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

男四肢瘦竟腹藏22公斤巨瘤!醫驚「內臟都擠到移位」

男四肢瘦竟腹藏22公斤巨瘤!醫驚「內臟都擠到移位」#靜脈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68歲的楊先生身材高大壯碩,曾因心肌梗塞就醫撿回一命,後來積極透過飲食控制和運動減重,近5年來,楊先生減重有成,但瘦不下來的大肚腩對他而言十分困擾,經就醫檢查赫然發現,占據腹部的不是脂肪而是巨大腫瘤,就連肝臟及腸胃道都因腫瘤推擠而挪到腹腔左側。減重減不掉的「大肚腩」竟藏惡性巨瘤楊先生平日無任何不適或身體疼痛,但一心想減重瘦身的他,腰圍反而從38吋一直飆到44吋,怎麼都減不下來,診所醫師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後,才發現令人驚訝的結果,由於診所沒有良好的設備與環境,於是轉診至大醫院。收治個案的馬偕醫院泌尿科資深主治醫師邱文祥表示,楊先生罹患的是第3期惡性肉癌,經過腹部斷層掃描可見其腫瘤體積十分龐大,影響範圍從橫膈膜至下腔靜脈,腹部器官遭腫瘤推擠嚴重位移,右側腎臟也已被腫瘤包覆導致萎縮、下腔靜脈亦被嚴重壓迫。臨床上,惡性肉癌的病因不明,發生率是所有癌症的1%。邱文祥表示,行醫40多年,也僅收治10多名病患,若能仔細而完整的切除惡性肉癌的影響範圍,患者5年存活率可達6~7成。由於病患的腫瘤體積龐大、侵犯範圍廣泛,為求謹慎,邱文祥召集泌尿科、一般外科、心臟血管外科、胸腔外科等組成醫療團隊並擬定手術計畫,接替為病患清除腹腔內的巨大腫瘤。「主血管遭腫瘤包覆」壓迫內臟大移位邱文祥表示,首先以傳統開腹手術率先切除主要腹膜後腫瘤,並摘除右側萎縮腎臟,再由一般外科醫師負責切除部分右側肝臟。由於病患的下腔靜脈主要血管已遭腫瘤包覆,腫瘤與主要血管間亦有許多小血管,因此請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協助分離包覆在血管上的腫瘤,過程不僅非常容易出血,也須立即將破掉的血管一一縫補,最後再由胸腔外科醫師修補右側橫膈膜,才算是大功告成。馬偕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醫師蔡崇鑫表示:「因為病患的肝臟大移位,與人體解剖位置都不相同,下腔靜脈亦被腫瘤嚴重壓迫、非常不容易察覺位置,切除部分肝臟的手術過程只要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大出血。」馬偕醫院心臟血管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李君儀表示,此次術中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處理腫瘤與血管之間的沾黏,由於腫瘤是整個包覆著大血管,且和大血管之間有很多小血管相連,因此分離腫瘤並縫合血管的過程,花了不少時間,也是他前所未見的大型腫瘤。開腹取「22公斤腫瘤」幸術後恢復良好手術共歷時6個小時,開腹傷口從胸骨下緣至肚臍下方長達35公分,最後摘除38公分x20公分、重量高達22公斤的腫瘤,相當少見。楊先生術後於加護病房觀察3天後轉入一般病房,平日重視健康與養生的他,恢復情況十分良好,術後門診追蹤一切正常。楊先生回想起這次手術表示:「萬萬沒想到瘦不下來的肚子裡竟然不是藏著脂肪,而是一顆難以想像的巨瘤!」也希望藉此呼籲大眾,除了每年定期健康檢查外,身體若有異狀須保持警覺,才能找出真正原因。

