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

流感蠢蠢欲動 疫苗10月將開打

流感蠢蠢欲動 疫苗10月將開打#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中秋過後,秋意漸濃流感蠢蠢欲動,提早預防才能降低流感威脅。根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每年11月流感病例就會開始增加,12月到隔年3月是流感流行高峰。疾病管制署統計,流感又以6歲以下和65歲以上為好發族群。成大醫院解釋,流感是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和一般感冒不同的是,流感發病速度通常來的突然且會影響全身,引起喉嚨痛、肌肉酸痛、極度倦怠及發高燒,部分患者有時還會腹瀉、嘔吐;感冒發病速度則較為緩和,主要以打噴嚏、鼻塞等上呼吸道局部症狀為主,發燒僅體溫些為升高。流感病程較長,可達1-2週;感冒約2-5天。流感嚴重性在於其嚴重併發症,像是病毒性肺炎、細菌性肺炎、中耳炎、腦炎、心包膜炎等。多運動增加免疫力成大醫院建議民眾,平時就要注意營養均衡、獲得足夠的睡眠、多到戶外運動接受日照以提高免疫力、抵抗流感侵襲。流感期間應少去公共場所及人多的地方,生病時儘量不上班不上課,最好在家中休養,並應儘速就醫。102年度流感疫苗暨肺炎鏈球菌疫苗,成大醫院將於10月1日起在疫苗注射站專區為民眾服務,請家中幼兒及長者把握機會前來成醫接受預防接種。

對抗肺炎鏈球菌流行季 疫苗打了嗎?

對抗肺炎鏈球菌流行季 疫苗打了嗎?#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秋意濃,即將進入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的季節,基隆市信義區有5成幼童尚未接種肺鏈疫苗,因此,呼籲家長請儘速帶民國97-100年出生滿2歲尚未接種的幼童,及兒童健康手冊至各區所或醫院診所完成接種,降低感染疾病的風險。肺炎鏈球菌感染常造成幼兒侵襲性病變,如:肺炎、腦膜炎及敗血症等需進一步住院治療甚至造成死亡的遺憾。為降低幼童遭受肺炎鏈球菌感染及減少幼童住院的負擔,政府自今年3月開始提供滿2-5歲幼童免費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以降低幼童遭受嚴重併發症。很多家長不知道政府已提供免費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甚至低估了該疫苗對孩童的保護效益,13價肺炎鏈球菌是不活化疫苗,可與其他常規疫苗同時分開不同部位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注射後少數人可能發生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的反應,一般在接種2-3天內恢復;而發燒、倦怠等全身性副作用則極少發生。

明年人用狂犬病疫苗 將納健保

明年人用狂犬病疫苗 將納健保#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防止狂犬病疫情持續擴散,人用狂犬病疫苗,雖目前都為疾管署以公費方式給付,但在明年元旦,明年可望納入健保給付。疫苗納健保 最快元旦實施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表示,遭動物抓咬傷疑似狂犬病暴露後人用疫苗接種對象,包括野生哺乳類(含錢鼠)及流浪犬貓抓咬傷需立即就醫並接種疫苗、家犬貓則暫不給予疫苗,不過需觀察10日看是否出現疑似狂犬病症狀。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暴露後接種是由公費支應,目前與中央健康保險署討論後續疫苗費用問題,預計9月底政府確定,最快明年元旦實施,暴露後接種將納入健保給付。而目前,我國人用狂犬病疫苗有1萬6298劑,預估可使用到十一月中旬。

