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

何大一:愛滋病疫苗可望研發成功

何大一:愛滋病疫苗可望研發成功#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自從發現愛滋病毒以來,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統計指出,7800萬名愛滋感染者中,已有超過半數的人死亡,所以,有多數民眾皆認為這是一種絕症、沒藥醫,甚至容易傳染給別人的一種疾病,但其實接受治療、長期且規律的服用藥物,是可以有效的控制住體內病毒。1996年臨床應用起,雞尾酒療法已成為目前控制愛滋病的標準治療,但愛滋病權威何大一教授表示,對抗愛滋病,雞尾酒療法有其侷限性,以至於無法徹底清除的病毒,也會引發副作用,因此預防仍是戰勝愛滋病的唯一方法。預防愛滋藥物GSK744 正進入第三期有效性試驗日前在《科學雜誌》上刊載了一篇何大一教授與其研究團隊的最新論文,新型藥物GSK744,在動物實驗上可阻止病毒將將自身DNA插入人類基因,中斷病毒自身複製,使病毒DNA在細胞內降解。對此,何大一教授表示,目前長效型抗愛滋藥物GSK744已完成第二期人體安全性的試驗,現在正要進入第三期的有效性試驗,而此藥物主要是注射於肌肉裡,讓它慢慢發揮藥性,在人體中可維持約3~4個月左右,若在這段期間內有病毒進入體內,藥物則可有效地將它阻斷,但真正的效果仍要等到第三期試驗結果才知道。只要觀念正確 是可以完全避免愛滋纏身雖然全球感染愛滋病的人數漸趨穩定,但近幾年患者年齡逐漸下降,有年輕化的趨勢,何大一教授表示,全球每天平均7千多人受到感染,而一年就有2百多萬人罹患愛滋病,所以,目前最有效的防疫工作仍是教育,尤其年輕人部分更為高危險群,但其實只要觀念正確,愛滋病是可以完全避免的。

老人染肺炎致死率高!桃縣推70歲以上免費打疫苗

老人染肺炎致死率高!桃縣推70歲以上免費打疫苗#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桃園縣衛生局指出,據衛福部公布的102年國人十大死因中,肺炎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5名,肺炎鏈球菌容易從呼吸道或血液入侵,導致中耳炎、肺炎、敗血症或腦膜炎等感染症,特別在老年人致死率相當高,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預防方法,接種後可有效降低感染風險與鼻腔帶菌率,提供良好的保護效果。 因此,桃園縣政府自103年11月20日起,提供設籍桃園縣年滿70歲以上且未曾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之長者,免費接種1劑肺炎鏈球菌疫苗。縣長吳志揚表示,提供設籍本縣70歲以上長者免費接種,且75歲以上長者已由中央補助接種,如此可有效保護長者健康,減少家庭面對老人肺炎之威脅,降低罹病後家庭的經濟負擔。 衛生局提醒,由於疫苗劑量有限,如有符合接種資格之長者,請儘速攜帶身分證、健保IC卡等證件,赴各鄉鎮市衛生所免費接種疫苗。