越冷越不想動,足醫專家教你「4招」防下肢靜脈栓塞

越冷越不想動,足醫專家教你「4招」防下肢靜脈栓塞#靜脈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入冬天冷溫差明顯,上班族久坐久站,又少時間喝水,當心造成「靜脈曲張」血流不順、增加回流阻力,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更可能導致下肢靜脈栓塞甚至是肺動脈栓塞,嚴重時恐危及性命。 40歲以上每2人就有1人靜脈曲張台灣足踝外科專家朱家宏指出,當長時間充血膨脹的靜脈疲乏鬆弛,血液到此容易滯留形成血塊或血栓,若隨著血流塞住下肢靜脈,腿部會莫名脹痛變色,假如未加以控制或進一步治療,血栓受血流推動回到心臟、進入肺循環造成肺動脈栓塞,就可能引發心肺衰竭,猝死風險高。 根據統計,40歲以上國人有近5成有靜脈曲張問題,久坐久站是高風險族群,想保暖、防護靜動脈心血管,多穿、貼暖暖包都只能增添外在保暖,比不上自己簡單做運動。 4招增加肌肉血液循環 在辦公室就能做針對工作上無法避免姿勢固定、久坐久站的朋友,朱家宏也提出簡單4招: 1. 選擇有壓差且彈性係數較高的壓力襪,靠近趾骨的地方略緊,壓力才會從高壓往低壓跑,有利於靜脈回流。 2. 抬腿15~20分鐘幫助血液回流,抬腿同時伸展腿部,活動腳踝將腳掌勾起、踩下,讓小腿肚反覆收縮放鬆,強化從遠端擠壓血液回流的效果;切忌抬腿90度,將腿部靜脈血液阻斷在上方反而無法回流,抬再久也沒用。 3. 定期做墊腳尖收縮小腿肌肉的運動,增加肌肉血液循環,減少靜脈血液滯留,減低深度靜脈血栓(又稱經濟艙症候群)的機會。 4. 避免穿過高的高跟鞋、翹二郎腿,並且運動量要足夠,多走路除了有助於增加下肢靜脈血液循環,走路時手腳交替並用,就能使脊椎旋轉、牽動上肢,讓全身筋膜變得柔軟,下肢肌肉也有力,血液回流自然一路暢通。 朱家宏提醒,現代人營養好、膠原蛋白充足,血管浮出皮膚表面等靜脈曲張外顯症狀較不明顯,出現腳麻、腳痛、走不動,也很少想到是靜脈曲張引起。建議民眾天冷時除了注意保暖,應培養日常生活適當運動,時常檢測自身狀況,才能防止靜脈曲張變嚴重,影響日後腿部的正常功能,並預防血管產生病變。