可怕!「宅」寶寶仍有染輪狀病毒風險

可怕!「宅」寶寶仍有染輪狀病毒風險#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寶寶不出門也會感染輪狀病毒?近5成家長錯誤認知,認為家中只要做好清潔工作就不會有輪狀病毒存在,卻不知病毒常由大人帶回家,因此忽略讓寶寶接種輪狀病毒疫苗,恐提高「宅」寶寶感染的風險。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宋文舉主任表示,輪狀病毒存在於環境中,大人在外容易將病毒帶回家,而污染玩具、兒童座椅、馬桶沖水把、門把等處,因輪狀病毒能存在於附著表面10天之久、且10顆病毒就能發病,因此寶寶不出門仍有感染風險。低估嚴重性 輕忽疫苗重要性 讓寶貝陷危機家長普遍對輪狀病毒有錯誤認知,除了傳染途徑不清楚外、低估疾病嚴重性也會提高感染風險;7成的家長僅知道輪狀病毒基本的「燒吐拉」症狀,卻不曉得會出現嚴重脫水、熱痙攣、中樞神經系統併發症等嚴重症狀,更不知道輪狀病毒無法治癒。宋文舉主任說明,目前沒有針對輪狀病毒治療的藥物,僅能採用支持性療法,且洗手預防的效果也有限,最有效的方式是接種輪狀病毒疫苗。輪狀病毒無法治癒 疫苗能降低風險根據研究指出,輪狀病毒疫苗整體預防效果高達9成6,且台北榮總醫院95-101年來的統計也發現,自疫苗上市後,感染人數降低近9成,顯示出疫苗能有效降低輪狀病毒感染。

哈啾疫苗打沒?幼兒降低染肺炎風險

哈啾疫苗打沒?幼兒降低染肺炎風險#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你家幼兒施打疫苗沒?為避免2-5歲幼童遭受肺炎鏈球菌感染而引發嚴重肺炎、腦膜炎和敗血症等多種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疾管署自今年3月起,實施公費施打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接種,降低幼童感染或死亡的風險。PCV13疫苗可預防肺炎、腦膜炎、敗血症等多種疾病天涼好個秋,即將進入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期,家中幼兒的健康不容忽視,根據疾管署統計PCV13的接種率僅53%,顯示仍有一半的的幼童尚未接種,因此呼籲家中有民國97-100年出生,滿2歲尚未接種PCV13的幼童家長,請儘速攜帶幼兒和兒童健康手冊到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醫院診所完成接種,降低感染疾病的風險。肺炎鏈球菌感染常造成幼兒嚴重肺炎、腦膜炎和敗血症等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這些疾病可透過接種疫苗加以預防,降低兒童遭受感染及減少幼童住院的負擔、或避免因而死亡的遺憾;IPD好發於5歲以下的幼兒,其中又以2-5歲為最多,感染的血清型以19A為主,目前適用於幼兒接種的疫苗僅有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有含19A血清型。接種率低 家長不知公費提供疫苗且低估疫苗保護力因接種率不理想,疾管署想了解原因於是委託民調公司電訪,結果發現,有3成的幼兒家長不知道政府提供公費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且普遍家長低估疫苗的保護效益,雖7成以上家長知道疫苗可預防肺炎,但不清楚疫苗可同時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導致的菌血症、腦膜炎等嚴重疾病。因此疾管署再次呼籲,為了寶寶們的健康,年滿2歲以上,過去未曾接種PCV13或未依時程完成應接種劑次的幼兒家長,請儘速帶幼童完成疫苗接種,減少幼兒遭受肺炎鏈球菌感染的侵害。