施打疫苗+抹片 降低9成子宮頸癌發生率

施打疫苗+抹片 降低9成子宮頸癌發生率#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研究顯示,癌症篩檢可有效降低癌症的死亡率,特別是是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6~9成發生率與死亡率,且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子宮頸癌全國標準化死亡率,已由92年每十萬人口8.4人降至101年的3.9人。人類乳突病毒 為感染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研究證實9成以上的子宮頸癌,可歸因於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簡稱HPV),目前HPV有200多種,侵犯生殖系統的約40種,其中以感染16、18、31、33、52、58型HPV為形成子宮頸癌主因。HPV主要藉由性行為傳染,如果性關係愈複雜,就愈容易散播HPV,而市面上HPV疫苗係針對16、18型HPV病毒作預防,施打疫苗效期據相關研究證實約有5至6.5年,沒有性行為或未感染HPV的婦女接種疫苗預估防護率約6至7成,仍有3至4成的子宮頸癌是由其他型別HPV引起的,對此,臺南市衛生局表示,施打HPV疫苗僅可可減少16、18型HPV病毒的持續性感染,但無法完全避免。即使接種過疫苗 仍須定期接受抹片檢查即使施打疫苗且有性行為經驗的婦女仍應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至少每3年1次,且HPV疫苗和其他疫苗一樣,並非所有接種者都會一輩子產生具保護性的免疫反應,換言之,即使接種過疫苗仍有罹患子宮頸癌的案例產生。另外,由於HPV疫苗是預防性疫苗,也無法用以預防已存在子宮頸癌相關病變的惡化,更不能預防所有致癌型HPV類型,因此無法取代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防護措施。出血異常需檢查 才能真正遠離威脅最後,衛生局呼籲30~69歲尚未接受檢查的35萬婦女,定期子宮頸抹片不可少,另外也建議檢查結果為正常的婦女,一旦出現出血等異常症狀,仍必須及早就醫檢查,才能真正遠離子宮頸癌的危害。

保護兒童健康 未來公費疫苗接種項目將漸增

保護兒童健康 未來公費疫苗接種項目將漸增#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日前為國際兒童日.為了保證兒童權益,促進兒童健康,衛生福利部指出,在未來將會加強疫苗的施打,以提升兒童抵抗力,避免遭受疾病傳染,也提醒家長,應多關心家中兒童的疫苗接種情形,依兒童健康手冊疫苗接種時程適時攜兒童按時接種疫苗,提升疾病免疫力,確保健康權益。經費有限 部分疫苗尚未納入公費補助衛福部指出,有鑑於近年國際上不斷有新疫苗研發上市,雖政府在經費許可下,陸續增加兒童公費疫苗的種類,但仍有部分疫苗受限於政府預算,尚未列入公費疫苗名單中。例如,歐美等先進國家已提供幼兒接種輪狀病毒疫苗,世界衛生組織也資助許多經濟資源相對不足國家提供幼兒該項疫苗之種,目前國內則有不少家長選擇自費為家中寶寶接種。疾管署表示,國內現行公費幼童接種之常規疫苗包括,卡介苗、B型肝炎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五合一疫苗、水痘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日本腦炎疫苗、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流感疫苗及部份高風險區A肝疫苗接種。另為降低幼童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造成之死亡或嚴重後遺症,102年起陸續擴大接種對象提供1至5歲幼童接種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預訂明年納入幼兒常規接種疫苗項目,提供兒童更多保護。