靜脈回流不順 蚯蚓腿、痔瘡恐上門

靜脈回流不順 蚯蚓腿、痔瘡恐上門#靜脈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位70歲的陳伯伯,已被診斷為三級痔瘡,不但平日痛感難忍、血便嚴重,甚至還有貧血狀況;因為不想進行侵入性治療,醫師建議先使用口服藥物,治療過後疼痛感消失,陳伯伯終於又能開始進行他最愛的健走運動了。另一名60多歲的王阿姨,因腳部的靜脈曲張已經達到蚯蚓腿的地步,用手按壓會有局部短暫性的凹陷,且立刻又回復原狀,不僅有礙美觀,也覺得不舒服。王阿姨曾做過血管抽除手術,但在治療結束後,因為修復期長,令她無法繼續工作;醫師建議王阿姨先使用口服藥物治療,術後回診時,王阿姨告訴醫師,這次的手術後恢復期變短了,傷口回復也很好,效果比先前的手術狀況好得多。靜脈瓣膜失去彈性 治療「藥」有效需讓血管回復彈性收治陳伯伯和王阿姨的家庭醫學科醫師鄭鈞云表示,由於靜脈外層沒有彈性,必須靠瓣膜運作,但壓力過高、年紀大的人會因為結締組織與膠原纖維變得鬆散,當張力增加後靜脈就無法回流,因此容易出現靜脈曲張的現象,包括痔瘡的形成也是同樣道理。鄭鈞云醫師說明,腹壓增加是讓靜脈無法回流的原因,便秘、久站等,都會令小腿與肛門口的靜脈無法回流而造成曲張。而腿部的靜脈曲張治療方式,會考慮使用局部注射硬化劑,或採取如王阿姨進行的血管抽除手術,但若血管症狀範圍太多,治療效果會不明顯,且手術有其困難度,加上治標不治本,因此建議先使用口服藥物治療,「新一代口服藥內含天然類類黃酮苷萃取物,具有抗氧化效果,作用為促進靜脈血液循環,可讓蚯蚓腿、痔瘡腫痛的情況獲得改善」。做對運動 減輕下肢壓力可減少復發鄭鈞云醫師提醒,對於年紀稍大的長輩,平日可穿著彈性襪,並適度運動,讓下肢肌肉有力量,才能壓迫靜脈讓它有回流產生,「最好是下肢運動,如快走、跑步、抬腿等,或者可由家人協助進行被動式的動作。切記抬腿時,要將踝部抬高超過心臟高度,血液回流才能好一點;至於痔瘡患者,若有排便不順、血便情況時,可先多吃纖維質,多喝水,以防便秘情況嚴重而讓腹壓更大」。(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久站久坐易水腫 9妙招在家就能解決

久站久坐易水腫 9妙招在家就能解決#靜脈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久坐、久站、懷孕者常會因為腿部靜脈回流問題或藥物副作用導致下肢水腫,身體組織中多餘的液體引起腫脹,當手指按壓腫脹處時會有明顯凹陷,常需要秒鐘後才會恢復。水腫可能影響身體的任何部位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施富傑表示,水腫的原因很多,可以影響身體的任何部位,當身體的水和鹽份會在體內產生不適當的堆積而導致水腫,可分局部性和全身性,其他全身性水腫的產生,則可能來自內科疾病,如可能是充血性心衰竭症、肝臟疾病或肝硬化、腎臟疾病等病因造成。當患有充血性心臟衰竭時,血液不易回流至心臟,可能導致液體積聚在肺部造成肺水腫。肝臟疾病如肝硬化則可能會讓液體積聚腹腔導致腹水或腿部水腫;腎臟疾病患者會因腎功能衰退會讓水分和鹽分排泄異常;另外,在單腳水腫中,常見是因靜脈曲張與下肢靜脈栓塞腿部引起靜脈回流問題。9方法循序漸進 有效減少水腫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施富傑表示,全身性水腫的治療,以處理原本發生的疾病為首要。所以要有效減少水腫,應先配合專科醫生確診後,選擇適合的方法,循序漸進治療。切不可聽信偏方延誤正確的就醫時機,局部水腫,部分不需治療,可注意以下居家自我照顧方式:1) 在不疼痛的情況下,採取適當的局部運動,有助多餘的液體回流。2) 每天定時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回流,可在睡覺時升高受影響的水腫部位。3) 在舒適的姿勢下,以適當力道按摩局部,促進液體回流。4) 可在專科醫生的建議下,穿壓力襪、袖子或手套。5) 要適當的保護,保持水腫部位的清潔與保濕度。6) 採清淡飲食,不吃醃製類食品或罐頭,減少鹽份攝取量,以免增加液體滯留,導致水腫惡化。每日的鹽量應低於5公克(約一小匙)。7) 注意進出水份,記錄每日小便次數,與攝取的水量。8) 定期磅秤測量體重的變化。9) 記錄水腫範圍大小。 

