回饋顯示:「非常滿意」高達93.3%,「非常願意與家人分享」更是100%,並有95.6%里民認為此活動使社區更加團結。里長江淑芬認為,這樣的里民活動能有效提升民眾健康意識,促進社區民眾健康,也希望未來與更多企業合作,能多多舉辦,持續為里民帶來實質的健康助益。 全人健康照護高峰論壇表示,今年「全人健康照護高峰論壇」將持續與多家企業攜手,於各地社區推動健康促進活動,並結合藥局資源,落實社區公益,打造完善的在地健康支持系統,倡導全人健康照護的理念。

骨骼一定強!預防骨鬆由年輕做起

骨骼一定強!預防骨鬆由年輕做起#骨質密度檢測

人的總骨量在20歲至30歲之間達到最多量,過了30歲骨質開始流失,女性在停經後,骨質減少的速度會快,如果流失過多,骨骼呈現中空疏鬆現象,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且骨鬆非女性專屬,男性致死率也高。依據97年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調查發現:有91﹪受訪的男性低估男性髖部骨折後1年內高致死率為22%,更有75%的男性有罹患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最有效的預防做法是從小有均衡的飲食,尤其攝取含豐富鈣質的食物,例如乳製品及肉類,再加上規律的運動,使骨頭得到充分的發育,儲存足夠的鈣質。此外,懷孕或餵奶的婦女,對鈣質的需求量比平常的時候更重要,每日至少2,000毫克以上,而更年期後之婦女之鈣質攝取量(1,500毫克)也比年輕時要多(1,000毫克)。所以,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第一步是由年輕的時候做起。◆ 骨質疏鬆症的預防方法一、增加鈣質攝取牛奶是鈣質最主要的食物來源,若不喝牛奶,則很難獲得足夠的鈣質,為獲得足夠的鈣質,建議每人每日應喝牛奶量為:成人1~2杯 、青少年及孕產婦2~3杯(一杯牛奶為240毫升,或以3~4湯匙奶粉沖成一杯,每杯約含260毫克鈣質。)二、適當的運動運動方面,適度的戶外運動是必要的,因陽光能使身體產維生素D,維生素D可以加強腸胃對鈣的吸收,持續而且適量運動,可以防止骨質疏鬆、幫助睡眠、維持活力,選擇適合自己運動(如游泳、太極拳、外丹功等),避免需要碰撞或快速移位的運動,以免摔倒。最好參加運動團體,一方面較能持之以為恆,同時也能拓展人際關係。有些負重運動(如慢跑、騎單車、步行、提重等)能增加骨質,但患有關節炎者,應避免負重運動。三、預防跌倒經診斷罹患骨質疏鬆症的人,必須要預防跌倒,以免發生骨折。預防跌倒的方法可分兩方面:改善居家環境浴室、廚房、廁所及樓梯是較容易跌倒的地方,應有充足的照明,保持地面乾燥或鋪設防滑墊、加裝扶手。維持適當的運動運動可以增進肌力及關節柔軟性並改善身體的協調能力,而減少跌倒的機會。◆ 骨質密度檢測保健康由於骨質疏鬆初期大多無明顯症狀,骨質密度檢測是骨質疏鬆症治療中一項必要程序。骨質密度檢測可幫助醫生進行疾病診斷、骨折風險評估和監測患者對治療的反應。世界衛生組織(WHO)對骨質疏鬆症的評估,建議以骨質密度(BMD)值為診斷標準,若體內任何一處骨骼之BMD值,低於20歲年輕婦女平均值的-2.5個標準差(T值小於-2.5),就可診斷為骨質疏鬆症;若BMD值介於-1和-2.5個標準差之間(T值介於-1和-2.5之間)則稱為骨質減少症;BMD值高於-1個標準差(T值大於-1)則為正常。根據研究發現,骨質密度每低於1個標準差,脊椎與髖骨發生骨折的危險性會提高2倍。*T值>-l為正常骨頭。*T值介於-1及-2.5間為骨質減少症。*T值<-2.5為骨質疏鬆症。為響應2008年世界骨鬆日及提升民眾重視骨質疏鬆症對健康的影響,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特別精心策劃於97年10月19日(星期日)下午1時30分至4時30分假臺北市國父紀念館西側中山廣場舉行「挺直腰,大聲講:骨骼一定強!」全民強骨活動。現場免費提供超音波檢測儀及骨鬆車檢測,並提供通關秘笈、績優骨筆記、保密&防跌吸鐵等衛教指導的動靜態宣導活動,全程參與民眾,還有超值豐富的強骨福袋可以帶回家,歡迎市民朋友參加,一起支持骨質疏鬆症的防治。當日篩檢活動,將由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邱文祥局長及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宋永魁理事長率領,民眾一起來喚起對骨質疏鬆症防治的重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