「就怕再復發…」老翁皮蛇併發神經痛 數年難解

「就怕再復發…」老翁皮蛇併發神經痛 數年難解#疫苗

文、圖/台灣整合照護學會專業諮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林文元醫師一名70歲老先生三、四年前皮蛇(帶狀疱疹)發作,胸、背部長了一個多禮拜的紅疹,然而,令他痛苦的不是紅疹,而是皮蛇帶來的神經痛,一痛就是許多年,曾經半夜痛醒、還曾因為出遠門時痛到受不了,再也不敢出遠門。為了治療神經痛,老先生從北到南遍尋偏方、名醫,不僅費時、傷荷包且沒效果!深怕皮蛇再復發的他,近來主動要求醫師幫他打帶狀疱疹疫苗,避免再次承受發作的痛苦。 圖說:老翁長年受皮蛇所引起的神經痛困擾,數年難解(圖非當事人)。收治這名患者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林文元表示,起初老先生到門診時,愁容滿面、苦瓜臉,表示自己多年來吃許多藥、看遍皮膚、內科、神經科等,還試過民俗療法、偏方,依舊無法擺脫神經痛。「有時突然像是被電到、抽痛,痛到輾轉難眠,每天都很害怕突然間又痛起來…」老先生害怕地敘述著。經過藥物治療以及心理輔導,老先生疼痛逐漸減輕,才展露多年未見的笑容。小心!帶狀疱疹後的神經痛 恐持續數年!林文元醫師說,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症狀從數個月到幾年都有可能,國外統計,60歲以上患者有3~4成,神經痛可達一年以上、70歲以上高達5成;以台灣來推估,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比率約15%左右,顯示皮蛇併發的神經痛不容忽視。事實上,帶狀疱疹發作後,不但神經痛症狀可能拖很長,讓患者生活、工作品質大打折扣,還得花上不少醫藥費。林文元醫師指出,治療帶狀疱疹的抗病毒藥物,除了長在頭頸部、眼睛周圍、薦椎、生殖器、角膜受傷、癌症患者等有健保給付外,其餘腰、胸、背部等部位仍需自費,以10天療程來說,可能就要花上2千到3千元藥費,若像老先生長期神經痛,使用治療神經痛的藥物或止痛藥,不但花錢,且長期忍受疼痛也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損失的經濟成本無法估算。人的一生約有32.2%的機率會得到帶狀疱疹國內外統計顯示,人的一生約有32.2%的機率會得到帶狀疱疹,在台灣,有6成的患者是40歲以上發作,尤其是年紀大、免疫力低下、癌症、長期使用高劑量類固醇等患者。因此,要避免傷荷包又損害健康,提醒患者平時要注意營養均衡、充足睡眠、多運動,提升免疫力。 圖說:在國內約有6成的帶狀皰疹患者是40歲以上發作。研究:50~59歲施打疫苗者 可減少約70%發生率林文元醫師表示,現在已有帶狀疱疹疫苗可預防皮蛇。根據國外大型臨床研究顯示,50歲到59歲施打疫苗者,可減少約70%發生率;60歲以上減少38%~64%發生率;且急性期不舒服症狀,可下降至5成以上,至於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更可下降6成。至於副作用方面,林醫師解釋,主要為施打部位局部紅腫、熱痛,多半三到四天可以緩解,約1.4%的人會出現頭痛症狀,症狀均不嚴重,因此,50歲以上者也可以考慮施打疫苗。呼籲民眾,一旦發現不明原因神經痛、且找不到痛點,痛起來像是被電到、麻麻的,或皮膚紅疹,均應立即就醫,若能在紅疹出現3天內使用抗病毒藥物,仍可以避免病灶範圍繼續擴大。

麻疹個案再添一例 未滿1歲幼兒應速接種疫苗防感染

麻疹個案再添一例 未滿1歲幼兒應速接種疫苗防感染#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疾管署公布本年第21例麻疹確定病例,為中部24歲男性學生,家住南投縣仁愛鄉,白天於台中市速食店打工,10月9日陸續出現發燒、流鼻水及紅疹等症狀,13日於南投縣埔里鎮就醫,16日通報,21日檢驗確定為麻疹病例,但因個案並無國外旅遊史,疾管署研判為國內感染病例。為防範疫情擴散,衛生單位已立即展開各項防疫調查工作,並已掌握198名接觸者,包括家人、同學、速食店同事及就醫時曾接觸之相關醫護人員與病患,截至目前尚未發現有疑似麻疹症狀者,預計追蹤觀察至11月1日。但疾管署表示,個案在傳染期間曾至台中市學士路麥當勞用餐,因此,若有民眾在那段時間內至麥當勞用餐,應提高警覺,一旦出現發燒、出疹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相關接觸史。麻疹傳染性高 發燒、紅疹要當心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容易由頻繁之國際交流,如旅遊、探親、商務活動等管道進入國內,在不具免疫力的族群間快速傳播。疾管署呼籲應避免攜帶未滿1歲及未完成MMR疫苗接種之嬰幼兒前往麻疹流行地區,家中如有滿1歲之幼兒應儘速攜往衛生所或合約院所完成MMR疫苗接種,以降低感染機會;如為自然感染免疫者不需再施打疫苗。此外,若發現麻疹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以利衛生機關及時採取防治措施,避免疫情擴大,而民眾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紅疹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