午後腳腫?輪椅症候群惹禍

午後腳腫?輪椅症候群惹禍#靜脈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80多歲的老伯,因脊椎骨折壓迫神經,下肢無力多年,活動多需以電動輪椅代步,幾個月前開始,老伯發現雙腳在每日午後開始腫脹,合併痛感,足踝部膚色也變得較暗沉,隨時間症狀越來越加重,檢查後發現,老伯雙側總股靜脈,經過腹股溝韌帶處,都有接近5公分長的嚴重狹窄,是造成雙下肢靜脈回流不佳,雙腳腫脹疼痛的主因。長期使用輪椅所造成的併發症醫師為老伯進行了雙側總股靜脈的重建手術,術後一周病患雙腳腫脹即顯著改善,也不再疼痛,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心臟外科醫師林鼎圍表示,老伯的症狀是屬於「輪椅症候群」,除了一般熟悉的褥瘡、脊柱側彎、肌肉關節僵硬發炎外,還包括了「慢性靜脈功能不全」,而老伯的總股靜脈狹窄即屬「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一種。患肢抬高、復健、用彈性繃帶可改善「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症狀除了肢體腫脹疼痛外,長期會造成皮膚色素沉著及不易癒合的慢性潰瘍,嚴重可能進而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或甚至敗血症,林鼎圍醫師表示,長期使用輪椅導致「慢性靜脈功能不全」較常見的原因包括靜脈血栓造成靜脈回流阻塞及靜脈內瓣膜破壞,以及下肢缺乏活動而造成血液回流不易等。「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處理初期以非手術的保守治療為主,如患肢抬高、復健運動、使用彈性繃帶或彈性襪、或是進階的間歇性氣動加壓裝置等,若保守治療效果不彰,即須考慮手術治療。肢體酸麻、疼痛 可能是動靜脈疾病導致林鼎圍醫師呼籲,除了長期使用輪椅的病患外,一般民眾若有肢體酸麻、疼痛、腫脹、冰冷、脈搏減弱、無法久站久行、慢性傷口潰瘍等症狀,都可能是由於動靜脈疾病所導致,建議諮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以做進一步評估治療。 

坐長途飛機久坐不動 恐引靜脈栓塞

坐長途飛機久坐不動 恐引靜脈栓塞#靜脈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暑假將至,不少人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出國放鬆心情,但若要飛離亞洲,到更遠處旅遊,少不了長途呆坐在飛機上,寸步不離,不過,坐長途飛機,小心引起所謂的「經濟艙症候群」,也就是深層靜脈栓塞,若靜脈血塊留至肺部,會引發肺栓塞,此時此刻將危及生命,不可輕忽!肺栓塞危險高 死亡率達三成臺中醫院胸腔內科黃丞正醫師表示,肺栓塞發生率約1%,每年10萬人約60到100個案例,30天死亡率卻高達10~30%。引起肺栓塞的原因包括長期臥床、手術超過30分鐘以上麻醉時間、中風、心臟衰竭、癌症、骨盆或下肢骨折、懷孕及接受賀爾蒙治療、自體免疫疾病等。他特別指出,像暑假將至,打算長程旅遊的民眾,亦要小心「經濟艙症候群」,因久坐不動,也可能造成深層靜脈栓塞是指血液裡的血栓塞住靜脈,靜脈血液無法回流,造成下肢浮腫、喘等現象。而肺栓塞是指,腿部靜脈血栓,經由靜脈系統回流到肺動脈,塞住肺動脈,造成民眾呼吸喘與胸痛等症狀,血塊大部分源自下肢深部靜脈,因為下肢血液循環較差,容易造成血栓。久坐靜脈恐塞住 務必起來動一動他強調,肺栓塞不可小看,因為肺部的動脈遭血栓塞住,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導致血液無法通往心臟,將造成心臟缺氧,嚴重可能導致休克或器官衰竭。胸腔內科黃丞正醫師提醒民眾,長期久坐、臥床或中風等有危險因子的民眾,應每隔1個小時動一動身體,上班族長時間在電腦桌前面或搭長途飛機的人,更應如此,起身上個廁所或倒杯水,讓下肢血液循環改善,此外,民眾平常務必養成運動、飲食清淡與生活作息正常來避免血栓形成,減少靜脈栓塞和肺栓塞的發生。 