昨再檢出鼬獾陽性狂犬病4例

昨再檢出鼬獾陽性狂犬病4例#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昨(4)日再檢出4起動物狂犬病陽性確診案例,截至9月4日止,共檢測食肉目野生動物505例,除116例鼬獾確診感染狂犬病外,其餘未檢出,發生地區分布9縣市47鄉鎮,感染動物種類仍以鼬獾為主。將疫情圍堵山區 提升免疫覆蓋率昨(4)日一共檢測56例樣材,其中4例鼬獾確診為狂犬病(南投縣竹山、草屯鎮各1例和屏東縣瑪家鄉2例),其餘52例檢驗結果皆為陰性,狂犬病感染動物仍舊以鼬獾為主;因此指揮中心持續針對陽性鼬獾發生的高風險地區,進行山區民眾犬貓和原住民獵犬疫苗預防注射,提升免疫覆蓋率,加強山區疫情的圍堵。針對高風險鼬獾出沒區 進行犬貓施打注射指揮中心今日再核撥5000劑公費動物用狂犬病疫苗供新竹縣鼬獾出沒區的犬貓施打;並呼籲民眾共同防疫,遵守「二不一要」原則:勿棄養家中寵物、勿捕捉、接觸野生動物、攜帶家中犬貓施打疫苗,若家中寵物從未施打過疫苗或1年以上未再補強注射,請務必帶至動物醫院施打,保障人畜健康安全。動物若出現異常行為,如停止吃喝、不安、頻尿、畏光、或出現攻擊性等,請盡速通報各地動物防疫機關處理(通報專線:0800-761-590);若不幸遭動物抓咬傷,謹遵4步驟處理:首先保持冷靜、「記」住動物特徵;用大量清水、肥皂「沖」洗傷口並用優碘消毒;儘速「送」醫評估是否施打疫苗;儘可能將咬人動物繫留「觀」察十日,以利控制疫情。

桃縣率先!70至74歲下周肺炎疫苗免費施打

桃縣率先!70至74歲下周肺炎疫苗免費施打#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嬰幼兒以及70歲以上長者,因免疫力較差,易受到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攻擊。針對成人肺炎鏈球菌預防的部分,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委員會預防接種組(ACIP)的最新會議結果,也建議65歲以上長者,應優先接種具免疫記憶力的最新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若曾接種過不具備免疫記憶力的舊型多醣體疫苗者,體內抗體濃度可能不足,可間隔1年後,再補接種1劑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來補強免疫力。專家呼籲,唯有使家中每個成員都做好肺炎鏈球菌的預防,才能真正降低疾病交叉感染的機率。桃園縣政府於日前率先表示,將於九九重陽節起,開放設籍桃園縣年滿70歲至未滿75歲之長者,免費接種13價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桃園縣衛生局長表示,長者若感染肺炎,因肺炎鏈球菌毒性及抗藥性高,故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

外國專家建議 接種完狂犬疫苗被咬應再接種

外國專家建議 接種完狂犬疫苗被咬應再接種#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防堵狂犬疫情持續蔓延,狂犬病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於日前安排來台參加「國際狂犬病專家會議」的歐美亞國外專家參訪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並與農委會防檢局、家衛所、衛福部疾管署同仁及國內專家學者,續針對國外狂犬病防治策略及經驗、野生動物之狂犬病監測調查方式、狂犬病口服疫苗評估方式、蝙蝠暴露後之預防作為、再暴露之疫苗補種劑次、疑似腦炎患者器官捐贈之診斷篩檢等議題交換意見並深入討論。國外專家建議 民眾接種疫苗後如被咬傷應再接種兩劑指揮中心表示,有關國外狂犬病防治策略及經驗、野生動物之狂犬病監測調查方式、狂犬病口服疫苗評估方式等議題,國際專家建議我國應針對病毒基因演化情形及鼬貛病毒株毒力進行更深入研究,並對於鼬貛生態及族群分布、鼬獾與人及其他動物的接觸風險、以及有關流浪動物、野生動物之主動監測投注長期經費及人力,另考量狂犬病口服疫苗尚須長期試驗,建議進行整體評估。對於我國近年將蝙蝠送驗狂犬病毒檢驗的數量可能不足,國際專家建議採取最保守的方式進行暴露後預防措施,例如對被蝙蝠抓咬傷的民眾給予疫苗接種,並提醒民眾應避免接觸蝙蝠,確保國人健康。另外,對於狂犬病暴露後完成疫苗接種患者又被動物咬傷之疫苗補種劑次,專家建議我國可參考世界衛生組織指引,不論抗體多寡一律追加2劑狂犬病疫苗注射。最後,指揮中心再次提醒民眾,不接觸、獵捕與飼養野生動物,寵物切勿棄養且定期施打疫苗,如發現動物行為出現異常,如停止吃喝、不安、頻尿、畏光或出現攻擊性等,請儘速通報各地動物防疫機關處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