孕婦、老人、小孩不打流感疫苗 簡直「歡迎病毒光臨」

孕婦、老人、小孩不打流感疫苗 簡直「歡迎病毒光臨」#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流感」二字,多數民眾觀念還是停留於,「只是較嚴重的感冒」,但事實上,流行性感冒更可能挾帶著各種併發症的風險,侵入人體,例如,肺炎,過去就有眾多流感併發肺炎個案,都需住院數個月,鬼門走一遭,才重獲健康,醫師就提醒,抵抗力較弱亦或高危險群民眾,務必在每年流感大爆發之前,接種疫苗,才能避免中招流感。流感非一般感冒 嚴重恐致死民眾對於流感的輕忽,到底有多嚴重?根據台灣疫苗推動協會2014年公佈超過千人大調查顯示,約6成職場爸媽分不清流感及一般感冒的差異,6成5曾錯把流感當一般感冒,延誤就醫導致病情加重。超過6成認為只要多喝水休息,流感則可自然痊癒。然而,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長呂俊毅指出,和一般感冒相比,流感容易出現明顯的頭痛發熱、連續高燒、倦怠、四肢肌肉酸痛等,通常症狀發作較突然,疾病進程也快,痊癒的時間也比一般感冒長,約需1~2週甚至數週才能完全恢復,除了傳染力強外,更容易引發併發症,嚴重甚至可能導致死亡。流感傳染力極強 一人中招家人分享值得注意的是,台北市衛生局的統計資料顯示,過去所出現過的流感併發嚴重肺炎感染、心肌炎、腦炎等,高達九成的病例,全都未打流感疫苗,顯然民眾若未施打流感疫苗,尤其是高危險群,例如慢性疾病病患、孕婦、孩童、老年人等等,猶如打開防疫之門,「歡迎」流感「光臨」!其中,因流感傳染例極強,容易一人得流感,全家人分享,尤其是當家中有小孩,亦或抵抗力較弱的家人,恐怕有極高的風險產生嚴重併發症。醫師就呼籲,施打疫苗是預防流感及其併發症最有效的方式,高危險族群有三價公費流感疫苗可施打,四價流感疫苗則為自費族群可自行選擇,建議每年都需接種流感疫苗,優先建立自身完整防護機制。

研究:員工罹流感又回去上班 企業承擔大風險

研究:員工罹流感又回去上班 企業承擔大風險#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老闆要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除了紀律的建立之外,如何讓員工在最佳的健康狀態下工作,也是提升整體團隊產出力的不二法門!現今,老闆們開始關心起員工健康,包括身體健康與心理衛生等等,無非就是各大研究逐漸發現,若員工身心理出現問題,即使正常上班打卡工作,產出率也會大幅降低,導致老闆白付薪水,而近來又有研究指出,補助員工施打流行感冒疫苗,能減少員工的請假天數,提高工作效率。老闆出錢讓員工施打疫苗 有助避免風險提升效率根據台灣疫苗推動協會2014年所公佈的調查顯示,高達六成的職場爸媽,曾經將流感傳染給家人,導致一人染流感,全家人皆受苦的案例層出不窮,其中,因流感症狀往往比普通感冒來得嚴重數倍,甚至還可能併發肺炎、腦炎等併發症,時常讓患者無法上班,請假數天,若勉強上班,因身體不適,將讓生產力驟降。根據國外的研究顯示,只要染上流感,請假的比例高達六成六,且流感比一般型感冒請假天數多出近兩天,此外,因嚴重的發燒、頭痛、呼吸道感染,使得即使不請假,回到公司上班,員工平均一天近五個小時也無法專心工作,等於幾乎一整天的上班時間,全都耗費在咳嗽、頭昏等不適上,當然老闆還是要持續付出薪水。值得注意的是,流感傳染力非同小可,只要員工勉強回去公司,簡直帶著病毒炸彈,直直往辦公室裡衝,導致其他員工也同樣面臨遭感染的風險。由於非公費補助的流感施打對象,需要自費才能接種,調查指出,如果由企業補助員工免費接種疫苗,則有超過半數上班族,願意前往施打。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長呂俊毅也呼籲,企業如果要避免流感減低整體生產力,可考慮補助員工接種疫苗。

Menu