肝癌復發侵犯血管 他電燒治療救回一命

肝癌復發侵犯血管 他電燒治療救回一命#靜脈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肝臟一旦侵犯到血管,恐怕會降低存活率!而日前有位60多歲的吳先生,2年多前被診斷出肝癌,手術切除後不久即復發,且復發的腫瘤侵犯到左肝靜脈,癌細胞擴散到肺部,後來,接受了多極電燒與標靶治療,肝內與肺部轉移的腫瘤皆被清除,目前追蹤近兩年,均無復發。肝癌侵犯到血管 平均存活率不到半年雙和醫院消化內科吳立偉醫師表示,肝癌一旦侵犯到肝內血管,治療困難,預後極差,平均存活為3~6個月,且過去傳統觀念裡,認為肝癌一旦侵犯肝內血管,即屬電燒治療的禁忌症。但在歐美國家,卻發現對於部分侵犯到血管的腫瘤,採取根除性電燒已是常規的治療方式,並有許多長期存活的病例。採用多重治療 存活率高像是個案吳先生,發現肝癌後,接受手術切除後,不久即發現腫瘤復發,且腫瘤大到已經侵犯到左肝靜脈,癌細胞並已擴散到肺。後來,採用了多極電燒與標靶治療,將侵犯的腫瘤全部燒掉,至於已擴散到肺部的腫瘤,則以標靶藥物治療,而目前都未發現有癌細胞的存在,已超過平均存活期。電燒治療於手術室進行 可避免發生突發狀況吳立偉醫師表示,多極電燒處理困難腫瘤的治療時間很長,病人的疼痛控制及術中生命徵象的監測與維持極為重要,一般來說,電燒治療都在開刀房進行,病人接受麻醉科醫師執行全身麻醉及氣管插管,確保病人的舒適及安全,也可避免因病人疼痛導致治療中止或是治療不完整的狀況發生。

腿冒青筋 靜脈曲張該怎麼辦?

腿冒青筋 靜脈曲張該怎麼辦?#靜脈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長期久站久坐的民眾要注意了,當心靜脈區張過度,而產生細菌感染,導致靜脈潰瘍!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白景州指出,靜脈潰瘍又名鬱滯性潰瘍,發生率約0.5%到1%,好發部位於小腿下方內側,病因主要分為腿部大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以下簡稱靜脈曲張)或慢性深部靜脈血栓所引起。白景州說,民眾如久站或是久坐,隨者時間變久可見小腿下方開始出現浮腫、變硬,進而出現色素沈著、皮膚發癢、紅斑及濕疹樣變化伴隨微血管擴張、進而變成靜脈曲張及皮下組織纖維化等現象。潰瘍通常在微小創傷或抓傷後因皮膚及皮下組織纖壞死,因此傷口不易癒合。有時會有併發細菌感染、出血等合併症。對此,白景州提醒,可利用以下方法來改善靜脈區張的症狀。避免長期站立或坐姿,應多作小腿後側肌肉伸縮的動作(如蹲下站起或跑步),以便將血液幫浦回心臟減少腿足血液的滯積。抬腿運動,臥床,將下肢墊高20到30 度,高於心臟,一次30 分鐘,每天至少一次,可以在午休時進行,以促進腿部滯積的血液及水份回流至心臟。壓力治療,使用彈性襪或彈性繃帶,應在早上醒來時立刻穿上,再開始下床走動,效果最好。但穿帶數小時後,若覺得不舒服,可以除去,再穿上彈性襪或繃帶。彈性襪可以訂製個人適用的大小,彈性繃帶則須由足盤往上包到膝部下方。如小腿因為靜脈區張而導致搔癢的話,也應該避免搔抓,以免產生感染,而導致靜脈潰瘍。(資料來源:奇美醫院電子報第五十八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